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現實:引領未來的人機交互革命

虛擬現實:引領未來的人機交互革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寒,卿偉龍,王趙翔,藍天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41110
版次:1
商品编码:11942259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8

具体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作者團隊由來自國內和矽榖的資深VR技術專傢組成,不僅能確保內容的專業性,而且能把國內和國外的VR行業狀況全部融閤到書中,更加全麵和立體。
  本書以科普和商業引導為目的,從現實、科幻、技術、産品、商業、生態6個維度對VR進行全方位的呈現,瞭解VR,這一本書就足夠!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從科普和商業雙重視角闡述VR的著作,作者團隊是來自國內和矽榖的VR技術極客,他們用全球化的視野,從現實、科幻、技術、産品、商業、生態等多個重要維度全方位地講解瞭VR。
  現實維度:主要介紹瞭VR的概念和發展中的重要裏程碑,VR與AR、AI的區彆和融閤,以及國內外科技巨頭在VR領域的産業布局。
  科幻維度:主要從科幻電影和遊戲兩條主綫講解瞭VR的應用,充分展現瞭VR在現實應用中的美好未來,以及幻想世界中的人類命運。
  技術維度:用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和語言詳細講解瞭支持VR的主要技術,如立體顯示技術、多感知自然交互技術、3D建模、3D全息投影、腦機接口等,它們是VR的根基。
  産品維度:從發展、功能、技術、商業、行業地位等多個角度對全球頂*VR企業的主打VR産品做瞭詳細的介紹,如Oculus Rift、HTC VIVE、Sony PlayStation VR、Samsung Gear VR、Magic Leap、Microsoft HoloLens、Leap Motion、Virtuix Omni等,幾乎全部囊括。
  商業維度:首先從布局、産品、技術等多個角度介紹瞭Facebook、Samsung、HTC、Sony、Microsoft、Google、Magic Leap、BAT、樂視等全球頂*的VR企業;其次講解瞭VR在軍事、航天、醫療、教育、社交、購物、旅遊、遊戲等十數個領域的應用和廣闊前景;最後分析瞭國內VR領域的投資機會與空間。
  生態維度:分不同的主綫將企業、産品、行業應用、創業團隊、投資人等多個VR生態中的關鍵要素清晰地呈現瞭齣來。
  無論你是科技迷、VR迷,還是VR領域的創業者、投資者、管理團隊、技術開發者,隻要你想瞭解VR,本書應該都能提供你想要的。

作者簡介

  王寒 (網名:寒酒仙),科幻迷、虛擬現實和玄幻修真愛好者,多年蘋果粉絲和蘋果平颱資深開發者。
  曾任職三星電子全球采購中心,2009年作為聯閤創始人兼CTO參與創辦成都雲創新科技,曾負責移動設備平颱上數十款兒童互動娛樂及音樂遊戲産品的開發。
  2013年開始接觸虛擬現實技術,對目前主流的虛擬現實開發3D引擎和交互輸入相關的技術及解決方案有一定的瞭解,包括Unity3D、虛幻4、Intel RealSense、Leap Motion、Google Project Tango等。目前正在申請和人體多感知輸入相關的交互輸入技術專利。
  2013年創辦賽隆網,可能是國內比較早的VR/AR興趣社區和專業測評媒體之一。
  2015年作為聯閤創始人共同創辦賽隆空間科技,旨在打造一個在《太空堡壘卡拉狄加前傳:卡布裏卡》裏麵纔有的虛擬世界。




  卿偉龍,曾在華為任職10年,擁有5年的數據通訊産品研發經驗和5年海外市場拓展經驗。2013年創立深圳市明緻物聯技術有限公司,擔任公司總經理兼市場總監,對物聯網和智能硬件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2015年作為聯閤創始人共同創辦賽隆空間科技。


  王趙翔,Brandeis University 計算機碩士畢業。曾在世界*大的語音識彆公司Nuance Communications 實習,現在在Amazo*美國總部工作。


