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雅剋·盧梭與亞當·斯密

讓-雅剋·盧梭與亞當·斯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查爾斯·L.格瑞斯沃德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译者前言 隐匿的论战:斯密与卢梭的相遇
致 谢
缩略语
引 言
第一章 自恋、自知与社会批评:从卢梭《纳西索斯》序言到亚当·斯密
第二章 系谱叙述、自我认知与哲学的范围
第三章 社会性、怜悯与同情
第四章 “存在”与“表象”:自我伪造、交易与自由
第五章 自由、公民宗教与“社会性情感”
后 记
参考文献
索 引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近代以來,西方哲學對人的思考從神人關係轉嚮人本身,“自我”及由之發軔的相關問題域遂成為啓濛哲學的核心關切。本書是一部旨在梳理盧梭與斯密對“自我”及相關問題域的見解之異同的比較研究,作者從二人哲學中的“自我”觀念齣發,逐一探討自知與自知的實踐、他人與社會性、作為行為主體的個體及其與社會的關係等近代道德與政治哲學的關鍵問題;這種從關於人性的基本命題推進到人類社會諸事務的理論框架的分析路徑,將二人分彆代錶的法國啓濛運動與蘇格蘭啓濛運動的思想截麵及其肌理異同呈現在我們麵前。從盧梭與斯密思想的互鑒、思想與現實交疊的兩種可能性中,我們可以理解他們各自的民族何以走上不同的現代化道路,明白二人不同的自我觀、人性觀及其曆史效應何以深刻影響瞭整個現代世界的麵貌。

用户评价

评分

##早上在美术馆书店入手,略略过了一遍。 同作者同译者的另一本书《亚当·斯密与启蒙德性》也是三联出的(西学源流书系),和本书的一半的主要内容基本一致。从谋篇布局来说,两本书很像,都从“自然”、“文明”、“情感”等两位思想家都关注的基础范畴入手,进而梳理文本。 相较于《启蒙德性》来说,本书所做的对比更多,涉及的文本虽更多,但严格围绕“相遇”的主题而组织,许多可以深入阐发处都很微妙地“点到为止”了,想要更进一步则要从作者丰富的脚注中寻觅道路。个人认为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精巧的设计,不仅是论证与对比,还包括上述的这种张弛有度。 译者的水平一如既往值得相信。建议把格瑞斯沃德和康老师的组合焊死????。

评分

评分

感谢三联的赠书。斯密与卢梭之间的“相遇”,或者说斯密对于卢梭提出的文明社会问题的回应,是过去四十多年里斯密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Griswold从宽泛意义上的“自我问题”入手的这本书,也应归入这一谱系中。这一视角体现了作者自身的问题意识,也契合卢梭研究中斯塔罗宾斯基、克里斯托弗·凯利等学者们非常关心的主题。当然,采取这种视角后,本书关于斯密在国家和社会制度安排层面上对卢梭的回应,讨论得就相对较少了(这也意味着,这是一本更偏向于哲学取向,而非狭义的政治理论取向的研究)。翻译的水平很高,整体上准确、流畅、可读。

评分

感谢三联的赠书。斯密与卢梭之间的“相遇”,或者说斯密对于卢梭提出的文明社会问题的回应,是过去四十多年里斯密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Griswold从宽泛意义上的“自我问题”入手的这本书,也应归入这一谱系中。这一视角体现了作者自身的问题意识,也契合卢梭研究中斯塔罗宾斯基、克里斯托弗·凯利等学者们非常关心的主题。当然,采取这种视角后,本书关于斯密在国家和社会制度安排层面上对卢梭的回应,讨论得就相对较少了(这也意味着,这是一本更偏向于哲学取向,而非狭义的政治理论取向的研究)。翻译的水平很高,整体上准确、流畅、可读。

评分

##早上在美术馆书店入手,略略过了一遍。 同作者同译者的另一本书《亚当·斯密与启蒙德性》也是三联出的(西学源流书系),和本书的一半的主要内容基本一致。从谋篇布局来说,两本书很像,都从“自然”、“文明”、“情感”等两位思想家都关注的基础范畴入手,进而梳理文本。 相较于《启蒙德性》来说,本书所做的对比更多,涉及的文本虽更多,但严格围绕“相遇”的主题而组织,许多可以深入阐发处都很微妙地“点到为止”了,想要更进一步则要从作者丰富的脚注中寻觅道路。个人认为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精巧的设计,不仅是论证与对比,还包括上述的这种张弛有度。 译者的水平一如既往值得相信。建议把格瑞斯沃德和康老师的组合焊死????。

评分

评分

##给卢梭和斯密个面子,读起来如同嚼蜡,不知是作者的原因还是译者的原因,读起来不知所云

评分

评分

##早上在美术馆书店入手,略略过了一遍。 同作者同译者的另一本书《亚当·斯密与启蒙德性》也是三联出的(西学源流书系),和本书的一半的主要内容基本一致。从谋篇布局来说,两本书很像,都从“自然”、“文明”、“情感”等两位思想家都关注的基础范畴入手,进而梳理文本。 相较于《启蒙德性》来说,本书所做的对比更多,涉及的文本虽更多,但严格围绕“相遇”的主题而组织,许多可以深入阐发处都很微妙地“点到为止”了,想要更进一步则要从作者丰富的脚注中寻觅道路。个人认为这本书的最大特点是精巧的设计,不仅是论证与对比,还包括上述的这种张弛有度。 译者的水平一如既往值得相信。建议把格瑞斯沃德和康老师的组合焊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