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性之城 尋找丟失瞭的“爸爸”

父性之城 尋找丟失瞭的“爸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韓] EBS《父親之城》製作組 著,全紅花 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4098278
版次:1
商品编码:11673520
品牌:读品联合(TASTEFUL READING)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4-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248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韓國EBS電視颱親子教育紀錄片
  ◆火爆程度超過《爸爸去哪兒》
  ◆感動全韓的父親讀物
  ◆爸爸不能缺席孩子的成長
  ◆成為真正的男人,從做個好爸爸開始
  ◆無論爸爸去哪兒瞭,此書都能把丟失的“爸爸”找迴來

內容簡介

  每一位媽媽看過都會推薦給爸爸的書
  每一位爸爸看過都會找迴父性的本能
  《父性之城:尋找丟失瞭的“爸爸”》將和讀者探討:
  妻子懷孕時,丈夫身上發生的荷爾濛以及心理變化;
  →準爸爸的身體裏已經開始孕育父愛之花,隻等孩子呱呱墜地。
  爸爸也會齣現的“妊娠反應”;
  →準爸爸已經在生理上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做好瞭準備。
  不可代替的“父乳”喂養;
  →母親喂給孩子乳汁,父親喂給孩子頑強的精神之愛;
  本書披露從未被人揭示的爸爸的新形象!
  父性是男人身上沉睡的本能,
  喚起這一本能,
  給孩子一個真正完整、幸福的人生!
  媽媽們,請給爸爸在孩子的世界安排一個座位!——在每個寶寶齣生的那一刻,所有的父親都準備好瞭,但是母親的態度卻決定瞭他們是否能夠加入其中。換句話說,那些疏離的父親,很多是被母親推齣去的!
  ——第一章:父性之本能的燈亮瞭
  父愛是孩子成長的“主乾”!——爸爸對孩子情緒、社會性等各方麵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也正是這個原因,我們的傢庭中,不能沒有父親這個角色。
  ——第二章:爸爸的逆襲
  當爸爸,其實也是一個技術活!——到底應該用怎樣的思想、價值觀和態度當一個好爸爸;如何建立爸爸與孩子之間親密關係;父子之間的親密關係對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著怎樣的作用。
  ——第三章:好爸爸的熱潮
  再忙也要當個好爸爸!——處於現代社會諸多壓力下的父親們,如何平衡獨當一麵的男人與親切溫情的父親這兩個角色,如何達成內心的需求,在成為一個好爸爸的同時,實現自己,成就自己。爸爸的幸福感決定一個傢庭的幸福感!
  ——第四章:男人和爸爸

作者簡介

  EBS《父性之城》製作組,EBS電視颱,是韓國專業的親子教育電視颱。自電視颱開播以來,策劃並製作瞭大量優秀的教育類電視節目,在韓國具有廣泛、深入和持久的影響力。《父性之城》是EBS電視颱2012年製作的一檔教育類節目,這個節目將關注的焦點放在長久以來一直被邊緣化的“父親”這個角色上,通過各種實驗、研究和追蹤采訪,邀請諸多專傢,探討“父親是誰?”“如何成為父親”“父親應該有怎樣的價值”。這部紀錄片被韓國教育部評為紀錄片。

精彩書評

  ★在說明“成為好爸爸的方法”之前,我想請大傢先明白“爸爸”是什麼
  世上所有的父親都愛自己的孩子。這種愛改變父親的行為。這種行為不應該是因為外因或情況所迫而發生,而應積極主動,自己有意識地尋找和領悟父親的本質。成為父親意味著,成為真正的男人、真正的傢長。通過《父親之城》這本書,我想幫助爸爸們擺脫助手的角色,成為堅實的傢庭主體,也想和他們一起探索成為真正的男人的方法。
    ——天主教大學議政府聖母醫院院長金英勛
  

  ★所有幸福的源泉在於父親。父親關注自己,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那麼這將影響到孩子和整個社會。所以,這本書的問世正是,讓他們看到自己的現狀,並且給他們一個迴顧自己人生的機會。無論如何,我都希望《父親之城》這本書,能為那些作為父親,作為男人,作為人卻又失去自我的父親,苦苦尋覓傢庭幸福的父親們,提供真正幸福的源泉。
  ——Duranno父親學校運動本部常任理事金成默
  

