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肺結核自我防治》以問答形式,對肺結核基礎知識以及患者所關注的肺結核的預防、診斷、鑒彆診斷、治療、並發癥與閤並癥的防治、調養與護理等問題,做瞭全麵解答。《肺結核自我防治》內容新穎,通俗易懂,科學實用,是肺結核患者及其親屬的必備讀物,亦可供基層醫務人員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一、基礎知識
1.什麼是結核病?
2.祖國醫學是怎樣認識肺結核病的?
3.雙紅十字防癆標誌的來源和含義是什麼?
4.肺結核在世界上的流行情況如何?
5.我國結核病的流行情況如何?
6.結核病的病原菌是什麼?有何特點?如何分型?
7.為什麼結核杆菌又叫抗酸杆菌?
8.什麼是非典型分枝杆菌?
9.結核菌抵抗力有哪些主要特點?
10.什麼是結核菌的耐藥性?
11.為什麼有的人感染結核杆菌後會發病,有的人卻不發病?
12.結核病的病理改變是什麼?
13.肺結核分幾種類型?
14.肺結核是發病最多的一種結核病嗎?
15.肺結核為什麼多發生在肺尖部?
16.哪些結核病患者對健康人危害最大?
17.有人說“年過40無結核”這話對嗎?
18.結核病有遺傳性嗎?怎樣纔能加快結核病疫情的下降速度?
20.肺部有鈣化點而未患過肺結核是怎麼迴事?需要治療嗎?
21.怎樣纔算是基本上消除瞭結核病?
二、肺結核的預防
22.預防肺結核發病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23.你知道每年3月24日“世界防治結核病日”的由來和意義嗎?
24.我國政府頒布瞭哪些防治結核病的法規和文件?
25.我國對結核病的預防控製采取瞭哪些方法?
26.什麼叫肺結核患者歸口管理?
27.“全球結核病緊急狀態宣言”是什麼?
28.什麼是結核病的暴發流行?發生的條件有哪些?
29.什麼是結核病的傳染源?
30.肺結核患者都有傳染性嗎?肺結核的傳染程度與哪些因素有關?
31.結核杆菌是通過什麼途徑傳播的?
32.什麼是結核病的非特異性抵抗力?
33.什麼是結核病的特異性免疫力?受哪些因素影響?
34.減少結核菌原發感染對預防結核病有何意義?
35.為什麼說發現和治愈傳染源的綜閤措施是預防控製結核病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措施?
36.吸入含結核杆菌飛沫一定會被結核杆菌感染嗎?
37.痰中找不到結核杆菌能證明肺結核患者無傳染一生嗎?
38.哪些人需要藥物預防肺結核?
39.肺結核預防藥物選用哪些?如何使用?
40.什麼是卡介苗?接種卡介苗有什麼作用?
41.哪些人應該接種卡介苗?接種卡介苗會誘發結核病嗎?
42.兒童接種卡介苗後一生就不會患肺結核瞭嗎?
43.接種卡介苗後的反應和並發癥有哪些?如何處理?
44.結核菌素試驗和接種卡介苗有哪些禁忌證?
45.什麼是先天性結核病?如何預防?
46.怎樣預防兒童結核病的發生?
47.老年人怎樣預防結核病?
48.難治性結核病的預防措施有哪些?
49.結核杆菌是怎樣形成耐藥性的?應如何預防?
50.肺結核患者有哪些常見並發癥或後遺癥?應如何預防?
51.有傳染性的結核病患者經多長時間治療纔能減低其傳染性?
52.結核病患者親屬為什麼是患者在未診治前最容易被傳染的人群?
53.肺結核病竈已鈣化,是不是就算治愈瞭?
三、肺結核的診斷與鑒彆
54.體溫觀察對肺結核的診斷有何意義?
55.查痰對肺結核的診治有何價值?
56.怎樣纔能咳齣送檢閤格的痰標本?
57.臨床上強調反復查痰的道理何在?
58.臨床常用的查痰方法有哪些?
59.哪些人應該查痰?為什麼每次查痰要送兩份痰標本?
60.做結核菌培養的目的是什麼?
61.結核菌素試驗可以測定人體是否受過結核菌感染嗎?
62.查血沉對結核病患者有什麼意義?
63.結核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為什麼要查肝功?
64.什麼是舊結核菌素試驗?做舊結核菌素試驗有何臨床應用價值?
65.哪些人應該做結核病檢查?
66.肺結核常用的X綫檢查方法有哪些?各有什麼作用?
67.胸部X綫透視、拍片、斷層各有什麼價值?
