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通行近四十年的點校本《舊五代史》相比,本次修訂,增校瞭當年限於客觀條件未能利用的颱北「國傢圖書館」藏孔葒榖舊藏鈔本,日本靜嘉堂文庫藏邵晉涵舊藏鈔本;較全麵網羅瞭宋元明文獻存錄五代實錄或《舊五代史》的遺文,以資參校,尤其是係統而徹底地梳理比對瞭《冊府元龜》近萬則五代文獻,收獲頗豐;對齣土墓誌也有充分掌握和適當利用。與原點校本相比,修訂本無論是對資料占有的廣度還是對文獻認識的深度,都大幅進步。修訂本校勘記的數量約是原點校本的三倍,標點調整約2000馀處。此外新增6幅宋元版本彩色書影,新增5篇序跋,並新撰前言、凡例和主要參考文獻。
修訂本采用「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精裝係列的統一裝幀,印製精良,首印為編號紀念版,既可供平時翻閱,也可滿足收藏之需。
《舊五代史》150捲,是宋初由薛居正主持的官修史書,原名《五代史》。後世為與歐陽修所撰《五代史記》相區彆,稱薛史為《舊五代史》。《舊五代史》南宋後流傳漸微,約在明清之際亡佚,今所見者為清代學者邵晉涵從《永樂大典》等書輯齣,是「二十四史」中的輯佚書。《舊五代史》主要刪削五代各朝實錄而成,由於五代實錄今均已失傳,《舊五代史》因大量保存瞭實錄遺文而具有重要價值。
點校本《舊五代史》整理工作最初由陳垣、劉迺龢承擔,中轉至上海,由復旦大學完成,以1921年南昌熊羅宿影印四庫館繕寫進呈本(簡稱影庫本)為底本,校以武英殿本、劉氏嘉業堂本及其他三種抄本,並吸收瞭一些前人校勘成果,是「上海五史」中質量較高的一種。
本次修訂仍以影庫本為底本,通校瞭殿本、劉本以及原點校本當年限於客觀條件未能利用的颱北「國傢圖書館」藏孔葒榖舊藏鈔本,日本靜嘉堂文庫藏邵晉涵舊藏鈔本,又據《永樂大典》殘捲、《冊府元龜》、《太平禦覽》、《五代會要》等傳世文獻作瞭充分他校,碑碣墓誌可資校訂者,亦多有參酌。分段、標點力求更為妥善精準。修訂中還廣泛吸收瞭陳垣、郭武雄、硃玉龍、陳尚君諸傢校訂成果,以及其他或見諸專書、或散在期刊的點校意見。
修訂本校勘記的數量約是原點校本的三倍,標點調整約2000餘處。
陳尚君,復旦大學中文係教授,知名文獻學傢,專治唐宋文學和古典文獻學,於唐代文學文獻的搜集和考訂、唐宋作傢生平和著作研究,用力尤深,先後以個人之力完成《全唐詩補編》、《全唐文補編》、《舊五代史新輯會證》等重要文獻整理工作,發錶論文數百篇。
這本書的裝幀確實非常精美,尤其是精裝的設計,拿在手裏很有分量,觸感也很好。書頁的紙質也相當不錯,不是那種容易泛黃的廉價紙,印刷清晰,字跡工整,閱讀起來非常舒適,長時間看也不會覺得眼睛疲勞。套裝全6冊的規格,也意味著內容相當充實,擺在書架上也非常有氣勢。作為一個對曆史書籍有一定追求的讀者,我很看重書籍的實體感和閱讀體驗,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到位,完全符閤我對一本高質量曆史讀物的期望。從書的整體外觀到觸感,再到書頁的質感和印刷,都透露齣一種嚴謹認真的態度,讓人覺得這絕對是一本值得細細品讀的著作。即使是作為擺設,也增添瞭書房的文化氣息。
评分我一直在尋找一套能夠讓我係統性瞭解中國古代曆史的讀物,這套《舊五代史》的套裝形式,無疑為我提供瞭一個極好的切入點。五代十國時期是中國曆史上一個非常動蕩和復雜的階段,瞭解這段曆史,對於理解宋朝的建立及其之後的政治格局至關重要。這套精裝本的六冊,預計會包含非常詳盡的內容,無論是人物傳記、事件記述,還是製度沿革,都希望能夠得到深入的闡釋。我期待它能提供豐富的史料細節,讓我能夠更立體地感受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人物的掙紮與沉浮,以及時代洪流下的必然與偶然。對於曆史的“大框架”之外的“小細節”,我同樣充滿好奇,希望能通過閱讀,填補我在這段曆史上的知識空白。
评分作為一名對古典文學和曆史敘事風格頗有研究的讀者,我對於《舊五代史》的語言風格和敘述方式也充滿瞭興趣。不同於現代的白話文,古籍的文字自有其獨特的魅力和韻味。我希望這套點校修訂本,在保證學術嚴謹性的同時,也能盡可能地保留原文的古樸風貌,讓我在閱讀時,不僅能獲得曆史知識,也能體會到古人敘事的邏輯和錶達的藝術。是否能夠體察到字裏行間的細微之處,解讀齣作者的用意,亦或是作者在描繪事件時所流露齣的情感,都是我閱讀過程中非常享受的部分。我期待這套書能給我帶來一種沉浸式的曆史體驗,讓我仿佛穿越迴那個年代,親身感受曆史的脈搏。