目錄

第一章
父性之本能的燈亮瞭
1準備好當好爸爸瞭嗎?
為什麼現在談父性
這世界隻有母性的本能,沒有父性的本能嗎?
第一次感受的一個存在,孩子的心跳聲
男人一生最大的變化是成為父親
2爸爸特彆的變化
妻子懷孕的話,丈夫的身體也會發生變化
想和小孩建立關係的心情,父代母育綜閤癥
Tidbits一起承受懷孕和分娩的痛苦,地球村父代母育的風俗
當瞭爸爸以後,男性荷爾濛就會減少
做一些反常行為的父性的開始
3我心裏的父性漸漸強大
爸爸和孩子幸福的肌體接觸,袋鼠護理法
本特森氏盲目挑戰的“父乳喂養”
Tidbits全世界都為之震驚:另類的爸爸“父乳喂養”
日本新爸爸的父愛教育
明白瞭自己父親的愛
4養育是誰的領域?
女性的身份是養育者
媽媽是看門人
媽媽們,邀請爸爸參與到養育中吧
第二章
爸爸的逆襲
1沉睡的爸爸的能力開始蘇醒
韓國爸爸的育兒休假的現狀
Tidbits為瞭讓爸爸和媽媽一起迎接孩子的誕生,而製定的配偶産假製度
爸爸和孩子建立關係的各種方法
由孩子選齣的最高的父親形象:朋友型爸爸(Friendy)
2爸爸和媽媽不一樣
教育的媽媽VS自由的爸爸---陪孩子一起玩
乾預的媽媽VS觀望的爸爸---想象孩子的未來
和孩子情感交流的特彆實驗
爸爸和媽媽,請理解彼此的差彆
爸爸和媽媽的差彆,對育兒的效果
男人的大腦VS女人的大腦---爸爸和媽媽的差彆
3讓孩子成長的爸爸的作用
爸爸的作用給孩子成長帶來的影響
Tidbits爸爸是所有人際關係的核心要素嗎?
孩子不同的成長階段,爸爸的作用也不一樣
孩子的情緒發展和爸爸的作用
和爸爸親近的孩子,社會性也好
……總而言之,爸爸的位置必不可少
第三章
好爸爸的熱潮
1我是好爸爸
“育兒男”,育兒的男人最帥
好爸爸的代錶國傢,瑞典
爸爸俱樂部和大傢一起思考育兒問題
Tidbits媽媽的産後抑鬱癥&爸爸的産後抑鬱癥
世界上最好的爸爸,阿卡族
爸爸們開始行動瞭,小學的父親會
2和孩子建立情感紐帶的爸爸們
通過畫爸爸,能看齣孩子們的心理
每天和孩子玩十分鍾的爸爸
用爸爸的方式建立情感紐帶
如果爸爸的愛心指數高,孩子就會有變化
與爸爸的愛心指數改變孩子
3隨著孩子,改變自己的好爸爸
不嬌生慣養女兒
Tidbits缺少父愛的女兒會暴食嗎?
把兒子培養成男子漢的爸爸
和叛逆期子女相處的方法
世上所有的爸爸們和孩子交流吧
第四章
男人和爸爸
1對“父親之城”的考察
尋找內心的“我”
我是“男人”
“爸爸”的資格
2爸爸的自畫像
爸爸的人生很辛苦
危機中的爸爸陷入瞭男人的自卑感
不要強迫自己成為好爸爸
3爸爸,您幸福嗎?
隻有爸爸幸福瞭,傢人纔能幸福
如何當父母,需要接受教育
育兒的爸爸和子女一起成長
爸爸,您幸福嗎?
《父親之城》的尾聲
+“你是好爸爸”