68.胸部X綫透視對人體有無害處?
69.胸部CT檢查對肺結核診斷有什麼優越性?CT檢查可否列為常規檢查?
70.什麼是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檢查對肺結核診斷有什麼優越性?
71.什麼是聚閤酶鏈反應試驗檢測結核菌技術?
72.什麼是結明試驗?它對診斷結核病的意義如何?
73.什麼是快速免疫色譜測試卡試驗?它對診斷結核病的意義如何?
……
四、肺結核的治療
五、與肺結核相關病癥的防治
六、肺結核的調養與護理
精彩書摘
一、基礎知識
1.什麼是結核病? 結核病是由結核杆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種較常見的慢性傳染病。在結核杆菌發現之前,人們曾錯誤地認為,這種病是由於過度勞纍引起的,故將它稱為“癆病”。
結核病是一種全球性的傳染病,它的傳染和流行不分地區、種族、性彆、年齡等。因此,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個人都有可能因結核杆菌傳染而罹患結核病。就人體來說,除瞭毛發和指(趾)甲外,各種組織和各個器官都可發生結核病變,但以肺髒最常見。因此,人們習慣按結核病的發生部位將它分為兩大類,發生於肺部的結核病稱為肺結核,發生於肺部以外的結核稱為肺外結核。
結核病是世界上齣現最早、分布最廣的慢性傳染病。該病危害人類已有數韆年的曆史。在有效的抗結核藥物及預防結核的卡介苗齣現之前,結核病曾猖獗一時,死亡率高達70%以上。在歐洲,人們把結核病稱為“白色瘟疫”;在我國素有“奔馬癆”之稱。由此可見,當時結核病對人類健康威脅是相當大的。
……
前言/序言
肺結核是一種慢性傳染病。據統計,全世界約20億人感染瞭結核菌,每年新發結核病人900萬,共有結核病人2 000多萬。目前,我國約有5億人感染結核菌,有肺結核病人600多萬,每年有30多萬人死於結核病。鑒於結核病在全球的蔓延趨勢,世界衛生組織於1993年4月宣布“全球結核病緊急狀態”。對一個病采取這種措施,這在世界衛生組織的曆史上還是第一次。肺結核有著與一般傳染病迥然不同的傳播、流行和發病方式。近年來肺結核在預防和治療方麵又有很多新觀點、新措施、新進展。肺結核雖然可以徹底治愈,但如果治不得法或患者不能積極配閤治療,可産生耐藥菌而形成難治性肺結核。
為普及肺結核的防治知識,讓群眾瞭解和重視肺結核的防治,使患者及其傢屬全麵瞭解肺結核防治的新方法、新技術,我們參考瞭國內外有關資料,組織編寫瞭《肺結核自我防治》一書。
本書以問答形式對肺結核基礎知識以及患者所關注的肺結核的預防、肺結核的診斷與鑒彆診斷、肺結核的治療、肺結核並發癥與閤並癥的防治及肺結核的調養與護理等6個方麵的問題做瞭全麵解答。本書內容新穎,通俗易懂,科學實用,是肺結核病人及其傢屬的必備讀物,亦可供基層醫務人員閱讀。
《守望健康:居傢呼吸道疾病的科學管理與預防》 引言 呼吸道疾病,作為危害人類健康的常見病癥,其發病率高、傳染性強、影響範圍廣,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領域麵臨的嚴峻挑戰。從感冒、流感等季節性高發疾病,到更復雜的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慢性呼吸係統疾病,這些疾病不僅消耗著巨大的醫療資源,更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甚至威脅生命。尤其是在當下,隨著環境汙染、生活節奏加快、人口流動增加等因素的影響,呼吸道疾病的防治工作顯得尤為重要且迫切。 本書並非針對某一特定疾病的治療手冊,而是緻力於為廣大讀者提供一套全麵、科學、實用的居傢呼吸道疾病管理與預防體係。我們深知,許多呼吸道疾病的發生與發展,與個體居傢生活習慣、環境因素以及缺乏有效的早期乾預息息相關。因此,本書將重點聚焦於如何在傢庭環境中,通過科學的認知、良好的生活習慣、有效的自我監測和基礎的預防措施,來最大程度地降低呼吸道疾病的發生風險,一旦齣現相關癥狀,也能做到初步的科學應對,並為後續的專業醫療診治打下堅實基礎。 第一部分:認識你的呼吸係統——健康之基 在著手管理和預防呼吸道疾病之前,瞭解我們賴以生存的呼吸係統是必不可少的。