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有一本書能讓你學會一種語言,說齣話來孩子就會聽,你會吃驚嗎? 不必驚奇,阿黛爾·法伯編著的《如何說孩子纔會聽怎麼聽孩子纔肯說(中文5周年修訂珍藏版)》將幫助你學會一種讓孩子聽話的神奇語言,這種愛的語言使孩子很容易接受您的要求和忠告。世界上數以韆萬的父母用自身的親身實踐證明瞭書中提供的方法非常有效。該書在美國暢銷300多萬冊,並被翻譯成30多種文字風靡全球。世界各地的父母和專傢熱情洋溢地贊譽兩位作者,她們在長期的實踐中摸索齣的這套語言是那樣行之有效,的的確確能緩解所有年齡段的孩子與父母的緊張關係,結束父母與孩子的衝突對抗,帶來父母和孩子的閤作。
無論我們生活在地球的哪一個角落,都對孩子擁有同一樣的愛。我們 都願意把*好的奉獻給孩子,我們*希望傳承給孩子一種方法,讓他們學 會麵對現實,創造未來! 閱讀阿黛爾·法伯編著的《如何說孩子纔會聽怎麼聽孩子纔肯說(中文 5周年修訂珍藏版)》的經曆,將是一次學習愛的技巧與接受愛的訓練的過 程,它給瞭你走進孩子內心世界的鑰匙,指引你切身體會孩子內心的感受 。通過一係列實用有效的方法,幫助你和孩子建立起一個能夠快樂交流的 平颱,使孩子變得不同尋常地願意與父母配閤。掌握瞭“如何說?”“怎 麼聽?”的技巧,就能開啓孩子的心靈世界,與孩子達成美妙的交流溝通 ,讓孩子在您的引導下身心健康發展。
為瞭建立這個快樂溝通的平颱,圍繞“如何說”“怎麼聽”,《如何 說孩子纔會聽怎麼聽孩子纔肯說(中文5周年修訂珍藏版)》作者從六個方麵 進行瞭探討和實踐:1.幫助孩子麵對他們的感受;2、鼓勵孩子與我們閤作 ;3、代替懲罰的方法;4、鼓勵孩子自立;5、恰當地贊賞孩子;6、讓孩 子從角色中釋放。尤為可貴的是作者清晰簡潔地創造瞭一套操作方法,給 齣瞭實現這六個方麵的30種技巧,輔以大量的常見場景和問題加以說明, 並配有相應的練習題,讓父母可以把這些技巧爛熟於心,靈活運用,隨時 應付各種情況,做到遊刃有餘。
中文版序言
英文版序言
謝辭
如何閱讀本書
**章 幫助孩子麵對他們的感受
如何麵對孩子的負麵感受?很簡單,接受他們的感受。
我們和孩子是完全不同的個體,不能用我們的感受代替孩子感受。
感受沒有對錯之分,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納的,但某些行為必須受到限製。
孩子的感受被接納瞭,他們纔能開始集中精力改變自己的情緒。
幫助孩子麵對他們感受的四個技巧:
1.全神貫注地傾聽
2.用“哦……”“嗯……這樣啊……”來迴應他們的感受
3.說齣他們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實現他們的願望
第2章 鼓勵孩子與我們閤作
孩子不願意閤作,是因為他們和我們在需求上存在矛盾。
傢長如何處理自己的負麵情緒。
尊重孩子是閤作的開始。
鼓勵孩子與我們閤作的五個技巧:
1.描述你所看見的,或者描述問題
2.提示
3.用簡單的詞語錶達
4.說齣你的感受
5.寫便條
第3章 代替懲罰的方法
懲罰孩子,實際上剝奪瞭他從內心深處對自己錯誤行為的反省過程。
不要把孩子看做麻煩的製造者,要把他們當做解決問題的積極參與者。
代替懲罰的七個技巧:
1.請孩子幫忙
2.明確錶達強烈不同意的立場(但不攻擊孩子的人格)
3.錶明你的期望
4.提供選擇
5.告訴孩子怎樣彌補自己的失誤
6.采取行動
7.讓孩子體驗錯誤行為的自然後果
當孩子屢教不改時,傢長解決問題的五個步驟。
第4章 鼓勵孩子自立/139
傢長培養孩子的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幫助
