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源於項目管理,跳齣項目管理
科學的嚴謹+藝術的靈活
《項目管理融會貫通(彩圖本)》所有的理念都源於但又不拘於《項目管理知識體係指南》(PMBOK-第4版)。源於PMBOK可以方便讀者與國際主流管理思路接軌,把《項目管理融會貫通(彩圖本)》作為通過PMP資質考試的參考教材;跳齣PMBOK則方便讀者更好地與中國國情以及管理實踐結閤,把《項目管理融會貫通(彩圖本)》作為提高管理技能的實戰教程。從這個意義上說,《項目管理融會貫通(彩圖本)》既有科學的嚴謹,又有藝術的靈活。
《項目管理融會貫通(彩圖本)》包含瞭數百張精美圖示,把項目管理的理念錶達得既深刻又直觀。作者的動畫演示課件被稱為天下一絕,他認為一幅圖片所包含的信息量是文字無法比擬的,尤其對於熟悉象形文字的中國人來說,圖示是較高境界的深入淺齣。
《項目管理融會貫通(彩圖本)》所包含的巨大信息量不但錶現在以如此小的篇幅,囊括如此多的文字和圖示,而且錶現在其博采百傢之長的涵蓋麵上。書中將工商管理理論(MBA)、六頂思考帽、六個西格瑪、團隊執行力、天纔論和庸纔論、控製論,優選法等各種管理思想融為一爐,並與項目管理知識體係嫁接得渾然一體。
按照教科書的架構撰寫,卻完全沒有教科書那副古闆的麵孔。
語言生動幽默、深入淺齣,通俗但極富感染力,詩一般的對仗排比句比比皆是。書中闡述的理念雖然是舶來品,但闡述這些理念的語言卻是地道的中國風,甚至包含大量民間俚語。書中幾乎所有的案例都是我們身邊發生的事情,作者信手掂來,讓你感覺到他在娓娓講述一個自己親身經曆的故事,讓中國讀者備感親切。
通俗,但沒有降低《項目管理融會貫通(彩圖本)》的理論深度。
相反,從書中深入淺齣的語言中,你會處處看到充滿睿智的閃光,從對各種理念融會貫通的闡述中,你能感覺到作者深厚的理論功底。正如作者對於自己和讀者的要求:把彆人的理論嚼碎瞭吞下去,吐齣來應是自己的東西。書中對各種管理理念的介紹都不是簡單的轉述和嫁接,而是浸透著作者獨到的風格和智慧,其中很多觀點頗有大師手筆,讓人看瞭拍案叫絕。
買用性。
《項目管理融會貫通(彩圖本)》介紹瞭數十種既簡單又實用的管理工具。幾乎每一個工具都是附在案例上說明的,讓你既容易理解,又容易效仿。正如作者所說,人類學習的捷徑就是舉一反三,照貓畫虎。我們相信。按照《項目管理融會貫通(彩圖本)》的葫蘆樣本,讀者將會輕鬆地學會畫瓢。
內容簡介
作為一種獨特性、一次性的全新管理模式,項目管理已經成為適應新經濟時代最具生命力的管理工具之一。為瞭更生動地嚮讀者展現項目管理的精髓,《項目管理融會貫通(彩圖本)》通過數百張精美的圖示,把項目管理的理念錶達得既深刻又直觀,將工商管理理論(MBA)、六頂思考帽、六西格瑪、執行力、天纔論和庸纔論,控製論,優選法等各種管理思想融為一爐,並與項目管理知識體係嫁接得渾然一體。從書中深入淺齣的語言中,處處會看到充滿睿智的閃光,從對各種理念融會貫通的闡述中,可以感覺到作者深厚的理論功底。
書中對各種管理理念的介紹都不是簡單的轉述和嫁接,而是浸透著作者獨到的風格和智慧,其中很多觀點頗有大師手筆,讓人看瞭拍案叫絕。
作者簡介
房西苑,一九八二年北京大學畢業,獲國際法學士.畢業後曾受聘於港澳經濟研究中心和廣東省政府社會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要從事港澳經濟問題和特區體製改革問題的研究。對國內經濟經濟體製轉軌時齣現的諸多現象有深刻的瞭解。一九八六年齣國,留學於紐約長島大學,獲國際工商管理碩士.在美國學習工作八年,曾服務於多傢美國著名的投資銀行,獲美國永久居住權。一九九四年迴國,一直從事風險投資和投資谘詢業務,曾任海外投資基金駐華代錶,及國內大型投資公司總經理,親手操作投資項目或涉入投資谘詢項目六十多個,對項目投資決策及項目管理的理論及實踐頗有心得。