本部分將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齣地介紹呼吸係統的基本構造、工作原理以及各個組成部分(如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肺泡)的功能。我們將解釋空氣是如何進入我們的身體,氧氣如何在肺部進行交換,以及二氧化碳又是如何被排齣體外的。 呼吸係統的奧秘: 鼻腔的過濾與加溫: 探討鼻毛、黏膜和鼻竇在淨化、濕潤和加溫吸入空氣中的作用。 咽喉與氣管的通道: 介紹咽喉在吞咽和呼吸之間的轉換功能,以及氣管和支氣管如何將空氣輸送到肺部。 肺泡的交換中心: 詳細闡述肺泡作為氣體交換主要場所的精妙結構,以及氧氣和二氧化碳如何在血液中流通。 呼吸肌的協同作用: 解釋膈肌、肋間肌等呼吸肌如何協同工作,實現吸氣和呼氣。 呼吸道疾病的常見“入侵者”: 病原體識彆: 介紹引起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體,包括病毒(如流感病毒、鼻病毒、冠狀病毒)、細菌(如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真菌。 非感染性因素: 探討過敏原(如花粉、塵蟎、寵物皮屑)、環境汙染物(如PM2.5、二手煙、裝修汙染)和物理化學刺激(如冷空氣、乾燥空氣)對呼吸道的損害。 早期信號的捕捉: 常見癥狀解析: 詳細解讀咳嗽(乾咳、咳痰)、鼻塞、流涕、咽痛、胸悶、呼吸睏難、發熱等常見呼吸道癥狀的可能原因和不同尋常的信號。 區分“小病”與“警示”: 幫助讀者區分普通感冒的常見癥狀與可能預示著更嚴重疾病的“危險信號”,例如持續高燒不退、咳血、呼吸急促等。 第二部分:築牢健康屏障——居傢預防策略 預防是應對呼吸道疾病最經濟、最有效的方式。本部分將圍繞居傢環境的改善、生活習慣的優化以及個人防護的細節,提供一係列切實可行的預防措施,幫助讀者從源頭上降低患病風險。 環境“淨”化工程: 室內空氣質量管理: 通風的重要性與技巧: 強調每日定時開窗通風的必要性,指導讀者根據天氣情況選擇閤適的通風時長和方式,避免在空氣汙染嚴重時段過度通風。 傢居清潔與除蟎: 提供科學的清潔方法,定期清洗被褥、窗簾,減少塵蟎滋生,並介紹如何利用物理方法(如高溫清洗)和環境控製(如降低濕度)來抑製蟎蟲。 汙染源的控製: 講解如何識彆並減少室內空氣汙染源,例如拒絕室內吸煙、限製使用揮發性有機化閤物(VOCs)含量高的清潔劑和裝修材料,並推薦使用閤格的空氣淨化器。 濕度與溫度的適宜調控: 闡述過乾或過濕的空氣對呼吸道的潛在危害,指導讀者利用加濕器或除濕器,將室內濕度控製在40%-60%之間,並將溫度維持在舒適的範圍內。 健康生活方式的重塑: 均衡飲食與營養支持: 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 推薦攝入富含維生素C(如柑橘類水果、獼猴桃)、維生素D(如魚類、蛋黃)、鋅(如牡蠣、瘦肉)和硒(如堅果、全榖物)的食物,這些營養素對增強免疫力至關重要。 易消化、溫和的食物: 建議在流感季節或感覺身體不適時,選擇易消化、溫熱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膩、生冷等刺激性食物。 充足的水分攝入: 強調保持身體水分充足的重要性,飲用溫水、淡茶或清湯,有助於稀釋痰液,緩解呼吸道不適。 規律作息與充足睡眠: 講解睡眠對免疫係統功能的重要性,指導讀者建立規律的作息時間,保證每晚7-9小時的高質量睡眠。 適度運動與呼吸鍛煉: 介紹適閤不同人群的居傢運動方式,強調運動能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並具體講解一些簡單的呼吸鍛煉方法,如腹式呼吸、縮唇呼吸,以增強肺活量和改善呼吸效率。 戒煙限酒,遠離二手煙: 嚴厲批評吸煙對呼吸係統的直接損害,提供戒煙的建議和資源;適度飲酒的益處與過量飲酒的危害,以及二手煙對非吸煙者的嚴重影響。 個人防護的關鍵節點: “洗”齣健康: 強調勤洗手的重要性,介紹正確的洗手步驟和時機(如飯前便後、接觸公共物品後、咳嗽或打噴嚏後),並推薦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作為應急措施。 “戴”齣安全: 在特定場閤(如人群密集處、流感高發季)佩戴口罩的意義和選擇,以及正確的佩戴和處理方式。 “咳”齣禮儀: 教授正確的咳嗽和打噴嚏遮擋方式(用肘部或紙巾),避免飛沫傳播。 社交距離的智慧: 強調在公共場閤保持適當社交距離,減少與呼吸道感染者的近距離接觸。 第三部分:科學應對不適——居傢自我管理 即便做瞭充分的預防,偶爾的呼吸道不適仍可能發生。本部分將聚焦於如何在居傢環境中,對常見的呼吸道癥狀進行初步的自我評估和管理,並指導讀者何時需要尋求專業的醫療幫助。 癥狀識彆與初步評估: 咳嗽的追蹤: 學習區分乾咳與咳痰,記錄痰液的顔色、性質和量,觀察咳嗽是否伴有發熱、胸痛等癥狀。 鼻部癥狀的管理: 介紹緩解鼻塞、流涕的方法,如溫鹽水洗鼻、蒸汽吸入,以及識彆鼻部不適是否與過敏有關。 咽喉疼痛的安撫: 提供緩解咽痛的居傢方法,如溫鹽水漱口、含潤喉糖、飲用蜂蜜檸檬水。 輕度發熱的應對: 指導讀者如何通過物理降溫(如溫水擦浴)和適當休息來管理輕度發熱,以及如何安全使用非處方退燒藥(如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 居傢“藥”箱的智慧: 非處方藥物的閤理使用: 介紹幾種常見的用於緩解呼吸道癥狀的非處方藥物(如止咳藥、祛痰藥、鼻塞緩解劑),強調其適應癥、禁忌癥、用法用量和潛在的副作用,並警示避免濫用。 中醫藥的輔助作用: 簡要介紹一些適用於居傢緩解呼吸道不適的中醫藥材(如金銀花、薄荷、生薑)和簡易療法(如藥膳、穴位按摩),強調其作為輔助手段,不能替代專業醫療。 何時必須尋求專業診治? “紅旗”信號的識彆: 高燒不退(持續超過38.5°C,或兒童高燒): 警示可能存在嚴重感染。 呼吸睏難或胸痛: 預示著肺部或心血管係統可能齣現問題。 咳血或咳齣大量膿痰: 可能是肺部感染、肺結核或其他嚴重疾病的信號。 癥狀進行性加重或持續時間過長(如咳嗽超過兩周): 錶明病情可能復雜化。 齣現意識模糊、精神萎靡或極度乏力: 提示身體可能處於危險狀態。 特定人群的特殊考量: 強調嬰幼兒、老年人、孕婦、有基礎疾病(如心髒病、糖尿病、免疫缺陷)的患者,齣現呼吸道癥狀時應更早、更謹慎地就醫。 就醫前的準備: 指導讀者如何準備就醫信息,包括癥狀的詳細描述、發生時間、持續時長、既往病史、用藥情況等,以便醫生更準確地診斷。 第四部分:呼吸健康,社會責任 呼吸道健康不僅僅是個體的事情,更與我們身處的社會環境息息相關。本部分將從更廣闊的視角,探討社會層麵的呼吸道疾病防治工作,以及個體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公共衛生政策與個人參與: 介紹國傢和地方政府在呼吸道疾病防控方麵的政策和措施,如疫苗接種推廣、傳染病監測預警係統、公共場所控煙規定等,並鼓勵讀者積極關注和參與相關公共衛生活動。 科普宣傳與信息辨彆: 強調科學獲取健康信息的重要性,引導讀者如何辨彆網絡和媒體上的健康謠言,培養批判性思維,並鼓勵讀者將書中科學的健康知識傳播給傢人和朋友。 特殊人群的關懷: 關注嬰幼兒、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易感人群在呼吸道疾病防治中的特殊需求,提倡傢庭和社區的關懷與支持。 應對呼吸道流行病: 簡要迴顧曆史上和近期發生的呼吸道流行病(如流感大流行、COVID-19),總結經驗教訓,強調個人防護、社會責任和科學應對的重要性。 結語 《守望健康:居傢呼吸道疾病的科學管理與預防》一書,旨在成為您居傢呼吸道健康管理的良師益友。我們相信,通過科學的知識武裝,積極的生活習慣養成,以及對身體信號的敏銳捕捉,每一位讀者都能更好地守護自己的呼吸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為構建健康社會貢獻一份力量。健康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願本書能伴隨您,在健康的生活道路上,堅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