  藍天,Brandeis University 本科畢業,美國典型文理學院通識教育,涉獵經濟人文藝術。現就讀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的HCI 方嚮研究生,研究方嚮是從哲學社會角度研究人機交互的未來。


精彩書評

  

本書就像是虛擬現實産業的一個引路人,把我們快速帶到這個即將沸騰的新世界,在虛擬現實的世界隻有你想不到的,但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優朋普樂董事長兼CEO邵以丁

王寒的《虛擬現實革命》一書,從起源到發展,結閤藝術和電影作品中對虛擬現實的描述,寓教於樂、深入淺齣,是對虛擬現實一次很有意義的知識普及,同時站在技術發展的角度也帶領讀者一起去暢想虛擬現實無比美好的未來,我們一起期待虛擬成為現實的那一天!

——互動視界Sightpano CEO 張海浪

希望本書可以被更多的關注虛擬現實的朋友們關注,因為這絕對可以讓你很快的瞭解這一未來十年的科技浪潮。

——南京睿悅信息創始人兼CEO 賴俊菘

VR技術與傳統行業的結閤,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進一步成熟必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將絲毫不遜色於互聯網+所帶來的革命,一個新的時代正在到來。

2016,VR真的來瞭,你準備好瞭嗎?

——資深遊戲齣版人,北京娛樂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董飛

虛擬現實被認為是“下一個重要的計算和信息平颱”,不止是高利潤,更可創造無限世界。空間和時間的限製在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下會逐步解鎖,虛實的界限更加模糊。中國擁有全球*大消費市場並將科技發展放在首位,麵對這一次這次技術革命,中國企業有望隨之崛起。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在攻剋技術難關的同時,希望藉由此書讓讀者瞭解虛擬現實技術,共同親曆虛擬現實的力量,感知無限世界。

——東南大學虛擬現實研究室負責人 姚莉

在不久的將來,虛擬現實將實實在在地融入我們的日常生活,豐富乃至在一定程度上重構我們的生活方式,故而瞭解、接受和運用虛擬現實十分必要。由王寒主編的《虛擬現實革命》一書為我們實現上述需求打開瞭一扇窗戶,作為國內係統介紹虛擬現實的開山之作,這本書既具有通俗有趣的易讀性,又不失為虛擬現實未來發展前景的深邃洞察,讀完之後能夠對虛擬現實具有係統性的瞭解,同時也不禁會引發我們隊技術與生活之間深層關係的思考。

——哈爾濱工業大學管理學院 副教授 博士生導師 鄒波


  

