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特切夫詩選

丘特切夫詩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俄羅斯] 丘特切夫 著,汪劍釗 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2163564
版次:1
商品编码:1222924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诗经典 译丛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2
字数:12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俄羅斯的杜甫
與普希金並稱詩歌“雙璧”
被托爾斯泰譽為“沒有丘特切夫就不能生活”

內容簡介

這是上海文藝社今年重點推齣的“詩經典 譯叢”中的第1本。
丘特切夫是俄羅斯哲理詩重要的代錶,有“抒情的哲學傢”之美譽,他善於將人生觀和宇宙觀寄寓於風景的素描中,而從情感的抒發中追問生命的意義。自然與愛情是他鍾愛的兩大主題,其創作中顯露的早期象徵主義特徵尤為後來的詩人推崇,被譽為“第yi流的詩歌天纔”、“俄羅斯詩壇上不可多得的卓越現象”。詩集選譯瞭丘特切夫極具代錶性的詩作4000行。
譯者汪劍釗是俄羅斯文學翻譯的專傢, 也是詩人和文學評論傢。現為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教授,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研究員。齣版有:專著《中俄文字之交》、《二十世紀中國的現代主義詩歌》、《阿赫瑪托娃傳》、《詩歌的烏鴉時代》(詩文自選集)等;譯著《訂婚的玫瑰——俄國象徵派詩選》等。

作者簡介

丘特切夫(Фёдор Иванович Тютчев 1803-1873),俄羅斯哲理詩重要的代錶,有“抒情的哲學傢”之美譽。自然與愛情是他鍾愛的兩大主題,其創作中顯露的早期象徵主義特徵尤為後來的詩人推崇,被托爾斯泰譽為“沒有丘特切夫就不能生活”。在俄羅斯詩歌史上,丘特切夫與普希金堪稱雙壁。

汪劍釗,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教授。齣版專著《中俄文字之交》、《二十世紀中國的現代主義詩歌》、《阿赫瑪托娃傳》等;詩文自選集《詩歌的烏鴉時代》;譯著《俄羅斯白銀時代詩選》、《普希金抒情詩選》、《曼傑什坦姆詩全集》、《阿赫瑪托娃詩選》等。

目錄

緻親愛的爸比
我強壯又很羸弱

緻Н
閃光
黃昏
正午
春天的暴風雨
CACHE-CACHE
夏日黃昏
幻象
失眠
快樂的白晝還在喧鬧
天鵝
在人群中
你看他在紛紜的大韆世界中
緻N.N
山中清晨
雪山
最後的災變
仿佛海洋整個環抱著地球
海馬
這裏,天之穹頂如此沮喪
緻兩姊妹
安恬
朝聖者
瘋狂
我駕車駛過立窩尼亞原野
鬆散的沙粒蓋住瞭雙膝
鞦天的黃昏
樹葉
阿爾卑斯山
這一天
MAL’ARIA
仿佛在一堆灼燙的灰燼上
春水
Silentium
在這棵高挺的人類之樹上
緻***
PROBLEME
行吟詩人的竪琴
我喜歡路德教徒的祈禱儀式
從鄉村到鄉村
我依然記得那黃金時代
海上的夢
不,大地母親,我不能掩飾
黛青色的花園睡得多麼甜美
在空氣窒息的沉寂中
柳樹
黃昏
靈柩已經放進瞭墳墓
東方泛白
恰似一隻小鳥
瓦灰色的影子已經相互融閤
多麼荒僻的一個峽榖
一隻鳶鳥從林中草地騰起
在爬滿葡萄藤的山岡之上
水流變得更濃稠、更渾濁
午夜的風
靈魂渴望成為一顆星星
我的靈魂是影子的厄呂西翁
起伏的山巒
我獨自坐著
鼕天的末日已經來臨
噴泉
峽榖中一片耀眼的積雪
大地還是一片淒涼的景象
你的眼睛裏沒有感情
我的朋友,我愛你的眼眸
昨夜,被幻想的魅影籠罩
意大利彆墅
1837年1月29日
1837年12月1日
莫非已經很久
怎樣的溫柔
你看,西邊的天空
春天
白晝與黑夜
姑娘,彆相信
我站在涅瓦河的河畔
哥倫布
大海與懸崖
我還在忍受欲望的摺磨
緻一名俄羅斯女人
仿佛煙柱在高空明亮地閃爍
神聖的夜在天之穹頂升起
很不樂意地
就這樣,我又一次見到瞭您
遲暮的夏天,安謐的夜晚,
當我們置身於緻命的煩憂中
在海水的藍色平川上
我又看見瞭你的眸子
人的淚滴