他們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讓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親自經曆各種問題
帶來的掙紮,在自己的錯誤中得到成長。
讓孩子依賴感降到*少,讓孩子成為有責任感
的人。
鼓勵孩子自立的六個技巧:
1.讓孩子自己做選擇
2.尊重孩子的努力
3.不要問太多問題
4.彆急著告訴答案
5.鼓勵孩子善用外部資源
6.不要毀掉孩子的希望
第5章 學會贊賞孩子/177
在傢裏得到贊賞的孩子,*願意為自己設立較
高的目標。
贊賞需要謹慎,善意的贊賞有時會帶來意想不
到的拒*。
做父母的一個重要職責是學會如何及時稱贊孩
子做對的事情。
贊賞孩子的三個技巧:
1.描述你所看見的
2.描述你的感受
3.把孩子值得贊賞的行為總結為一個詞
第6章 讓孩子從角色中釋放/205
父母如何看待孩子.會影響到孩子們的行為。
做一個真實的自己比做一個“媽媽的乖女兒”*
重要。
永遠都不要低估瞭你的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
讓孩子從角色中釋放的六個技巧:
1.尋找機會讓孩子看到一個全新的自己
2.創造機會.讓孩子另眼看待自己
3.讓孩子無意中聽到你對他的正麵評價
4.以身作則
5.記住孩子那些特彆的時刻
6.當孩子又按照原來的方式行事時,錶達你的感
覺和期望。
第7章 融會貫通/231
改變孩子,需要將所有的技巧都用上。
這一切是為瞭什麼?
精彩在繼續/240
1.多年以後/24l
I是這樣,但是……如果……會怎麼樣?/245
II孩子們的“母語”/257
III讀者來信/263
2.30周年紀念版感言/275
3.下一代的成長喬安娜-法伯,276
為讀者推薦的傢教圖書/318
附錄1 譯者深入解讀/320
與孩子溝通的五宗“*”安燕玲/320
附錄2 這本書來到中國的美麗故事/327
做瞭一次煽動翅膀的蝴蝶海文穎/327
一本書帶給我的成長與感動鄭懿/330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非常簡潔大氣,米白色的主色調配上沉穩的字體,一看就是那種經過時間沉澱、內容紮實的育兒書。我拿到手的時候,首先吸引我的是它“中文5周年修訂珍藏版”的標識,這說明它不是那種快餐式的育兒指南,而是經過瞭多年市場檢驗和讀者反饋,不斷打磨和完善過的版本。通常來說,那些能齣到周年紀念版的書籍,其核心理念一定是經得起推敲的。我個人對於那種動輒用“神奇”、“立刻見效”來宣傳的書籍是持保留態度的,但這本書的標題——《如何說孩子纔會聽 怎麼聽孩子纔肯說》——本身就點明瞭一種雙嚮溝通的哲學,而不是單方麵的說教。這讓我對它抱有很高的期待,希望能從中找到一些真正能落地、能改善傢庭日常交流睏境的實用方法,而不是空洞的理論。這種沉穩、內斂的包裝,反而比那些花裏鬍哨的封麵更能讓人信賴其內容的深度和實用價值。我特彆喜歡它在細節上處理的這種恰到好處的平衡感,既有專業性,又不失親和力,讓人感覺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者在和你促膝長談,而不是一個生硬的專傢在發號施令。
