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電影的人類學傢

拍電影的人類學傢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保羅·斯托勒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目录
致谢001
序005
在过去,在此时011
第一部 民族学的根基001
楔子 格里奥尔之子003
第一章 鲁什的田野生涯013
第二章 祖先的世界049
第三章 到新世界的移民073
第四章 有武力的人民、有法力的神灵097
第二部 影人鲁什 121
楔子 两位精神之父与一个吹毛求疵的“儿子”123
第五章 《旺泽贝的法师》131
第六章 《以弓猎狮》151
第七章 《美洲豹》170
第八章 《疯癫大师》192
第九章 《昔日的鼓:图鲁与毕禔》215
第十章 多贡的受难记234
第三部 当影片变成了梦267
楔子 后话269
第十一章 鲁什,理论与民族志影片274
后记 吟游诗人的事业301
注释305
让·鲁什的文字作品目录311
让·鲁什的影片作品目录324
参考文献337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讓·魯什故事的故事,吟遊詩人傳說的傳說”

讓·魯什是世界上最多産的民族誌影片大師,但他一百多部影片中隻有五部流傳到北美洲;他是研究非洲社會的民族學傢先驅之一,但其民族誌作品卻罕為人知。盡管在人類學與電影兩個領域都作齣瞭巨大貢獻,但是人們對他的評價卻頗具爭議性。已有的對於魯什的評論實難謂完整,大多是立於真實之外的省思。

作為同樣以研究桑海社會生活為職業誌嚮的人類學傢,本書作者保羅·斯托勒關注的主要是魯什的民族學成就。他重新走過魯什的桑海之路,躍入桑海曆史、政治、社會變遷、法術與神靈附體的真實之中,由他講述魯什及其作品的故事是再恰當不過瞭。本書深入分析瞭魯什重要的影片和民族誌作品,揭示瞭這兩種錶現形式之間的內在關聯。不僅介紹魯什的生平與貢獻,也交代他所描寫的族群——尼日爾的桑海人——的社會文化嚮度。

循著魯什的“真實電影”和“共享的人類學”,我們將走嚮一種更為深刻的理解。在那裏,我們不僅遇見他者,也將遇見我們自己。

【名傢推薦】

在過去的十年間,魯什的作品是推動法國電影前進的力量,但是許多人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魯什可以說是讓-呂剋·戈達爾的前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魯什對於法國電影革新的影響,要比戈達爾更為深刻。在我看來,戈達爾隻是朝著那個隻屬於他的方嚮前進,他並沒有起到榜樣的作用。而魯什的所有作品都堪稱典範,即使是那些失敗之作……

——雅剋·裏維特(Jacques Rivette),電影導演、編劇,法國新浪潮電影代錶人物之一

魯什的電影圍繞極緻的體驗展開,充滿瞭豐富的細節。它們所展現齣的那些具有創新精神、完整性和激情的個體,在任何電影類型中都很罕見,在民族誌電影中更幾乎是獨一無二。此外,這些作品不僅關乎“原始族群”,也描繪瞭他自身所屬的文化,並且始終關注文化變遷的動態情境……因此, 魯什的電影引發瞭關於民族誌電影製作的核心問題……他與少數其他人一起,在世界上許多人心中代錶瞭社會人類學的全部內涵。

——紀錄片教育資源中心(Documentary Educational Resources)

不僅是一種見證,魯什的作品還引入瞭一個新概念,即“共享的人類學”。這一概念關乎和人們一起製作電影,並使他們參與到這一過程中,而不僅僅是關乎人的生活的電影。他的作品結閤瞭虛構與現實,展示瞭真實情境並鼓勵行動……他被稱為 “真實電影之父”,並盡可能客觀地揭示真相……像藝術作品一樣想象並創造電影:這是魯什留給未來電影製作人、民族誌學者、人文主義者以及追隨他腳步的冒險傢們的寶貴財富之一。

——瓦萊麗·赫爾采格(Valerie Herczeg),法國國傢科學研究中心記者

並行閱讀和觀看讓·魯什的作品似乎是瞭解這位多麵人物的理想方式:他是一種新的民族誌電影的發明者,也是參與式虛構電影的創造者;他懷念正在“消失”的非洲,同時也發現瞭孕育中的現代性;他是一個思考者,也是一個行動者。其電影、訪談和民族誌著作確實交相輝映。

——讓-保羅·科林(Jean-Paul Colleyn),人類學傢、電影製作人, 法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研究主任,曾任非洲研究中心主任

民族誌電影的本質——如何實踐、如何討論、其邊界在哪裏——都深受讓·魯什作品的深刻影響……其作品的一小部分已經被廣泛傳播,影響遠超人類學研究的範圍,但絕大多數仍然是——藉用法國國傢電影和動畫中心(CNC)目錄中的一句話—— “一片有待探索的海洋”。

——保羅·亨利(Paul Henley), 曼徹斯特大學影視人類學教授、導演

用户评价

评分

Finally

评分

##看本书条目下第一份书评的内容,原来让·鲁什的作品在国内都看不到,甚至都搜不到。国人对这本书的的陌生可想而知,国内的民族学研究亟待进步。

评分

##在鲁什这里,人类学、电影和生命不可分割,真实绝不是冷漠的记录,需要行动、需要对话需要参与和共享、需要一个动态的情境,我们才能看清他人看清自己,「谁是他者」直接影响了什么是真实。回想「积少成多」,反转不仅是游戏,鲁什将黑白(或说使被)置换,也是在问观众:什么是殖民?谁是他者?何谓“第三”? 鲁什的经历让我们知道必须要在经验中才能瞥见真实的踪影,但绝不可能把握真实本身,于是鲁什这个人在文字的描述中仍是远处的身影,但毕竟是被看到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看本书条目下第一份书评的内容,原来让·鲁什的作品在国内都看不到,甚至都搜不到。国人对这本书的的陌生可想而知,国内的民族学研究亟待进步。

评分

##看本书条目下第一份书评的内容,原来让·鲁什的作品在国内都看不到,甚至都搜不到。国人对这本书的的陌生可想而知,国内的民族学研究亟待进步。

评分

##看本书条目下第一份书评的内容,原来让·鲁什的作品在国内都看不到,甚至都搜不到。国人对这本书的的陌生可想而知,国内的民族学研究亟待进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