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名: | 法律基礎與實務(第3版) |
| 圖書定價: | 28.00元 |
| 齣版社: | 清華大學齣版社 |
| 齣版日期: | 2016 |
| ISBN號: | 9787302437437 |
本書內容新穎,體例科學,適閤於高職高專各專業學生使用,同時,也可作為法律愛好者的參考用書。
《法律基礎與實務(第3版)》2009年第1版,2012年進行再版,齣版以來,以其鮮明的特色受到社會各界廣泛的認可,先後有多所高校采用本書作為教材,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多次印刷。鑒於近幾年我國齣颱、修訂瞭一些法律,本教材進行再次修訂,以求更加完善。
第3版更新瞭教材內容。近幾年,我國相繼修訂瞭《商標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公司法》等法律,本次教材修訂中吸收瞭這些立法的內容及法學理論;教材的編寫體例更為靈活,特彆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通過各章學習要點歸納、引導案例、知識練習、案例分析、實訓題等安排,幫助學生加深對各章重點和難點的理解。與前兩版相比,增加瞭大量的案例,每章節在介紹法律理論時,都用一些通俗易懂的小案例來分析闡釋理論知識,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1章法學基礎理論11.1法的概念2
1.1.1法的本質與特徵2
1.1.2法的作用3
1.2法的淵源和效力4
1.2.1法的淵源4
1.2.2法的效力5
1.3法律規範、法律部門與法律體係6
1.3.1法律規範6
1.3.2法律部門7
1.3.3法律體係8
1.4法律關係8
1.4.1法律關係的概念8
1.4.2法律關係的構成要素9
1.4.3法律關係的産生、變更和消滅9
1.5法律責任10
1.5.1法律責任的概念與種類10
1.5.2法律責任的構成要件10
知識練習與技能訓練11
第2章憲法13
2.1憲法概述14
2.1.1憲法的概念與特徵14
2.1.2新中國憲法的産生與發展14
2.2我國的國傢製度15
2.2.1人民民主專政製度15
2.2.2人民代錶大會製度15
2.2.3中國共産黨領導的多黨閤作和政治協商製度16法律基礎與實務(第3版)〖1〗〖2〗目錄2.2.4民族區域自治製度16
2.2.5基層群眾自治製度16
2.2.6基本經濟製度17
2.3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17
2.3.1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17
2.3.2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19
2.4我國的國傢機構21
2.4.1全國人民代錶大會21
2.4.2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22
2.4.3國務院22
2.4.4中央軍事委員會22
2.4.5地方各級人民代錶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22
2.4.6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22
2.4.7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23
2.5我國的、國歌、國徽、首都23
知識練習與技能訓練23
第3章民法25
3.1民法概述26
3.1.1民法的概念26
3.1.2民法的基本原則26
3.2民事主體27
3.2.1自然人(公民)27
3.2.2法人28
3.3民事法律行為29
3.3.1民事法律行為的概念和特徵29
3.3.2民事法律行為的形式29
3.3.3民事法律行為的有效條件29
3.3.4無效民事行為與可撤銷的民事行為30
3.4代理31
3.4.1代理的概念與特徵31
3.4.2代理權的産生與終止32
3.4.3代理權的行使32
3.4.4無權代理33
3.5民事權利34
3.5.1物權34
3.5.2債權35
3.5.3人身權36
3.5.4知識産權36
3.6民事責任與訴訟時效36
3.6.1民事責任36
3.6.2訴訟時效38
3.7閤同法40
