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濛古秘史》與《濛古黃金史》《濛古源流》閤稱有關濛古曆史的三大經典。《濛古秘史》成書於13世紀中葉,是最早用畏兀濛古文寫成的曆史文獻和文學作品,生動記述瞭濛古人的起源和成吉思汗、窩闊颱汗時期的事跡,尤其是重點記載瞭成吉思汗早年的艱難經曆、在戰亂中壯大勢力、統一濛古高原、建立濛古汗國、收服畏兀兒、南徵金夏等曆史事跡,以及成吉思汗及其母親訶額侖、王罕、劄木閤、塔陽汗、閤撒兒和“四傑”“四狗”等眾多人物的言行,為研究濛古早期的曆史、社會、文學、語言提供瞭寶貴的資料,是研究濛古社會發展史的最重要典籍,也是世界曆史和文學寶庫的珍貴典籍。《濛古秘史》因元朝皇室規定“事關秘禁,非可令外人傳”,濛古文原本已失傳,現存的是明初的“漢譯濛音本”,稱為《元朝秘史》。
劄奇斯欽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曾與姚從吾費時七八年時間作《漢譯濛音元朝秘史新譯並注釋》,1975年他又重新譯注,於1978年齣版。《濛古秘史新譯並注釋》以《元朝秘史》為基礎,將其還原為濛古文,再翻譯成漢文,並根據元朝的曆史事實、濛古的風俗和中外學者的研究進行注釋,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此次齣版改正瞭原版本的標點、錯字和引文等勘誤處,規範瞭專有名詞的體例,並修訂瞭部分濛古文羅馬字的轉寫方式。
-----
【名傢推薦】
《秘史》一書,益覺難能可貴。它實在是漢文正史、漢文記載以外唯一的、大部頭的,用濛古文由濛古人的立場,直接報導塞外邊疆民族生活的曆史巨著。因此東亞中華民族史中,也有瞭一位相當忠實的被告可以陳述另一麵的事情,以便與漢文正史彼此比較;因以說明
我們洋洋大國兼容並包的精神。治史者痛快之事,無以逾此。
——姚從吾
劄奇斯欽先生通過對這部用13世紀中古濛古語書寫的草原史詩的漢譯與闡釋,使我們得以把《秘史》的定位從成吉思汗開國史料提升為濛古族文明的精神密碼。作者深諳濛古語的語言邏輯,兼具跨文化學術訓練的精深功力,因而纔能遊刃有餘地藉助於對語音與語義的交叉驗證和對文化符號的語境化解讀,來傳遞濛文原典醇厚古樸的神韻與風采。這部譯注已成為“秘史學”研究史上一塊曆久而彌光的學術裏程碑。
——布仁巴圖 內濛古大學濛古學學院教授
對《秘史》從事翻譯注釋,自19世紀中葉以來代不乏人。20世紀中葉曾有非常學術化的德文譯注本齣版。本書的刊行,則在村上正二和羅依果的百科全書式日文和英文譯注本麵世之間,是繼謝再善最早的漢譯本(1951)以後篇幅適中、文字流暢、注解豐贍而不失簡明爽達、可兼供專業研究和大眾閱讀之用的精彩著作。《秘史》對漢語讀者變得親切可近,自劄奇斯欽此書起。
——姚大力 復旦大學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