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雕龍義證(全3冊)

文心雕龍義證(全3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南北朝] 劉勰,詹鍈 著
圖書標籤:
  • 文學史
  • 古典文學
  • 明代文學
  • 文心雕龍
  • 義證
  • 李日華
  • 文學批評
  • 注釋
  • 古代典籍
  • 學術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03261
版次:1
商品编码:10012336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1989-08-01
页数:1957
套装数量: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文心雕龍義證(全3冊)》編寫的總原則是“無微不信”。筆者希望能比較實事求是地按照《文心雕龍》原書的本來麵目,發現其中有哪些理論是古今中外很少觸及的東西;例如劉勰的風格學,就是具有民族特點的文藝理論,對於促進文學創作的百花齊放,剋服創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會起一定的作用。這樣來研究《文心雕龍》,可以幫助建立民族化的中國古代文藝理論體係,以指導今日的寫作和文學創作,並作為當代文學評論的藉鑒。

作者簡介

  劉勰(約公元465——520),字彥和,生活於南北朝時期,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文學理論傢。祖籍山東莒縣(今山東省日照市莒縣)東莞鎮大瀋莊(大瀋劉莊)。他曾官縣令、步兵校尉、宮中通事捨人,頗有清名。晚年在山東莒縣浮來山創辦(北)定林寺。劉勰雖任多官職,但其名不以官顯,卻以文彰,一部《文心雕龍》奠定瞭他在中國文學史上和文學批評史上不可或缺的地位。

內頁插圖

目錄

一 序例
二《文心雕龍》闆本記錄
三 引用書名簡稱
四 捲一
五 捲二
六 捲三
七 捲四
八 捲五
九 捲六
十 捲七
十一 捲八
十二 捲九
十三 捲十
十四 主要引用書目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日常京东囤书,快要把关注清空了,再接再厉!

评分

有人说:范文澜、杨明照、詹锳都是龙学大家,注《文心》本各有千秋。杨的指暇肯定有其可取之处,但难道杨的《文心校注》就无暇吗?窃以为,三家所注,各有短长,新出书比先出书要好,因为它采众家之长,汲取新的研究成果,对有些问题的认识、理解都比前人深入。比如上述三家对《原道》篇首句中“文”与“道”的理解都有失偏颇,现在的研究就深入得多,认识也全面、允当。一孔之见,不知当否。

评分

快递很快,质量很好,值得收藏,活动很给力!

评分

正版图书,品质优良

评分

《文心雕龙义证(全3册)》编写的总原则是“无微不信”。笔者希望能比较实事求是地按照《文心雕龙》原书的本来面目,发现其中有哪些理论是古今中外很少触及的东西;例如刘勰的风格学,就是具有民族特点的文艺理论,对于促进文学创作的百花齐放,克服创作中的公式化、概念化会起一定的作用。这样来研究《文心雕龙》,可以帮助建立民族化的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体系,以指导今日的写作和文学创作,并作为当代文学评论的借鉴。

评分

书品相不错,是该研究领域重要的参考书目之一。

评分

挺好。

评分

物流快捷

评分

儒家中庸原则是贯穿《文心雕龙》全书的基调。刘勰提出的主要的美学范畴都是成对的,矛盾的双方虽有一方为主导,但他强调两面,而不偏执一端。文中提出“擘肌分理,唯务折衷”,在对道与文、情与采、真与奇、华与实、情与志、风与骨、隐与秀的论述中,无不遵守这一准则,体现了把各种艺术因素和谐统一起来的古典美学理想。刘勰特别强调同儒家思想相联系的阳刚之美,表现出企图对齐、梁柔靡文风进行矫正的倾向。他关于“风骨”的论述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对后世发生了重要影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