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與真

誠與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萊昂內爾·特裏林
圖書標籤: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前 言 /i
第一讲 真诚:起源与兴起 /001
第二讲 诚实的灵魂与分裂的意识 /035
第三讲 存在的感受与艺术的感受 /069
第四讲 英雄的、美的、真实的 /105
第五讲 社会与真实 /137
第六讲 真实的无意识 /173
索 引 /221
代译后记:诚与真的历史文化脉动 /231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做自己”究竟意味著什麼?

“我們齣生時乃是原創,怎麼死的時候卻成瞭拷貝?”

二十世紀最傑齣的文學批評傢萊昂內爾·特裏林,在著名的哈佛諾頓講座上,用六講追溯瞭四百年來西方文化史中“自我”這一概念的演變。

特裏林指齣,“做自己”這句簡單的忠告正是數個世紀以來道德睏惑的根源。對“誠實靈魂”的想象在現代文學與哲學的衝擊下逐漸瓦解。他巧妙地勾勒齣一條從盧梭、羅伯斯庇爾、簡・奧斯丁,到黑格爾、弗洛伊德、約瑟夫・康拉德的思想脈絡,揭示齣“真誠”如何被更嚴苛的“真實”所取代。

《誠與真》自如地遊走於哲學、文學、文化史與精神分析之間,堪稱一場精彩絕倫的思想演齣。它以特裏林標誌性的淵博,剖析瞭我們為定義自我所做的種種努力。

用户评价

评分

##真诚与真实,对应着从古典的朴素道德感,到现代尊崇个人主义的价值拆解,是所谓知识分子共同作用于社会观念演变的必然趋势。讲文学其实不多,更偏人文社科型阐述,由此引申出文学创作的时代背景,尤其认同讲《黑暗的心》的部分。

评分

评分

##如此博学,如此深思,古典与现代的对峙。诚和真这组看似同义的价值居然有如此惊心动魄的斗争,而真的取胜开辟了现代的文化视野。黑格尔的辩证法是理解这个转变的关键思想,这是一部“自我”的发展史,真诚预示了作为个体的自我的出现(大概在400多年前的文艺复兴时期),但作为岿然不动的社会整体价值的“高贵意识”,受到了边缘的“卑贱意识”的反抗,“诚实的灵魂”受到“分裂的意识”的威胁,在精神的辩证历程中,真诚一步步降格,人们认识到真实才是艺术的幽深源泉,存在的感受比道德的真诚更具魅力,“他和他的悲伤是一回事,因此我们不要再说什么真诚”。到这一步,自我进入了一个痛苦但也高贵的自由领域,虽然这里有一颗黑暗的心,虽然这里充斥着陈词滥调,但是它真实。此书写于50年前,诚与真的故事在今天探讨起来应该别有意味了。

评分

评分

评分

##如此博学,如此深思,古典与现代的对峙。诚和真这组看似同义的价值居然有如此惊心动魄的斗争,而真的取胜开辟了现代的文化视野。黑格尔的辩证法是理解这个转变的关键思想,这是一部“自我”的发展史,真诚预示了作为个体的自我的出现(大概在400多年前的文艺复兴时期),但作为岿然不动的社会整体价值的“高贵意识”,受到了边缘的“卑贱意识”的反抗,“诚实的灵魂”受到“分裂的意识”的威胁,在精神的辩证历程中,真诚一步步降格,人们认识到真实才是艺术的幽深源泉,存在的感受比道德的真诚更具魅力,“他和他的悲伤是一回事,因此我们不要再说什么真诚”。到这一步,自我进入了一个痛苦但也高贵的自由领域,虽然这里有一颗黑暗的心,虽然这里充斥着陈词滥调,但是它真实。此书写于50年前,诚与真的故事在今天探讨起来应该别有意味了。

评分

##真诚与真实,对应着从古典的朴素道德感,到现代尊崇个人主义的价值拆解,是所谓知识分子共同作用于社会观念演变的必然趋势。讲文学其实不多,更偏人文社科型阐述,由此引申出文学创作的时代背景,尤其认同讲《黑暗的心》的部分。

评分

哇,这么有名的书竟然没有评论。这本书是文科风头正劲时文学理论和批判的代表作。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