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庫:渠陽集

湖湘文庫:渠陽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宋] 魏瞭翁 著
圖書標籤:
  • 湖南曆史
  • 地方文獻
  • 清代
  • 文學
  • 詩歌
  • 文集
  • 渠陽
  • 湖湘文庫
  • 古籍
  • 中華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岳麓书社
ISBN:9787807619994
版次:1
商品编码:11219320
包装:精装
丛书名: 湖湘文库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0
字数:28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內容簡介

  《湖湘文庫:渠陽集》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鶴山集》為底本,以《四部叢刊》影印宋開慶本《重校鶴山先生大全文集》核校,比較接近《渠陽集》的全貌。
  《湖湘文庫:渠陽集》共十八捲,其中《古詩》一捲,《書》三捲,《記》四捲,《序》、《銘》、《跋》各一捲,《墓誌銘》七捲。

內頁插圖

目錄

渠陽集捲之一
古詩
肩吾摘取“傍梅讀《易》”之句以名吾亭,且為詩以發之,用韻答賦
次韻永平令江叔文鶴山書院落成詩
生朝李肩吾貽詩,次韻為謝
次韻李肩吾讀易亭山茶梅
再賦
鶴山書院前為荷塘三,即其小嶼築亭久矣,春後八日始榜日芙蓉州
再韻和者盈軸,次韻謝之
通道硃宰求時齋字,李肩吾賦詩,次韻
撫州崇仁縣玉清觀道士黃石老工古篆,以李公父書來問字
題尹商卿起宗自信齋
兄子高斯得赴廷對
丁大監文伯得餘近作,讀之疾愈,以詩見貽
先立春一日,電雷雪交作,程叔運賦詩,次韻
朝字韻詩,諸丈倡酬未已,再次韻
送程叔運、高不妄西歸
湖北提刑林寺丞嶽赴召,以書索詩
中鞦無月,分韻得狂字
九月分韻得寒字
送吳門葉元老歸浮光
題東歐王友直尚友堂
贈造琴道士劉發雲,劉亦解緻雷
洪士龍以洪舜俞考功所作《竹洲精捨記》見問
張永平轄作亭於渠河之右,予請名以觀,而通守江君塤賦古詩二十有二韻以落之,用韻和答
次韻廬陵劉時見懷

渠陽集捲之二

答林知錄觀過
答昌化潘知軍子順
答武岡李通判
答荊門張僉判元簡
答遂寜李侍郎
答任總乾
答長沙李縣丞元宗
答曾參政從龍
答劉提乾子澄
答贛州聶侍郎子述
答張大監忠恕,張忠獻之孫
答張大監
答袁衢州甫
答黃子纔輅,硃文公外孫
……
渠陽集捲之三
渠陽集捲之四
渠陽集捲之五
渠陽集捲之六
渠陽集捲之七
渠陽集捲之八
渠陽集捲之九
渠陽集捲之十
渠陽集捲之十一
渠陽集捲之十二
渠陽集捲之十三
渠陽集捲之十四
渠陽集捲之十五
渠陽集捲之十六
渠陽集捲之十七
渠陽集捲之十八

精彩書摘

  答林知錄觀過
  某居靖二年,士風民俗久益相宜。城東築室數椽,為聚友讀書計。士人雖聞見稍陋,然無利祿之誘,故質實近本;無紛華之說,故寡欲易足。又得舊友偕行,相與切磋究圖,自謂庶幾不虛是行矣。來書縷縷奬飾存勞,隻有感激。某頃作《鶴山書院記》,謂古今無未定之天,蓋吾儕分上隻有負罪引慝,何暇怨尤?故不敢以詩人夢夢之說為然。今觀來諭,則天意果難諶,若此又嘆窮理之未盡也。息交絕遊之誨,敢不敬承!
  答昌化潘知軍子順
  某恰書山中二考,溫尋舊讀,粗有絲發之進,自謂不虛此行。顧蜀稷未清,淮氛日甚,有如來教所謂浙西水災者,特其一端耳。每一念之,不勝及緯之憂。是間雖甚僻陋,猶有潭、鄂、洪、袁間朋友。近書能言流殍寇賊之害,雖罪戾之餘,豈暇與聞時事?而君臣義重,終不得而恝然。誨諭諄諄,懷人憂世之意蔚乎其可掬,所以燠休羈窮奬飾愚陋者,尤極廑鄭,而循涯揆分,不足以當此,隻有愧荷。
  答武岡李通判來諭俾作一賀緘,不必求歸,此非愛予之至不及此。但嚮來在外,元不作子公書,今在罪籍,忽爾破戒,心實難之。恐淹速亦不在此。聞遷謫諸公亦有煎迫大甚者,反為所紿,此可見無關得喪也。
  答荊門張僉判元簡
  《先天廬吟》蓋欲追蹤②邵子,此用功非一日。某凡三遊東南,行半天下,交道亦廣矣,如邵《易》,少有能知之者。惟鄉間有張文饒,名行成,自號觀物先生,頗得象數之詳,有《通變》、《經世》、《述衍》、《翼元》、《元包》、《潛虛》、《觀物》七書。大意謂:理者,太虛之實義;數者,太虛之定分。名形之初,因理而有數,因數而有象;既形之後,因象以推數,因數以推理。今不可論理而遺數。此等說極精,僉判曾見之否?程《易》明白完粹,無智愚皆知好之。如邵《易》,不藐之為象數,則憚其難知。嘗欲為之發明,今茲未能也。得生還之後,多活幾年,儻③可以畢此願乎?餘詩大抵精當,但銅屏篆體多誤,隻是鑄工杜撰,諸公褒飾太過。嚮侍坐時精采燁燁,今來詩多有衰病之語,豈詩傢常詞邪?其信然邪?
  ……

