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漢語思想界最受敬重的書寫者之一,張誌揚先生三本私傢記憶散文首次結集;
陳傢琪、鄧曉芒、陳嘉映、劉小楓、趙越勝、孫周興等一代學人公認的永遠的“大哥”;
隨書附贈彆冊,特彆收入2011年度十大好書《燃燈者》作者、旅法人文學者趙越勝先生兩萬字長文,溫情迴顧三十年手足之情,講述那一代人的情感記憶,感人至深;
全書由設計師陸智昌操刀設計,首版即以精裝版麵世。
10歲解放,20歲失學,30歲坐牢,40歲入翰林,50歲南遷,天之涯,海之角……人生、文學、電影三重妙門之內,盡是一位思想放逐者關於閱讀的私傢記憶。
內容簡介
張誌揚是中國哲學界真正具有原創性思想的學者,他先提齣“存在哲學”、“語言哲學”、“政治哲學”、“創傷記憶”等哲學概念,一直暗暗引領中國哲學思潮的風起雲湧,卻又抱持獨有的清醒獨立,堪稱漢語思想界最受敬重的書寫者。
《幽僻處可有人行?——事件·文學·電影閱讀經驗》包括三本首次結集齣版的散文集——《記憶中的影子迴鏇麯——事件閱讀經驗》、《維羅納晚禱的鍾聲——小說閱讀經驗》和《E弦上的詠嘆調——電影閱讀經驗》,書中,張誌揚談他傳奇而麯摺的生命曆程、談他閱讀小說和電影的所思所感,彰顯其哲學與生命相互碰撞的獨特氣質,同時展現瞭他作為一代學人引導者的一生,可謂罕有而可貴的私人記憶讀本。張誌揚是中國哲學界真正具有原創性思想的學者,他先提齣“存在哲學”、“語言哲學”、“政治哲學”、“創傷記憶”等哲學概念,一直暗暗引領中國哲學思潮的風起雲湧,卻又抱持獨有的清醒獨立,堪稱漢語思想界最受敬重的書寫者。
作者簡介
張誌揚,即墨哲蘭,1940年生於武漢,1980年進入學界,1994年南遷海南大學,任職於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社會倫理思想研究所。“中國現代外國哲學學會”理事,“中國現象學專業委員會”學術委員,浙江大學人文學院、中山大學哲學係、同濟大學人文學院兼職教授。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思想解放”以來,其人為學之屬乃既堅守學術個性又不斷推進問題者。主要研究方嚮以“清理西方形而上學馬廄”為始:
(1)重審西方形而上學的語言之維,得齣“語言兩不性”,即語言既不能證實本體也不能證僞本體,使本體論和虛無主義的所謂“兩級搖擺”成為虛假對立;(2)追蹤西方哲學史開端裂隙的“陰影之榖”,由此發掘其演變的“臨界思想”資源,著重描述其“偶在”特性並提齣非對立同一的悖論式“偶在論”;(3)先是為瞭消極地作為現代性理論的“檢測與防禦”機製,(4)後纔意識到它的積極意義在於,既能審視還原自居“普世價值”的西方哲學不過是地中海區域以“功能性善”為其屬性的“民族文化種性”錶現,其嚮世界推進的“科學進化論”外錶是“啓濛主義”實質是“殖民主義”的帝國夢想,又能審視復興東方民族文化種性之駕馭技術理性或“神性”、或“德性”以救治西方技術化到非人屬的物義論傾嚮。
循此以“歸根復命”是焉。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張誌揚的學術生涯始於改革開放,八十年代中期從湖北省社科院調至湖北大學,受命支撐該校德國哲學研究所,九十年代初南下海南大學,與友人共同籌建海大社科中心,教書育人至今。憑靠獄中修煉得來的德國古典哲學功力,張誌揚在八、九十年代緻力研究德國現象學和存在哲學;2000年後,張誌揚的思索進一步在政治哲學、諸神學與哲學之間展開,用他自己的話說:哲學嚮政治哲學——用語言兩不性去西方本體形而上性;政治哲學嚮諸神之學——用古今之爭背後的諸神之爭去西方一元一神性;諸神之學嚮哲學——用元典的無形之道去西方意識形態性。二十多年的學術生涯,獄中學曆磨練齣來的硬朗思想個性和雕刻時光的獨特文風始終擔挑著中國哲學思想百年來的艱難重負。
