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昭光“健康聖經”大顛覆(附盤)

洪昭光“健康聖經”大顛覆(附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潘朝曦 著
圖書標籤:
  • 健康
  • 養生
  • 飲食
  • 營養
  • 醫學
  • 疾病預防
  • 傳統醫學
  • 傢庭健康
  • 生活方式
  • 洪昭光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9058741
版次:1
商品编码:10083467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0
字数:189000
附件:光盘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有人說:“‘文革’全民讀‘紅’書,現在人人讀‘洪’書。”
  洪書,就是洪昭光寫的養生書。
  洪書,是否人人都該讀?洪書,是否真能正確指導人們養生?洪書,是否就是名副其實的“健康聖經”、“健康寶典”?
  本書以專傢的眼光,翔實的資料,科學而又雄辯的說理,大師而又有力的例證,對此作齣瞭響亮而又否定的迴答。
  本書是當前全民養生熱中的一帖醒腦清涼劑,是人們汲取養生真知和智慧的一股清泉。
  願您:真正擁有健康,實現智慧人生。

內容簡介

  在本書中,作者以專傢的眼光,翔實的資料,並利用大量而又有力的例證,科學而又雄辯地論證瞭洪昭光《健康聖經》中存在的大量養生謬誤。本書在側重對洪昭光的養生格言及養生觀念進行細緻剖析的同時,試圖從新的而又科學的視角,對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養生文化進行解讀和建構,並以深入淺齣的趣味性文筆提齣瞭很多科學的具體的養生方法,以期把傳統高深的養生理論淺顯化、普及化,更易於為大眾理解和接受。作者有破有立,既指齣洪昭光著作中的不妥之處,加以理性分析,同時又提齣並建立瞭自己的養生理論體係。

作者簡介

  潘朝曦,我國著名中醫學傢。先後畢業於南京中醫藥大學和上海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師從當代中醫泰鬥張伯臾教授5年,盡得心傳。以擅治各種疑難重危病癥療效顯著而聞名海內外。曾先後應邀為多名中央和地方高級領導診病,並應邀赴日本、英國、馬來西亞等國會診、講學。中央電視颱、 《人民日報》、 《文匯報》、 《上海灘》、香港亞洲衛視,以及英國、德國國傢電視颱對其業績均作過大型專題報道。
  醫餘博涉社會、人文、古代天文、軍事等諸多學科,並有一定建樹,尤精於詩文書畫。著有醫著十餘部,藝術類著作3部。發錶醫學及文化類論文幾十篇。現任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上海名醫特診部特邀專傢,上海中醫藥大學研究生院導師,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文化研究室主任,上海詩詞學會理事,中國書法傢協會會員,上海浦東美術傢協會會員。其業績已被載入多部醫學傢及藝術傢辭典。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各個擊破
一、百歲“忽悠”和冷酷的現實
二、點“擊”箴言之誤
(一)“一個中心”、“兩個基點”行得通嗎
(二)漫議“三大作風”
(三)淺談“四個最好”
(四)“洪氏三三製”是否科學
(五)簡評“一、二、三、四、五”
(六)餐桌五色閤理嗎
   1.血漿黏度增高型
 2.高壓積型
  3.血細胞聚集增強型
4.紅細胞變形能力降低型
5.全血黏度增高型
(七)簡評“養心八珍湯”
(八)“幸福三部麯”真能給人幸福嗎
(九)兩個“三”怎能穩定“心態”
第二章 三大誤區
一、舉國飲奶,民族之誤
(一)牛奶不適閤中國人的腸胃
(二)牛奶補鈣嗎
(三)牛奶對健康的危害
1.牛奶易緻癌
2.影響大腦發育
3.牛奶易緻人體發育異常
4.牛奶易緻肥胖
5.牛奶蛋白對人有害
(四)是否該飲奶,老外看中國
二、生命在於運動嗎
(一)運動僅是調節生命活動的一種手段
(二)與體育運動利弊密切相關的問題
1.運動的度
2.運動的項目
3.運動與年齡
4.運動與體質
5.運動與身體狀況
6.運動與職業
7.運動與季節、氣候
8.運動與地域
9.運動與人種
(三)體育運動的弊與害
1.運動性猝死
2.運動過度降低人體免疫功能
3.運動對人體的其他不利影響
三、洪氏心態之誤
(一)洪氏心態是什麼
 (二)我們當具備什麼樣的心態
 (三)貪官真的會短壽
第三章 養生大道談
一、順應天地大規律
二、順應生命大規律
(一)養生先養心
 (二)動必中節
(三)吃齣健康
三、保持並建構一個有利於生命的環境
跋:學者脊梁,大愛襟懷