精彩書摘

  準備好當爸爸瞭嗎
  為什麼現在談父愛
  當爸爸意味著什麼,當個好爸爸又意味著什麼?
  長久以來,父親角色一直遊離於傢庭之外。按照傳統習慣,爸爸是遠離育兒的。可是隨著時間的列車駛進21世紀,世界各國的爸爸們開始紛紛迴歸傢庭,在養育和陪伴孩子上投入越來越多的時間。韓國的爸爸們也開始反思,其中一些先行者已經嘗試著與妻子一道,加入到瞭育兒的行列中來——沉睡的父愛本能被喚醒瞭。
  現代的傢庭文化注重父親的作用。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爸爸加入到育兒的行列,社會上齣現瞭一股討論“什麼是好爸爸”的熱潮。我們去逛書店的時候,也能看到很多有關爸爸育兒如何影響子女發展之類的書。而且,現在的小孩也不像從前的孩子那樣認為爸爸是嚴格的、有距離感的人,這種變化也反映齣如今爸爸參與育兒的社會現象。也就是說,現在育兒不再是媽媽的專屬領域瞭。之前,我們一直生活在“負責傢庭生計的爸爸”和“撫養子女的媽媽”的絕對觀念中,但是這種思維方式在産業化、信息化時代發生瞭很大的變化。隨著越來越多的女性參加社會活動,人們嚴格的性彆意識變得淡薄瞭。
  即便如此,依然有很多爸爸們天天疲於工作,很難找到作為父親的存在和意義。甚至,因為在傢庭中地位的模糊和傢人的冷落,而近乎失去自我。所以,現在正是我們尋找,統一理想與現實的全新的“父親角色”的時候。
  走在爸爸育兒最前沿的瑞典、其他北歐國傢及日本等,在這些國傢中,我們能看到爸爸育兒的變化。我們國傢也是,以年輕爸爸為主的爸爸們,正在就新的育兒概念開展熱烈討論。他們大部分是在大男子主義的爸爸管教下長大,所以習慣瞭嚴厲的父親、慈愛的母親的傢庭模式。而且,他們和父親之間沒有多少愛的錶達或對話。也就是說,他們沒有看到現代社會爸爸育兒的樣子。但是,他們卻要麵對21世紀社會對爸爸們所要求的新的父性。
  隨著更多的媽媽走嚮社會、參加經濟活動,育兒負擔成瞭社會問題,同時也引起瞭關於爸爸育兒的話題。那麼,是什麼讓我們把爸爸和育兒聯係到一起的呢?現代社會是由核心傢庭組成,隨著子女數量的減少,爸爸們應該比過去更加積極主動地與子女溝通聯係。而且,在典型的産業化時代傢庭中長大的爸爸們很清楚,小時候自己對父親有什麼樣的期望。他們也知道,爸爸和子女之間,不應該隻是有著很近的血緣關係,而在感情方麵卻很遠,爸爸應該經常陪伴孩子。也就是說,有瞭這些認識,現在的爸爸們知道,自己能夠實現小時候對爸爸的所有期待。這其實也是這個時代對爸爸提齣的角色要求。
  現在的大部分傢庭中,對孩子的教養主導權依然掌握在媽媽手裏。特彆是育兒方麵,媽媽的支配地位是絕對的。參加工作的媽媽比以前多瞭許多,但是人們依然普遍認為,應該由媽媽來承擔育兒。盡管如此,工作的媽媽、育兒的爸爸在我們看來並不新奇。因為,時代已經改變瞭。雖然爸爸育兒的比例遠遠低於媽媽,不能成為主體,可是不管怎麼說,傢庭中爸爸的作用正在不斷擴大。
  作為負責傢庭生計的傢長,在原有責任的基礎上還要考慮育兒問題,對於爸爸來說,負擔是不是過於沉重瞭呢?難道爸爸就該總是犧牲自己嗎?社會對爸爸的要求是不是過多瞭呢?對於這些疑問,我們有新的理解:育兒不僅僅意味著爸爸的作用擴大瞭,而且還說明育兒來自於爸爸的本性。這不是犧牲,而是這個時代要求的爸爸的價值體現。
  育兒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爸爸育兒會是一次爸爸自我成長的機會,是和傢人一起尋找幸福的一次經曆。如果爸爸想成為一個明智的育兒參與者,那麼最好不要認為自己是在擔當媽媽的角色。爸爸應該和媽媽商量,如何更閤理有效地分擔傢庭事務,從而定位自己的傢庭責任。這樣一來,孩子、媽媽、爸爸都會發生新的變化。因為有瞭新的育兒參與者爸爸,媽媽能夠實現更有價值的子女養育,繼而孩子也能得到更平衡、更閤理的照顧。
  不管世界如何改變,時代如何變遷,爸爸依然影響著傢庭,依然是子女最堅實的靠山。所以結論是,改變的不是爸爸的作用,而是爸爸作用的價值。因此,我們應該確認爸爸的存在感,改變對好爸爸的認識。隻有在這個基礎上,我們纔可以談論兼顧傢計和育兒的爸爸角色及所謂的父愛。
  隻有母愛本能,沒有父愛本能嗎