目錄


前言 緣起——虛擬現實的涅槃重生
第1章 現實篇:虛擬現實的革命浪潮001
1.1 虛擬現實發展簡史002
什麼是虛擬現實002
虛擬現實的8個重要裏程碑002
1.2 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009
虛擬現實:人機交互的革命009
虛擬現實vs增強現實010
趨勢: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融閤015
1.3 虛擬現實與人工智能018
1.4 虛擬現實時代即將來臨022
巨頭來瞭:榖歌、微軟、蘋果、Facebook,齊步走022
今非昔比:技術日趨成熟,平颱雛形已經成形024
國內的虛擬現實産業布局028
第2章 科幻篇:讓我們共同仰望星空031
2.1 星空的鏇律:人類科幻之旅031
科幻發展簡史032
科幻引導人類創新035
2.2 科幻中的虛擬現實035
《星球大戰》中的三維全息投影036
《盜夢空間》中的造夢與盜夢037
《三體》中的V裝具037
《太空堡壘卡拉狄加前傳:卡布裏卡》中的Holoband038
《黑客帝國》中的腦機接口039
《鋼鐵俠》中的全息投影和手勢操作040
《阿凡達》中的化身(Avatar)技術041
《安德的遊戲》中的模擬戰爭042
《黑鏡》中的記憶存儲裝置043
《刀劍神域》中的死亡遊戲043
《玩傢一號》中的財富遊戲044
2.3 幻想世界中的人類命運045
第3章 技術篇:虛擬現實的根基048
3.1 立體顯示技術:戴上頭盔就是另一個世界048
偏振光分光3D顯示(Polarized 3D)049
圖像分色立體顯示(Anaglyph 3D)051
杜比圖像分色(Dolby 3D)052
分時顯示(Active shutter 3D system)053
HMD頭戴顯示技術054
3.2 多感知自然交互技術:哈利波特中的魔法都在這裏056
動作捕捉(Motion Capture)057
3D光感應060
眼動追蹤062
語音交互063
觸覺技術(Haptic Technology)064
嗅覺及其他感覺交互技術066
數據手套和數據衣066
模擬設施068
3.3 3D建模:二次元世界是如何煉成的069
3D計算機建模069
3D攝像機070
360度全景拍攝071
3D掃描073
虛擬現實引擎075
3.4 3D全息投影:天涯咫尺,盡在眼前076
3.5 腦機接口:虛擬和現實,從此再難分開080
第4章 産品篇:那些炫酷的革命性産品084
4.1 引領時代的VR頭戴設備084
Oculus Rift:一款設備改變一個行業084
HTC Vive:後發製人自有秘訣087
Sony PlayStation VR:下一代的遊戲主機089
Samsung Gear VR:打造基於手機的虛擬現實體驗090
4.2 另闢蹊徑的AR頭戴設備092
Google Glass:涅槃後期待重生092
Magic Leap:讓Google也心動的技術094
Microsoft HoloLens:微軟準備改變世界095
Meta Glass:讓你直接“觸摸”數據098
4.3 虛擬現實不隻是頭盔100
Leap Motion:解放你的雙手100
Virtuix Omni:VR可以站著玩102
諾亦騰:超越動作捕捉105
Sixense STEM:無綫運動追蹤利器107
第5章 企業篇:虛擬現實時代誰主沉浮109
5.1 Oculus和Facebook:少年英雄,惺惺相惜109
5.2 Samsung和Oculus:完美主義和實用主義的碰撞120
5.3 HTC和Valve:跨越太平洋的牽手125
5.4 Sony:遊戲主機世界霸主不改初衷130
5.5 Microsoft:老驥伏櫪,誌在韆裏134
5.6 Google:虛擬現實也可以開放138
5.7 Magic Leap:不神秘,毋寜死144
5.8 Autodesk、Epic Games和Unity:虛擬世界的建築師150
5.9 Nokia:木馬屠城之後亦有春天155
5.10 蘋果:永遠等待完美的那一刻158
5.11 多感知交互技術先鋒:科技時代的魔法師們162
5.12 中國互聯網巨頭布局VR:下一個30年還是我們的167
5.13 身在神州心懷天下:國內VR創業團隊的逆襲夢想172
5.14 Meta:小公司的大夢想176
第6章 産業篇:下一個浪潮之巔181
6.1 虛擬軍事:談笑間灰飛煙滅181
6.2 虛擬航天:群星在你的指尖纏繞186
6.3 虛擬醫療:實習生也能成名醫190
6.4 虛擬教育:終將消失的校園194
6.5 虛擬社交: 下一代社交平颱即將誕生198
6.6 虛擬購物:升級版的電子商務204
6.7 虛擬旅遊:天高海闊任你遊210
6.8 虛擬遊戲:手遊之後是否是VR的天下218
第7章 未來篇224
7.1 一切的開始:人機交互的曆史與虛擬現實技術現狀224
7.2 技術極點的來臨:當虛擬和現實的界限變得模糊227
7.3 發展展望:數字化人類的誕生230
第8章 投資篇:虛擬現實金礦等待挖掘234
8.1 資本市場熱潮湧動235
8.2 産業布局與升級加速238
8.3 廣泛的投資空間244
8.4 新興領域的機會與挑戰253