前言/序言

  魏瞭翁《渠陽集》,凡十八捲,其中《古詩》一捲,《書》三捲,《記》四捲,《序》、《銘》、《跋》各一捲,《墓誌銘》七捲。
  魏瞭翁(1178-1237),字華父,號鶴山,學者稱鶴山先生。宋邛州蒲江(今四川蒲江)人。寜宗慶元五年(1199)進士第二及第,曆官簽書劍南西川節度判官廳公事,秘書省正字,校書郎,知嘉定府、漢州、眉州、濾州、潼川府,權工部侍郎。理宗寶慶元年(1225),史彌遠當政,以“封章謗訕”、“朋邪謗國”、“欺世盜名”罪名,落職奪三秩,謫居靖州,紹定四年(1231)復原職,進寶章閣待製,為潼川路安撫使、知濾州、權禮部尚書兼直學土院、同簽書樞密院事、督視京湖軍馬兼江淮督府、知福州,終福建安撫使。年六十卒,謚文靖。
  《宋史·儒林傳》有傳,稱魏瞭翁“年數歲,從諸兄入學,儼如成人。少長,英悟絕齣,日誦韆餘言,過目不再覽,鄉裏稱為神童。年十五,著《韓愈論》,抑揚頓挫,有作者風”。又稱其為官漢州,“尊禮耆者,簡拔俊秀,朔望詣學宮,親為講說,誘掖指授,行鄉飲酒禮以示教化,增貢士員以振文風。復蟆頤堰,築江鄉館,利民之事,知無不為。士論大服,俗為之變”。又稱其為學,“丁生父憂,解官心喪,築室白鶴山下,以所聞於輔廣、李燔者開門授徒,士爭負笈從之,由是蜀人盡知義理之學”。
  魏瞭翁所處的南宋時代,內憂外患,積貧積弱。“權臣相繼,內擅國柄,外變風俗,綱常淪敦,法度墮弛,貪濁在位,舉事弊蠹,不可滌濯。”(《宋史》本傳)魏瞭翁以長於吏治著稱,而其一生學術根柢實在於傳承理學。黃宗羲、全祖望稱其私淑硃熹、張械,《宋元學案》列為《鶴山學案》,摘其《師友雅言》、《鶴山大全集》、《鶴山奏劄》中精要。當南宋時,魏瞭翁與真德秀為友,相與推崇程硃,人多以真、魏並稱。而全祖望則雲:“謹案嘉定而後,私淑硃、張之學者日鶴山魏文靖公。兼有永嘉經製之粹而去其駁。世之稱之者以並之西山(真德秀),有如溫公(司馬光)、蜀公(範鎮),不敢軒輊。梨洲則曰:‘鶴山之卓犖,非西山之依門傍戶所能及。’予以為知言。”近人繆荃孫有《魏文靖公年譜》,近年彭東煥作《魏瞭翁年譜》,蔡方鹿著《魏瞭翁評傳》,張文利著《魏瞭翁文學研究》,對其生平、學術有詳盡論述。

用户评价

评分

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富兰克林被称为美国之父。在谈起成功之道时,他说这一切源于一次拜访。在他年轻的时候,一位老前辈请他到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中见面。富兰克林来了,他挺起胸膛,大步流星,一进门,“砰”的一声,额头重重地撞在门框上,顿时肿了起来,疼得他哭笑不得。老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了笑说:“很疼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察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当成一次悟道,他牢牢记住了老前辈的教导,把谦虚列为他一生的生活准则。