精彩書摘

  第一章 各個擊破
  一、百歲“忽悠”和冷酷的現賓
  我最早見到洪昭光的養生講稿題目是《讓你活到100歲》,後查洪昭光的著作也常用《怎樣活到100歲》、《活到120歲不是夢》等搶人眼球的這類題目。長壽、百歲自古以來就是人們普遍的願望。從秦始皇遍訪仙山尋求不老仙藥,到曆代帝王公卿乃至平民百姓祈求不死長生,自秦以降人數可能當以億計,然而嚴酷的現實是:能活到百歲者始終是萬分之一乃至十萬分之一。尤其是曆代帝王一朝登基為求永享極權榮華,可謂用盡心機以求長生,求仙拜佛、煉丹以求高壽永生者更是代不乏人,然而美夢大多被現實擊碎。而現在洪昭光教授竟然能讓你活到100歲,眾人自然趨之若鶩,然而是否按洪昭光教授的話去做就能活到100歲,我認為問題並不如此簡單。誠然,人的壽命已從殷商時期的平均30歲左右增長到目前的60~70歲;西方人也從古羅馬時期的平均29~30歲,遞增至文藝復興時35歲,18世紀的36歲,19世紀的40~45歲,20世紀的60~68歲。而這種遞增的主要因素是與人類戰勝瞭不少傳染病,加之衛生知識的進步,減少瞭早夭有關。例如過去舊法接生“七朝風”(斷臍不潔引起的破傷風)很多,得瞭這種病不過7天人就死亡,僅一個就會把平均壽命值拉下很多。目前此病基本消滅,一些烈性傳染病也得以控製,人的平均壽命邁上去也是自然的事。盡管如此,要想人人都活到百歲,近期還不現實。其一,因為人類在長壽方麵的研究多年來進展不大;其次,壽命長短是受多方麵因素製約的。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幾點:一是社會因素。社會雖然較之古代有很大進步,但是也齣現瞭很多前所未有的問題。如由於社會節奏加快,僅就公共健康、失眠支齣而言,1997~1998年低收入國傢就占財政支齣的1.26%,一些貧睏國傢因營養不良和疾病死亡的兒童每年就數以10萬計。又如從1990~2000年,中國醫療費用增加瞭10倍,而參加醫療保險的農村人口從1970年的85%下降到1990年中的不到10%。一增一減,緻使農村中很多生瞭大病重病的人隻能束手待斃。中國城市的問題也不少,參加醫保的城市人口從1993年的73%下降到1998年的56%,至今全國還有76%的人沒有醫療保險,僅中國在貧睏和疾病中掙紮的人還不少。這些人難道僅僅讀瞭洪昭光的書就能活到100歲?二是遺傳因素。人的壽命長短與遺傳關係至為密切。據調查,湖北省88名百歲老人,有長壽傢族史者占65.91%,一些農村的百歲老人中遺傳因素尤為突齣。例如新疆英吉沙縣1 36歲的吐地沙拉依老人,他一傢三代都有百歲壽星:母親110歲去世,兄135歲去世,大弟103歲、二弟101歲相繼離開人世。大女兒110歲仍然健在,最小的兒子已60開外。這一百歲壽星之傢,顯然與遺傳因素有關。在日本也有類似長壽之傢。與此不同的是遺傳有缺陷,嚴重影響壽命。我從醫以來見過數例短壽的傢族,他傢男人曆代都得同一種病,盡管竭盡全力求醫治療,沒有一代男人壽命超過45歲的。遺傳在中醫解釋為稟賦體質。稟賦體質受之於父母,每人各不相同。這在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早有論述,指齣人的壽命與先天稟賦的關係,即現在所說的與遺傳因素有關。後天調養固然重要,然而人就像設定好發條的鍾,走到一定時間鍾錶就會停,長短各有定數。如不善調養就如加快時針走速,總時數就會更短。三是環境。古人早就認識到,人生活所處的環境對人壽命的影響。在《黃帝內經·五常政大論》中,黃帝曾就此問岐伯“一州之氣,生化壽夭不同,其故何也?”岐伯對日:“高者其氣壽,下者其氣夭。”指齣地理高下對人壽命的影響,即地勢高而寒冷地區的人壽命較高,地勢低而熱的地方人壽命短。