前言/序言

  序
  一個偶然的機會,通過朋友介紹我認識瞭王寒。我們至今未曾謀麵,主要通過微信和電子郵件聯係,但我們還是成瞭朋友。在互聯網齣現之前,這是不敢想象的,如今互聯網和社交網絡的普及,讓這個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不再受時空的限製。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微信的齣現,微信讓多年失聯的同學、朋友重新找迴當年的親密關係。既然互聯網已經變成瞭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一個很自然的問題就齣現瞭:下一個科技爆點在哪裏?這正是本書作者試圖迴答的問題。
  我本人1987年進入清華大學計算機係學習,1997年赴美工作,經曆瞭從微機到互聯網,從無綫通信手機到智能手機的整個發展曆程。智能手機和難以計數的互聯網應用是近幾十年來科技進步之大成。我有幸參與瞭這些科技突破:碩士畢業後進入摩托羅拉參與研發第一代GSM數字手機;後加入北方電訊研發CDMA基站;後加入思科研發互聯網路由器;從加入黑莓公司開始進入智能手機行業;經曆瞭Palm的Treo智能手機後,2008年進入蘋果從事iPhone的無綫技術研發工作。對我這樣一個科技工作者來說,最大的問題也是:下一個革命性的高科技産品是什麼?
  本書作者的觀點和我的觀點不謀而閤,我們共同的答案是:下一個科技革命將是虛擬現實,其中的增強現實技術會再一次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縱觀20世紀以來的曆次科技突破,從電話到計算機,到電視,到手機,到互聯網,到智能手機,無一不是改變瞭我們之間的交互模式,改變瞭信息傳遞的方式。電話讓我們的交談不再受距離限製,計算機和電視把信息帶到我們傢裏,手機讓我們隨時隨地保持聯係,互聯網讓我們可以輕鬆找到感興趣的信息,智能手機通信方式是推動科技突破的源泉。
  虛擬現實並不是近幾年發明的新技術,可以說從有計算機的那天起,人們就開始想象怎樣用計算機的超級計算能力去實現夢想。人類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一直是發明創造的動力,很多發明始於想象。飛機的發明始於人類想要和鳥一樣飛翔。電影的齣現讓人們看到瞭虛擬世界,但畢竟是平麵圖像和真人在錶演。人們要用計算機去製作完全虛擬逼真的場景,比如去太空遨遊,去一個不存在的童話世界。我1995年做的碩士論文,題目是“三維立體圖形重建”,就是用平麵地圖和等高綫重建三維地形,用瞭當時最先進的SGI圖形工作站,但也隻能做到靜態顯示一座山,山上的樹木和河流有明顯的製作痕跡。那時我第一次看瞭一些關於虛擬現實的文章,神奇的虛擬現實在當時的計算速度和圖形處理能力下還隻能是一種設想。
  讓虛擬現實重新迴到科技界視綫的是今天的計算能力、圖像處理能力、傳感器技術、高清顯示技術和強大的軟件平颱。目前的智能手機已經具備瞭這些技術,生産虛擬現實的廠傢可以直接把這些技術應用在虛擬現實眼鏡和頭盔上。我傾嚮於虛擬現實是智能手機的延伸,正像智能手機是手機和互聯網的延伸一樣,虛擬現實會帶給人們全新的體驗。正因為智能手機已經儲備瞭虛擬現實需要的技術,虛擬現實纔有可能在短期內爆發,成為下一代革命性的高科技産品。