评分

从祀孔庙的魏了翁著作。

评分

魏了翁(1178-1237),字华父,号鹤山,学者称鹤山先生。宋邛州蒲江(今四川蒲江)人。宁宗庆元五年(1199)进士第二及第,历官签书剑南西川节度判官厅公事,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知嘉定府、汉州、眉州、泸州、潼川府,权工部侍郎。理宗宝庆元年(1225),史弥远当政,以“封章谤讪”、“朋邪谤国”、“欺世盗名”罪名,落职夺三秩,谪居靖州,绍定四年(1231)复原职,进宝章阁待制,为潼川路安抚使、知泸州、权礼部尚书兼直学土院、同签书枢密院事、督视京湖军马兼江淮督府、知福州,终福建安抚使。年六十卒,谥文靖。此书很好,趁活动购入。

评分

从祀孔庙的魏了翁著作。

评分

魏了翁是南宋时期的重要学者,《宋史·儒林传》和《宋元学案》有传.理宗宝庆元年(1225),史弥远当政,魏了翁以“封章谤讪”、“朋邪谤国”罪名,贬谪靖州,今湖南怀化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前后七年,著成《九经要义》,诗文编为《渠阳集》.《湖湘文库》规划中的《渠阳集》,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鹤山集》为底本,以《四部丛刊》影印宋开庆本《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核校,比较接近《渠阳集》的全貌.

评分

评分

该书校点者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黄尚明先生,通审人为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丁如明先生。

评分

评分

不错的书,不过这不是魏了翁的全集。魏了翁(1178—1237) ,南宋学者。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庆元五年(1199)进士。官至端明殿学士。嘉熙元年(1237)卒,年六十,谥文靖,追赠秦国公。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高"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推崇朱熹理学,又和陆九渊接近。私人藏书极富,自称“余无他嗜,惟书癖殆不可医,临安人陈思多为余收揽”。先后收藏有10万卷,与叶梦得并称为南宋著名藏书家。后来为了创办鹤山书院,将其藏书大半捐献给书院,供生员阅读。宋理宗特御书“鹤山书院”四字为赠。鹤山书院“尊经阁”藏书数量曾经超过南宋国家图书馆,且大部分是其旧藏和抄录所藏之副本,再访得旧书,达10余万卷,其藏书规模是宋代各大书院之首。他曾说:“尝观苏文忠记李氏山房,谓秦汉以来,书益多学者益以苟简”。又云:书日传万纸而土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夫非书之罪也,书日多而说日明,俊慧者剿说浮道可以欺世,不必深体笃践也;多柴者广采兼畜可以辑文,不必穷搜博考也。今先生(指朱熹)之书满天下,而其道无传焉”。对尤袤藏书佩服之极,写有《遂初堂书目·跋》,自称“余生晚,不及拜遂初先生,闻储书之盛,又恨不能如刘道原所以假馆春明者。”此跋文叙述了南宋部分私人藏书家的藏书故实,如王溥、李昉、井度、毕士安、杨徽之、晁迥、刘羲仲、宋绶、江正等。魏了翁又考察河图、洛书之数的源流,对此不无疑问。河图、洛书之数古无明文,汉儒以后始谓羲卦本之图,禹畴本之书。本朝诸儒始有九为图,十为书;九为书,十为图之说。二者并行,莫之能正。至朱文公始以九图十书为刘长民托之陈图南,辞而辟之,而引邵子为证。然邵子不过曰:圆者河图之数,方者洛书之文,第言圆方,不言九十。河图、洛书之数的来源并不明确,直到汉儒以后才有伏羲八卦本之河图,大禹九畴本之洛书之说,而宋朝更出现九图十书和十图九书两种说法。朱熹以十图九书为是,并以邵雍之说为据,在《易学启蒙》中反复辨析。不过,在魏了翁看来,此说也并不可靠。其最大的弱点就在于邵雍本身的说法并不明确,朱熹的证据不可靠。邵雍说:“盖圆者河图之数,方者洛书之文,故羲、文因之而造《易》,禹、箕叙之而作《范》也。”(第207页)邵雍只言方圆,不言九十之数,这不能说明河图洛书孰九孰十。从二图表象来看,“戴九履一之图其象圆,五行生成之图其象方,是九圆而十方也,安知邵子不以九为图,十为书乎”(卷63《跋司马子巳先后天诸图》)?不但如此,朱熹本人也颇有疑问。他说:“《易》、《范》之数,诚相表里,为可疑耳。”又说:“安知图之不为书,书之不为图?”(卷63《跋司马子巳先后天诸图》)?而近世大儒朱震、张行成都以九为图十为书。朱震以《列子》作证据,张行成则据依邵子之说为主。二者实难定取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