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劉立宏 風物一城
定價:298.00元
作者:劉立宏
齣版社:浙江攝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51419628
字數:
頁碼:207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8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劉立宏 風物一城》是攝影傢劉立宏的攝影作品集。劉立宏1958年生於瀋陽,1982年考入魯迅美術學院工藝係,現任魯迅美術學院教授、攝影係主任。1997年,其作品《北方人傢》參加韓國大丘文化藝術中心“青年攝影傢聯展”;2000年,策劃瞭“感知離彆的世紀”學生作品展;2003年,策劃瞭“膨脹的一代”學生作品展。該作品集是作者曆年拍攝的總結,包括《遊移》《城市工業花園》《鼕至》《消失的土地》《鬆》《山》等代錶作。
目錄
遊移
工業城市花園北
鼕至
體育館——萬象城
消失的土地
鬆
溪山圖
附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風物一城》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種前所未有的閱讀體驗。它不像一本簡單的城市介紹,更像是一場深度的文化對話。作者似乎並沒有急於將城市的全貌呈現在我麵前,而是非常有耐心地,一層一層地剝開它的外殼,讓我去感受它內在的肌理。我驚喜地發現,那些被作者提及的“風物”,往往都蘊含著豐富的曆史文化信息,它們不僅僅是物質的存在,更是精神的載體。我仿佛能看到那些古老的傳說如何在街頭巷尾流傳,能聽到那些發生在曆史長河中的故事如何在這座城市中留下印記。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獨特,他能夠巧妙地將曆史、人文、地理、以及個人的感悟融為一體,形成一種獨特的敘事風格。有時候,我會覺得自己在讀一本曆史書,有時候又像是在讀一篇散文,但更多的時候,我是在與一個充滿智慧的靈魂進行交流。我被作者的觀察力所摺服,他能夠從最平凡的事物中挖掘齣不平凡的意義,讓那些被我們忽略的“風物”煥發齣新的生命力。
评分這本書的名字《風物一城》,光聽就有一種古樸而深沉的韻味。讀進去之後,我發現作者果然沒有辜負這個名字。他沒有采用流水賬式的記錄,也沒有堆砌華麗的辭藻,而是用一種非常內斂、但又極其精準的筆觸,勾勒齣一幅幅生動的城市畫捲。我感受到瞭這座城市獨有的氣質,那種在時間的長河中沉澱下來的,沉靜而又充滿力量的氣息。我喜歡作者對“風物”的定義,它不僅僅是看得見的風景,更是看不見的文化、是流淌在人們血液裏的精神。他並沒有刻意去描繪那些著名的景點,反而將更多的筆墨放在瞭那些鮮為人知的小巷、老物件、以及普通人的生活細節上。這些細節,往往最能觸動人心,最能展現一座城市的真實靈魂。我仿佛親身走進瞭那些場景,和作者一起感受著城市的脈搏。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字裏行間流露齣的那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文化傳承的敬畏,這讓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次對城市的描繪,更是一次對生命的感悟。
评分這本書初次吸引我的是那個帶著幾分詩意的書名——《風物一城》。我常常想象,一個“城”,承載著多少故事,流淌著多少歲月?而“風物”,更是將這城中獨特的景緻、人文、甚至是一種獨特的精神氣質,都蘊含其中。當我翻開書頁,我期待的是一場穿越時光的旅行,看到的是那些古老的街巷如何訴說著曆史的低語,是那些尋常的市井生活如何勾勒齣城市的靈魂。我希望作者能帶領我走進一個鮮活、立體、充滿生命力的城市,讓我感受到它的脈搏,觸摸到它的溫度。我想瞭解這個城市有著怎樣的獨特風貌,是江南水鄉的溫婉,還是北國風光的豪邁?是曆史古都的莊重,還是現代都市的活力?每一個“風物”背後,都應該有一個故事,一段記憶,一種情感。我希望作者能夠用細膩的筆觸,將這些元素編織在一起,形成一幅生動的畫捲。同時,我也期待在閱讀的過程中,能發現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或許是某個被遺忘的角落,或許是某個鮮為人知的人物,又或許是一種與眾不同的生活哲學。這本書,在我看來,不僅僅是對一個城市的記錄,更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文化的探索。
评分初讀《風物一城》,便有一種被捲入濃厚地域氣息的奇妙感覺。作者仿佛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遊,又像是一位飽經滄桑的智者,他沒有直白地羅列城市的地理信息或曆史年錶,而是用一種更為感性、更為貼近心靈的方式,為我緩緩展開瞭這座城的畫捲。我尤其著迷於他對那些細微之處的捕捉,比如老街角那傢彌漫著歲月香氣的百年老店,或是午後陽光下,某個老人在斑駁的石闆路上悠閑地打著盹。這些看似瑣碎的場景,卻蘊含著最真實的生活脈絡,最動人的城市錶情。我仿佛能聽到炊煙升起時的聲響,聞到街頭巷尾的獨特香味,感受到微風拂過臉頰時帶來的涼意。書中的文字,時而如清泉般流淌,時而又如醇酒般厚重,恰到好處地調動讀者的感官,讓人身臨其境。我迫切地想知道,這些“風物”是如何被作者精心挑選齣來的?它們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故事和情感?每一個章節,都像是一扇通往未知領域的門,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推開,去探尋更多隱藏在城市深處的秘密。
评分坦白說,拿到《風物一城》這本書,我並沒有抱著太高的期待。然而,讀過之後,我卻被深深地打動瞭。作者並沒有試圖去歌頌一個虛幻的完美城市,而是真實地展現瞭它的方方麵麵,有輝煌的過去,也有略顯粗糙的現在;有令人驚艷的建築,也有不為人知的市井角落。這種真實感,反而讓我覺得更加親切和可信。我看到瞭作者對這座城市深厚的情感,這種情感不是簡單的贊美,而是包含著理解、包容,甚至是帶著一絲淡淡的憂傷。他筆下的“風物”,不僅僅是靜態的景物,更是與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息息相關。我能感受到那些普通勞動者的辛勤付齣,能體會到那些老一輩人的堅韌與智慧,也能窺見年輕一代的活力與夢想。這種對人的關注,讓這座城市不再是一個冰冷的符號,而是充滿瞭人性的溫暖。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描寫某些特定場景時所流露齣的那種個人化的思考,它們讓我有機會停下腳步,審視自己的生活,也重新思考“城市”對於我們每個人意味著什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