周蓉翌,上海同濟大學自動化專業學士。美國城市大學工商管理碩士,曾在建材、服裝、國際貿易、汽車服務、廣電傳媒、互聯網絡、教育培訓等多個行業從事經營管理工作,對多種行業情況有較全麵透析的瞭解,具有很強的運作能力,擅長ERP係統的應用策劃、項目管理及運作策劃,並曾為上述行業的多傢企業做過計算機信息管理係統的研發和項目集成。曾獲得北京市建材行業現代化管理優秀成果奬;現任北京匯思通管理谘詢有限公司總經理,從事項目管理培訓及其課程的研發。以及融資項目效益分析和商務策劃。
內頁插圖
目錄
序言
第1章 項目管理概論 1
1.1 什麼是項目管理 2
1.1.1 中國管理界三足鼎立 2
1.1.2 項目管理的資質門檻 3
1.1.3 項目管理的發展曆程 4
1.1.4 項目管理在中國現狀 4
1.2 項目的基本概念 5
1.2.1 項目的定義及特點 5
1.2.2 項目與運營有何不同 6
1.2.3 項目管理的經典範例 7
1.2.4 項目不同類彆的劃分 8
1.2.5 項目不同層次的分解 8
1.3 項目管理知識體係 10
1.3.1 項目管理的約束邊界 10
1.3.2 做對的事和把事做對 11
1.3.3 計劃與控製如影隨形 12
1.3.4 項目經理的知識結構 13
1.3.5 項目管理的知識體係 14
1.3.6 項目管理指南的演變 15
第2章 項目集成管理 17
2.1 項目管理的宏觀視角 18
2.1.1 集成管理基本概念 18
2.1.2 框架式橫觀縱覽 19
2.1.3 滾動式循序漸進 20
2.1.4 領域間互動關係 21
2.1.5 角色定位與轉換 22
2.1.6 時空的兩維優化 23
2.1.7 以運營模式為導嚮 24
2.1.8 管理科學基本思路 25
2.1.9 定義事業環境因素 27
2.1.10 定義組織過程資産 28
2.2 項目啓動與決策立項 30
2.2.1 決策立項三件事 30
2.2.2 定義目標的必要性 31
2.2.3 目標優化矩陣錶 32
2.2.4 協調乾係人利益 34
2.2.5 優劣分析四個象限 35
2.2.6 雙指標兩維評估法 36
2.2.7 程序化的決策模型 38
2.2.8 六頂帽子轉換思維 39
2.3 項目管理計劃的銜接 41
2.3.1 計劃之間的結構圖 41
2.3.2 計劃銜接的要點 42
2.3.3 製定計劃的計劃 43
2.3.4 項目管理參謀部 44
2.4 協調實施與互動控製 45
2.4.1 以質量保證為中心 45
2.4.2 以人力資源為桶底 46
2.4.3 範圍變更影響全局 46
2.4.4 溝通是管理潤滑劑 47
2.4.5 時間成本相互置換 47
2.4.6 風險意識常備不懈 48
2.4.7 計劃變更控製原則 49
2.4.8 項目控製基本原理 50
2.4.9 多快好省的滿意值 52
第3章 項目範圍管理 55
3.1 項目範圍的決策 56
3.1.1 項目範圍的定義 56
3.1.2 範圍形成的過程 56
3.1.3 範圍的上限下限 58
3.1.4 項目範圍的優化 58
3.1.5 決定範圍的要素 59
3.1.6 範圍管理是基礎 60
3.1.7 範圍管理的內容 61
3.1.8 規定範圍的形式 62
3.2 範圍計劃的製定 63
3.2.1 範圍計劃的根據 63
3.2.2 備選方案的産生 64
3.2.3 備選方案的方案 65
3.2.4 工作分解的原則 66
3.2.5 範圍計劃的程序 67
3.2.6 編寫範圍說明書 68
3.2.7 工作的分解結構(WBS) 70
3.3 範圍計劃的審核 73
3.3.1 範圍計劃的核審 73
3.3.2 範圍由誰來核審 75
3.4 範圍變更的控製 76
3.4.1 範圍變更的後果 76
3.4.2 範圍變更的動因 76
3.4.3 變更的控製程序 78
第4章 項目時間管理 79
4.1 項目的生命周期 80
4.1.1 時間的特殊意義 80
4.1.2 項目管理階段性 80
4.1.3 時間管理全過程 82
4.2 活動定義及排序 83
4.2.1 活動排序的過程 83
4.2.2 活動排序三部麯 84
4.2.3 邏輯關係的錶達 86
4.2.4 網絡圖錶達法 87
4.2.5 活動串聯與並聯 89
4.2.6 排序的決策分析 90
4.2.7 排序決策的工具 91
4.3 工期與工時估算 93
4.3.1 工時估算的過程 93
4.3.2 工期的計算公式 95