夜的羅馬
威尼斯
宴會結束
上帝,請把你的愉悅
涅瓦河上
陰雲密布的天氣
被若有所感的睡意籠罩
緻羅斯托普欽娜伯爵夫人
不論正午炎熱的氣息
不要輕易下判斷
兩個聲音
你看,在開闊的河麵上
新綠
我們的世紀
波浪與思想
暑熱尚未完全消退
在離彆中蘊含著一種高妙的涵義
夕光降臨,夜色臨近
你不止一次聽到這樣的錶白
我不知道
夏日雷霆的轟鳴多麼歡快
仁慈的上帝並非無意地
哦,我們的愛情多麼緻命
定數
不要說他還像從前一樣愛我
哦,不要用公正的責難來驚擾我
你滿懷柔情祈禱的言辭
我記得一雙眼眸
孿生子
你,我大海的波浪
陽光普照
鼕天這個善使魔法的女巫
最後的愛情
1854年夏天
你現在還顧及不瞭詩歌
紅彤彤的火光
從海洋到另一個海洋
這些窮睏的村莊
哦,我有預知本能的靈魂
1856年
生活中有那樣一些瞬間
緻Н?Ф?謝爾皮納
美妙的白晝消隱在西邊
在黑黢黢一群的上空
在初鞦的節令中
你看,樹林裏滿目蔥綠
經常有這樣的時刻
她靜坐在地闆上
在深鞦時節
歸途
緻Е?Н?安年科娃
十二月的早晨
盡管我在峽榖中築巢
我認識她還是那個時候
玩耍吧
緻А?А?費特
仿佛在夏日
北風止息
哦,這南方
ENCYCLICA
她整天神誌恍惚地躺著
哦,夜之海
在上帝不曾給齣默許之前
在我痛苦而停滯的生活中
海浪含納一種悅耳的聲響
緻我的朋友雅?波隆斯基
朋友,迄今已有十五個年頭
東方令人可疑地緘默
1864年8月4日忌辰前夜
多麼意外啊,多麼明亮
夜的天空如此陰鬱
沒有一天,靈魂不疼痛
無論中傷的話語多麼刻薄
當我們的一個單詞引發瞭
當衰邁而陳腐的力量
理智無法瞭解俄羅斯
紀念Н?М?卡拉姆辛百年誕辰
你,俄羅斯之星
金色屋頂的反光

最後的時刻無論怎樣沉重
我重又佇立在涅瓦河上
火災
雲彩逐漸在天空融化
西裏爾逝世韆年忌辰
仿海涅
不曾擁有預測的能力
兩種力量
大自然就是司芬剋斯
緻Ю?Ф?阿芭紮
無論離彆怎樣摺磨著我們
К?Б
我們遵從最高的旨意
陪伴瞭我好多年的兄長
不論生活給過我們什麼教誨
這裏,曾經有過多少狂放的生命
懲罰人的上帝奪走我的一切
意大利的春天
失眠

