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現代社會之真相

認識現代社會之真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楊照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代序 我阅读韦伯,来自生命中的迫切需要 i
导 言
1. 走进韦伯,认识现代社会之真相 003
2. 拆解韦伯的系统:至今未被超越的完整社会图像 010
3. 马克斯·韦伯的俄罗斯套娃 017
4. 理解现代,从这几位思想家开始 023
第一章 从马克思到韦伯:重新解释资本主义
1. 来自韦伯的质疑:资本家之所以成为资本家,只因本性贪婪吗? 033
2. 新教伦理的阴影:为什么成功的资本家很少享受? 039
3. 财富的作用:上天堂、开工厂,还是买“人”? 046
4. 工具理性如何影响了社会心理、政府组织? 053
5. 资本主义的独特性:马克思没有解释清楚? 059
6. 西方文化的独特性:“科学”和“西方的科学”有什么不同? 065
7. 被理性主宰的西方社会:官僚体系、专业宰治与资本主义 071
8. 谋杀五先令的人,不配做资本家 077
9. 又理性,又执迷:永远追求财富增长的最优解 083
10. 旧教伦理vs新教伦理:上帝需要服侍,还是需要义人? 088
11. 韦伯的创见:社会基于信仰而建立 094
12. 先破后立:资本主义诞生与宗教没落有关系吗? 100
13. 从天主教到基督新教:以信仰之名,打击教会的权威 105
14. 我们与上帝的距离,从《忏悔录》谈起 111
15. 今天的社会,和清教徒到底有什么关系? 117
16. 现代“巫术”的诞生 123
17. 理性社会的巨大隐忧:Charisma与残破的意义之网 129
18. 韦伯的社会学理想与精神分析批判 135
第二章 宗教与社会:人类文明如何演进、如何不同
1. 马克斯·韦伯的成长环境 143
2. 韦伯的独到观察:军事体制,也是一种宗教吗? 149
3. 是谁把你的生活安排得明明白白? 154
4. 政治的作用:解决不同价值系统的冲突 161
5. 正当性:人类为什么愿意服从于他人? 167
6. 社会的开端:四种正当性原型的综合作用 173
7. 韦伯的研究方向:历史社会学视野下的人类文明史 180
8. “超越突破”是从先知到哲学的追问?以希腊为例 186
9. “超越突破”来自革命性观点的出现?以印度为例 192
10. 中国文明的“超越突破”比孔子还早吗? 198
11. 中国有资本主义精神吗? 204
12. 孔子与韦伯的共通之处 210
第三章 政治与社会:我们被什么支配
1. 韦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及方法论 217
2. 韦伯的理想型:描述人类社会,而非规范 224
3. 如何像韦伯一样提问? 230
4. 韦伯:现代资本主义成立的六项前提 238
5. 政治共同体:人为什么会为了集体奉献生命? 245
6. 正当性的来源:我们依赖什么解决纷争? 251
7. 正当性支配:为什么人们对支配的服从率有高有低? 257
8. 韦伯如何预言了希特勒的崛起? 264
9. 理想的政治:如何评价一项政策的好坏? 270
10. 如何理解现代的官僚体系? 276
11. 成为一个公务员意味着什么? 282
12. 官僚系统如何“切割”人们的日常生活? 289
13. 无所不在的官僚习气,让人的眼中不再有“人” 295
14. 传统型的正当性:像家长一样安排一切 301
15. 超凡魅力型权威:如何聚拢一批狂热的追随者? 307
16. 超凡魅力的权威为何难以持久? 314
第四章 经济与社会:我们如何合作、相处
1. 经济与社会:你的阶级由什么来决定? 321
2. 你的生活中,理性和非理性各占比多少? 328
3. 社会行动:你的日常生活,需要依赖对他人的预判? 335
4. 经济活动越普遍的社会,工具理性越发达? 341
5. “城市”对经济、政治的影响有多大? 347
6. 城市:西方民主诞生的根本土壤? 354
第五章 理解现代社会:理性的胜利与悲哀
1. 我们为什么无法准确预测未来? 363
2. 人自由地选择组成社会,却因社会失去了自由 370
3. 韦伯最深的忧虑:现代社会的非人格化趋势 376
4. 现代理性的噩梦:官僚与市场的共犯合作 383
5. 人的失落:系统对于生活世界的殖民 390
6. 责任伦理:知识让人没有理由保持天真 397
7. 祛魅的世界:我们对生活的掌握,不如原始人? 404
8. 令人悲观的世界中,我们该往何处去? 411
后记 韦伯,我在哈佛的“护身符” 419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劉擎、梁文道、錢永祥誠摯推薦!

★“經典擺渡人”楊照從個人的生命經驗、睏惑齣發,探尋韋伯豐富的知識世界

★讓經典與日常“互動”

★我們如何在保有主體性的同時,探索一種新生活?

【內容簡介】

“我閱讀韋伯,來自生命中的迫切需要。”

青年時期,楊照在颱灣知識界的“韋伯熱”中初識韋伯。自此,閱讀韋伯與他往後的選擇、生命經驗相交織、映照。三十多年後,楊照迴顧自己閱讀、消化和理解韋伯的過程,帶領我們看到韋伯其人,並由此齣發,理解韋伯的理論從何而來,他如何構建自己的思想脈絡,他的理論對現代社會、對今天的我們有何種意義。

透過本書,我們能藉助韋伯特彆的理論係統認識現代社會之真相,並重新思考在現代社會的睏境麵前,我們如何能保有主體性和主動性,去探索生活的新可能。

【各方推薦】

我們可以把韋伯想象成一個100多年前發明瞭一整套工具箱並把它留給我們的人。如果我們今天讀懂瞭韋伯,善用這套工具箱,那麼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對於周邊事態的理解絕對會和以前不一樣。——梁文道

楊照先生擺脫瞭那種從界定概念到闡釋理論的學院派俗套,他的講解從日常生活的感受齣發,辨析我們熟知的現代人的處境及現代社會的特徵,逐漸延伸到韋伯的概念、理論與思想脈絡。楊照的導讀,在敘事與論述之間建立瞭內在關聯,且錶述平白曉暢,既清晰又生動。——劉擎

韋伯的著作浩繁,初學者往往難以下手。這時候,特彆需要一位引路人,既能照顧到韋伯體係的全貌,又能細緻地梳理其中繁復的細節。在這方麵,我相信楊照先生特彆閤適。——錢永祥

用户评价

评分

##思想史大家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严格来讲,也算是读过。2022年的最后一天,听完了杨照老师在理想国app的《韦伯60讲》,做了298页的讲义和笔记整理。 现在正式出版了。

评分

无脑给分。对韦伯的解读近几年有几本出色的,比如郁喆隽和李放春的,我也都读过,只能说各有各的特色。杨照还是发挥他的专长解读欧洲思想史,不仅有对韦伯文本的诠释,更能横向分析背景、纵向比较马克思与韦伯的观点,指出韦伯不会把经济作为分析社会的唯一指标,而是更重视宗教、经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互动作用。当然话说回来,认识现代社会目的是遵循它的规则,这可能不是读韦伯能做到的。

评分

评分

##思想史大家

评分

##除去韦伯中繁冗的历史与概念,杨照老师讲得很平时,贴近生活,社会学是“附近”的一门学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