4.3.3 工時估算的方法 95
4.3.4 概率統計估算法 96
4.3.5 集閤概率的概念 98
4.3.6 三點工時估算法 99
4.4 工期計劃的編製 101
4.4.1 工期計劃的程序 101
4.4.2 甘特圖與裏程碑 102
4.4.3 項目起點與終點 104
4.4.4 項目的浮動時間 106
4.4.5 項目的關鍵路徑 106
4.4.6 時間儲備的原則 108
4.4.7 工期計劃的審核 109
4.4.8 時間剛性的計劃 110
4.4.9 資源剛性的計劃 110
4.5 工期進度的控製 112
4.5.1 進度控製的過程 112
4.5.2 工期的績效跟蹤 113
4.5.3 趕工與快速跟進 115
4.5.4 關鍵路徑的移動 116
4.5.5 資源平衡的技巧 116
4.5.6 時空置換的原則 119
4.5.7 傻媳婦的新問題 120
4.5.8 進度變更的程序 122
4.5.9 管好自己的時間 123
第5章 項目成本管理 127
5.1 成本管理的基本原理 128
5.1.1 成本管理理論的發展 128
5.1.2 資金的時間價值觀念 129
5.1.3 資金的現值與未來值 130
5.1.4 多期資金流的摺現值 131
5.1.5 貼現率的概念與構成 133
5.1.6 資金的加權平均成本 134
5.1.7 貼現率與現金流量錶 135
5.1.8 項目評估的三項指標 136
5.1.9 現金流量的決策功能 139
5.2 成本管理計劃的編製 140
5.2.1 成本計劃編製三部麯 140
5.2.2 資源計劃的編製過程 141
5.2.3 成本估算的編製過程 144
5.2.4 成本預算的編製過程 146
5.2.5 兩種預算的分配模式 147
5.2.6 成本計劃引進新概念 148
5.2.7 投入産齣模型的建立 150
5.3 成本控製及掙值分析 152
5.3.1 項目成本控製的過程 152
5.3.2 控製係統的基本原理 154
5.3.3 自動控製體係的構成 155
5.3.4 掙值分析的三個變量 156
5.3.5 掙值分析的三大功能 158
5.3.6 掙值分析的參考尺度 158
5.3.7 績效跟蹤分析與反饋 160
5.3.8 績效反饋的臨界指數 161
5.3.9 最終完工成本的估算 162
5.3.10 掙值管理製度的應用 165
第6章 項目質量管理 171
6.1 質量管理概論 172
6.1.1 與質量相關的定義 172
6.1.2 質量標準涉及産品 173
6.1.3 質量觀念發展曆程 174
6.1.4 質量管理發展階段 176
6.1.5 ISO質量管理體係 178
6.1.6 質量管理七項原則 179
6.1.7 質量管理的三部麯 180
6.2 質量管理計劃 181
6.2.1 質量計劃編製過程 181
6.2.2 成本收益分析模型 182
6.2.3 質量管理流程圖法 183
6.2.4 與標杆經驗對比法 184
6.2.5 實驗設計操作原理 185
6.2.6 質量功能開發模型 187
6.2.7 質量計劃策劃路綫 188
6.2.8 確立質量管理目標 190
6.2.9 識彆客戶的期望值 191
6.2.10 確立目標三項原則 193
6.3 質量保證體係 194
6.3.1 質量保證實施過程 194
6.3.2 質量管理體係構成 195
6.3.3 規範化的溝通平颱 197
6.3.4 與質量相關的成本 199
6.3.5 質量標準檢驗錶格 200
6.3.6 管理體係三方評審 201
6.3.7 管理體係的成熟度 202
6.4 質量控製體係 204
6.4.1 質量控製操作過程 204
6.4.2 質量管理控製流程 205
6.4.3 質量控製應用工具 206
6.4.4 統計工具應用原理 207
6.4.5 統計抽樣的樣本量 208
6.4.6 質量控製圖的應用 209
6.4.7 直方圖與正態分布 210
6.4.8 因果魚骨圖的應用 213
6.4.9 邏輯關聯圖的應用 214
6.4.10 排列圖與二八定律 215
第7章 項目人力資源管理 217
7.1 人力資源管理的意義 218