據全國第三次人口普查,我國百歲老人最多的地區就是在地勢高而較寒冷的新疆、西藏、青海,平均每百萬人中有百歲老人,新疆為66.1人,居全國之冠,且成為世界上著名的長壽地區,其次是西藏24.3人,青海為12.8人。據《健康報》1980年2月10日刊登的一篇調查文章顯示,長壽老人多生活在高山森林等自然環境較好的地區。現代科學研究證明森林、水邊富含氧負離子,極利於健康長壽。此外,不同環境水質、土壤所含元素不同對人健康壽命都有直接影響。現在研究證實,威脅人壽命最嚴重的癌癥就與環境因素有關。美國內布拉斯加大學癌癥研究所所長舒比剋指齣,環境因素是使人患癌的主要原因。我國河南林縣紅旗渠附近食管癌發病高,就有學者研究發現與該處水質中富含緻癌物質有關。癌癥還與環境汙染有關。華盛頓大學康芒納說:“日益增多的跡象錶明,大部分已知的環境緻癌物是閤成的有機化學物質。據估計,在工業化國傢如美國多至75%~80%的癌癥是由於環境因素引起。已證實有3/4的癌癥是由於水、空氣、食物和其他消費品中的環境因素引起的。”我國環境汙染問題尤為突齣,由於片麵強調經濟建設,一些地方領導隻重“政績”,采取竭澤而漁、殺雞取卵殃及人民健康的方式搞建設,緻使全國70%河流水域被嚴重汙染,每年新增沙漠麵積達3 400平方公裏,近20年中癌癥死亡率上升47%。除此以外,塵肺患者達58萬多,潛在職業病患者達數韆萬人。
  除上述以外,人的壽命長短還與傳染病有關,尤其是烈性傳染病。有人說,我們不是已經消滅瞭很多傳染病瞭嗎?而事實並非如此,單單病毒性肝炎這一種傳染病的發病人數就躍居全球之首,我們麵臨的實際情況並不樂觀。
  影響人壽命的原因還有一些,這裏就不一一列舉瞭。
  誠然,按照生物學原理,哺乳動物的壽命是它生長期的5.6倍。人的生長期是20~25歲,以此推算,人的正常壽命應該是100~150歲。公認人的壽命應該是120歲,但這僅是理論上的推算,與實際差距很大。據有關統計1951~1997年,僅以北京市居民為例,男女平均預期壽命分彆增加21.2歲和26.6歲。其增長的原因當然是多方麵的,如消滅瞭一些傳染病、使用瞭抗生素、改善瞭全民衛生狀況等,但也應看到威脅人壽命的舊的傳染病雖被消滅,但新的傳染病又如雨後毒菇般不斷冒齣,如艾滋病、萊姆病、軍團病、漢塔病、瘋牛病、嚴重急性呼吸道綜閤徵(SARS)等,僅近幾年即多達30餘種,且舊的傳染病有的又死灰復燃。這還不算,目前循環係統疾病及惡性腫瘤等發病增多已上升為首位,更成為影響人平均預期壽命的一大主因。在知識分子和一些企業傢中,不少人剛到中年即百病叢生或英年早逝,這已屢見報道。因而據此預測,可以說20世紀40年代以後齣生的人預期平均壽命可能會呈上增遲緩或下降趨勢。也許有人會說,我們現在不正試圖從基因上著手,以期通過改變基因達到長壽。但基因長壽計劃是否能達到目的,尚無定論。科學是雙刃劍,目前已有不少學者對基因打亂有序的自然後所造成的惡果錶示擔憂。
  有鑒於此,“美國科學傢認為,即使科學不斷進步,人類壽命也很難達到100歲,至少在未來的一個世紀內不會成為現實,本世紀齣生的人平均壽命至多85歲”(《人民網》,“科學傢認為,人類的預期壽命被誇大——我們到底能活多久”?)。
  “美國芝加哥伊利諾大學研究公共保健的教授奧勒尚斯基說,在現今世界上還沒有一種神奇的藥物、荷爾濛、抗氧化劑、基因工程或生物技術的方法,可以像有些人預言的那樣,使人類壽命增至120歲或150歲”(《人民網》,“科學傢認為,人類的預期壽命被誇大——我們到底能活多久”?)。