精彩書摘

  丘特切夫(1803-1873)詩四十八首
  瘋狂
  那裏,仿佛一縷裊娜的輕煙
  把蒼穹和烤熱的大地融為一體,
  在沒有一絲憂愁的快樂中,
  生存著一個可憐的瘋狂。
  在通紅的灼熱光綫下,
  鑽進火一般滾燙的沙粒,
  瘋狂轉動一雙玻璃的眼睛
  在雲層之間尋找著什麼。
  突然躍起,用靈敏的耳朵
  貼緊裂紋遍布的大地,
  屏息迫切地諦聽著什麼,
  額頭顯露一絲滿足的神秘。
  瘋狂認為,它已聽到水的沸騰,
  聽到瞭地下水的流動,
  聽到瞭搖籃麯似的歌聲,
  以及來自地心喧鬧的奔湧!
  1829
  仿佛海洋環抱著整個地球
  仿佛海洋環抱著整個地球,
  塵世的生命被完全籠罩著夢幻;
  夜來臨——自然的元素
  以轟鳴的波濤拍擊自己的堤岸。
  就是這轟鳴:催迫我們,懇求我們……
  奇幻的小船已在港灣裏復活;
  海潮上漲,疾速翻捲著我們
  進入不可測度的幽深海波。
  天穹閃爍著星辰的榮光,
  在深邃中秘密地嚮外張望,——
  我們漂浮,燃燒的深淵
  將我們圍繞,從四麵八方。
  1930
  鬆散的沙粒蓋住瞭雙膝
  鬆散的沙粒蓋住瞭雙膝……
  我們駕車前進——暮色已經降臨,
  路的兩側,鬆樹的影子
  重疊成瞭一個巨大的影子。
  幽深的針葉林茂密而黑黢黢的——
  多麼令人憂傷的地方!
  陰鬱的黑夜,如同一隻百眼怪獸,
  從每一簇灌木後麵嚮外窺望!
  1830
  鞦天的黃昏
  在鞦天黃昏的明媚裏存在著
  一種動人、神秘的魅力……
  不祥的光輝,樹木的繽紛,
  深紅的樹葉慵懶的輕顫,
  薄霧所遮掩的安謐的藍天,
  高懸孤苦-憂悒的大地之上,
  有時,颳來一陣強勁的冷風,
  仿佛預告著風暴即將來臨,
  凋零,頹靡——世間萬物
  溫柔地露齣一絲衰萎的笑容,
  這在理性的人類身上,我們
  將它叫做痛苦之神性的羞怯。
  1830
  春水
  田野上冰雪還閃著白光,
  春水已開始發齣喧響——
  奔跑著,撞擊夢中的河岸,
  它們奔跑、閃爍,大聲叫嚷……
  它們朝嚮四麵八方宣布:
  “春天來瞭,春天來瞭!
  我們是年輕春天的快遞員,
  她派遣我們前來報信兒!”
  春天來瞭,春天來瞭!
  那些安靜、溫暖的五月時光,
  快樂地聚集在她身後跳舞,
  它們的臉頰緋紅而明朗。
  1830(?)
  Silentium
  沉默吧,隱匿起情感,
  把你的幻想深藏起來——
  且讓它們靈魂的深處
  無言地升起,無言地降落,
  恰似夜空中的星星,——
  請欣賞它們——並且沉默。
  你的心如何能說齣自身?
  他人又如何能夠理解你?
  難道他能知曉你為何而生?
  思想一經吐露就是謊言。
  莫如挖掘和攪動泉眼:
  飲用它們——並且沉默。
  你要善於在自我之中生存——
  你的靈魂就有整個世界,
  包容著秘密、神奇的思緒——
  錶麵的喧囂遮蔽瞭它們,——
  白晝的光亮驅趕著它們,——
  請聆聽那它們的歌聲——並沉默!……
  1830
  海馬
  哦,烈性的馬,哦,海上馬,
  披散著淡綠色的馬鬃,
  時而溫馴,惹人愛憐,
  時而狂躁又頑皮,
  在上帝廣闊的原野上,
  你被狂暴的漩渦所喂養;
  它教會瞭你蹦跳、玩耍,
  讓你馳騁在原野上。
  我愛飛速奔跑的你,——
  顯示著傲人的力量,
  披散著濃密的鬃毛,
  渾身是汗,冒著熱氣,
  風暴似的衝嚮海岸,
  一路發齣快樂的嘶鳴,
  你的馬蹄把礁岩撞響,
  頃刻——濺起一大片水星!……
  1830
  MAL’ARIA
  我愛這上帝的憤怒!我愛這充斥一切
  卻隱匿無形的,秘密的惡——
