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人一生要注意的50個細節
定價:29.80元
作者:宿文淵著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755027107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從工作細節、識人細節、說話細節、辦事細節、禮儀細節和生活細節等多方麵入手,詳細介紹瞭我們在不同場閤下要注意的細節。本用通俗的語言,將人一生要注意的細節結閤精彩的故事和典型案例,從人際交往、職場、麵試、談判、溝通生活等內容進行瞭深入淺齣、細緻生動地描述,內容兼具指導性和實用性。可以說,這是一本指點讀者學習為人處世之道的幸福指導書。同時,本書能夠讓讀者及早瞭解細節的重要性,並盡快掌握人生的主動權,在未來的人生旅途中,多一些得,少一些失;多一些成,少一些敗。這些經過歲月洗禮、大浪淘沙的寶貴經驗是我們受益一生的法寶。隻要你深刻領悟其中的細節,嫻熟地掌握、運用,相信你能夠成就自我,走齣不平凡的一生。
目錄
不要為自己找任何藉口/1
再妙的藉口對於事情本身也沒有用處。許多人之所以屢遭失敗,就是因為一直在尋找麻醉自己的藉口。
不要放過零碎時間/5
我從來不認為半小時是微不足道的一段時間,完成工作的方法,是珍惜每一分鍾。
不要到處抱怨/11
抱怨的人不見得不善良,但常常不受歡迎。
不要輕易許諾/15
誠信是實現你的許諾,智慧則是不隨便許諾。
要相信事情還會有轉機/20
隻要你相信事情還會有轉機,隻要你在樂觀的心態下繼續奮鬥下去,成功就離你不遠瞭。
分段實現大目標/26
在現實中,我們做事之所以會半途而廢,往往不是因為難度較大,而是因為覺得成功離我們較遠,確切地說,我們不是因為失敗而放棄,而是因為倦怠而失敗。
遇事多考慮3 分鍾/32
“有許多我自認為對的事,一經實地試驗,就會發現錯誤百齣。因此,我對於任何事情,都不敢過早作十分肯定的決定,而是要在權衡後纔去做。”
不要輕易責備彆人/36
很多時候,求全責備會適得其反,而寬容卻能達到目的。
不談論隱私/40
瞭解彆人的隱私是一件危險的事,更彆說去談論、傳播瞭。
提醒彆人錯誤時要講究藝術/44
假如你想引起一場令人終生難忘的怨恨,隻要發錶一點刻薄的批評即可。
記住他人的名字/49
一般人對自己的名字比對地球上所有的名字之和還要感興趣。記住人傢的名字,而且很輕易地叫齣來,等於給彆人一個巧妙而有效的贊美。
把花環戴在對方頭上/53
假如他沒有一種德行,就假裝他有吧!
主動工作/58
那些被認為一夜成名的人,其實在成名以前已經默默無聞地努力工作瞭很長時間。
學會說“對不起”/61
“對不起”這三個字看起來簡單,可是它的效用不是彆的字所能比擬的。這三個字,能使頑固者點頭,能使怒氣消減,甚至能化敵為友。
不要為小事而憂慮/66
人生不如意的事很多,憂慮在所難免。但人們切不可沉溺於憂慮的泥潭中不能自拔,而應盡快調整心態,采取積極的行動來改變已遭到改變的生活。
應景穿衣/71
穿衣服不能隻求漂亮,不同的場閤有不同的穿衣規則。
過去的事不要全讓人知道/74
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座埋藏記憶的小島,永不嚮人打開。
允許彆人比你好/77
嫉妒是心靈的毒瘤。
不要輕易損傷彆人的“自我意識”/81
如果你總是維護瞭彆人的“自我意識”,他就會覺得在你那裏獲得瞭尊重,他就會樂於與你交往,順從你的意願。
微笑後麵的巨大財富/90
所有人都希望彆人用微笑去迎接他,而不是橫眉竪眼,否則會阻礙心靈的溝通和思想的交流。
不要打越級報告/96
通常打越級報告是一種危險的行為,會産生眾多不良後果,往往容易傷害到自己。
學會感恩/99
生活中我們常常忽略瞭這麼一個細節——感恩。父母給瞭我們生命,國傢給瞭我們和平,彆人給瞭我們幫助……這些你都在心裏感激過嗎?常懷一顆感恩的心,你纔能體味到人生的幸福。
給彆人說話的機會/104
上帝造人的時候,為什麼隻給人一張嘴,卻給人兩個耳朵呢?——那是為瞭讓我們少說多聽。
發脾氣時要考慮到後果/109
憤怒使彆人遭殃,但受害大的卻是自己。
切忌喋喋不休/113
在所有阻礙傢庭幸福與毀滅愛情的因素中,喋喋不休是緻命的。
主動與老闆溝通/117
主動與老闆溝通,一方麵會促進上司對你的瞭解,另一方麵會讓上司感到你對他的尊重。當機會來臨時,上司首先想到的自然便是你瞭。
主動去做老闆沒有交代的事/121
在現代職場裏,有兩種人永遠無法取得成功:一種人是隻做老闆交代的事情,另一種人是做不好老闆交代的事情。
不要和上司爭功/125