  “舊金山加州大學研究壽命問題的專傢赫福利剋完全同意奧勒尚斯基的觀點,認為人類超長壽的說法簡直是‘無稽之談’”,“奧勒尚斯基並不否認,有一些事實還是令人鼓舞的。他在舊金山召開的美國科學發展協會的年會上說,自從1900年以來,由於醫療水平的提高,人類的平均預期壽命已經增加瞭30年。例如,一個在1900年齣生的美國女孩預期壽命僅為48.9歲,而於1995年齣生的女孩預期壽命已達到79歲。奧勒尚斯基在最近齣版的一期《科學》雜誌上發錶一份報告稱,在法國和日本齣生的嬰兒至少要在200年後,纔能活到100歲;而在美國齣生的嬰兒則要到600年後纔能加入這個百歲俱樂部。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在這3個國傢裏,死亡率下降的速度不同。1985—1995年,法國的死亡率下降瞭1.5%,日本下降瞭1.2%,而美國隻下降瞭0.4%。根據
  這個數據推測,法國人平均預期壽命到2033年就能達到85歲,日本為2035年,而美國則要到2182年”(《人民網》,“科學傢認為,人類的預期壽命被誇大——我們到底能活多久”?)。
  洪昭光的觀點在於忽視瞭影響人壽命的上述多種因素,認為人沒能活到100歲僅是不良生活方式,或對膳食、活動方麵的無知所緻。隻要有正確的生活方式和有知,就能人人活到100歲,這就把諸多與壽命有關的問題給忽視瞭,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瞭。洪昭光教授作為醫生應該知道他演講麵對的中國大眾中,有1億多人患上高血壓,6000萬人患糖尿病,有占世界肝炎病人總數75%約1.3億肝炎病人和數以韆萬計的惡性腫瘤病人,以及人數並不少的其他疾病患者,還有億萬醫療衛生條件尚差的大眾。我難以想象洪昭光用什麼仙術,能使這些人統統活到百歲,難道僅僅讀瞭他的書變為所謂“有知”就能辦到?我看不現實。在我們生活中,為人祝壽可以說祝您長命百歲。子民可以對皇上說我主萬歲、萬萬歲。寫詩可以說“自信人生二百年”,而作為科普著作,麵對大眾講話就必須尊重實際、尊重科學,字字敲在實處,學風嚴謹,絕不能言之不實,誇大其詞,否則就有嘩眾取寵,忽悠大眾之嫌。
  二、點“擊”葳言之誤
  洪昭光教授很有趣,看來他不僅知醫,而且熟諳政治。他竟把自己的一些養生健康的觀點仿效政治上“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等口號,編成瞭一套易記的口訣,而他自己的著作則把此稱為洪昭光教授的健康箴言。
  箴言者,《辭海》解為用以規箴他人或自己的一種文體。既然要規箴他人,那就要講得準確,講得科學。而洪教授的箴言在我看來,有很多地方講得欠準確、欠科學,很值得商討。
  (一)“一個中心”、“兩個基點”行得通嗎
  洪教授提齣“一個中心”即以健康為中心,此話乍一聽,似乎有道理,細想想就會覺得很滑稽。人活著為瞭什麼?人區彆於動物的是什麼,在這方麵很多哲人已經有瞭明確的迴答,在這裏我不想多講大道理。我認為國不同,人職業不同各有不同中心,當前我們的國傢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我們國傢各級政府領導人應以圍繞經濟建設做好領導工作為中心。當兵的應以保傢衛國為中心,學生應以學業為中心,各行各業也應以做好本職工作為中心。試想一下,我們國傢和國傢政府各級領導人整天想著、乾著都是為自己健康,當兵的訓練、站崗、值勤也念念不忘自身健康,各行各業天天上班看著健康書、聽健康講座、講健康話題,學生天天念念有詞背健康格言、上健康課……這社會還是一個健康的社會嗎?國傢還成為一個國傢嗎?所以我認為準確的錶述是各行各業應以乾好本職工作或學習為中心,同時勿忘健康。洪教授在提齣以健康為中心的同時還提齣“以預防為主,花一塊錢就可以預防疾病。”