  從生物學角度解釋的母性是與生俱來的本能。因為害喜、感受胎動、十月懷胎、分娩、母乳喂養,這些都是隻有媽媽纔能體驗的。考察整個人類曆史我們也能知道,母愛是人類賦予女性的道德和社會責任。那麼,父愛又是怎樣的呢?
  人類曆史學傢彼得·葛瑞(PeterB.Grray)教授和剋米特·安德森(KermytG.Anderson)教授在他們的閤著《父親的誕生》(Fatherhood)裏是這樣描寫父愛的:我們看到的人類的父愛,是類人猿具有的獨特的行為,是人類進化過程中齣現的現象。他們還認為,父愛與一夫一妻製的齣現有密切的關係。即丈夫在外打獵、妻子在傢裏做傢務的持久關係形成後,又齣現瞭需要照顧的小孩,本能使他們喜愛和關心這個小孩。
  如此看來,父愛原本就存在,隻是沒有母愛那麼明顯,而且男人通常不善於錶達父愛,甚至有些人還需要學習。為此,我們拜訪瞭努力尋找自身父愛本能的爸爸們。
  趙富哲,結婚七年後有瞭第一個孩子,他一嚮沉默寡言、老實無趣。顯然他不是在很年輕的時候有瞭孩子,但是聽到妻子懷孕的消息後,他似乎並沒有什麼反應。這樣的他,後來卻突然變成瞭一個讓妻子都大為震驚的和藹可親的準爸爸瞭。這種變化齣現在他看到胎兒的立體超聲波照片後。他現在一有空就會撫摸妻子的肚子,和胎兒說話。看著過分撫摸妻子的肚子、格外關注胎兒的他,我們很難想象這就是曾經那個老實無趣的丈夫。難道,趙富哲身上突然齣現瞭之前沒有的父愛本能嗎?
  “開始看的時候是一個小點兒,真的就像畫裏的一個點兒。原以為就隻是這些,後來看四維立體超聲波照片時,我看到瞭小孩子臉的輪廓。啊!這就是我的兒子啊!然後就覺得自己突然清醒瞭……我現在還不瞭解(育兒和分娩),妻子已經學習瞭,可是我一點都沒有學。我打算現在開始學習,我要和妻子一起努力。”
  妻子臨近分娩,他親自準備嬰兒衣服、被子、玩具,看著這些嬰兒用品,按捺不住興奮的心情。富哲比妻子更早地準備嬰兒用品,就在幾天前這是讓人難以想象的。富哲就是這樣慢慢變成一個爸爸的。
  日本一嚮非常關注爸爸育兒。日本父愛(FatheringJapan)代錶安藤哲也舉辦瞭十多年的準爸爸育兒教育和有關爸爸作用的講座。他認為,為瞭喚醒父愛,爸爸們需要學習。這次講座來瞭十五六名準爸爸,其中大部分人是嚮公司請假來聽講座的。雖然講座沒有安排在周末或晚飯後,而是在平日裏舉辦,可是仍然吸引瞭很多人。看到這樣的場麵,安藤說,二十年前自己開始做育兒教育的時候,根本不會齣現這種情況。事實上,我們在學校或傢庭裏,都沒有專門接受過關於爸爸的教育。對於男人來說,一生中最大的變化就是成為爸爸。盡管如此,成為爸爸之前他們沒有任何的準備。安藤說,我們現在正處於探索爸爸教育新方法和新模式的時期。
  “育兒是我們在孩子齣生之前就要著手的事情。妻子懷孕期間,丈夫參與育兒,對妻子分娩有很好的幫助。不需要特彆的努力,隻要爸爸具有主動撫養孩子的覺悟和責任感,我相信任何爸爸都會成為好爸爸的。”
  日本的準爸爸們為瞭能成為育兒的主體,正在積極主動地參加區政府舉辦的免費育兒學習班。今天的課題是“給孩子洗澡”。課堂上使用瞭高50厘米、重3韆剋的新生兒模型,以實現逼真效果。
  準爸爸們把模型當成自己的小孩,小心翼翼地、認真地練習著。他們按照講師教的,小心地把模型放到澡盆裏,還跟模型說“洗澡舒服吧,乖”,然後慢慢地用溫水給模型洗澡。爸爸們的手雖然又大又粗糙,可是他們每個人都很溫柔、很小心地對待手裏的“孩子”。
  “男人不能懷孕,很難切身感受小孩的存在,所以當孩子齣生以後,就更想對他們好。”
  ——準爸爸佐藤孝
  “從來沒有抱過小孩,所以這麼抱著模型是很難得的經驗。”
  ——準爸爸古澤健土
  爸爸們的“第一次”都顯得很笨拙。不過,重要的是,爸爸要做好迎接孩子的心理準備。有瞭這樣的心理準備,就能感受到自己心中慢慢滋長的父愛本能瞭。英國金斯頓大學心理學教授亞瑟·布倫南(ArthurBrennan)說過這樣的話。
  “成為爸爸意味著成為真正的男人。我認為,所有的男人都遺傳瞭愛自己孩子的本能。而這種父愛又改變著男人,改變的不是他們的性格,而是行為。”
  練習給孩子洗澡隻是一個開始,但這是一次珍貴而充實的經曆。準爸爸們為瞭育兒,認真學習曾經不瞭解的知識,他們打算以後也要常常和孩子在一起。就這樣,他們等待著與孩子見麵的激動時刻。這纔是有所準備的育兒者。
  第一次感受到的一個存在:孩子的心跳聲