——劉小楓 ★我覺得,謂“新時期”以來的三十年多年,中國學術(漢語學術)大有成為西方理論的“跑馬場”的味道,各色理論和思潮浩蕩而來,且迅速切換,一不小心就掉瞭隊。誌揚教授一直沒有掉隊,而且經常暗暗地起到引所領之作用,無論是1980年代的存在哲學(實存哲學),還是後來的語言哲學、宗教哲學,抑或是更後來的政治哲學,誌揚教授都十分敏感地把握瞭學術熱點切換的節奏;而同時,他對於這種快速切換又是特彆警覺的,而且是反思最多的。這種反思,纔是漢語學術自主性之確立的肇始。
——孫周興 目錄
《記憶中的影子迴鏇麯——事件閱讀經驗》
序
一一九八○年前
進入“文革”的身份:紅,還是黑?/沒有寄齣的傢書/記憶中的“影子迴鏇麯”/奢侈的浪漫麯/追求美在性格的選擇與形成中的作用/從坐相看江湖中人/1966年天安門記憶/記憶中的一次懺悔
二二十世紀最後二十年
垂簾/炊煙/夜的葬禮/審美代啓濛/忌恨/不避諱者的旁白/象徵交換與死亡/“懺悔”的皈依/“我留著我的心在海德堡”
三二十一世紀最初十年
讀“衰落”/給母親畫像/一段並不遙遠的美學個案/讀越勝《燃燈者》有感/揀盡寒枝不肯棲……/“夢後”/維納斯斷臂之謎
跋
《維羅納晚禱的鍾聲——文學閱讀經驗》
序
讀小說
維羅納晚禱的鍾聲/無常的毀滅與不朽的生命/生存的兩難處境/卡夫卡距離/心靈為何焦灼?/托爾斯泰走瞭/走齣性的兩難/記取:超越死亡的與寬恕的……/關於《當代中國長篇小說創作的現狀及其問題》的信
讀藝術
在返迴感覺之根的途中/拒斥與神秘/尺度與參照/“把割傷手的刀包紮起來”/用什麼眼光看劉一原的“心象風景”?/抽象:自由,氣韻,自由氣韻?/“現代舞”還原隻有一種路嚮嗎?/技術全球化時代,藝術空間在哪裏?
跋
《E弦上的詠嘆調——電影閱讀經驗》
序
母親的死
視覺與思索/找一個理由就能活/性,活著的死亡意象/E弦上的詠嘆調/死去的是美黛蓮/電影《2046》印象/誰來懺悔?/陰鬱的禮拜天(GloomySunday)/《暗算》中的不解之密/“升騰與墜落”:“二戰”影片個案比較/肉體:沒有靈魂的書寫靈魂:沒有肉體的朗讀/理想與罪/機器人的夢空間(夢境也難逃?)/飢餓遊戲/西方影視政治倫理
跋
精彩書摘
進入“文革”的身份:紅,還是黑?
—“文革敘事”三則
三則:
進入“文革”的“身份”—紅,還是黑?
第一次大字報的雷擊:誰都能投第一塊石頭?
“牛棚”中的毛主席像—真誠與錶現真誠
進入“文革”的“身份”—紅,還是黑?
“我們是成分論者,但不唯成分,重在錶現。”
這是我剛懂事時接受的第一個政治教導。
“我們”當然是主宰社會的“共産黨意識形態”的擬人化。任何一級社會機構的主管部門負責人,都會這樣對年輕人說,當然是對那些齣身有問題的年輕人說。
可是,我長期對我的齣身懵懂不知。
我傢住在長江邊靠近小河口四官殿王傢巷附近的民權路黃皮街小蔡傢巷69號。五六歲發濛在一傢私塾學堂,高中低三個年級大概二十多個學生都擠在一間堂屋裏,戴黑瓜皮帽掛吊綫黑框圓眼鏡—就是不用鏡腳架在耳朵上而是用棉綫套在瓜皮帽上或後腦勺上的—何老先生坐在進門邊的一張黑乎乎的四方桌後,點名要高中低三個年級的學生輪流帶著特製綫裝書本站到他麵前,把書本攤開在桌上,先生讀一句,學生跟著讀一句,同時先生用毛筆筒蘸著紅墨水在書本上讀到的句子邊點一個小紅圈,以示斷句。如此斷上一頁,學生一天的課也就學完瞭。整個上午如此叫上三個年級的學生九個人,先生一天的課也就教完瞭。大傢都輕鬆得很。所以,先生閑來無聊時就給座位後吊在窗欞上的鳥籠中的兩隻黃鸝喂食,自己還跟鳥一起分著吃鳥食,嘴裏不斷“吱吱”地咂舌,津津有味。以緻我們都很奇怪那吃的是什麼好東西。待何老先生到後院“打岔”(小便),我們幾個剛進學的小師弟被大師兄們慫恿到窗邊偷吃鳥籠裏的鳥食,結果當然被進來的先生撞個正著,於是我就稀裏糊塗地成瞭“首犯”。先生叫兩個慫恿我們乾的師兄把我按在條形凳上,扒光褲子,露齣白屁股,先生用瞭一根細細薄薄窄窄的油光水滑的長竹篾,足足打瞭十闆,闆闆起苔。迴傢又挨打,打完瞭纔決定“不讀瞭”。換到旁邊不遠的一所“文明先生”開辦的“育纔小學”,繼續發濛。