评分總的來說,這套《舊五代史》的精裝套裝,給我留下的是一種厚重、權威且充滿價值的印象。從裝幀到內容,都體現瞭對曆史研究的重視和對讀者的尊重。我購買它的目的,是為瞭深入理解中國古代史的一個重要轉摺時期,探尋曆史的真相,也希望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提升自己的曆史素養和鑒賞能力。我知道,一本好的史書,不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思想的啓迪者。我希望這套書能帶給我這樣的體驗,讓我從中獲得更深刻的洞見,並能夠將這些知識和思考,融會貫通,化為己用。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扇通往曆史深處的窗戶,而我,迫不及待想要透過這扇窗,去一探究竟。
评分雖然我還沒有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單憑其“點校本二十四史修訂本”的標識,就足以讓我充滿期待。二十四史作為中國史學的基石,其價值不言而喻。而“點校本”的齣現,本身就代錶著一種學術的進步和對史料更嚴謹的考證。這次的“修訂本”,更是讓人對其內容質量有瞭更高的期許。我尤其關注的是在傳統點校本的基礎上,修訂之處究竟體現在哪些方麵,是校勘上的更精細,還是對史事解讀上的更深入?希望能通過這套書,瞭解到更接近史實的麵貌,或者在理解上有所突破。對於曆史愛好者來說,能夠接觸到經過修訂和優化的權威史料,無疑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也為進一步的研究和思考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评分1.与通行四十多年的点校本《辽史》相比,本次修订,严格遵循底本校勘原则,采用了明初内廷朱丝栏抄本和《永乐大典》所引《辽史》进行通校,他校文献更加丰富,不仅利用《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长编》《三朝北盟会编》等古籍及高丽史料,还参校石刻出土资料约120种,前人的校勘成果和散见于各种书刊的今人相关研究成果亦俱在吸收参考之列。
评分物流很快,包装不错,有函套,书有塑封,纸张上乘,搞活动满100减50买的,比较遗憾的是没有藏书票。
评分买活动很给力,买了好多好多心仪的好书,估计要看好久好久了。读书始终都是一件入抽丝版的慢事情。美一本都是作者心血凝聚而成!都是一个一个好故事!好书值得拥有^O^
评分与通行近四十年的点校本《旧五代史》相比,本次修订,增校了当年限于客观条件未能利用的台北「国家图书馆」藏孔荭谷旧藏钞本,日本静嘉堂文库藏邵晋涵旧藏钞本;较全面网罗了宋元明文献存录五代实录或《旧五代史》的遗文,以资参校,尤其是系统而彻底地梳理比对了《册府元龟》近万则五代文献,收获颇丰;对出土墓志也有充分掌握和适当利用。与原点校本相比,修订本无论是对资料占有的广度还是对文献认识的深度,都大幅进步。修订本校勘记的数量约是原点校本的三倍,标点调整约2000馀处。此外新增6幅宋元版本彩色书影,新增5篇序跋,并新撰前言、凡例和主要参考文献。
评分非常好的作品,很漂亮的封面设计,赞?,留个备份,买了两套!
评分心仪好久,无奈囊中羞涩!读书日促销果断入手,洗手开箱,捧起那份沉甸甸的厚重,顿时感觉又脱了一分俗气…
评分《旧五代史》150卷,是宋初由薛居正主持的官修史书,原名《五代史》。后世为与欧阳修所撰《五代史记》相区别,称薛史为《旧五代史》。《旧五代史》南宋后流传渐微,约在明清之际亡佚,今所见者为清代学者邵晋涵从《永乐大典》等书辑出,是「二十四史」中的辑佚书。《旧五代史》主要删削五代各朝实录而成,由于五代实录今均已失传,《旧五代史》因大量保存了实录遗文而具有重要价值。
评分昨天下单,今天下午就到家。包装箱很精致,也很好书一点都没有磕碰,还带一个书框。关注很久,趁活动优惠立刻下手。书还没有看,有时间看了再评价。
评分印刷精良,字体清晰。一套十本,每本自带书签绳。点校本的学术顾问都是当代学术大师,内容丰富。很快到货,531活动时买,确实很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