  男人和女人結婚,是因為相愛的兩個人想永遠在一起。大部分男人不是因為想“當爸爸”而結婚。那麼,突然有瞭孩子,他們會有何反應呢?
  試想,剛結婚八個月的新郎全敏河突然聽到妻子懷孕的消息,會有怎樣的反應呢?讓我們來觀察一下這一瞬間他的變化吧。當然,全敏河事先不知道妻子會打來電話。我們打算讓妻子打電話告訴他自己懷孕的消息。同時,我們將記錄敏河接電話時,由於心情變化引起的腦電波變化。
  “妻子突然來電話說,自己好像懷孕瞭。當時我很吃驚,還有點兒擔心……怎麼說呢,應該是喜憂參半的心情吧。”
  聽到妻子懷孕的消息,丈夫的錶情變化很微妙,猜不透他是想哭還是想笑。那麼,這一瞬間他的大腦會有怎樣的變化呢?天主教大學議政府聖母醫院幼兒青少年科金英勛博士對比瞭丈夫聽到懷孕消息前後的腦電波。腦電波裏包含阿爾法波、貝塔波、伽馬波等快波和西塔波、德爾塔波等慢波。
  觀察結果顯示,敏河腦電波最大的變化齣現在德爾塔波和西塔波上,通常我們高興的時候,腦中會齣現這種慢波。而且,他腦中的貝塔波和伽馬波減少瞭,這是人們感到幸福的時候會齣現的現象。也就是說,聽到妻子懷孕的消息,丈夫的反應是高興的。對此,金英勛博士做瞭如下的說明。
  “大腦根據個體不同的心理、生理狀態,齣現快波與慢波。通常,睡眠或冥想狀態下齣現慢波,警覺時齣現快波。所以,像這種聽到懷孕消息前後的腦電波變化就是快波減少、慢波增多。”
  實驗結果錶明,聽到消息之前,因為丈夫處於警覺狀態,所以腦中齣現瞭快波;而聽到懷孕消息之後,快波減少,慢波迅速占據瞭整個大腦。
  我們通過大眾傳媒或圖書瞭解到,一般情況下,丈夫聽到妻子懷孕的消息以後,通常會是錶情呆滯,或像受到刺激似的神情緊張。而這次實驗隻是記錄瞭敏河聽到消息以後一分鍾內的腦電波,所以姑且可以說,丈夫短時的反應是幸福和喜悅。
  當然,過一段時間以後,經濟問題、撫養責任等問題會給爸爸帶來壓力,讓爸爸感到緊張。到那時,爸爸的感情也許會因為養小孩的責任及由此帶來的負擔,變成復閤型感情。
  在這裏特彆值得注意的是,冥想或睡眠時齣現的慢波——西塔波占據瞭整個大腦。這說明瞭什麼呢?首爾大學醫學研究院互補綜閤醫學研究所薑承烷教授是這麼說的:
  “聽到懷孕消息以後,丈夫大腦中西塔波明顯增多瞭。這說明,聽到懷孕消息的時候,他想要努力解釋自己陌生的感受,即他在努力進行認知,所以摻雜瞭混亂和類似於非現實的復雜的感情。”
  孩子的齣生是值得歡慶的,實際上也讓人感到很高興,可是對準爸爸來說這畢竟是陌生的體驗,所以難免會産生一些混亂的感情。也就是說,正麵的變化和正麵的感性狀態裏會摻雜著復雜的感情。
  問問其他準爸爸們,聽聽他們聽到妻子懷孕消息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吧。結果和敏河的情況不盡相同。
  “隻是愣住瞭。老實說,當時是思緒萬韆的感覺吧。”
  “感覺眼前的一切,像是用慢鏡頭迴放似的。”
  “本來想的是,自己會用電視劇裏的‘啊!真的是懷孕瞭嗎’這種誇張的方式錶示高興,可是實際上,我說瞭‘哦,是嗎,幸運啊’。大概是這樣吧。”
  當然,還有一些不開竅的男人們,有一天他們會清醒過來。這一天就是,與孩子初次見麵的日子。
  “第一次聽孩子的心跳聲,感覺好像聽小孩說話似的。剛開始覺得‘我的兒子’這句話很彆扭,現在已經感覺很親切瞭。”
  ——準爸爸薑吾俊
  “在醫院,醫生問我‘看到小孩的心跳瞭吧’的時候,我覺得身體像通瞭電一樣。當時是既歡喜又擔憂的心情吧。而且,心裏對孩子說道‘我是你的爸爸,你是我的孩子’。”
  ——準爸爸韆英勛
  準爸爸們聽到妻子懷孕的消息時,開始是短暫的發愣,等去醫院親眼確認孩子、聽到孩子心跳聲的時候,他們纔能切身感受“當爸爸”的心情。準爸爸們異口同聲說要當一個好爸爸。他們雖然也知道,當一個好爸爸並不容易,肩上的擔子將會很重。但是,看到胎動、聽到孩子聲音的這一瞬間,他們最先想起的一句話,就是:
  “我是爸爸!”
  男人最大的變化是成為父親
  因為有瞭男人與女人美好的愛情,人類纔有瞭生生不息的繁衍。在三億分之一的競爭中取得勝利,愛情開花結果的瞬間,媽媽的身體裏正發生一件讓人驚嘆的事情。這時,另一個主人公也將完成人生中最大的變化——成為父親。
  薑吾俊最近在傢幫助懷孕的妻子做飯。不管多忙,他都要盡早迴傢。因為妻子允美快要分娩瞭。
  ......

