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心時代

軸心時代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凱倫·阿姆斯特朗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推荐序 人类伟大宗教传统的开端
前 言 人类精神的重大突破

【第一部分:酝酿】
第一章:轴心民族(约公元前1600年—前900年)
一、雅利安文明
二、雅利安人的迁徙
三、中国早期文明
四、以色列的历史与神话

第二章:宗教仪式(约公元前900年—前800年)
一、古希腊文明
二、以色列和犹大王国
三、周朝的仪礼
四、印度仪式革新

【第二部分:开端】
第三章:神性的放弃(约公元前800年—前700年)
一、以色列和犹大王国的宗教转型
二、希腊的独特文化
三、中国春秋时代礼仪的发展
四、印度的精神追求

第四章:心性的探索(约公元前700年—前600年)
一、印度吠陀宗教起源
二、希腊祭仪的变革
三、中国“礼”的规范
四、犹太教的兴起
【第三部分:辉煌】
第五章:心性的修炼(约公元前600年—前530年)
一、以色列人的流亡与新的伦理革命
二、希腊城邦危机
三、印度灵性探索
四、中国礼崩乐坏

第六章:悲悯天下(约公元前530年—前450年)
一、孔子的思想世界
二、“以赛亚第二”与“耶和华的仆人”
三、希腊政治变革以及哲学与悲剧
四、大雄与耆那教

第七章:关爱众人(约公元前450年—前398年)
一、尼希米与以斯拉
二、苏格拉底时代
三、墨子“兼爱”学说
四、佛陀思想

第八章:万物一体(约公元前400年—前300年)
一、庄子与孟子
二、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
三、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第四部分:落幕】
第九章:帝国的思想407(约公元前300年—前220年)
一、诸子百家
二、希腊化时代
三、阿育王支持佛法与印度宗教的转变

第十章:前行之路
一、秦亡汉兴与独尊儒术
二、孔雀王朝瓦解之后的印度宗教
三、犹太轴心时代的硕果
四、宗教就是“金规则”

注释
术语
译后记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軸心時代”是人類曆史上光耀韆古的時代,是人類偉大思想傳統的發端,也是人類精神給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這個時代誕生瞭四大文明——中國的儒道思想、印度的印度教和佛教、以色列的一神教,以及希臘的哲學理性主義得以形成。“軸心時代”是真正群星璀璨的時代,是人類偉大精神導師集體亮相的時代——孔子、孟子、老子、莊子、釋迦牟尼、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裏士多德和猶太先知們,共同塑造瞭此後2000多年人類的心靈,實現瞭人類文明的“突破”和人性的整體飛躍。

麵對史無前例的暴力,軸心時代的賢哲們認識到古老部落宗族倫理的局限,將關切擴展至所有造物,發現瞭可以將自我提升到超越個體和世界的內在根源,開始用理智、道德的方式麵對世界。他們不約而同地發現瞭相同的“金規則”,即推己及人、關愛眾生。孔子教導弟子“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印度教推崇守貞專奉,佛陀說“是故為自愛,勿以傷害他”,《聖經》中的首要誡命之一“愛人如己”,古希臘悲劇對同情和憐憫之心的呼喚,都是金規則的體現。人類形成瞭某種“深刻的互相理解”,“邁齣走嚮普遍性的步伐”,這不是曆史的巧閤,而是“人性的唯一本源的錶現”。

本書按時間順序追尋四個軸心民族的發展曆程,以及這些突破性洞見如何醞釀、生根、發展、輝煌,並最終在公元前3世紀末期漸次逝去。曆史上,我們從未超越軸心時代的洞見,當曆經精神和社會危機之時,往往迴溯軸心思想以尋求引導。軸心時代的賢哲們在世界上不同地域生發齣的一緻見解,昭示瞭人類共同的精神追求。麵對當代紛繁復雜的問題,我們亦有必要迴溯軸心精神,訴諸人性的共同本源,尋求更深刻的相互理解。

用户评价

评分

##看过了古代诸子百家的部分,觉得还比较清晰系统。但是无神论可能真的内化于心了吧,看到以色列希腊印度都是讲各种神,很难看进去……(以及当科技爆发了一次又一次,伟大思想并没有什么质的改变,不知道是过去的已经足够伟大,还是此后没有了进步)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只要能获取精神力量的文字,都是可以打动人心的。作者定义的轴心文明时代,同时期比较了印度、中国、希腊、以色列的几种文明的历程。那个辉煌的时代,怎么都是人类的第一轴心时代,贤哲们身体力行创造出的理念至今还在影响着人类。以前对印度的内容了解不多,这次看得很感动。我想以前我应该也零散读过那些想法和句子,但是无法体悟和理解。推己及人,同情心,放下自我,爱这个世界的所有,感谢苦难……就算是有删减、译文不足够令人满意,这依然是一本非常好书。看我们学得到什么,原谅错过的所有。

评分

评分

##太过誉了吧…

评分

##和初拿到这本书时的期待有很大落差,但仍能感到作者与译者的博才多学,同时也学到了一些有用的知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