被彆人比下去是很令人惱恨的事情,所以你的上司被你超過,這對你往往會有不利影響。
彆搶老闆的“風頭”/128
避免搶主子的風頭。所
有的優勢都令人嫌惡;臣子淩駕君王的優越不僅愚蠢,還會緻命。天空中的繁星給我們上瞭一課:它們或許和太陽相關,而且和太陽一樣閃耀,但是不會和太陽一起齣現。
適時替老闆打圓場/132
適時替老闆打圓場,使他得到心理上的安慰,會令他把你看作知心人。
不要和朋友斤斤計較/135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優點,所以交朋友時不應該斤斤計較彼此之間的差距,要以誠相待,取長補短。
給朋友一個麵子/138
放下你自己的麵子,給朋友一個麵子,你會受益匪淺。
拒絕彆人要講究藝術/141
拒絕他人,是一種應變的藝術。
開玩笑要注意分寸/146
玩笑是生活的調味品,但開玩笑要把握尺度,掌握分寸,否則就會適得其反,弄巧成拙。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內容非常“接地氣”,而且充滿瞭生活智慧。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比較“懂生活”的人,但閱讀過程中,我發現瞭很多我雖然見過,但從未深入思考過的“生活細節”。比如,關於“居傢生活”的品質提升,書中從收納整理的技巧,到燈光、香氛的搭配,再到餐具的選擇,都給齣瞭很多細緻的建議。我之前可能隻是隨手收拾一下,但現在我開始思考,如何通過這些細節來營造一個更加舒適、有儀式感的居住環境。書中關於“人情世故”的解讀也讓我受益匪淺。比如,如何記住彆人的名字並正確稱呼,如何巧妙地化解尷尬的場麵,甚至是如何在送禮時避免“送錯”禮物,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卻在人際交往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迴想起自己的一些社交經曆,確實因為忽略瞭這些細節,可能讓一些本可以更順暢的互動變得生硬。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探討瞭關於“自我關懷”的細節,比如如何通過一些簡單的日常行為來放鬆身心,如何通過“正念”來提升生活的幸福感。這些內容沒有空洞的理論,而是非常具體的實踐方法,讓我覺得觸手可及。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輩,用樸實無華的語言,傳授著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被我們忽略的寶貴經驗,讓我覺得生活也可以變得更加有滋有味,更加有“溫度”。
评分這本書給瞭我一種全新的視角來看待人際交往中的“小事”。我一直覺得,隻要我真心待人,付齣努力,彆人就會理解我,但這本書讓我明白,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是的“真心”和“付齣”,在彆人看來可能並不是那麼迴事。書中關於“付齣”的細節,比如如何送禮物纔能送到心坎上,如何錶示感謝纔能讓人感受到真誠,甚至是如何在社交場閤恰當地“主動”和“被動”,都讓我豁然開朗。我之前覺得送禮物就是買個大傢覺得不錯的就行,但書中卻強調瞭根據對方的喜好、需求,甚至當下情緒來選擇禮物的重要性,這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送齣的禮物,可能並沒有真正觸動對方。還有關於“傾聽”,我一直以為自己是挺會傾聽的,但書中卻細緻地分析瞭積極傾聽的技巧,比如適時的迴應、適度的追問、以及避免打斷對方,這些細節如果做得不到位,很容易讓對方覺得你並沒有真正用心去聽。我反思自己以前和朋友聊天時,是不是常常急於錶達自己的觀點,或者在對方還沒說完的時候就搶著說,讓對方覺得不夠被尊重。書裏還提到瞭關於“邊界感”的討論,如何既保持親近又留有空間,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全新的概念,我之前可能比較喜歡和人“親密無間”,但現在理解到,恰當的邊界感反而能讓關係更持久、更健康。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原來人際關係的處理,真的需要很多“細節”來潤色,纔能讓它更加圓滿。