  增強現實是虛擬現實的一個分支,其將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結閤在一起,讓用戶既能生活在現實中,又可以看到疊加的虛擬物體,有亦真亦幻的體驗。增強現實之所以會超過完全虛擬的技術,是因為增強現實除瞭娛樂和教育外,還可以廣泛應用於醫療、工業、軍事、反恐等領域,成為一項工具型技術,具有替代計算機和智能手機的潛力。在醫療上,醫生可通過增強現實眼鏡進行手術訓練和提供手術指導;在工業上,增強現實眼鏡可用於操作培訓、遠程維修;在軍事上,增強現實可用於指揮作戰;在反恐上,增強現實可用於迴傳實時場景和指揮警察行動。總之,增強現實會把虛擬現實帶到一個新高度。
  本書是一本知識性和趣味性極強的介紹虛擬現實的書,我幾乎是一口氣讀完的,並且讀瞭兩遍。幾位作者都是虛擬現實的忠實粉絲,在本書中,他們利用獨特的視角,對虛擬現實進行瞭深度解讀。本書除瞭介紹瞭虛擬現實技術外,還介紹瞭虛擬現實曆史、科幻電影對虛擬現實的推動、虛擬現實的行業概況及主要企業、虛擬現實的應用場景、虛擬現實的未來發展,以及目前市場上的虛擬現實産品介紹。看完本書,讀者會對虛擬現實有一個全麵的、高層次的瞭解。這是一本非常好的介紹虛擬現實的入門書。
  非常感謝王寒給我為本書寫序的機會,作為一個從業二十多年的高科技工作者,我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人能瞭解虛擬現實,能成為虛擬現實的推動者和受益者。
  張海寜
  Sr Manager,iPhone/iPad Wireless ,Apple
  前言
  緣起——虛擬現實的涅槃重生
  2014年3月,Facebook宣布以20億美元收購虛擬現實設備Oculus Rift的製造商Oculus VR。以此事件為標誌,自20世紀90年代如流星般劃過天際而後沉寂20多年的虛擬現實領域,特彆是沉浸式虛擬現實領域再度滿血復活,涅槃重生。一時間,眾多科技巨頭紛紛湧入這個新興市場,或參與對創業團隊的投資,或自己組建強大的産品團隊。VR和AR這兩個拗口的科技名詞迅速風靡全世界。
  目前除瞭蘋果之外,國際上知名的科技公司幾乎無一缺席這場盛宴,Facebook、Google、微軟、Samsung、Sony、Intel、Nvidia、Nokia、LG、
  HTC等公司都爭先恐後,不甘示弱。幾款極具代錶性的産品尚未上市就已經受到消費者和産業的狂熱期待,包括Facebook旗下的Oculus Rift、Google的Google Cardboard和Google Jump、微軟的HoloLens、Samsung的Gear VR、Sony的Playstation VR、HTC和Valve聯手推齣的HTC Vive等。
  到瞭2015年下半年,在經曆瞭史上前所未有的股災之後,傳統行業和新生的互聯網行業都受到沉重打擊,國內互聯網巨頭、金融資本和産業資本紛紛將目光投嚮下一個可能帶來革命性變革的計算平颱——虛擬現實。以BAT為首的互聯網巨頭從2015年10月開始瘋狂布局VR/AR領域,而傳統行業以奧飛動漫和順網科技為代錶也密集投資VR/AR的創業團隊,期待在這個未來平颱的大蛋糕上分一杯羹。
  問題——迷茫和睏惑
  VR/AR在極短時間內的火爆讓我這個愛好者目瞪口呆。
  但遺憾的是,除瞭科技媒體和極客們在各種展會上如同打雞血一般錶達興奮激動之情外,普通大眾仍然離這些設備十分遙遠。即便是偶爾有機會得以體驗,在小小的激動之餘,都會問一些目前還沒有被很好解決的問題:這些看起來很酷的東西究竟能做些什麼?虛擬現實究竟能解決什麼需求?我為什麼要買這個東西?
  還有些人會問:究竟什麼是虛擬現實?什麼是增強現實?
  有些非文化娛樂行業的兄弟會問:這東西除瞭看電影、打遊戲等比較明顯的用途之外還有什麼用?戴在頭上又重又沉,誰會沒事找罪受?
  有人會問:虛擬現實是不是就是虛擬現實頭盔?那個看起來很酷的萬嚮跑步機究竟是乾嗎的?
  極客們和學校的同學會問:虛擬現實這麼酷的東西,究竟是怎麼實現的?
  體驗過的嘗鮮者會問:我戴上頭盔會暈會吐,這問題能解決嗎?什麼時候能解決?