  它藏身於鮮花,在玻璃似的透明泉水中,
  在彩虹的光亮中,甚至在羅馬的天空。
  依然是那一片萬裏無雲的高高的天穹,
  你的胸脯還是那樣輕盈而甜美地喘動,
  樹梢之上依然是溫暖的風兒在吹拂,
  依然彌漫著玫瑰的芬芳,但這一切就是死!
  如何能知道,或許自然裏遍布著
  聲響、芳馨,鮮花與人聲,
  還有我們臨終時刻的先兆,
  我們最後的痛苦的一絲安慰。
  命運派給他們的緻命使者,
  當大地之子被喚齣生命的場域,
  就用細薄的織布蓋住自己的形象,
  藉此藏匿起自己恐怖的大限!
  1830
  在這棵高挺的人類之樹上
  在這棵高挺的人類之樹上,
  你是一片最好的葉子,
  最純潔的汁液將你滋養,
  最純淨的陽光讓你成熟。
  你在它的身上輕輕地搖曳,
  與它的靈魂發生最和諧的共鳴,
  與暴風雨進行先知式的交談,
  或者與微風一起快樂地玩耍!
  你比許多葉子長壽,也更為美艷,
  隻是在晚鞦的風暴和夏日的暴雨
  將你扯離血脈相連的枝椏之前,
  自行脫落,猶如從桂冠凋謝的花朵!
  1832
  PROBLEME
  一塊石頭從山頂滾到瞭榖底。——
  它因何掉落?而今無人知曉。
  它是自己從峰頂掙脫,
  還是被彆的意誌所扔下?
  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過去:
  這個難題切近仍無人解答。
  1833
  我依然記得那黃金時間
  我依然記得那黃金時間,
  依然記得心靈親近的地方:
  暮色降臨;我倆在一起;
  多瑙河在樹蔭下喧響。
  在一座小山上,泛著白光,
  古堡的遺址仿佛在遠眺,
  你亭亭玉立,年輕的仙子,
  倚靠著爬滿青苔的花崗岩。
  一對赤裸的縴小秀足,
  踩在一堆古老的亂石上,
  太陽緩緩西沉,嚮你告彆,
  也作彆小山,作彆古堡。
  安靜的微風輕輕拂過,
  戲弄著你美麗的衣衫,
  野生蘋果樹上的花朵落嚮
  你的肩膊,一片又一片。
  你無所憂慮地眺望遠方……
  光影迷離,天際黯淡;
  白晝將燃盡;河水更嘹亮
  歌唱在漸趨幽暗的兩岸。
  你興高采烈,無拘無束,
  愉快地送走瞭幸福的一天,
  而飛速流逝的生命之影
  甜蜜地掠過瞭我們的頭頂。
  1834-1836
  瓦灰色的影子已經相互融閤
  瓦灰色的影子已經相互融閤,
  顔色黯淡,聲音也已沉寂——
  生命、運動走到瞭終點,
  化作朦朧的暗影,遠方的悶雷……
  在茫茫的夜空中,可以隱約
  聽到蝴蝶看不見的飛行……
  這是難以言說的憂傷時刻!
  我含納瞭一切,一切有我……
  安謐的幽冥,如夢的幽冥,
  來吧,請注入我的靈魂深處,
  你們安靜、慵懶,而且芬芳,
  請淹沒這一切,安慰這一切。
  讓情感猶如陶醉的霧靄,
  充填生命的酒杯,直到滿溢!
  讓我體會到毀滅的災難,
  與睡意朦朧的世界融為一體。
  1835
  柳樹
  柳樹,你為何對著水流
  一直低垂你的尖梢?
  你伸齣瞭顫栗的枝條,
  仿佛一片片貪婪的嘴唇,
  是否想汲取湍急的波濤?
  哪怕你的每一根枝條
  在水波之上痛苦地顫栗,
  水流依然嘩啦啦奔跑,
  接受太陽的撫愛,閃爍,
  無情地對你加以嘲笑……
  1836
  恰似一隻小鳥
  被曙光驚醒的世界,恰似
  一隻小鳥,猝然一抖……
  哦,唯有我的腦袋
  頂著的美夢尚未被觸及!
  盡管早晨的清新氣息
  在我散亂的頭發中飄拂,
  但昨日的暑熱,昨日的塵埃
  依然壓迫著我的感覺!……
  哦,多麼刺痛,多麼粗野,
  這年輕、熾熱的白晝
  發齣的喧囂、運動和喧嚷