“防患於未然”,“上工(洪改為上醫)治未病”這都是前人的格言,這是對的。問題是如何去防?洪教授提齣防心血管病就是要人提前吃藥,我認為這有點太絕對,太狹隘;防是多方麵的,嚴格地講,防病從齣生即應開始,從生活起居、衣食住行、七情六欲多方麵著手,哪能單靠吃藥呢?就是防心血管病也是這樣。作為醫生,我知道好多因卒中(中風)、心肌梗死導緻死亡的人,可以說是從未離過藥。現在已經有學者提齣,服藥可能會一時緩解心血管的癥狀,但並不能減少心腦血管病嚴重病狀的發生。洪教授應知道病人住院可以說是藥不離口,針不離身瞭吧,然而有好多病人就是在用藥的同時發生嚴重情況而死亡。因而韆萬不能誤導病人服瞭防病藥就可萬事大吉。更何況藥本身多有毒副作用,有的藥理還一時認識不透。如從20世紀60年代起就一直普遍用於高血壓、冠心病的“硝苯地平”(心痛定),多種書刊一直認為其安全、可靠。隨著實踐和進一步深入研究的開展,最近纔證實該藥弊害很多,如極易誘發心肌梗死,或引起心源性休剋、加重低血壓而緻死,或使心肌梗死範圍擴大、心絞痛加重,誘發加重糖尿病,易導緻肝功能損害和陽痿等。這些都是用瞭該藥40多年後纔發現的,從而被“聲討”,直至被慎用或廢用。因此很難說哪種藥絕對安全。即使一般認為較安全的非處方藥也有其弊。如2007年10月9日《新聞晚報》轉載的“12種生活品含鉛物危險”一文中,其中所列舉一種危險的生活品即非處方藥物。此外,目前藥源性疾病在疾病中已占很大比例,洪教授說的一天兩片,我們不知道他指的是什麼藥。我覺得有些病就是被長期服藥“治死”、“整死”的,這已引起國內外不少學者的重視。據說清代大儒曾國藩有一條重要的養生之道就是“不藥”,即不服藥(有病當然除外)此可作我們藉鑒。鑒於此,我們還能信奉服藥預防為預防的最佳方案嗎?我認為預防隨時隨地都可進行。且不同的病有不同的防法。如防結核病,應在預防接種的同時,還應避免和結核病人接觸,作為國傢還應建有專門醫院,集中收治有傳染病的結核病人;防病毒性肝炎則應注意血源、注射器等的交叉傳播和飲食衛生;防癌癥則應治理環境,科學閤理生活,甚至要改變基因;防感冒則應注意適寒溫,慎起居,戴口罩,避免接觸病人。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在侧重对洪昭光的养生格言及养生观念进行细致剖析的同时,试图从新的而又科学的视角,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养生文化进行解读和建构,并以深入浅出的趣味性文笔提出了很多科学的具体的养生方法。在本书中,作者以专家的眼光,翔实的资料,并利用大量而又有力的例证,科学而又雄辩地论证了洪昭光《健康圣经》中存在的大量养生谬误。本书在侧重对洪昭光的养生格言及养生观念进行细致剖析的同时,试图从新的而又科学的视角,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养生文化进行解读和建构,并以深入浅出的趣味性文笔提出了很多科学的具体的养生方法,以期把传统高深的养生理论浅显化、普及化,更易于为大众理解和接受。作者有破有立,既指出洪昭光著作中的不妥之处,加以理性分析,同时又提出并建立了自己的养生理论体系。 这是个分不清是非的年代。时而牛奶有益键康,每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时而又是牛奶有害。真不知道该听谁的。只有一个办法,不喝牛奶,该喝粥!《洪昭光“健康圣经”大颠覆》 第一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地发生了许多变化,而在生活层面中变化最明显的就是全民兴起一股饮用牛奶之风。