  想創業的、想投資的和想在這個領域發展的兄弟們會問:虛擬現實行業都有哪些公司、哪些産品?還有哪些商機可以去嘗試?虛擬現實技術究竟會帶來怎樣的商機?什麼樣的虛擬現實公司值得投資?虛擬現實這東西僅僅是一項技術,究竟能滿足大傢的什麼實際需求?如果滿足不瞭需求,光靠技術能賺錢嗎?
  有些心懷未來的朋友會問:虛擬現實未來究竟會怎麼發展?現在的虛擬現實行業是不是泡沫般的虛榮繁華?會不會齣現20世紀90年代的虛擬現實行業大崩盤?再過30年虛擬現實會發展成什麼樣子?
  這個行業究竟什麼時候能爆發?現在的火熱究竟是虛火,還是說行業真的開始引爆瞭?
  思考——答案在哪裏
  看到上麵的問題,我首先想到的是打開百度和榖歌,的確有很多有用的信息,但這些信息帶著這個時代獨有的特徵,過於碎片化、商業化,或是明顯的商業廣告,或是暗黑的悲觀打壓,或是長篇廢話中夾雜著些許精闢的真言。但不管怎樣,這些信息還是部分迴答瞭我想知道的一些問題。為此,我要點1000個贊。
  然後我想到瞭找國內外的相關書籍,首先是國內的書籍,零零星星還是找到瞭一些,大部分都是由高校或研究機構的老師撰寫的。看完後我感到很佩服,國內一直有高校、科研機構和一些商業機構在從事這方麵的研究和開發工作。但是遺憾的是,這些書籍裏麵的內容(無論是從技術角度還是從商業角度)很多已經跟不上時代瞭,至於近幾年虛擬現實行業如火如荼的發展,裏麵更是鮮有提及。同時,因為這些書籍主要是由科研人員撰寫的,普通大眾看稍顯晦澀。
  接下來我又找瞭國外的相關書籍,齣乎意料的是國外關於虛擬現實的書籍竟然也不多。當然有那麼一兩本還是很給力的,如Infinite Reality: Avatars,Eternal Life,New Worlds,and the Dawn of the Virtual Revolution,已經翻譯成中文,書名是《虛擬現實:從阿凡達到永生》。不過這本書的內容更多是對未來的一種暢想,並沒有真正給齣我想要的那些問題的答案。
  最後我去瞭Quora、知乎,還有國內外的一些論壇、討論群和社交網站,發現這些地方纔是真正的信息寶藏。但是遺憾的是,這些信息太過於碎片化瞭,而且基本上隻是涵蓋瞭一兩個問題的一兩個方麵而已。
  如果想讓更多國內的朋友真正接觸和瞭解虛擬現實以及它的巨大潛力,這些信息是遠遠不夠的。
  在更深入接觸虛擬現實的過程中,我越來越強烈地感覺到,非但我自己想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很多朋友在體驗瞭哪怕是仍處於原型階段的虛擬現實産品(如Gear VR,Oculus Rift,Leap Motion等)後,也都對虛擬現實産生瞭強烈的興趣。但興趣歸興趣,他們想要知道的那些問題,並沒有人給齣答案。於是很快,興趣消退,大傢把虛擬現實産品當成瞭極客的玩具。好玩兒歸好玩兒,但好像沒什麼用。一兩天過去後,一兩周過去後,一切好像都成瞭一個夢,沒有留下一絲痕跡。當然,要解決虛擬現實的內容問題非一日之功,但大眾對於虛擬現實的諸多誤解、諸多疑問沒有得到解決卻是當下真實的情況。
  答案——《虛擬現實》帶你真正瞭解虛擬現實
  我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曾求助於機械工業齣版社華章公司的楊福川,想讓他推薦幾本書。楊兄很熱心地推薦瞭幾本書,但看完後很遺憾地發現,這些書也不是我想要的,沒太大用處,更不能解決我的種種疑問。於是在2014年上半年的時候,我萌生瞭寫一本介紹虛擬現實的科普類書籍的想法,並開始收集整理相關的信息和資料。
  在經過瞭大半年的行業觀察和儲備後,我和楊兄達成瞭一緻,計劃在2016年齣版一部關於虛擬現實的科普書籍,嚮極客、創業者和投資人、管理者以及最普通的大眾消費者全麵介紹虛擬現實,讓更多人真正認識和瞭解虛擬現實。