  令我感到多麼煩憂!……
  哦,白晝的光亮一片赤紅,
  它們灼燒著我的眸子!……
  哦,夜,你的帷幕在哪裏?
  你安謐的幽暗,還有露滴!……
  破碎一代的遺老們,
  你們挺過瞭自己的時代!
  你們的哀怨,你們的嗔怪
  是那麼正直的不公正!……
  伴隨深入到骨髓的疲憊,
  仿佛憂傷的半夢半醒的暗影,
  迎著太陽和運動,
  跟著新的一代艱難地前行。
  1836
  黛青色的花園睡得多麼甜美
  黛青色的花園睡得多麼甜美,
  籠罩著藍色夜晚的一片恬靜,
  透過花朵染白的蘋果樹叢,
  金色的月亮照射得多麼甜美!……
  繁星在深邃的天空中燃燒,
  猶如創世第一天,多麼神秘!
  遠方音樂的贊嘆依稀可聞,
  鄰近清泉的對話卻更為清晰……
  帷幕垂下,遮住瞭白晝的世界;
  運動消停,勞作也進入夢境……
  仿佛在森林的梢頂,城市的上空,
  每晚即來的喧聲卻神奇地蘇醒……
  它來自何方,這不可思議的喧聲?……
  或許,幻夢所解放的已死思緒,
  還有可聞但不可見的無形的世界,
  此刻,在夜之混沌成群地集聚。
  1836
  一隻鳶鳥從林中草地騰起
  一隻鳶鳥飛齣林中草地,
  它衝嚮天空,高高盤鏇,
  越來越高,越來越遠,
  在天的盡頭消失不見。
  大自然母親賜予它
  一對強勁、充滿活力的翅膀,
  而我,與大地血脈相連,
  塵世的王者,為汗水和塵土所傷。
  1836
  午夜的風
  午夜的風,你為何要嗥叫?
  為什麼如此瘋狂地悲訴?
  你奇怪的聲音意味著什麼,
  時而喧囂,時而低沉地怨訴?
  你用心靈可以理解的語言
  傾訴著不可理解的哀傷——
  有時,你從中搜索和發掘
  一些肆意狂暴的聲響!
  哦,你不要再哼唱恐怖的歌,
  那些涉及瞭遠古起源的歌!
  午夜之靈魂的世界多麼貪婪地
  聆聽可愛的故事和傳說!
  它竭力掙脫死亡的胸膛,
  它渴望與無限的宇宙一體交融!……
  哦,你不要去驚醒沉睡的風暴,
  風暴下麵一片混沌蠢蠢欲動。
  1836
  靈魂渴望成為一顆星星
  靈魂渴望成為一顆星星,
  但不是在茫茫的子夜,
  繁星閃爍猶如靈活的眼睛,
  俯瞰著睡意朦朧的世界,——
  而是在白晝,太陽的光芒
  灼人地覆蓋瞭一切,
  它們仿佛神祇,星光熠熠,
  在純淨和無形的太空閃爍。
  1836
  鼕天的末日已經來臨
  鼕天的末日已經來臨,
  它還賴著不肯離開——
  春天輕輕地叩擊窗門,
  要把它驅趕齣庭院。
  萬物開始忙碌運轉,
  把鼕天弄得疲於奔命,
  雲雀也翱翔在天空,
  發齣一串嘹亮的啼鳴。
  鼕天還在四下奔波,
  對著春天不住地嘮叨。
  春天鬧騰得更加歡實,
  隻是看著它放聲大笑。
  凶惡的女巫氣急敗壞,
  隨手抓起一把雪團,
  對準那漂亮的孩子
  狠狠擲去,撒腿就跑。
  春天卻並不在意,
  索性用雪水洗瞭個澡,
  她的臉頰更加嫣紅,
  與她的敵人恰成對照。
  1836
  我的朋友,我愛你的眼眸
  我的朋友,我愛你的眼眸,
  閃爍靈動而熱烈的光輝,
  你突然輕輕抬起眼眸,
  仿佛掠過一道天邊的閃電,
  疾速地打量周圍的一切……
  但是,還有更具魅力的眼眸:
  相互熱烈接吻的時候,
  你因為羞怯而低下眼眸,
  而透過你垂下的睫毛,
  閃爍著憂鬱、微茫的願望之火。
  1836
  昨夜,被幻想的魅影籠罩
  昨夜,被幻想的魅影籠罩,
  月亮放射最後一道清光,
  照耀著你慵懶的眼瞼,
  你昏沉地進入遲來的夢鄉。
  你的周圍一片安謐的靜默,
  影子皺起眉頭愈加幽暗,
  胸口吐齣均勻的氣息,
  在空氣中流瀉更加清晰可辨。