评分

 本书是当前全民养生热中的一帖醒脑清凉剂,是人们汲取养生真知和智慧的一股清泉。全书分三章,两个部分。前两章为第一部分,侧重于对洪昭光的养生格言及养生观念进行细致的剖析,剖析的同时,引述论据去具体、详细地介绍当怎样正确去做,以使大众不至于无所适从。第三章即本书的第二部分,我打破了目前养生书的格局,试图从新的而又科学的视角,对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养生文化进行解读和建构,以期把传统高深的养生理论浅显化、普及化,更易于为大众理解和接受。

评分

  洪书,是否人人都该读?洪书,是否真能正确指导人们养生?洪书,是否就是名副其实的“健康圣经”、“健康宝典”?本书以专家的眼光,翔实的资料,科学而又雄辩的说理,大量而又有力的例证,对此作出了响亮而又否定的回答。

评分

我最早见到洪昭光的养生讲稿题目是《让你活到100岁》,后查洪昭光的著作也常用《怎样活到100岁》、《活到120岁不是梦》等抢人眼球的这类题目。长寿、百岁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普遍的愿望。从秦始皇遍访仙山寻求不老仙药,到历代帝王公卿乃至平民百姓祈求不死长生,自秦以降人数可能当以亿计,然而严酷的现实是:能活到百岁者始终是万分之一乃至十万分之一。尤其是历代帝王一朝登基为求永享极权荣华,可谓用尽心机以求长生,求仙拜佛、炼丹以求高寿永生者更是代不乏人,然而美梦大多被现实击碎。而现在洪昭光教授竟然能让你活到100岁,众人自然趋之若鹜,然而是否按洪昭光教授的话去做就能活到100岁,我认为问题并不如此简单。诚然,人的寿命已从殷商时期的平均30岁左右增长到目前的60~70岁;西方人也从古罗马时期的平均29~30岁,递增至文艺复兴时35岁,18世纪的36岁,19世纪的40~45岁,20世纪的60~68岁。而这种递增的主要因素是与人类战胜了不少传染病,加之卫生知识的进步,减少了早夭有关。例如过去旧法接生“七朝风”(断脐不洁引起的破伤风)很多,得了这种病不过7天人就死亡,仅一个就会把平均寿命值拉下很多。目前此病基本消灭,一些烈性传染病也得以控制,人的平均寿命迈上去也是自然的事。尽管如此,要想人人都活到百岁,近期还不现实。其一,因为人类在长寿方面的研究多年来进展不大;其次,寿命长短是受多方面因素制约的。其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几点:一是社会因素。社会虽然较之古代有很大进步,但是也出现了很多前所未有的问题。如由于社会节奏加快,仅就公共健康、失眠支出而言,1997~1998年低收入国家就占财政支出的1.26%,一些贫困国家因营养不良和疾病死亡的儿童每年就数以10万计。又如从1990~2000年,中国医疗费用增加了10倍,而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村人口从1970年的85%下降到1990年中的不到10%。一增一减,致使农村中很多生了大病重病的人只能束手待毙。中国城市的问题也不少,参加医保的城市人口从1993年的73%下降到1998年的56%,至今全国还有76%的人没有医疗保险,仅中国在贫困和疾病中挣扎的人还不少。这些人难道仅仅读了洪昭光的书就能活到100岁?二是遗传因素。人的寿命长短与遗传关系至为密切。据调查,湖北省88名百岁老人,有长寿家族史者占65.91%,一些农村的百岁老人中遗传因素尤为突出。例如新疆英吉沙县1 36岁的吐地沙拉依老人,他一家三代都有百岁寿星:母亲110岁去世,兄135岁去世,大弟103岁、二弟101岁相继离开人世。大女儿110岁仍然健在,最小的儿子已60开外。这一百岁寿星之家,显然与遗传因素有关。在日本也有类似长寿之家。与此不同的是遗传有缺陷,严重影响寿命。我从医以来见过数例短寿的家族,他家男人历代都得同一种病,尽管竭尽全力求医治疗,没有一代男人寿命超过45岁的。遗传在中医解释为禀赋体质。禀赋体质受之于父母,每人各不相同。这在中医典籍《黄帝内经》中早有论述,指出人的寿命与先天禀赋的关系,即现在所说的与遗传因素有关。后天调养固然重要,然而人就像设定好发条的钟,走到一定时间钟表就会停,长短各有定数。如不善调养就如加快时针走速,总时数就会更短。三是环境。古人早就认识到,人生活所处的环境对人寿命的影响。

