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戰役1941

莫斯科戰役194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瑞典】尼剋拉斯·澤特林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引言
第一章 苏联防守情况
第二章 德国的计划——“台风”行动
第三章 古德里安的进攻
第四章 德国发动总攻
第五章 攻势在继续
第六章 合围战
第七章 分割包抄
第八章 战略决策
第九章 维亚济马—布良斯克
第十章 离莫斯科还有一百公里
第十一章 图拉之路
第十二章 十月行将结束——“台风”行动已半
第十三章 11月7日阅兵式
第十四章 奥尔沙会议,11月13日
第十五章 最后的冲击
第十六章 莫斯科城下
第十七章 因与果
附录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1941年9月底,百萬訓練有素的德軍士兵陣列於莫斯科以西180英裏的前綫,意圖一舉拿下東綫戰場。麵對規模同樣龐大的蘇軍,德軍士氣旺盛,以裝甲師為先鋒打破瞭蘇軍防禦,楔入縱深,並圍睏住瞭援往莫斯科的大部蘇軍。

然而,這並未擊敗蘇維埃政府。硃可夫將軍迴到莫斯科,作齣瞭絕地反擊的部署,重建莫斯科以西的防綫。雨季的泥濘拖住瞭德國的作戰部隊和後勤部隊,為硃可夫爭取瞭足夠的時間。德軍在11月再次開始攻擊,蘇德雙方進行瞭殊死較量。蘇軍憑藉極其堅強的抵抗和熟悉的自然條件,頂住瞭德軍進攻,轉入反攻。

本書基於眾多檔案記錄、個人日記、信件和其他來源進行編撰,並從士兵和將領的角度重現瞭戰鬥。這場戰鬥對整個德國的東綫戰略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其結果揭示瞭為什麼德國對莫斯科的襲擊未能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真正轉摺點。

用户评价

评分

##只叙述到苏军反攻之前,不过作者的写作目的已经达成,用强弩之末形容这个时期的德军再合适不过,结果自然不必多说。作者将莫斯科战役定位为二战真正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之前德国已经输掉了战争,这倒不算事后诸葛的判断,归根结底德国的工业能力和资源方面远不如苏联,更何况苏联背后还有英美的支持。当然作者更致命的提问:即便德国真的占领了莫斯科又能坚持多久?以德国最初只想占有苏联西部的计划而言,其实也是建立在过于低估苏联的基础上,甚至幻想斯大林政权会伴随战事的失利而被内部推翻等,正如作者所说这场战争已定,战争的失利与否只不过加速或者推迟这一结局的到来而已。

评分

##现在翻译英文书,如果翻译的和这本一样何愁没人看!不过就内容来说,该书主要讲述莫斯科战役德军进攻阶段,且主要视角也是德军方面,对于后半部分历史几乎没有讨论。作者的核心观点,莫斯科战役重要败因就是苏联的烂泥,而德国的命运在其发动二战的那一天就决定了,他的失败是必然的,不过是时间问题。

评分

##细节很细。

评分

##能在经受布良斯克维亚济马这样骇人的损失后还没崩溃的武装力量,恐怕仅此一家。不得不感慨苏联的家底太厚了。

评分

##泽特林毫无疑问是苏德战争领域最顶尖的学者之一,这本书既有宏观的战略层级的叙述,也有微观的对德军作战细节的展现,译者是公众号“尼伯龙根工厂”的主笔,审阅者是我朋友,「哈尔科夫:1942」的作者,不过部分人名翻译还是有些问题,如把北方集团军群司令给翻译成了莱布(一般译为勒布),但还是很值得推荐一下的。

评分

##讲的细节蛮多,但是分析跟我以往看到的某些论点差不多

评分

##泽特林毫无疑问是苏德战争领域最顶尖的学者之一,这本书既有宏观的战略层级的叙述,也有微观的对德军作战细节的展现,译者是公众号“尼伯龙根工厂”的主笔,审阅者是我朋友,「哈尔科夫:1942」的作者,不过部分人名翻译还是有些问题,如把北方集团军群司令给翻译成了莱布(一般译为勒布),但还是很值得推荐一下的。

评分

##老王的翻译当然是没什么说的~

评分

《东线文库》要成为超级大坑了,我就先打住了到这本为止,以前看战史抱怨没细节,现在是陷入细节的汪洋大海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