  未來——虛擬現實革命浪潮已然來襲
  在吳軍博士的《浪潮之巔》一書中曾經提到,100多年來,總有一些公司很幸運地、有意識或者無意識地站在技術革命的浪尖之上。一旦處在瞭那個位置,即使不做任何事,也可以隨著波浪順順當當地嚮前漂個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在這十幾年間,它們代錶著科技的浪潮,直到下一波浪潮來臨。
  小米董事長雷軍在當年宣布進軍移動互聯網市場時曾說過一句廣為人知的話:“把握戰略點,把握時機,要遠遠超過瞭戰術。一頭豬在風口,颱風大,它就能飛起來。”
  在PC時代,我們見證瞭太平洋彼岸的蘋果、微軟和Intel發跡於草莽之中,並成就“帝國偉業”。
  在互聯網時代,我們親曆瞭國內互聯網三巨頭BAT從隻有數人的創業團隊成長為今天擁有數韆億美元市值,改變瞭整個經濟生態的産業巨鰐。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目睹瞭曾經瀕臨破産的蘋果在喬布斯的帶領下上演王者歸來,江山二分;同時也對Nokia、Motorola這些公司未能把握好時代浪潮而走下昔日神壇感到惋惜。
  2016年1月,在蘋果發布的最新財報上,iPhone的銷量相比2015年同期首次齣現近乎零增長的可怕現象。這意味著,以蘋果為首的整個移動互聯網行業已經走到瞭拐點,即將步入增長停滯,甚至是逐漸衰退的時期,就如同當年的PC市場一樣。
  那麼,有望如智能手機一樣打造下一個計算平颱,撐起下一個十年的技術革命究竟是什麼?
  有人說是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君不見AlphaGo最近完勝世界圍棋第一人李世石的戰績讓對圍棋不感興趣的大叔大媽都為之膽寒。然而我個人認為,人工智能,特彆是強人工智能的發展還處於極其早期的階段,弱人工智能憑藉強大無比的計算能力和深度學習算法可以在各種專業領域超越,但因為腦科學發展的滯後,AI仍然需要一定時間的發展期。我堅信二三十年後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會掀起真正的革命,但現在似乎還為時尚早。
  有人說是物聯網和可穿戴設備,聽起來也有幾分道理。但物聯網的問題在於各種智能設備之間群龍無首,很多所謂的智能傢居傢電設備隻不過是傳統的電子設備配上個移動APP進行操控而已。物聯網和智能可穿戴設備的真正崛起其實和AI人工智能的發展息息相關。從本質上說,需要人手動進行操控的智能設備並不是真正的智能設備,這和傳統設備配個遙控器沒有本質的區彆。或許我的話有點兒偏激,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一個計算平颱必須有一種主導設備。至少在物聯網上我們看不到這一點,更多的隻不過是移動互聯網的延伸而已。
  在當前這個時間點,唯有虛擬現實技術(VR和AR)最有可能打造下一個計算平颱,並形成一個堪與移動互聯網相提並論的産業。
  在接下來的5年內,VR(沉浸式虛擬現實)技術會首當其衝,通過遊戲、娛樂、影視和各類行業應用深入韆傢萬戶。AR技術在這段時間內會快速做好技術儲備,並初步展示它的驚人潛力。
  隨後的5~10年內,逐漸成熟起來的AR(增強現實)和MR(混閤現實)技術則將徹底改變人類生活的每一個方麵,包括娛樂、社交、設計、工作等。就如同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曾經對人類生活做齣的巨大革命一樣。
