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律疏議》,又名《故唐律疏議》,是目前我國傳世的第一部完整的法典,也是研究唐代曆史以及東亞古代法製的必讀書。《唐律疏議》最初淵源於唐高宗永徽時期編纂的律疏。當時唐朝曆經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的努力,已經有瞭武德律、貞觀律和永徽律,卻沒有一部對律的統一解釋,永徽三年(652年),高宗皇帝命太尉長孫無忌、司空李績、尚書左僕射於誌寜、刑部尚書唐臨、大理卿段寶玄、守尚書右丞劉燕客、守禦史中丞賈敏行等眾人,負責編纂一部對永徽律的官方法律解釋。一年之後,法律解釋書編纂完成,共三十捲。本次點校是在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礎上,力求精益求精而成。
進律疏錶
故唐律疏議捲第一 名例 凡七條
故唐律疏議捲第二 名例 凡一十一條
故唐律疏議捲第三 名例 凡一十條
故唐律疏議捲第四 名例 凡八條
故唐律疏議捲第五 名例 凡八條
故唐律疏議捲第六 名例 凡一十三條
故唐律疏議捲第七 衛禁 凡一十八條
故唐律疏議捲第八 衛禁 凡一十五條
故唐律疏議捲第九 職製 凡二十三條
故唐律疏議捲第十 職製 凡一十九條
故唐律疏議捲第十一 職製 凡一十七條
故唐律疏議捲第十二 戶婚 凡一十四條
故唐律疏議捲第十三 戶婚 凡一十八條
故唐律疏議捲第十四 戶婚 凡一十四條
故唐律疏議捲第十五 廄庫 凡二十八條
故唐律疏議捲第十六 擅興 凡二十四條
故唐律疏議捲第十七 賊盜 凡一十三條
故唐律疏議捲第十八 賊盜 凡九條
故唐律疏議捲第十九 賊盜 凡一十七條
故唐律疏議捲第二十 賊盜 凡一十五條
故唐律疏議捲第二十一 鬥訟 凡一十五條
故唐律疏議捲第二十二 鬥訟 凡一十六條
故唐律疏議捲第二十三 鬥訟 凡一十三條
故唐律疏議捲第二十四 鬥訟 凡一十六條
故唐律疏議捲第二十五 詐僞 凡二十七條
故唐律疏議捲第二十六 雜律 凡三十四條
故唐律疏議捲第二十七 雜律 凡二十八條
故唐律疏議捲第二十八 捕亡 凡一十八條
故唐律疏議捲第二十九 斷獄 凡一十四條
故唐律疏議捲第三十 斷獄 凡二十條
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設計也值得一提,雖然內容是嚴肅的曆史法律文獻,但閱讀體驗卻齣乎意料地舒適。紙張的質地很好,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更重要的是,它的注釋係統做得極其完善,旁注和尾注的區分明確,既保證瞭主體文本的流暢性,又不犧牲學術的嚴謹性。我注意到作者在引用其他史料佐證觀點時,都標注得非常清楚,這對於我後續想要進行更深入的拓展閱讀提供瞭極大的便利。這本書不像是給普通大眾的“入門讀物”,更像是一份送給專業研究者的精美工具箱。每一次查閱,都能快速定位到我需要的關鍵信息,節省瞭我大量時間。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體現瞭編纂者對這部偉大律典的敬畏之心。
评分坦白說,我之前對中國古代法製史瞭解不多,對《唐律疏議》更是知之甚少,以為那是隻供專業學者鑽研的冷門學問。然而,當我翻開這本書時,那種撲麵而來的嚴謹感和學術深度立刻抓住瞭我。作者的處理方式極其高明,他沒有迴避原文的晦澀難懂,而是用一種近乎“翻譯”的精細筆法,將那些古老的法律術語和邏輯鏈條一一拆解重組。每一章的結構都經過深思熟慮,邏輯推進絲毫不拖泥帶水,節奏感掌握得極好。雖然涉及的內容非常專業,但作者似乎總是能找到一個恰當的比喻或類比,將復雜的法律關係拉到現代讀者的認知範圍內。這絕非簡單的整理匯編,而是一次深入靈魂的學術重構,讓我對古代法律條文中蘊含的智慧和局限性都有瞭全新的認識。這書讀下來,感覺智力都被提升瞭一個檔次。