前言/序言


  謹以此書獻給想成為孩子
  導師的爸爸們
  天主教大學議政府聖母醫院院長金英勛
  我曾經以陪審團成員的身份參加過某電視颱主辦的兒童大腦開發係列節目。這個節目有兩個係列,其中第一部反響很大。在接下來的第二部裏,節目組希望爸爸們也能參加,但令人詫異的是,申請參加節目的傢庭原有200多個,因此減少瞭一半。這個數據再一次反映瞭在教養子女的問題上父親角色的缺失。
  爸爸們為什麼對育兒和子女教育的態度如此消極呢?細想一下便不難理解:媽媽在懷孕的時候,大腦受激素的影響,從懷孕的那一刻開始思維就已經調為育兒模式瞭,相比之下,爸爸們雖然也有父愛本能,但是卻沒有母愛那麼強烈,而且錶達父愛對他們而言,還需要花時間和精力去學習。
  很多爸爸會想,等孩子長大瞭或進入青春期後,自己就能成為孩子的導師、參謀瞭。也就是說,他們隻想當大孩子的爸爸,而在孩子還很小的時候,他們往往不知所措。
  但是,爸爸們的這種想法根本就是不現實的。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前,沒能和爸爸建立起緊密關係的話,未來爸爸再怎麼努力也很難成為孩子的參謀。
  爸爸們會想,到時候自己會和孩子一起規劃他們的未來。可是,沒有陪孩子一同成長的經曆、沒有親密關係的積澱,爸爸們夢想的“那一天”永遠都不會到來。沒有和孩子的感情交流,就給予孩子所謂的“指導”和“建議”,實際上等同於單方麵的暴力。而且從小與爸爸沒有親密感的孩子,即使長大瞭,父子間的感情依然存在空白,爸爸屆時也將難以發揮自己的作用。因此,對孩子來說,和爸爸共度時光、培養親子感情尤為重要。
  毫無疑問,世上所有的爸爸都很愛自己的孩子。但遺憾的是,爸爸們往往不知道怎麼去錶達這份愛。當然,父愛的錶達不應受任何外力所迫,每個爸爸都應積極主動地、有意識地尋找和領悟父親的本質。
  成為父親意味著,成為真正的男人。這本書將幫助爸爸們擺脫助手的角色而成為堅實的傢庭支柱,並和他們一起探索成為真正男人的方法。我更希望,這本書能夠在我們社會上幫助燃起一場父親對胎教、育兒、教育的熱情之火。
  所有幸福的源泉——爸爸
  Duranno父親學校運動本部常任理事金成默
  某大型企業舉辦瞭一場名叫“父親學校”的講座,其中一個參加講座的人跟我談瞭他的感受。他說,自己一直以為,作為父親最大的職責就是賺錢養傢,可是聽完講座之後纔發現自己其實並不是真正的“父親”。因為,給飢餓的小狗喂東西也可以叫“撫養”!他進一步反思過去,談到自己從未和傢人共享過天倫之樂,甚至從來沒有幻想過這些。我相信,這次講座會給這位父親和他的傢庭帶來一個轉摺,他之後的人生肯定會和以前大不相同。
  社會上還有很多爸爸在感嘆,為什麼自己這麼晚纔領悟到這些做父親的道理。他們一直被社會要求:成長、競爭、嚮前看、挑戰。但是,沒有人告訴他們,作為父親的生活和父親身份本身的意義有多麼重大;更沒有人告訴他們,爸爸幸福的源泉是傢人,而傢人幸福的源泉又是爸爸。
  二十多年間,我們遇到瞭社會上很多的爸爸們及其傢人,並嚮他們傳達瞭什麼纔是“爸爸真正幸福的生活”。在“青少年感恩夏令營”活動中,我們看到有些孩子和爸爸的關係已經走到瞭無法挽迴的地步,但是他們通過互相理解、互相療傷,不僅實現瞭親子關係的改善,他們整個人生也都發生瞭變化。
  爸爸改變,孩子也會改變;一個傢庭改變,整個社會就會改變。所有幸福的源泉在於爸爸。爸爸關注自己,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這將影響到孩子和整個社會。
  這本書的問世正是為瞭幫助爸爸們看清自己的現狀,並且給爸爸們一個迴顧人生的機會。我希望這本書,能為那些作為父親、作為男人、作為人而失去自我、苦苦尋覓傢庭幸福的人們,提供真正幸福的源泉。
  緻這一時代尋找幸福生活的爸爸們
  CHA醫科大學綜閤醫科大學院臨床美術治療學教授金善賢
  對男人而言,第一次當爸爸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是一段既陌生又有些可怕的經曆。而且,隻有當男人當瞭爸爸後,他們纔能看到成熟的自己。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傢通過教育、宣傳和製定法規政策等手段,重新整理和認識“爸爸”這一角色。而我們國傢的爸爸們卻整天奔波於社會工作中,很難體會“父親”的意義和作用。現在是我們找迴“父親”的時候瞭!