3.7.1閤同法概述40
3.7.2閤同的訂立41
3.7.3閤同的效力45
3.7.4閤同的履行47
3.7.5閤同的變更、轉讓和終止50
3.7.6違約責任52
3.8知識産權法54
3.8.1知識産權法概述54
3.8.2著作權法54
3.8.3商標法60
3.8.4專利法65
知識練習與技能訓練71
第4章婚姻法與繼承法74
4.1婚姻法75
4.1.1婚姻法概述75
4.1.2結婚 76
4.1.3傢庭關係 78
4.1.4離婚 80
4.1.5救助措施與法律責任 82
4.2繼承法83
4.2.1繼承法概述83
4.2.2繼承法律關係84
4.2.3法定繼承85
4.2.4遺囑繼承86
4.2.5遺贈與遺贈扶養協議88
4.2.6遺産的處理90
知識練習與技能訓練91
第5章經濟法93
5.1經濟法概述94
5.1.1經濟法的概念與調整對象94
5.1.2經濟法律關係94
5.2個人獨資企業法95
5.2.1個人獨資企業法概述95
5.2.2個人獨資企業的設立96
5.2.3個人獨資企業的事務管理96
5.2.4個人獨資企業的解散和清算97
5.3閤夥企業法98
5.3.1閤夥企業法概述98
5.3.2普通閤夥企業98
5.3.3有限閤夥企業102
5.3.4閤夥企業的解散與清算104
5.4公司法105
5.4.1公司法概述105
5.4.2有限責任公司106
5.4.3股份有限責任公司110
5.4.4公司的閤並、分立、終止113
5.5産品質量法115
5.5.1産品質量法概述115
5.5.2産品質量監督管理116
5.5.3生産者、銷售者的産品質量責任和義務117
5.5.4違反産品質量法的責任 118
5.6消費者權益保護法120
5.6.1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概述120
5.6.2消費者的權利與經營者的義務121
5.6.3消費者權益爭議的解決與法律責任125
知識練習與技能訓練128
第6章勞動法131
6.1勞動法概述132
6.1.1勞動法的概念和調整對象132
6.1.2《勞動法》的適用範圍132
6.2勞動法律關係133
6.2.1勞動法律關係的概念和特徵133
6.2.2勞動法律關係的構成要素133
6.3勞動閤同134
6.3.1勞動閤同法概述134
6.3.2勞動閤同的訂立135
6.3.3勞動閤同的效力137
6.3.4勞動閤同的履行和變更138
6.3.5勞動閤同的解除與終止138
6.4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141
6.4.1工作時間141
6.4.2休息休假141
6.4.3加班加點142
6.5工資製度143
6.6勞動安全衛生144
6.7勞動爭議的解決144
6.7.1勞動爭議的概念及類型144
6.7.2勞動爭議的解決方式144
6.8違反勞動法的法律責任145
6.8.1用人單位違反勞動法的法律責任145
6.8.2勞動者違反勞動法的法律責任146
知識練習與技能訓練146
第7章行政法148
7.1行政法概述149
7.1.1行政法的概念和特徵149
7.1.2行政法的基本原則149
7.1.3行政法律關係150
7.2行政行為152
7.2.1行政行為概述152
7.2.2行政立法153
7.2.3行政許可154
7.2.4行政強製156
7.2.5行政處罰156
7.2.6行政徵收158
7.2.7行政給付159
7.2.8行政裁決159
7.2.9行政確認159
7.2.10行政監督檢查160
7.3行政責任與行政救濟160
7.3.1行政責任160
7.3.2行政救濟160
知識練習與技能訓練162
第8章刑法163
8.1刑法概述163
8.1.1刑法的概念163
8.1.2刑法的任務164
8.1.3我國刑法的效力範圍164
8.1.4刑法的解釋165
8.1.5刑法的基本原則165
8.2犯罪166
8.2.1犯罪的概念和特徵166
8.2.2犯罪構成167
8.2.3排除社會危害性的行為170
8.2.4犯罪的既遂、預備、未遂和中止172
8.2.5共同犯罪173
8.3刑罰174
8.3.1刑罰的概念和目的174
8.3.2刑罰的種類174
8.3.3刑罰的適用176
8.4主要罪名180
8.4.1故意傷害罪180
8.4.2故意殺人罪181
8.4.3搶劫罪181
8.4.4盜竊罪182
8.4.5詐騙罪182
8.4.6貪汙罪183
8.4.7受賄罪184
8.4.8交通肇事罪184
知識練習與技能訓練185
第9章訴訟法186
9.1訴訟法概述186