7.1.1 人力資源是項目桶底 218
7.1.2 人是項目實施的動力 218
7.1.3 管人是藝術不是科學 219
7.2 組織架構與工作流程 220
7.2.1 組織的分工閤作模式 220
7.2.2 垂直式組織管理架構 221
7.2.3 網絡式組織管理架構 223
7.2.4 矩陣式組織管理架構 225
7.2.5 項目團隊的工作流程 227
7.3 人纔的獲得與評估 228
7.3.1 獲得人纔的五種途徑 228
7.3.2 人纔評估的基本原則 229
7.3.3 人纔的綜閤評估指標 229
7.3.4 崗位要素加權評分法 235
7.3.5 崗位設定與職責定義 236
7.3.6 授權原則與職責範圍 238
7.3.7 人力資源配置的工具 240
7.3.8 天纔戰略與庸纔戰略 242
7.4 激勵機製與績效考評 244
7.4.1 激勵機製的構成要素 244
7.4.2 馬斯洛需求與期望值 245
7.4.3 績效考評體係的建立 248
7.4.4 績效考評的四維指標 249
7.4.5 考評指標的權重分配 250
7.4.6 考評指標的總體定位 252
7.4.7 績效考評的實施程序 253
7.4.8 彼得定律預示的陰影 254
7.4.9 寬帶的職業晉升通道 255
7.5 團隊建設與領導藝術 257
7.5.1 團隊建設的成長周期 257
7.5.2 個人績效嚮團體轉化 259
7.5.3 團隊建設的指標體係 259
7.5.4 人力資源培訓的意義 261
7.5.5 培訓形式及培訓內容 262
7.5.6 培訓方案設計與實施 263
7.5.7 影響力與權力的來源 265
7.5.8 領導者四類管理風格 266
7.5.9 領導與被領導的藝術 268
第8章 項目溝通管理 271
8.1 溝通的基礎概念 272
8.1.1 溝通的重要意義 272
8.1.2 溝通的基本原理 272
8.1.3 溝通的質量標準 273
8.1.4 溝通的五個要素 274
8.1.5 信息溝通的形式 274
8.1.6 信息溝通的渠道 275
8.1.7 信息溝通的程序 276
8.1.8 信息溝通的格式 277
8.2 溝通計劃的編製 279
8.2.1 溝通計劃編製過程 279
8.2.2 溝通計劃需求分析 281
8.2.3 溝通計劃編製方法 282
8.2.4 一個融資溝通計劃 283
8.3 增進溝通的效果 284
8.3.1 項目經理的角色 284
8.3.2 溝通中的過濾器 285
8.3.3 識彆溝通的障礙 287
8.3.4 增進溝通的效果 288
8.3.5 提高聆聽的技巧 291
8.3.6 團隊的有效溝通 292
8.3.7 産生衝突六因素 292
8.3.8 解決衝突五形式 293
8.4 報告與會議管理 294
8.4.1 口頭報告的形式 294
8.4.2 書麵報告的形式 295
8.4.3 書麵報告的技巧 296
8.4.4 會議籌備與管理 297
8.4.5 會議溝通的優劣 299
8.4.6 書麵溝通的優劣 300
8.4.7 網絡溝通的優劣 301
8.5 項目的文檔管理 303
8.5.1 檔案係統的建立 303
8.5.2 檔案的檢索係統 304
第9章 項目供應管理 305
9.1 項目供應管理概論 306
9.1.1 資源獲得性供應管理 306
9.1.2 供應管理的重要意義 307
9.1.3 供應鏈涉及的乾係人 309
9.1.4 供應鏈形成的三要素 310
9.1.5 項目供應管理全過程 311
9.2 供應的決策和計劃 312
9.2.1 項目供應計劃的編製 312
9.2.2 供應管理的根本決策 314
9.2.3 采購決策的基本要點 316
9.2.4 選擇適當産品的原則 317
9.2.5 爭取有利的閤同價格 319
9.2.6 最佳訂貨批量與周期 321
9.2.7 供應商的評估與選擇 323
9.2.8 爭取有利的交易條件 324
9.3 采購的實施與管理 327
9.3.1 采購實施的交易流程 327
9.3.2 采購實施的管理流程 328
9.3.3 市場行情調研與詢價 329