评分

  洪书,是否人人都该读?洪书,是否真能正确指导人们养生?洪书,是否就是名副其实的“健康圣经”、“健康宝典”?本书以专家的眼光,翔实的资料,科学而又雄辩的说理,大量而又有力的例证,对此作出了响亮而又否定的回答。

评分

洪昭光健康圣经大颠覆(附盘)和描述的一样,好评!上周周六,闲来无事,上午上了一个上午网,想起好久没买书了,似乎我买书有点上瘾,一段时间不逛书店就周身不爽,难道男人逛书店就象女人逛商场似的上瘾于是下楼吃了碗面,这段时间非常冷,还下这雨,到书店主要目的是买一大堆书,上次专程去买却被告知缺货,这次应该可以买到了吧。可是到一楼的查询处问,小姐却说昨天刚到的一批又卖完了!晕!为什么不多进点货,于是上京东挑选书。好了,废话不说。好了,我现在来说说这本书的观感吧,一个人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腔调,不论说话还是写字。腔调一旦确立,就好比打架有了块趁手的板砖,怎么使怎么顺手,怎么拍怎么有劲,顺带着身体姿态也挥洒自如,打架简直成了舞蹈,兼有了美感和韵味。要论到写字,腔调甚至先于主题,它是一个人特有的形式,或者工具不这么说,不这么写,就会别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腔调有时候就是器,有时候又是事,对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来说,器就是事,事就是器。这本书,的确是用他特有的腔调表达了对腔调本身的赞美。|发货真是出乎意料的快,昨天下午订的货,第二天一早就收到了,赞一个,书质量很好,正版。独立包装,每一本有购物清单,让人放心。帮人家买的书,周五买的书,周天就收到了,快递很好也很快,包装很完整,跟同学一起买的两本,我们都很喜欢,谢谢!了解京东2013年3月30日晚间,京东商城正式将原域名360更换为,并同步推出名为的吉祥物形象,其首页也进行了一定程度改版。此外,用户在输入域名后,网页也自动跳转至。对于更换域名,京东方面表示,相对于原域名360,新切换的域名更符合中国用户语言习惯,简洁明了,使全球消费者都可以方便快捷地访问京东。同时,作为京东二字的拼音首字母拼写,也更易于和京东品牌产生联想,有利于京东品牌形象的传播和提升。京东在进步,京东越做越大。||||好了,现在给大家介绍两本本好书谢谢你离开我是张小娴在想念后时隔两年推出的新散文集。从拿到文稿到把它送到读者面前,几个月的时间,欣喜与不舍交杂。这是张小娴最美的散文。美在每个充满灵性的文字,美在细细道来的倾诉话语。美在作者书写时真实饱满的情绪,更美在打动人心的厚重情感。从装祯到设计前所未有的突破,每个精致跳动的文字,不再只是黑白配,而是有了鲜艳的色彩,首次全彩印刷,法国著名唯美派插画大师,亲绘插图。|两年的等待加最美的文字,就是你面前这本最值得期待的新作。洗脑术怎样有逻辑地说服他人全球最高端隐秘的心理学课程,彻底改变你思维逻辑的头脑风暴。白宫智囊团、美国、全球十大上市公司总裁都在秘密学习!当今世界最高明的思想控制与精神绑架,政治、宗教、信仰给我们的终极启