  我們經曆瞭“計算機+”時代、“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如今正站在“虛擬現實+”時代的門檻上。不管你是一個追求極緻遊戲體驗的遊戲迷,還是一個喜歡磅礴氣勢的電影迷,還是喜歡宅在傢裏跟人綫上交流的二次元迷,還是一個正在尋找未來方嚮的創業者,還是正在尋求在新興行業布局的産業資本傢,都應該多多少少瞭解一點兒虛擬現實。因為不管我們是否相信,虛擬現實的時代大門已經開啓。我們可以選擇去主動擁抱這場技術革命,也可以選擇故步自封,流連於往日的技術繁榮。
  時代的浪潮會推動著我們嚮前進。“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對於技術革命來說,還不會涉及生死存亡,但緊緊跟隨時代的浪潮會讓我們前進的步伐更加有力,也更加順暢。
  緻謝
  能夠順利完成這本書首先要感謝機械工業齣版社華章公司的楊福川、高婧雅和孫海亮。特彆是楊福川,對本書從選題、立項、目錄撰寫和內容修改方麵提供瞭很多寶貴的建議,也讓整本書的質量大大提升。
  其次要感謝本書其他幾位作者,第1章的作者卿偉龍、第4章的作者王趙翔(Ryan)、第7章和第8章的作者藍天。沒有大傢的共同思考和努力,這本書是不可能順利完成的。
  還要感謝對本書內容提供瞭很多寶貴建議的朋友,包括在2015年SVVR(矽榖虛擬現實大會)上熱情接受訪談請求的諾亦騰科技的戴若犁博士;來自Crytek的市場負責人,南京睿悅的CEO賴俊崧;Archiact Interactive的創始人Frank和Derek;聯絡互動的薛有光;深圳有來科技的CEO劉勇;創景未來科技的CEO王文俊;深圳僑城匯的張暉;TII谘詢的CEO艾永亮;深圳創雲方科技的CEO鄒大明及周艮芳、颱優怡;上海紅柚信息的CEO潘敏;多尼卡互聯的邱達;CosBeauty公司的創始人黃萬富和王洪濤;颱灣巨新管理谘詢的創始人連裕興和闕雅萍;UploadVR的創始人Taylor Freeman;成都雲創新科技的CEO劉德文;四川航空公司的餘言兵。當然還有眾多其他的朋友,限於篇幅,就不在這裏一一列舉瞭。
  感謝UploadVR、RoadToVR、Reddit等VR媒體社區為本書提供瞭很多寶貴的行業資訊信息,感謝Wikipedia提供的無窮無盡的知識。
  當然,對於這個行業來說要特彆感謝Facebook創始人紮剋伯格和Oculus創始人Palmer Luckey,沒有這兩個天纔,虛擬現實行業可能仍然在黑暗時代中蹣跚而行。
  感謝通過賽隆網微信群和微信公眾號vrlife中為本書提供反饋建議的VR/AR愛好者們,包括譚凱、張啊吉、Hyh、維意有你、hongqp、謝文君、暗夜隨風、桂桂桂、嘎、Jason、斑斕的花、玄霄、硃疆、六特爾、微巫、金屬風暴、高翔、Melody、蓄之、1知行閤一、曉明、鎮、阿迪、不存在、吳昊宇、roundy、過思良、易科比、蔡say、robinlee、耳石、小跑、肖峰,因為時間、精力和篇幅限製,你們提齣的很多寶貴建議並沒有全部體現在書中,但這些建議無疑是我們順利完成本書的巨大動力。
  最後要感謝我的傢人在我寫作期間給予的無條件支持,你們是我前進的最大動力。


用户评价

评分

好书,必须给好评,五星

评分

促销买的,比较便宜。

评分

很喜欢这本书,老师推荐的,很好的书。

评分

老师推荐买的,书很不错,物流很快,就是价格有点贵…

评分

东西还不错呢,还好还好还好还好哈

评分

促销买的,比较便宜。

评分

质量相当高,翻起来很舒服,还没时间看,看完可能再来

评分

可以好好学一学了,对unity能力有提高

评分

不错,可以作为VR学习的参考资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