评分說實話,這本書的某些部分讓我感到有些“震驚”,甚至有點“自我懷疑”。我一直以為自己是個比較細緻的人,但在閱讀過程中,我發現好多我忽略瞭的、甚至是完全沒概念的事情,這本書都給點齣來瞭。特彆是關於個人習慣和生活方式對健康影響的部分,真的太細緻瞭,簡直把我之前的一些認知都顛覆瞭。比如,書中花瞭很大篇幅講關於睡眠的細節,不僅僅是睡多久,更重要的是睡前的準備,室內環境的光綫、溫度、聲音,甚至睡前聽什麼、看什麼,都有詳細的指導。我一直以為隻要躺下就能睡著,睡夠時間就行,但這本書告訴我,如果睡前還在刷手機,或者房間裏有奇怪的光源,都會嚴重影響睡眠質量,導緻白天精神不振。我迴想起自己最近一段時間總是感覺疲憊,原來問題就齣在睡前習慣上。書中還提到瞭關於飲食的很多細節,比如什麼時候吃什麼更有益,餐桌禮儀的背後隱藏的健康密碼,甚至是如何選擇食物的顔色來影響食欲和營養吸收,這些都讓我覺得非常新奇。我一直覺得隻要吃飽就行,但現在看來,吃的過程和選擇也大有學問。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將這些細節與長期健康、甚至情緒狀態緊密聯係起來,讓我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日常的點點滴滴。這本書就像一個私人健康顧問,雖然語氣很溫和,但給齣的信息卻非常“硬核”,讓我迫不及待地想去實踐,去改變,去看看這些“小細節”能否帶來“大不同”。
评分這本書真的給我帶來瞭很多意想不到的啓發。我一直以為自己對生活中的一些小事都挺留意的,但讀瞭這本書,我纔發現自己有多麼“粗糙”。比如說,書中提到關於溝通的很多細節,我之前從來沒注意過,比如說話時眼神的交流頻率,說話時身體朝嚮,甚至說話的語速和音量變化,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東西,竟然能對對方的感受産生如此大的影響。我記得其中有一段講到,當一個人在傾聽時,如果頻繁地轉移視綫,會讓對方感到不被尊重,甚至覺得你不真誠。我立馬聯想到自己平時和傢人朋友聊天時的情景,確實,有時候我可能因為走神或者想事情,不自覺地就看嚮彆處瞭,迴想起來,也許就是這些微小的舉動,讓一些對話變得不那麼順暢。書中還深入剖析瞭在不同場閤下,比如商務談判、傢庭聚會、朋友閑聊時,應該注意的言談舉止的細微差彆,這讓我意識到,原來“說對話”不僅僅是內容的準確,更是一種藝術,一種對人情世故的洞察。而且,它不僅僅是告訴你“做什麼”,更重要的是解釋瞭“為什麼這麼做”,這種深入淺齣的講解,讓我能夠真正理解並內化這些知識,而不是死記硬背。我嘗試著在最近幾次和同事的交流中,有意識地運用書中的一些溝通技巧,發現效果真的不一樣,大傢似乎更願意和我分享他們的想法,氣氛也變得更加融洽。這本書讓我開始審視自己生活中那些不經意間的“小動作”,並從中學習如何去完善,感覺自己正在一點一點地變得更加成熟和有魅力。
评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某些章節讓我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特彆是關於職業發展和個人成長的部分。我一直以為努力工作、提升技能就是職業成功的全部,但這本書卻點破瞭很多我之前從未關注過的“小秘密”。例如,關於“細節”在職場中的體現,不僅僅是完成任務的精確度,更重要的是那些能夠體現專業素養和責任心的“小動作”。比如,會議記錄的規範程度,郵件迴復的及時性和專業性,工作流程的優化建議,甚至是辦公桌的整潔程度,這些看似與核心工作無關的細節,竟然能反映齣一個人的工作態度和職業水準。書中還提到瞭關於“時間管理”的很多“非主流”方法,比如如何利用碎片時間進行深度思考,如何通過“微習慣”來積纍成就,這些都讓我覺得非常實用。我一直以為時間管理就是列個計劃錶,然後嚴格執行,但這本書告訴我,更重要的是掌握時間本身的“特性”,以及如何與自己的精力麯綫相結閤。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情緒管理”的探討,它將情緒的細微波動與工作效率、人際關係緊密相連,並提供瞭一些非常接地氣的應對策略,比如如何在高壓環境下保持冷靜,如何識彆並化解自己的負麵情緒。這讓我意識到,原來一個人的“情緒細節”也能成為影響職業發展的關鍵因素。讀完這些內容,我感覺自己像是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對如何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脫穎而齣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