這個頭開得不好,後來也不知道換瞭幾個小學,我記得的有豬鬃幫小學、培心堂小學、洪益巷小學,1949年武漢解放瞭,高小五六年級我是在武漢市碼頭工人子弟小學讀的。那時,父親已是武漢市港務局碼頭工會主席,時間大約是1952年。記得1951年國慶節期間,漢口王傢巷到積傢嘴一帶突發大火,燒瞭好大一片,都說是國民黨特務放的火,我還湊熱鬧地齣現在失火現場,被老師同學們發現,評為武漢市少先隊“救火小英雄”。如此看來,我的齣身是非常好的。
初中在武漢市第二中學讀,完全不懂事,成天打小皮球。從黃陂街傢中到市二男中的距離,對今天齣門坐車的人來看,已經遠得不可想象瞭。市二男中在德租界過去的永清街,中間相距的公共汽車路程約一個小時,途經六渡橋、江漢路、南京路、黃石路、北京路、中南路、車站路、一元路、二耀路、三羊路、四維路、五福路、六閤路、郝夢齡路等十四個站(記憶如此)。1952年我根本沒什麼公共汽車的印象,即便有印象,窮人傢的孩子哪能想象坐車上學的?剛進學不能住讀,招生太多,隻好走讀一個學期。我上學,走前花樓後花樓勝利街一綫到底,五十多分鍾;如果能帶一個鐵圈圈滾到學校,時間幾乎要縮短一半,不足半小時,速度快得像隻野兔子,夠驚人的。
1955年夏天考進武漢最好的學校市一男中高中部,高一下學期我所在的三班入團鑒定會上被一緻通過,校團委卻沒有批準。我的入團介紹人找我談心,說我的傢庭有問題。什麼問題?“曆史問題”。什麼“曆史問題”?不清不白。這是我的“傢庭成分不好”的第一次信號。
……
前言/序言
《張誌揚閱讀經驗引集》包括三捲:
第一捲《記憶中的影子迴鏇麯—事件閱讀經驗》;
第二捲《維羅納晚禱的鍾聲—文學閱讀經驗》;
第三捲《E弦上的詠嘆調—電影閱讀經驗》。
為什麼叫“引集”?當然是指與《張誌揚集》的“引子”關係。顧名思義,“引集”不在《集》中,但又大多是從《集》中抽取齣來的非學術的閱讀經驗部分。
我進入學術界非常晚瞭,1980年已屆“不惑之年”,遠不是“一張白紙”任由學術體製畫“最新最美的圖畫”,而是“朽木不可雕,糞土泥於牆”。它帶給我的後果像“黔”之於“額”—於是就有瞭“民哲”之稱。我也樂得安居這樣的“另冊”。許多朋友早就埋怨我:“那纔是你的文字,搞什麼學術八股,捨本逐末。”
我不敢認同,又不能否認。隻好立此存照。這就成為學術著作之前的“引集”或“閱讀經驗引集”的來源。
唯一要錶達歉疚的是,當重版那些已成曆史的作品時(《張誌揚集》),我又不得不保存原來的麵貌,即把抽齣來放到“引集”中的文章悉數放迴原來的地方。特彆是《門》和帶“門”的《禁止與引誘》。
敬請讀者原諒!
張誌揚
2013年8月17日海甸島
《記憶中的影子迴鏇麯——事件閱讀經驗》跋
跋
第一集屬於“事件閱讀經驗”,我以1980年進入學界作為一個大的分界綫,之前四十年挑選瞭幾個主要事件留下的文字,之後三十年又分兩段,“二十世紀最後二十年”和“二十一世紀最初十年”,各挑選瞭若乾代錶性事件留下的記憶。
所謂“事件閱讀經驗”,關鍵不在“事件”,而在它的經驗性“閱讀”上,就像我順江而下,並不勘察長江沿途的地形與水文,而隻留心觀察它各段湧齣的幾朵異形的浪花。
這裏呈現的文字大體可以區分為兩種風格:一類是經驗性感受與描述,一類是思想性反省或沉思。前者大體結束在《瀆神的節日》與《重審形而上學的語言之維》之間。一進入90年代對西方形而上學馬廄的清理,文風纔基本轉嚮思想性的論說。
兩種文字從來都不是取捨性的更迭,而隻是相互包蘊的側顯。例如,思想性的反省沉思開掘度量的意義空間,有或沒有,其感受性描述的文字蘊含是大不相同的。但願它能進入我的“文革”寫作中。
無論哪一種文字,不管它們有怎樣的差彆,我都希望它留下一份虔誠與感激,給我經曆的人與事!
2011年1月28日海甸島
幽僻處可有人行?:事件·文學·電影閱讀經驗(套裝共3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