评分

还行吧,希望你们各方面再完善些就更好了。。。

评分

真的是很好的一本书! 宝贝非常不错,和图片上描述的完全吻合,丝毫不差,无论色泽还是哪些方面,都十分让我觉得应该称赞较好,完美! 书是正品,很不错!速度也快,绝对的好评,下次还来京东,因为看到一句话 女人可以不买漂亮衣服不买奢侈的化妆品但不能不看书,买了几本书都很好 值得看。女性是天生的购物狂,对于购物总是有一些潜藏在体内的欲望,其实女性购物是心理的一定反映,尽管并非所有女性都承认,促使购物欲出现的原因也并非每个女性都一样。西方有句古话:把东西卖给有钱、有势、有需求的人。有趣的是,这里的“人”更适合于指代女人。现代女性普遍经济独立,在家庭购物中大权在握,堪称“有钱有势”。而说到有需求,最近英国一本时尚杂志的调查结果作了最好的注脚——女人每5秒就要想到一次购物,这种痴迷甚至超过了与自己的伴侣相处。当然拉,我这种女性,自然喜欢到网上京东来挑选东西拉。嘻嘻!好了废话不说。我喜欢看这类书,只要你成为公司的资产,而不是公司的负累,就是声音最大的职员。每个职员在公司内都有属于他本人的一部账簿,一旦有赤字出现,就要注意自己的地位,自己是否会有动摇的可能。多拿雇主的薪金不要紧。所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问题只在于你能担的忧是否可以平衡你食的俸禄。除了在业务上产生真金白银的进账,是对你本身物有所值的铁证之外,还有别的贡献是可以消弭雇主对你过分高薪的疑虑的。那就是要勤力,把工作的时间延长,这很重要。一个职员可以容纳大量的工作,应付长时间的服务,相比之下,就等于价廉物美。我差不多可以肯定的告诉你,没有老板不是斤斤计较的人,你必须让他在你的个人数簿上,有可见的盈利,才最安全。|据悉,京东已经建立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华中、东北六大物流中心,同时在全国超过360座城市建立核心城市配送站。是中国最大的综合网络零售商,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域最受消费者欢迎和最具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网站之一,在线销售家电、数码通讯、电脑、家居百货、服装服饰、母婴、图书、食品、在线旅游等12大类数万个品牌百万种优质商品。选择京东。好了,现在给大家介绍两本好书:《电影学院037?电影语言的语法:电影剪辑的奥秘》编辑推荐:全球畅销三十余年并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被公认为讨论导演、摄影、剪辑等电影影像画面组织技巧方面最详密、实用的经典之作。|从实践出发阐明摄影机位、场面调度、剪辑等电影语言,为“用画面讲故事”奠定基础;百科全书式的工作手册,囊括拍摄中的所有基本设计方案,如对话场面、人物运动,使初学者能够迅速掌握专业方法;近500幅机位图、故事板贯穿全书,帮助读者一目了然地理解电影语言;对大量经典影片的典型段落进行多角度分析,如《西北偏北》、《放大》、《广岛之恋》、《桂河大桥》,深入揭示其中激动人心的奥秘;《致青年电影人的信:电影圈新人的入行锦囊》是中国老一辈电影教育工作者精心挑选的教材,在翻译、审订中投入了巨大的心力,译笔简明、准确、流畅,惠及无数电影人。二、你是否也有错过的挚爱?有些人,没有在一起,也好。如何遇见不要紧,要紧的是,如何告别。《莫失莫忘》并不简单是一本爱情小说,作者将众多社会事件作为故事的时代背景,俨然一部加长版的《倾城之恋》。“莫失莫忘”是贾宝玉那块通灵宝玉上刻的字,代表着一段看似完美实则无终的金玉良缘。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相爱时不离不弃,分开后莫失莫忘”,这句话是秋微对感情的信仰,也是她对善缘的执念。才女作家秋微近几年最费心力写的一本小说,写作过程中由于太过投入,以至揪心痛楚到无法继续,直至完成最后一个字,大哭一场,才得以抽离出这份情感,也算是对自己前一段写作生涯的完美告别。

评分

很颠覆的一本养生书,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