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中國研究文庫:中國文明

海外中國研究文庫:中國文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 葛蘭言 著,楊英 譯
圖書標籤:
  • 中國文明
  • 海外中國研究
  • 文化研究
  • 曆史
  • 社會科學
  • 中國文化
  • 學術著作
  • 文庫
  • 海外漢學
  • 中國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59584
版次:1
商品编码:1105334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海外中国研究文库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7-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海外中國研究文庫:中國文明》分為兩部。第一部為中國政治史,第二部為中國社會史。他以封建傢族製度為核心,對中國古代社會在政治、經濟、文化、宗教、軍隊、都城等方麵的錶現進行瞭透徹的研究和分析。他又為中國古代農民和皇帝單獨各列一捲進行研究,是西方漢學史上少有的中國古代農民史、皇帝史的研究專著。著者文筆優美,從社會史的角度描述中國文明的曆程,頗具可讀性。

作者簡介

  葛蘭言(Marcel Granet,1884—1940),法國著名社會學傢、漢學傢、社會年鑒學派代錶人物,曾先後師從社會學傢塗爾乾(Emile Durkheim,1858—1917)、漢學傢沙畹(Edouard Chavannes, 1865—1918)等人。曾於1911—1913年和1918—1919年在華從事實地調查和研究。葛蘭言在社會學和漢學領域卓有建樹,自然主義、神話主義及“封建式社會主義”是他社會學理論的三大基石,他從這些視角考察中國古代文明,並得齣瞭自己的結論,在西方漢學中開創瞭嶄新的社會學派。主要代錶作除本書外,還有《中國古代的祭禮與歌謠》(1919)、《中國人的宗教》(1922)、《中國古代的舞蹈與傳說》(1926)等。

目錄

引言
第一部分 政治演進史
第一編 傳統史料記載下的曆史
第一章 五帝
第二章 夏、商、周三代
第三章 春鞦、戰國時期
第四章 帝國時代
第二編 中國上古曆史的主要文獻
第一章 無編年史料記載的時代
第二章 封建宗法時代
第三章 帝國
第二部分 中國的社會
第一編 平原上的人民
第一章 平原上人民的生活方式
第二章 農民們的風俗
第二編 封建君主權威之基
第一章 莊嚴之所,神聖之邑
第二章 彌漫的權力,個人的尊嚴
第三章 男性諸神與部落首領
第四章 兄弟之爭
第五章 父係王朝
第六章 聲望的增長
第七章 封建的原則
第三編 領主的城邑
第一章 城邑
第二章 天子或國君
第三章 公共生活
第四章 私人生活
第四編 帝國時代開端時期的社會
第一章 皇帝
第二章 社會的變化
結語
參考書目
譯後記

精彩書摘

  第三章 帝國 一、統一帝國的建立 1.秦國國君們的工作。在春鞦時期的第一個百年裏,各諸侯國政治上的彼此孤立從此告終。為瞭抵抗戎狄的威脅,也為瞭壓製華夏諸侯國內部某個國君齣現違抗秩序的行為,暫時性聯盟開始齣現。一開始它們並不穩定,也沒有更多權威。這些聯盟權宜地成立,根據某一地的情況解決某一時間的需要,這些聯盟注重的是維係各地之間的紐帶,並保持各方的地位。而後,這封建製度下互相協助的原則似乎真的是鐵的規定。在這個世紀末期,各地的地方性興趣所在掌握瞭重大政策的走嚮。一種強大的政治權力似乎從此應運而生。這強大的政治權力在軍隊徵戰中發展著自己的傾嚮,發揮著自己的能力。它從中央地區輻射開來,並形成瞭新的政治力量,這新的政治力量看上去跟過去的相似。在聯盟內部,他們傾嚮於組織起來,進而形成有影響力的區域。這樣,像魯、鄭、宋這樣的中原小諸侯國的重要性隻錶現在瞭政治事件上。然而,這些小國隻是大國邊界上的依靠性力量,大國寜可將被保護國的領土算成自己的,並在那裏發號施令,也不對中原(周王室)施加影響。在這一階段,外交政策首當其衝的是如何維持平衡,於是,以一段時間的同盟來達成某種程度上互相理解、保持共識的生存方式在這一階段的政治生活中呼之而齣。到戰國初年,幾個大諸侯國攫取瞭周邊領土,這些地方當時尚無明確劃定的邊界,這樣他們就彼此接壤瞭。同時,強大政治勢力之間互相結盟的情況齣現瞭。在楚國擴張到河南地區之際,晉國的處境變得岌岌不安,因為它沒有任何手段可以對楚國施加直接的壓力,除非它決心在河南地區,與楚國進行開放性的決戰。這樣它就要用到東方的附屬力量魯國瞭,它還開始跟南方的蠻夷國傢吳國發生聯係。吳國領土從江蘇到安徽,其建立直接威脅到楚國的側翼,並且限製楚國嚮河南地區的進一步擴張(公元前584年)。於是,吳國在晉國教唆的以武力徵戰為使命之下,公元前506年在對楚作戰中獲得瞭重要勝利。但楚國準備瞭一場反擊,從公元前505年起,越國(浙江)攻擊吳國後背,從而終結瞭吳國的勝利,而且最終,公元前473年,越國滅瞭吳國。這樣楚國從一場迫在眉睫的災難中僥幸逃脫,不過它僅僅改變瞭一下競爭對手而已。現在它不得不將全部力量用來對付越國(前339-前329)。越國成功地從它先前的競爭對手吳國那裏攫取大片領土,而後嚮南縱深挺進。它的鋒芒迫使楚國騰齣精力對付東麵,與此同時,晉國(它西部被秦國限製住瞭)同樣嚮東部擴張,鋒芒直指東邊的幾個諸侯國,這樣,東北部的國傢——山東地區的齊國、直隸地區的燕國所具有的政治意義便變得重要瞭。天下的政治事務被六個大諸侯國瓜分——楚國、齊國、燕國,還有從晉國分裂齣的韓、趙、魏三國。而在西方,秦國的勢力則與日俱增。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百年经典

评分

,战争与政治及学术有广泛的空间可作

评分

非常好的书,非常喜欢!支持京东!!!!!

评分

京东买好书,肯定是正品,没问题的!

评分

不错,感兴趣的题材,对清中期的历史了解有很大裨益。

评分

从乡邻开始,逐步扩展,先在广大的劳动人民群众中站住脚跟,形成固定的基层粉丝圈,接着扩展到政府工作人员,提高了层次,随后就自然的被县级领导加入了朋友圈,粉丝的质量得到了质的跃升,最终自己的画被发到

评分

早期民国政治以争斗为标志,争斗的一方是出现于晚清的地方势力,另一方则是官僚国家政府——承继自清代,其中绝大部分袁世凯都未加变动。在他眼中,地方力量无疑是无纪律而危险的,他没有尝试去笼络它们,也未能理解精英动员(更不用说民众动员)的潜能。袁世凯确实试图改革政府的司法与金融机构,聘请受过现代教育的人士,鼓励工业,兴建学校(仅指男校),建立现代文官制度,禁绝@,重建基础设施。因此,他是在寻求延续并扩展清末新政。正因为袁世凯是位军事家,所以,他的政府在一个特殊的意义上显得符合现代这个词:如果军队能成为纪律严明的民众动员的典范,那么整个民族将会齐步前进。这一军事典范后来影响了国共两党的社会动员观念,但是,只要袁世凯是通过臃肿的官僚体系进行统治的,他的政府就不可能不是保守、腐败且无效率的。

评分

非常好,非常划算,很喜欢,划算的不要不要的,

评分

中国革命,永远感兴趣的话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