《孩子們的拜厄(修訂版)(套裝共2冊)》由上海音樂齣版社齣版。
作者:(德國)拜厄
《孩子們的拜厄(上冊)》目錄:
八分音符
八度記號
八分音符的練習
反復跳躍記號
附點二分音符和附點四分音符
6/8拍
強弱記號
低音譜號和大譜錶
識彆低音譜錶的音
重音記號
3/8拍
跳音
C大調音階
雙音
G大調音階
臨時變化音記號
三連音
D大調音階
A大調音階
倚音
E大調音階
延長記號
F大調音階
十六分音符
附點八分音符
a小調音階
B大調音階
復附點音符
半音階
附錄
單手和雙手的手指練習
大調和小調音階
大調和小調音階的主和弦
……
《孩子們的拜厄(下冊)》
這套教材的排版簡直是經典中的經典,但這種經典在今天的數字時代看來,也意味著它在設計上顯得有些老派瞭。紙張的觸感是光滑的那種,油墨印得很清晰,每一個五綫譜的綫條都非常銳利,這對於視力仍在發育的孩子來說,是件好事,避免瞭模糊不清的閱讀睏難。然而,譜號和調號的標記方式,以及某些指法提示的字體,對於剛開始識譜的小朋友來說,辨識度不是那麼高。我們經常需要用彩色的貼紙來強調哪些是需要注意的音符或者節奏型。它更側重於對“機械”能力的訓練,比如均勻度和力度控製,在這方麵,它無疑是教科書級彆的。但對於培養孩子“音樂想象力”的部分,書中提供的引導非常少。它假定學習者具備瞭初步的聽覺審美能力,能夠自行體會到音符組閤的美感。對於我們這種希望孩子能早早理解“音樂是會說話的”這種概念的傢長來說,這套書在啓發性上略顯不足,更多的是一個技術訓練的工具箱。
评分我給孩子買的這本教材,最大的感受就是它非常“紮實”,但這種紮實感對於活潑好動的幼兒來說,有時候顯得有點枯燥。圖案設計方麵,色彩非常剋製,幾乎可以說是黑白世界為主,這和市麵上很多為瞭吸引眼球而加入卡通形象的教材形成瞭鮮明對比。我能理解這可能是為瞭讓孩子更專注於音樂本身,避免視覺乾擾。然而,當我們麵對一個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小朋友時,這種極簡風格帶來的好處似乎沒有想象中那麼明顯。練習麯的難度提升是平穩的,每隔幾頁就會引入一個新的技巧點,比如斷奏、連奏的細微差彆,或者新的音符時值組閤。這套教材的優點在於,它強迫孩子去仔細聆聽自己彈奏齣的聲音,而不是機械地移動手指。缺點也隨之而來,如果孩子當天狀態不好,這些看似簡單的練習也會變得異常艱難,容易産生挫敗感。我們不得不經常停下來,先講解背後的樂理概念,再迴到指法練習上。如果能增加一些趣味性的小故事或者關於麯目背景的插圖,我想孩子們會更願意親近它一些。
评分從我個人的學習經曆來看,這套教材的設計理念似乎更偏嚮於二十世紀中葉的教學風格,強調的是對基本功的絕對服從和精確度。書本的尺寸適中,方便放在標準鋼琴架上,而且不易反光,這一點設計得非常貼心。練習麯的選擇上,大多是簡短而精悍的小品,每一首麯子都像是一個精確設計的實驗,用來檢驗孩子是否掌握瞭前一階段引入的特定技巧。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於和弦的分解和重組練習非常到位,這對於未來學習復調音樂是至關重要的基礎。然而,對於初學者來說,麯目之間銜接的跳躍感有時會比較大。可能上一頁還是非常簡單的單音練習,下一頁突然就齣現瞭需要跨越十度的跳音練習,這種跨越如果沒有老師及時介入調整,孩子很容易因為不適應而産生畏難情緒。總而言之,它是一份需要被“翻譯”和“引導”的珍貴資料,其價值在於其深厚的功底,而非其錶麵的易讀性。
评分這本《拜厄鋼琴基本教程》初學者的版本,著實讓我這個陪讀傢長捏瞭一把汗。書的裝幀設計挺樸實的,紙張質量摸起來還算可以,至少翻頁的時候不會有那種廉價感。內容上,它更像是為那些已經對鋼琴有初步接觸,或者已經具備一定手指靈活性的孩子準備的。我原本以為“入門”意味著從最基礎的樂理和指法開始循序漸進,但實際上,這本書的進度稍微快瞭一點。前幾課的練習麯,比如那些需要雙手配閤,或者涉及三度、六度音程的練習,對於一個剛剛接觸鋼琴的孩子來說,還是有些吃力的。我們傢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經常需要反復練習纔能找到那種肌肉記憶的感覺。當然,從另一個角度看,這種適度的挑戰性也激發瞭他的學習熱情,讓他覺得自己在不斷進步。不過,對於完全零基礎的傢長來說,可能需要配閤一些綫上的教學資源或者請教老師,這本書本身提供的解釋相對精簡。總的來說,作為進階的鞏固材料非常閤適,但作為絕對的“第一本”教材,可能需要傢長投入更多的耐心和輔導時間。麯目的編排上,還是遵循瞭經典的拜厄體係,邏輯性很強,一步步地構建鋼琴演奏的基礎框架。
评分我對比瞭市麵上好幾本入門教材後,發現這本的體係結構是最為嚴謹的,它幾乎沒有廢話,每一頁的內容都有其明確的目的性。從C大調開始,穩紮穩打地嚮不同的調性過渡,每引入一個新的音符,都會立刻設計相應的練習來固化這個新知識點。對於那些目標是未來走專業路綫的孩子來說,這種訓練的連貫性和完整性是無可替代的。但是,我們也不能忽略現代教學理念的發展。如今的孩子,對於即時反饋和互動性有更高的要求。這本書的缺點可能在於它過分依賴教師或傢長的現場指導來彌補其互動性的缺失。例如,書中對某些快速跑動練習的節奏要求非常精確,但對於如何用身體去感受和掌握這種精確性,書本的文字描述顯得蒼白無力。我們常常需要通過播放示範音頻,或者模仿示範者的動作,孩子纔能領悟到那種“流動感”。所以,它更像是一份嚴苛的訓練大綱,而不是一本可以自學的友好指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