评分我特彆喜歡其中穿插的一些“社會風情畫”。《唐律疏議》本身是關於秩序和規範的,但作者通過對律令條文的細緻考察,描繪齣瞭一個生動的唐代社會側麵。比如,關於田宅、婚姻、賦稅的規定,背後映射齣的其實是當時士農工商各階層的日常生活和利益衝突。它讓我意識到,法律從來不是脫離社會而存在的抽象概念,而是社會生活最真實的鏡子。通過解讀“妨害田室”的條例,我看到瞭唐代農民對土地的珍視和對私有財産邊界的敏感;通過對“教唆犯罪”的處罰,窺見瞭社會道德對個體行為的強大約束力。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把冰冷的法律條文,重新“肉身化”成瞭有血有肉的古代生活場景。
评分這部書簡直是曆史愛好者的福音!我原以為會是一本枯燥的法典匯編,沒想到作者在梳理《唐律疏議》繁復條文的過程中,展現瞭驚人的洞察力和文筆。它不像教科書那樣乾巴巴地羅列條文,而是巧妙地穿插瞭大量的曆史背景和案例分析。讀起來,我仿佛能觸摸到盛唐的脈搏,看到當時的社會結構和司法實踐是如何運作的。特彆是對一些關鍵判例的解讀,深入淺齣,讓人拍案叫絕。比如,關於“親屬相犯”的論述,書中不僅僅是解釋瞭法律條文的字麵含義,更挖掘瞭儒傢禮製在法律製定中的核心地位。每一個注釋和疏解,都像是給曆史留下的一個清晰的腳印,讓我這個初學者也能輕鬆跟上節奏,理解這部鴻篇巨著的精髓。我尤其欣賞它對法律條文背後“義理”的探討,這遠超齣瞭單純的法律文本研究範疇,更像是一部深入剖析古代社會倫理道德的百科全書。
评分從一個純粹追求知識的讀者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學術價值簡直無可估量。它不僅僅是對現存文本的整理,更是一種批判性的繼承和闡發。作者在解釋一些存在爭議的條文時,並沒有采取和稀泥的態度,而是旗幟鮮明地提齣瞭自己的學術觀點,並輔以充分的論據支撐,這極大地激發瞭讀者的思考。讀完後,我不再滿足於對唐朝法律的膚淺認知,而是開始對曆代法律製度的演變産生瞭濃厚的興趣。這本書成功地搭建瞭一座連接古代與現代法律思維的橋梁,它的深度和廣度,足以讓任何一位對中國古代文明感興趣的人感到震撼。這是一部值得反復研讀,每次都有新收獲的經典之作。
评分唐律疏议
评分阶梯延绵,曲折婉转,忽而平缓,忽而陡峭,奇石断壁,巧夺天工,一边缓慢登山一边不忘观景,景物变化无常而观景之心愈加好奇,越是往上登,周围的视野也随之开阔畅视。
评分林轩收购那么多低阶符,就是打算回去再想办法寻引灵草,可哪知道,这么快遇上了敌人,这些符根本就没有重新练过,只好五张五张的用了。
评分《唐律疏议》,又称《律疏》,是指唐朝高宗永徽三年(652年)编定的律文。由长孙无忌等十九人负责编定,永徽四年(653年)颁行。这取代了自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所编定的《武德律》及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所编定的《贞观律》,成为唐朝的法典。且为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法典。
评分唯一遗憾的是胶装,翻阅不便,浪费了那么古典的封面
评分很好的书,是我想要的,价格也很不错,要好好读读了
评分這本書非常好!研究唐史必備!唐史愛好者必備!
评分高速公路以上的山与云,以下的海与水,无不吸引着我喜爱大自然的眼球,郁郁葱葱伴随云雾蒙蒙,湛蓝浩瀚带动汹涌波涛,山的青,云之高,海再深,水甚浩,存在乎渺渺天地,蕴藏世间的宝典,时刻都可以翻阅,跟我们一样沐浴着日和月的光芒,共同呼吸在自由的天空下。唯一不同的是,自然万息不变,而利欲带人走出了自己的本分。
评分唐律疏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