  這本書是根據EBS電視颱最佳紀錄片《父親之城》改編而成的。紀錄片講的是,和傢人一起尋找幸福的爸爸們的生活。市麵上已有的關於爸爸的書,多是講述爸爸育兒方法或效果的。我希望本書能夠給承受沉重負擔的爸爸們帶來安慰,同時給經曆睏惑的爸爸提供反省自我的機會。當他們作為真正的父親,重新審視自己,主動尋找自己在傢庭中的位置的時候,他們與妻子的關係也會變得更加融洽,進而使自己感受到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安定感。這種安定感指的是,自己可以成為孩子的真正養育者。
  我對這本書裏的最後一個提問印象非常深刻,那就是“爸爸,您幸福嗎?”
  也許有很多爸爸會自問“我真的是個好爸爸嗎?”成為一個好爸爸並不容易,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幸福的爸爸一定會是好爸爸。
  所以我希望,各位爸爸在傢庭和社會生活中都能感受到幸福。
  我相信,這本像老朋友一樣讓人感到親切的書,能夠給爸爸、媽媽、子女們瞭解“爸爸”這個角色提供更多的參考和啓迪!
  和爸爸一起構建充滿關愛的社會
  西江大學教育文化科教授鄭有盛
  西方有這樣一句諺語:“養兒容易育兒難。”這的確是一句至理名言。現今人們普遍認為,父親是“沉重”“艱難”的代名詞,真的是這樣嗎?我想我們需要重新思考“父親”的意義。
  這個世界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都說女人是半邊天,是的,她們在社會上開始與男人並肩齊驅。誠然,這也是大勢所趨,可是我們生活中最基本的“關心和照顧”卻因此齣現瞭裂痕。因為,一直以來都是女性照看小孩、照顧老人,當她們走齣傢庭、參加社會活動的時候,我們的傢庭不得不麵臨無人照顧的局麵。麵對這個睏境,解決方法隻有一個:大傢都要挺身而齣來彌補這個裂痕,並且齊心協力建設一個充滿關愛的社會,繼而開創美好的未來。
  韆裏之行始於足下,做一個稱職的爸爸同樣如此。我們不能再像從前一樣,隨便當瞭爸爸,之後再做一個隨便的甩手掌櫃。作為一個父親,應該積極主動地關心和照顧他人。這不僅是因為要成為“好爸爸”,也因為能夠關心和照顧他人的人,他的人生纔會真正具有意義。現在的男人生活和工作的壓力都很大,難免會碰壁,會迷茫彷徨,而扭轉這種局麵的捷徑就是關心和照顧他人。
  我認為這本書的可貴之處在於,它讓我們領悟到瞭“父親”的存在性和關係性。這本書嚮我詳盡地展現瞭一個父親走齣墨守成規、自我封閉、無知傢長的“城”,來到和諧、平等的世界,循序漸進地收獲勝利果實的人生過程。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讀到這本書,大傢共同來建設一個充滿關愛的社會。
  尋找丟失的“爸爸”
  幾年前,某電視節目中播放瞭一段童謠,這個童謠成為當時的熱門話題。童謠是這樣唱的:“傢裏有媽媽、有冰箱、有小狗真好啊。可是,不知道為什麼還有爸爸?”麵對小孩直率的疑問,爸爸們的心都碎瞭。其實,這也是對當今社會所有父母的一個提問,而我們能給孩子一個滿意的答案嗎?
  現代傢庭中,父親的角色變得越來越模糊。在公司承受壓力,在傢裏被冷落,這使得爸爸們越來越感到失落。四五十歲患抑鬱癥的男人不斷增多,自殺率也不斷上升。努力奮鬥的爸爸們怎麼會變得如此岌岌可危呢?如果爸爸們失去瞭作為父親的存在意義,我們的傢庭和社會又會如何呢?
  EBS最佳紀錄片《父親之城》就是帶著這些所有的疑問開始探索的。曆經一年多的時間,我們記錄下瞭韓國爸爸的現狀和世界其他國傢爸爸的生活。我們希望藉此與大傢一起探索怎樣當爸爸,以及爸爸有彆於媽媽的存在價值。
  經濟快速增長的現代社會,要求男人們隻能嚮前看,不斷去挑戰。男人們連提問和反省“怎樣做父親”的時間都沒有。並且,現在的三四十歲的爸爸中,很多人將上一代隻會賺錢養傢的父親,當成自己的行為標的。可是,社會的進步要求爸爸扮演不同以往的傢庭角色,所以現在的爸爸們的負擔變得更加沉重瞭。正因為如此,此時他們再不去尋找自己內心的“爸爸”的話,將永遠無法處理這個沉重的包袱。
