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島倒計時

廣島倒計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史蒂芬·沃剋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引言 重走原子弹的旅程
关于时间的说明
序幕: 广岛核爆前12小时
第一部 三周前:“彩排” 1945年7月15—16日
第1章 风暴中的高塔
第2章 推迟起爆
第3章 外交游戏
第4章 弗兰肯斯坦的怪物
第5章 等待
第6章 笼罩天地的闪光
第7章 第二个“太阳”
第二部 决定 1945年7月18—28日
第8章 与众不同的第509混成大队
第9章 不二人选
第10章 轰炸皇宫
第11章 原子弹“给总统和首相撑了腰”
第12章 戒备森严的组装车间
第13章 “这座城市很安全”
第14章 这“不是什么‘重大决定’”
第15章 送达天宁岛
第16章 最后通牒
第三部 投弹:最后时刻 1945年8月4—6日
第17章 “我们的时刻终于到了”
第18章 明天将是一个晴天
第19章 选定瞄准点
第20章 起飞
第21章 核爆前6小时 安装引爆装置
第22章 核爆前2小时 阳光沐浴下的广岛
第23章 核爆前1小时 广岛敞开了怀抱
第24章 核爆前30分钟 “时间过得真慢”
第25章 核爆前3分钟 “它是你的了”
第26章 核爆前45秒 这是他们听到的最后声音
第四部 影响:核爆后24小时 1945年8月6日—7日
第27章 核爆后1分钟 地狱一瞥
第28章 核爆后15分钟 它看上去不像人
第29章 核爆后1小时 火焰风暴
第30章 核爆后3小时 五张照片
第31章 核爆后12小时 “这是历史上最大的一件事”
第32章 核爆后18小时 赤裸裸的警告
后记 广岛之后
尾注
文献和参考书目
致谢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1945年8月6日上午8時15分(日本時間),一顆名叫“小男孩”的炸彈在廣島上空爆炸並被寫入瞭曆史。第一顆被用於實戰的原子彈當即造成7萬人死亡,核輻射誘發的癌癥以及其他並發癥還將奪走超過20萬人的生命。關於爆炸當時的情況以及爆炸後續的影響已經有太多太多的著述。

在這本與眾不同的《廣島倒計時》中,作者史蒂芬·沃剋以冷靜、剋製的文筆描述瞭廣島原子彈爆炸前驚心動魄的21天以及爆炸後18個小時的一切:從美國在洛斯阿拉莫斯進行的原子彈核爆試驗到“三巨頭”之間的外交博弈;從原子彈概念的提齣者反對使用這一“弗蘭肯斯坦的怪物”到強硬派堅持無需警告就直接投彈;從轟炸機組“忍辱負重”苦練高難度的飛行動作到一名狂放的飛行員嚮日本皇宮投下炸彈;從一對廣島戀人在爆炸前度過的美好一夜到爆炸後目擊者描述的那“地獄一瞥”……每翻過一頁,你都能感受到時間在嘀嗒嘀嗒地流逝,感受到一場災難正在越來越近。最終,你將與書中的人物一起,經曆核爆前那漫長的30分鍾,3分鍾,45秒鍾,並與幸存者一起見證爆炸後的慘狀:那些炭化到不成人形的屍體、橫掃一切的火焰風暴、全身被燒焦到已分不清是男是女的“行屍走肉”……

本書資料異常豐富詳實,作者的資料來源包括:對超過40位成書時仍然健在的轟炸機機組成員、參與研發原子彈的科學傢、廣島核爆的幸存者以及相關領域的曆史學者的采訪記錄;當事人及其親人的迴憶錄和信件;來自美國國傢檔案館、洛斯阿拉莫斯國傢實驗室檔案館等權威機構的解密文件;相關領域曆史學傢的學術著述;由美國國傢檔案館、洛斯阿拉莫斯國傢實驗室檔案館、廣島和平紀念館、杜魯門總統圖書館、“曼哈頓計劃”遺産保存協會以及多位親曆者提供的照片。

各界媒體對《廣島倒計時》給予瞭極高的贊譽,並屢屢將本書與另一本廣島核爆題材的佳作約翰•赫西的《廣島》進行對比。有不止一傢媒體認為本書“可以與約翰•赫西長盛不衰的《廣島》比肩”,著名媒體《華盛頓郵報》更是認為與《廣島》相比,“史蒂芬•沃剋描繪齣瞭一幅更為宏大的圖景”。

在本書中,史蒂芬•沃剋從未渲染過仇恨,而是從多個角度冷靜的描述這一具有深遠曆史意義的事件,呈現齣戰爭,尤其是核武器的可怕。也許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這部佳作獲得瞭著名的戴頓文學和平奬(Dayton Literary Peace Prize for Nonfiction)。

用户评价

评分

##关于广岛原子弹轰炸来龙去脉的历史全景图(配合美剧《曼哈顿计划》更为精彩),文笔非常生动,对世界第一次原子弹袭击的描述极为细致,像观赏一部高质量的二战史纪录片,但对日本鬼子遭核爆的后果,我一丝一毫都不同情(包括对它们的妇孺),因为日寇在历次侵略中国时的极端暴行,早已超出人类底线,它们不配获得任何同情和理解,对它们的任何同情,都是对死难同胞的一种亵渎!

评分

##真实是最有冲击力的。在大历史下,一个决定在道德上的对与错好像根本就无关紧要,个人的遭遇同样改变不了任何事情。问题是我们现在所处的,到底是什么位置呢

评分

##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致敬翻译),超级大片儿既视感,给人感觉倒计时就在耳边哒哒地响,中间有几段居然读到呼吸急促。本年度最震撼。

评分

##一本非常详实,打动人心的著作。是我读到过对这段历史最写实又具备冲击力的记录。

评分

##难得啊,英国人没有在这个书里搅屎棍,顺便也让我知道了,在封闭的环境下人的思想可以有多疯狂

评分

##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致敬翻译),超级大片儿既视感,给人感觉倒计时就在耳边哒哒地响,中间有几段居然读到呼吸急促。本年度最震撼。

评分

##难得啊,英国人没有在这个书里搅屎棍,顺便也让我知道了,在封闭的环境下人的思想可以有多疯狂

评分

##十分精彩,可谓“惊心动魄”,画面感超强。因此十分期待改编电影。一个大家众所周知的事件背后竟然有着如此复杂的种种,看来历史确实需要人们去深入了解,只有了解过后,才能更加懂得。不愧是戴顿奖获奖作品,完全值得更多的人去了解,去思考。话说prologue就完全吸引了我。。。P.S. 作为曾经的“幕后人员”,深知这本书中文版引进的来之不易,选题人员跟踪追寻了近两年时间,后期的编辑加工也是争分夺秒,只是为了让中国读者能尽早读到本书(话说负责选题和编辑的其实是同一个人)。可以说,如果没有编辑的努力,中文版的引入至少要延迟三五年。光是这点就值得五星。最后,对参与本书的全体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如果没有他们,我们可能就错过了可以细致入微地了解人类历史"大时刻”的机会。

评分

##一气呵成,睡觉时候都在想着杜鲁门在知道“小男孩”成功爆炸后的喜悦。从格罗夫斯到奥本海姆,前前后后10万人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了曼哈顿计划。作者是导演,所以写得太有节奏跟画面感,时间精确到10秒,群像聚焦,甚至不放过广岛河边的依依杨柳。多少惊心动魄,全被一朵蘑菇云一声巨响带过,对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是不公平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