评分我翻閱的第一印象是它的排版和用詞。這本書的文字組織邏輯性極強,段落間的過渡自然流暢,完全沒有那種為瞭湊字數而堆砌的尷尬感。很多育兒書為瞭迎閤大眾的閱讀習慣,會把復雜的心理學理論簡化到失去原味,或者反過來,用太多晦澀的術語讓普通父母望而卻步。但這本書似乎找到瞭一個非常巧妙的平衡點。它用非常清晰、貼近生活的案例來闡述觀點,讓你在閱讀時能立刻聯想到自己傢裏的某個場景,這是一種非常高效的學習體驗。比如,書中關於“傾聽的藝術”的描述,並非隻是泛泛而談“要多聽”,而是深入剖析瞭孩子在不同情緒狀態下,父母應該如何調整自己的語速、眼神和肢體語言纔能真正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我感覺作者對兒童心理的洞察力極其敏銳,文字中透露齣一種深切的同理心,讓你在讀到那些你可能曾犯過的“錯誤”溝通方式時,不會感到被指責,反而會有一種“原來如此,下次可以試試”的豁然開朗。這種引導式的教育方式,比起直接給齣“標準答案”要有效得多。
评分最讓我感到價值的是,這本書不僅僅關注瞭“孩子的問題”,更著重於“父母的成長”。它花瞭相當大的篇幅去解析父母自身的情緒觸發點,探討瞭我們自己的童年經曆是如何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現在對待孩子的態度的。這種嚮內看的視角,是很多聚焦於“行為矯正”的書籍所缺乏的。它提醒我們,要讓孩子健康成長,首先要治愈我們自己內心的不安全感和未被滿足的需求。當我開始關注到自己因為工作壓力大而産生的易怒情緒如何投射到親子對話中時,我纔真正明白瞭,提高溝通效率的起點,永遠是提升自我覺察能力。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套完整的自我修煉路徑,讓你在提升育兒技能的同時,也在進行一場深刻的個人成長之旅,這使得它不僅僅是一本育兒工具書,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成為一個更成熟、更有智慧的人的指南。
评分在實際應用層麵,這本書的指導性強得讓人驚喜。它不像有些理論書籍那樣,讀完後讓人感覺“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這裏麵提供瞭大量清晰的“場景化”建議。比如,當孩子因為玩具被搶而大哭時,不同的年齡段應該如何迴應,書中給齣瞭詳細的步驟分解,甚至連“停頓三秒”這種微小的細節都被強調。我嘗試在最近一次與孩子的小摩擦中運用瞭書裏提到的一種“情感命名”的方法,效果立竿見影,孩子的哭鬧很快就平息瞭,並且開始願意錶達他真正的不滿是什麼,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情緒爆發上。這種立竿見影的效果,極大地增強瞭我繼續深入學習和實踐的動力。它不是那種一錘子買賣的技巧,而是形成瞭一套可以不斷迭代和深化的溝通工具箱,讓人感覺手中掌握瞭應對未來各種溝通難題的“底層代碼”。
评分這本書的深度遠超齣瞭我最初對於“溝通技巧”類書籍的預期。我原本以為它會集中在如何巧妙地使用“我信息”或者如何設定規則,這些都是很基礎的技能。然而,它更側重於構建一個健康的親子關係框架。它引導讀者去反思,我們之所以“說不聽、聽不進”,根源可能在於我們對孩子的控製欲和對自身權威的維護,而不是孩子本身“不聽話”。這種從根本上動搖舊有育兒模式的論述,非常有力量。它不是教你如何成為一個更會“操控”孩子的傢長,而是教你如何成為一個更懂得“尊重”和“看見”孩子的成年人。書中對於“權威”與“引導”之間界限的探討,我深有感觸。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的“管教”,其實是對孩子自主性的一種壓抑。理解瞭這一點,很多原本看似激烈的衝突,都會在心態調整後迎刃而解。這需要讀者有一定的自我反思能力,但一旦領悟,帶來的改變是結構性的,而非錶麵的修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