  製作組走遍瞭韓國,還走訪瞭日本,甚至遠赴英國、瑞典等地,遇到瞭許多專傢和努力尋找“作為父親的自己”的爸爸們。就像任何事情都不會有事先準備好的“正確答案”一樣,我們也沒有找到有關怎樣當爸爸的確切結論。不過,我們堅定瞭一個信念:那就是爸爸們今後會更幸福,會擁有更幸福的傢庭。
  2012年7月2日到4日的三天裏,我們將《父親之城》以“第一部:父愛本能之燈亮瞭”“第二部:爸爸的逆襲”“第三部:好爸爸熱潮”三個主題呈現給瞭廣大觀眾。這部紀錄片得到瞭很多父親的共鳴和母親的支持。在這裏,我想通過這本書給大傢展現,電視節目裏沒有完全錶達的研究結果和專傢們的各種不同的意見,還有更加有趣的父親的世界。
  第一章:父愛本能之燈亮瞭
  這本書大緻可分為四個章節。開始的第一章“父愛本能之燈亮瞭”主要從多個角度闡述男人當上爸爸後的變化。
  如同女人成為媽媽後,身體和心理都會經曆一係列的變化,男人成為爸爸後,也會發生一係列的變化。對男人的激素、大腦反應等的研究顯示,男性也會齣現妊娠反應——“父代母育綜閤徵”,即男人成為爸爸時身體發生的變化。各種實驗和深層次的分析也進一步揭示瞭男人成為爸爸時的各種心理變化和父愛的産生、滋長。
  另外,本章內容也讓我們看到瞭在爸爸和孩子之間,媽媽的“看門人”角色;讓我們重新思考瞭媽媽態度對爸爸育兒的影響。
  第二章:爸爸的逆襲
  我認為,今後育兒休假的權利不應該隻屬於媽媽。當我們看到爸爸在育兒休假裏一點一點地與孩子建立情感的時候,我們就會重新估量爸爸成為共同養育者的可能性。即便如此,男人們還是很難申請到爸爸的育兒休假。針對這一社會現實,我們也進行瞭深刻的思考。
  我們通過一些實驗及對國內外許多傢庭的觀察,看到瞭爸爸用自己獨特的方式參與育兒,也發現瞭爸爸和媽媽育兒方式的差彆。我們的結論不是縮小爸爸和媽媽育兒方式的差距,而是要重視不同育兒方式帶給孩子的不同影響,以及爸爸媽媽由大腦的差彆所緻的不同的育兒行為,讓媽媽和爸爸互相理解彼此與生俱來的不同。
  近幾年,有關爸爸育兒效果的各種研究和實驗備受矚目。這些研究能讓更多的人知道,爸爸在孩子成長中所需的情緒控製、社會性培養方麵的重要作用;並且,也讓我們重新思考:在一個傢庭裏,為什麼需要爸爸這個角色。
  第三章:好爸爸熱潮
  通過對日本、瑞士,甚至非洲的阿卡俾格米人爸爸的瞭解,以及對全世界公認的好爸爸特質的分析,我們不斷思考到底我們應該持有什麼樣的態度、思想、價值觀,又該怎樣當一個好爸爸。另外,本章還分享瞭韓國的好爸爸們陪伴子女成長的經曆以及他們的苦惱,特彆是我們留意總結瞭爸爸與孩子之間如何建立親密關係,以及父子間親密關係對孩子成長的重要作用。
  第四章:男人和爸爸
  電視節目雖然分為三個部分,但是本書中我們添加瞭電視裏沒有播放的內容——“男人和爸爸”。
  可以說,第四章既是本書的起點,也是中轉站。在這裏通過對“父親之城”的考察,我們研究瞭既是男人、又是丈夫、也是爸爸的他們尋求內心世界的方法。同時我們也在探索男人如何纔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幸福的爸爸。而且,我們重新估量瞭爸爸媽媽一起尋找“父親的本質”的可行性,以及這對孩子的幸福的影響。
  本章不是《父性之城》這本書的終點。不用多說大傢也會明白,因為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傢庭、每一位“爸爸”,他們纔是這個故事的終點。爸爸的地位、作用和角色是什麼?這裏沒有既定的答案。因為社會、傢庭和爸爸,一直都在與時俱進地變化著,而且現在仍然在變化。最後,我希望通過《父性之城》,能夠和大傢一起發掘更多的、走嚮更好的明天的可能性。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婆让买的,我也要在育儿道路上和孩子一起成长;

评分

给自己读读,如何做的更好,必须要学的

评分

好东西,不错,便宜好用,感谢京东。

评分

读书节给自己的礼物,非常好。

评分

身为人父,要不断学习,才能教育孩子

评分

质量好质量好质量好质量好

评分

里面讲述的父亲在家庭教育起到的作用,很有启示

评分

好好,不错,看着像正版!值得购买!

评分

买了很多书,一本一本慢慢看。都是好书,收货很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