9.3.4 采購閤同的基本條款 330
9.3.5 閤同洽談與談判技巧 331
9.3.6 供應鏈的建立與維護 333
9.3.7 項目招標模式與流程 335
9.4 采購的控製與收尾 338
9.4.1 供應係統的組織控製 338
9.4.2 采購閤同的實施控製 339
9.4.3 采購閤同的收尾管理 340
第10章 項目風險管理 341
10.1 風險的概念 342
10.1.1 項目風險的定義 342
10.1.2 風險的認知狀態 343
10.1.3 項目風險的分類 344
10.1.4 項目風險的特徵 345
10.1.5 風險管理三階段 347
10.1.6 風險管理的目標 349
10.2 風險的識彆 350
10.2.1 風險識彆的過程 350
10.2.2 風險識彆三段論 351
10.2.3 風險識彆的結果 351
10.2.4 風險因素分析法 352
10.2.5 過程跟蹤分析法 353
10.2.6 風險識彆流程圖 354
10.2.7 頭腦風暴識彆法 356
10.2.8 風險孕育的溫床 358
10.3 風險的評估 360
10.3.1 風險評估的過程 360
10.3.2 風險評估的指標 361
10.3.3 風險的概率評估 363
10.3.4 風險綜閤評估法 364
10.3.5 加權平均量化錶 365
10.3.6 盈虧平衡點分析 367
10.3.7 要素敏感性分析 370
10.3.8 風險分析概率樹 371
10.3.9 階段性風險分析 374
10.4 風險的應對 375
10.4.1 風險應對的過程 375
10.4.2 風險承擔的底綫 376
10.4.3 風險應對的措施 378
10.4.4 風險的應對機製 382
10.5 風險的控製 383
10.5.1 風險控製的過程 383
10.5.2 風險的管理計劃 384
10.5.3 風險的控製係統 385
10.5.4 風險控製的流程 386
精彩書摘
第1章 項目管理概論
1.1 什麼是項目管理
1.1.1 中國管理界三足鼎立
項目管理是一個專有名詞,代錶著一套專業的管理知識體係,英文縮寫PMP(Project Management Program)。
要想清晰地闡述一個事物,最好的辦法就是給它設置參照物。為瞭說明項目管理知識體係的特點,我們也為它設置兩個類比參照物:一個是工商管理(MBA),一個是公共管理(MPA),與項目管理(PMP)一道,三者被稱為管理理論的3M體係。
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如圖l—1所示,是橫嚮的管理理論,其整個理論體係涵蓋瞭企業管理和行政管理涉及的所有領域,而項目管理知識體係涵蓋的內容雖然與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有很多重閤之處,但是它側重於縱嚮的管理,將一件事情從頭管到尾。這件事大可以像奧運會、三峽工程、伊拉剋戰爭;小可以如傢庭裝修、結婚、旅遊。總之,項目管理就是教人如何辦事,無論大事還是小事,宗旨是要把事情辦得既有章法又有效率。
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是學曆教育,學員畢業後得到的是碩士學位,而項目管理是資曆教育,學員最後得到的是從業資格。一個法律專業畢業的法學碩士不一定具備律師的從業資格,一個醫科專業畢業的醫學博士也不一定有資格開診所,他們若想當律師或醫生,還需要通過律師或醫生的資格考試,而為通過這些考試的學習就是資質教育。
作為學曆教育,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有較強的理論色彩,其標準的學製為兩年;而作為資質教育,項目管理則更側重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實踐意義,其標準學時為36個小時,大約五天左右。
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是政企有彆的,前者針對企業管理,後者針對政府管 理,而項目管理卻是政企通用的,它的管理理論不但適用於企業,同時也適用於政府。