9.1.1訴訟與訴訟法的概念186
9.1.2我國訴訟法的基本原則187
9.1.3訴訟的基本製度188
9.2民事訴訟法188
9.2.1民事訴訟法的特有原則189
9.2.2民事訴訟的管轄189
9.2.3民事訴訟參與人191
9.2.4證據與舉證責任192
9.2.5民事訴訟程序192
9.3行政訴訟法196
9.3.1行政訴訟的特有原則196
9.3.2行政訴訟的受案範圍197
9.3.3行政訴訟的管轄198
9.3.4行政訴訟參加人199
9.3.5行政訴訟證據200
9.3.6行政訴訟程序201
9.4刑事訴訟法202
9.4.1刑事訴訟法的特有原則202
9.4.2辯護與代理203
9.4.3強製措施205
9.4.4刑事訴訟程序207
知識練習與技能訓練208
主要參考書目210210
《法律基礎與實務》一書2009年齣版第1版,2012年齣版第2版。本書自齣版以來以其鮮明的特色受到社會各界廣泛的認可,先後有多所高校采用本書作為教材,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多次印刷。鑒於近幾年我國齣颱、修訂瞭一些法律,本書進行再次修訂,以求更加完善。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的許多學生及講授本門課程的老師對本書提齣瞭很多中肯的意見。兄弟院校的教師和熱心讀者在使用本書過程中也提齣瞭許多寶貴的建議。教材修訂過程中,我們采納瞭這些意見和建議,在保留前兩版特色的同時,對原書進行瞭較大範圍的修訂,具體體現為:
(1) 更新瞭教材內容。近幾年,我國相繼修訂瞭《商標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公司法》等法律,本次教材修訂中吸收瞭這些立法的內容及法學理論。
(2) 教材的編寫體例更為靈活,特彆注重實踐技能的培養。通過各章學習目標、引導案例、知識練習與技能訓練等安排,幫助學生加深對各章重點和難點的理解。與前兩版相比,增加瞭大量的案例,每章節在介紹法律理論時,都用一些通俗易懂的小案例來分析闡釋理論知識,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 教材配有PPT教案及課後習題答案,方便教師授課使用。
本書由王玲擔任主編,王旭擔任副主編。修訂後參編人員及分工如下: 王玲(遼寜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編寫第3~6章;王旭(遼寜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編寫第8、9章;代雨洋(遼寜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編寫第1章;王守鵬(瀋陽市化工學校)編寫第2章;李樹慶(瀋陽化工大學)編寫第7章。
本書主要供高職(大專)各專業(非法律專業)學生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作為法律工作者的參考用書。
值此第3版齣版之際,對為本書前兩版編寫作齣貢獻的人員錶示衷心的感謝。本書在修訂過程中參考瞭一些同類著作,特嚮其作者錶示誠摯的謝意。
坦白說,我過去對“公基課”一嚮抱持著應付瞭事的態度,總覺得法律離我的專業實踐太遠,學瞭也用不上。直到我開始深入閱讀這本《法律基礎與實務》,纔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這本書的最終目標導嚮非常明確——培養具備基本法律素養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復閤型人纔。 它不隻是告訴你什麼是“法”,更重要的是引導你去思考“法如何運作”。每一個單元的結束,都會有一個“職業場景模擬”環節。這部分內容非常貼閤高職院校的專業特點,比如針對建築、電商、服務業等不同行業可能遇到的法律風險點進行瞭模擬分析。這讓我清晰地意識到,無論我將來從事哪個行業,法律都是一張重要的安全網和規範工具。這本書讓我體會到,法律知識不是束之高閣的學院派理論,而是我們每個人在社會生活中保護自己、規範行為的必備“武器”。它讓我從一個旁觀者變成瞭一個有意識的法律參與者,這種轉變,纔是最寶貴的財富。
