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飾北齋,日本江戶後期最具代錶性的浮世繪畫傢,在西方,他是與達·芬奇齊名的19世紀最偉大的畫傢,對莫奈、梵高、德彪西等藝術傢有著深遠影響。以《神奈川衝浪裏》為代錶的北齋作品時至今日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不斷引發再創作。
為什麼是葛飾北齋獲得瞭如今這樣的地位和評價?以他為代錶的浮世繪藝術是如何到達歐洲,又為何在西方産生瞭巨大影響力?
傳記作傢神山典士走訪大英博物館、盧浮宮、奧賽博物館的美術史專傢、親曆者後代,揭秘“日本的北齋”如何成為“世界的北齋”!
編輯推薦:
★展示瞭以葛飾北齋為代錶的浮世繪畫傢對19世紀末歐洲藝術的巨大影響。梵高對北齋推崇備至,莫奈收藏瞭數百張浮世繪,《神奈川衝浪裏》在西方的地位堪比《濛娜麗莎》,這一切是如何發生的?
★復盤葛飾北齋作品的傳播史。在日本國門初開之時,北齋作品因何契機走嚮世界,幕後有哪些不為人知的推手,又為何在百年後纔在本土被廣泛認同,逐個揭秘。
★大英博物館日本館館長、奧賽美術館名譽館長等眾多專傢權威解惑。作者遍訪大英博物館、莫奈故居、奧賽美術館、日本國立西洋美術館,采訪各國日本美術史專傢、親曆者後代,獲取一手資料。
★紀錄片式寫作,比小說還好看。不同於大部分藝術史的寫作方式,作者的筆如紀錄片鏡頭般引領讀者,不斷提齣問題,“大量浮世繪作品如何來到歐洲,進入印象派畫傢的視綫”“以梵高窘迫的經濟狀況怎麼買得起五百張浮世繪”“北齋晚年為什麼離開江戶去往小布施”……層層揭秘,引人入勝。
##序4星,第一章4星,第二章3.5星,第三四终章1星,废话那么多,看得人生气。
评分##北斋的民俗画之于狩野派。印象派之于沙龙。中产阶级的兴起。一个更加多元的时代。从日本到法国到俄国再回到日本。世界的北斋所串联起的一切。
评分 评分##葛饰北斋生于乾隆朝的1760年,逝于1849年,在那个年代真是长寿,近乎于仙,一生搬了90多次家,因为收纳低能(大概是这个意思)。大师死的时候还希望多活十年成为真正的画师。序言好看。
评分 评分##“19世纪末欧洲兴起的日本主义潮流,表面看是西方喜爱日本的艺术,背后其实藏着西方人企图用艺术吞并日本的野心” “在日本主义的热潮中,忠正强有力地推广了北斋,其成果与今日的全球性北斋热潮息息相关。” “欧洲国家的美术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宗教绘画。他们的绘画中讲求造型科学合理、主题层次分明,且上帝是这一切的出发点,人类是上帝的产物,侧重于描绘肉体的美感。与此相对,亚洲美术有着完全不同的文脉。”
评分##与预想不同 失望。
评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