……
前言/序言
在中國,項目經理(項目管理師)很快就會成為一個最熱門的職業。2004年,國傢發改委推齣瞭財政投資體製改革方案,今後國傢財政投資的項目,將一律實行代建製,即由獨立的項目公司投標總包工程,進行建設管理。這是一個在發達國傢通行的投資體製,從此,中國在這個領域也將與國際接軌。
然而,代建製要在中國推行下去還將麵臨著嚴峻的考驗,其中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大批閤格的項目經理。再好的建築設計,沒有閤格的磚瓦也隻能是空中樓閣,而它背後更深層次的問題是缺乏一個完整的培訓體係,包括豐富的教材、優秀的講師、規範的培訓機構和授權認證製度。
PMP是一個國際標準化的項目管理知識體係,但被引進中國後錶現齣水土不服。它的體係大綱PMBOK高度精煉,隻見骨頭不見肉,而且翻譯得完全不符閤中國大陸的語言習慣,詞句晦澀難懂。任何一個中國人拿起這本書就會有讀天書的感覺,更不用說憑此通過資質考試瞭。當然,對於一個需要考慮150個國傢兼容性的標準知識體係而言,理論概念高度抽象化是難免的。這樣一來,將這個國際標準化體係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閤,就成為下一個必然的過程。無疑,這將是一個艱巨而漫長的本土化過程。
筆者涉足項目管理培訓多年,一直苦於找不到閤適的課本。我覺得一本可以給中國未來的項目經理當做課本的書,需要具備幾個條件:首先是知識體係框架完整,脈絡清晰;其次要有理論深度,不但能夠詮注PMP大綱中的基本概念,而且能夠挖掘齣其中更深層次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論;同時又要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緊密結閤,深入淺齣、通俗易懂,具有可讀性;最後還要有經濟實惠的價格,以便於批量采購,普及推廣。
市麵上涉及項目管理的各類書籍有數百種,但是難有同時滿足上述標準的。很多書寫得非常生動,與實際結閤緊密,但可惜體係不全,隻集中於時間及成本管理等核心領域,無法用做課本。有的書體係完整,但是偏重理論與學術性,通篇是概念的詮注,可用於指導考試,但與管理實踐相距甚遠。還有一些翻譯書籍內容相當精彩,淺易通俗,可案例都是舶來品,讓中國讀者看起來總有點油和水隔一層的感覺。還有的著作基本具備上述條件,但是洋洋灑灑上百萬字,一套書三四本,讓很多讀者對它的標價望而卻步。
於是我有瞭日益強烈的衝動,決定自己寫一本項目管理的教程,把一部符閤上述所有標準的課本,獻給中國未來的項目經理。我覺得,把國際上先進的標準化理念引進國門,讓它們在中國的土地上生根開花,是一個曾經留洋者的使命。隻有在中國土地上長大,同時也在海外生活工作過的人,纔能夠充分理解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並能夠冷靜地分析這種差異,跨越其間的溝壑。本書的結構完全按照PMP的框架搭建,所有的核心理念都來自PMP,但語言從頭到尾都是中國式的,所有的案例都是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事情,甚至是筆者的親身經曆和親身體驗。我相信,如果能夠為一個國際性的理論框架填上中國國情的肉,並包上中國特色的皮,一定會讓中國的讀者備感親切。
為瞭幫助理解,書中幾乎每一個觀點和工具介紹都附有圖示,這構成瞭本書最大的特色。有時候一幅圖所能錶達的信息,遠遠超過文字的涵蓋麵。習慣於象形文字的中國人,對圖形結構的敏感度往往超過習慣拼音文字的西方人。我在課堂上講課總是伴隨著全程的動畫圖解,從學員們的反應中我發現,他們對一個理念的理解會永遠地附在一張圖形結構上,以緻今後每當他們想起這個理念,眼前就會隨之影射齣那幅詮注這個理念的圖形。對於中國讀者來說,深入淺齣,莫過於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