评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設計也絕對值得稱贊。作為一本教材,我們每天都要跟它打交道,舒服的閱讀體驗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關鍵。清華大學齣版社齣品,質量果然沒話說,紙張厚實,油墨清晰,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而且,它的版式設計非常注重視覺引導。 比如,重要的法律術語都會用粗體或斜體突齣顯示,注釋和拓展信息則巧妙地放在側邊欄,既不打斷主乾閱讀的流暢性,需要時又觸手可及。我尤其喜歡那些“法條原文摘錄”部分,通常會用不同的背景色塊框起來,讓你一眼就能區分齣什麼是理論闡述,什麼是具有強製效力的法律條文本身。這種清晰的視覺層級,極大地降低瞭閱讀的認知負荷。讀起來心情舒暢,學習效率自然就上去瞭,這在很大程度上幫助我剋服瞭對枯燥學科的抵觸情緒,讓我願意主動去翻閱和鑽研。
评分天哪,這本《法律基礎與實務》第三版簡直是為我們這種對法律一竅不通的初學者量身定做的“保姆級”教材!我記得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還抱著一絲忐忑,生怕那些晦澀難懂的法律條文會把我徹底淹沒。但翻開第一頁,我就被作者們的用心給打動瞭。他們沒有直接拋齣那些拗口的法條,而是用非常生動、貼近生活的案例作為引子,比如鄰裏糾紛、閤同簽訂中的小陷阱等等,一下子就把我的注意力抓住瞭。 這本書的結構設計得極其精妙,邏輯鏈條清晰得像一張導航圖。從最基礎的法學概念,到民法、刑法、行政法這些核心領域的框架,再到實務操作中的常見問題,每一步都銜接得恰到好處。我特彆喜歡它在解釋復雜概念時所采用的“對比教學法”,把相似但又不完全相同的法律製度放在一起比較,這讓我很快就理清瞭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而且,教材裏穿插的那些“實務操作指引”小闆塊,簡直是點睛之筆,它不是空泛地講理論,而是告訴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應該怎麼做”,這種即學即用的感覺,大大增強瞭我的學習動力。可以說,這本書真正做到瞭理論與實踐的無縫對接,讓我這個零基礎的人也能感受到法律的溫度和力量。
评分說實話,我對很多教材都有一個普遍的印象,就是內容堆砌得太多,重點不突齣,讀起來非常纍人。但是這本《法律基礎與實務》第三版,在信息密度和可讀性之間找到瞭一個近乎完美的平衡點。它的語言風格非常親切自然,一點都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腔調。很多次,我都是捧著它,感覺像在跟一位經驗豐富的律師朋友聊天。作者們似乎深諳高職高專學生的需求,他們懂得在關鍵知識點上要“多說幾句”,而在那些可以稍作拓展的背景知識上則“言簡意賅”。 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法律思維的培養非常重視。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在訓練我們如何像法律人一樣思考問題。書中的許多章節都設計瞭“案例分析與討論”環節,這些問題往往沒有標準答案,而是引導你去權衡不同利益主體的立場,去尋找最閤理的法律解決方案。這種開放式的學習方式,極大地激發瞭我的批判性思維。我不再滿足於死記硬背某個條款的編號,而是開始思考“為什麼是這樣規定?”、“這種規定的目的是什麼?”。這種從“記憶”到“理解”再到“應用”的轉變,是這本書帶給我最大的收獲。
评分我之前嘗試過其他幾本法律入門書籍,但讀完後總覺得抓不住重點,好像學瞭一堆零散的知識點,無法形成一個係統的認知體係。這本教材的第三版,在這方麵做得尤其齣色,它構建瞭一個非常堅實的法律知識“骨架”。尤其是在介紹法律體係結構和法源理論的那幾個章節,作者們巧妙地運用瞭層級圖和流程圖,把原本抽象的體係概念具象化瞭。 我特彆欣賞它對時效性的把握。畢竟法律是活的,不斷變化的。第三版的更新非常及時,它吸納瞭近幾年重要的法律修訂和司法解釋的變化,確保我們學到的知識是當前最前沿、最實用的。比如,關於網絡空間中的法律責任界定,新版本就有瞭更細緻的闡述,這對於我們這些習慣瞭數字化生活的年輕人來說,至關重要。它教會我,學習法律不是一次性任務,而是一個需要持續關注和更新的過程,並且這本書本身就是這個“更新過程”的一個優秀載體。它讓我覺得,我手中的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份實時的法律參考指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