  但透過空氣般綿薄的窗帷,
  午夜的黑暗並未長久流蕩,
  而你那一綹幻夢似的鬈發
  飄拂,戲耍著無形的幻想。
  突然,有什麼東西從窗口潛入,
  溪水般靜謐,空氣般飄忽,
  仿佛被一陣微風隨身攜帶,
  輕盈如煙霧,朦朧如百閤。
  踩著微暗發亮的地毯疾奔,
  沒有形體,也沒有影子,
  緊緊地攥住瞭被子,
  順著四周的被沿費勁地攀爬。
  恰似一條細蛇,彎麯著蠕行,
  它終於爬到眠床的中央,
  如同一條絲帶,搖曳不定,
  在帳幔中間鬆軟地飄揚……
  突然,那飄忽不定的光點
  輕觸瞭少女的酥胸,
  一聲緋紅的、嘹亮的驚叫
  揭開瞭你睫毛的絲絨。
  1836
  1837年1月29日
  從誰的手射齣這緻命的子彈,
  粉碎瞭一顆詩人的心髒?
  仿佛打碎一件陶製的容器,
  是誰毀掉這神聖的酒觴?
  不論他是正確還是有罪,
  麵對大地真理的審判,
  他都將被一隻至高的手
  永遠判定“弑王者”的罪名。
  可是你,被過早降臨的黑暗
  突然吞噬,離開瞭光明,
  對你而言,對你的骨灰而言,
  明亮的世界是詩人的影子!
  與世人的閑言碎語截然相反,
  你的命運偉大而神聖!……
  你是諸神鮮活的一個器官,
  脈管流動著鮮血……灼燙的鮮血。
  你用這一腔高貴的鮮血,
  剋製著對榮譽的渴求——
  人民痛苦的旗幡正在飄飛,
  你已長眠不醒,提前入鞦。
  上帝會聽到汨汨流淌的鮮血,
  且請他來評判你的仇怨……
  俄羅斯之心永不會把你忘卻,
  仿佛刻骨銘記自己的初戀!……
  1837
  春天
  無論命運之手如何壓榨,
  無論世人的騙局如何惱人,
  無論額頭犁齣多少皺紋,
  無論心靈布滿多少傷口;
  無論你忍受著怎樣嚴酷的
  摺磨,經曆怎樣的逼迫,——
  隻要有春天的初次遭遇,
  這一切都會在風中挺住!
  春天——她並不知有你們,
  也不知道痛苦,不知道穢惡;
  她的眼睛閃爍不朽的光輝,
  額頭也沒有一絲兒皺紋。
  她隻服從於自己的法則,
  按時飛到你們的身邊,
  明媚、怡然,無憂無慮,
  歡快猶如天上的神仙。
  她嚮大地隨意拋灑鮮花,
  鮮艷有如創世之初的春天;
  在她之前是否還有彆的春天——
  她的內心根本不去尋思:
  天空有無數雲彩飄飛,
  但這雲彩與她毫無關係;
  她壓根兒不去理會
  已逝春天的蛛絲馬跡。
  玫瑰並不為往昔悲嘆,
  夜鶯到瞭晚上就唱歌,
  阿芙樂爾 也不為舊事
  流淌自己芬芳的淚水,——
  沒有一片樹葉被吹落,
  齣自不可免的死亡恐懼:
  它們的生命仿佛浩瀚大海,
  整個兒注入當下的生活。
  個體生命的遊戲與祭品!
  來吧,摒棄情感的欺騙,
  嚮前衝,果敢而專橫,
  投入生氣蓬勃的大海!
  來吧,舀取這清澈的水流,
  蕩滌你受盡苦難的心胸,
  融入充滿神性的、萬有的
  宇宙生命,哪怕一瞬也成!
  1838
  白晝與黑夜
  遵從上帝崇高的旨意,
  在這莫名深淵的上空,
  拋下一張金絲編織的帷幕,
  遮住神秘的精靈世界。
  白晝——就是這燦爛的帷幕——
  白晝,賜予萬物以生機,
  給病態的靈魂以治療,
  凡人與神祇的好友!
  但白晝淡齣——黑夜降臨;
  它來自不祥的世界,
  揭開這一張美好的帷幕,
  扯下,隨手將它拋卻……
  深淵就在我們麵前裸露,
  伴隨一片驚恐與迷霧,
  黑夜與我們之間沒有瞭間隔,
  這就是讓我們懼怕的緣由!
  1839
  緻一名俄羅斯女人
  遠離瞭太陽和大自然,
  遠離瞭光明和藝術,
  遠離瞭生活和愛情,
  年輕的歲月一掠而過,
  鮮活的感情逐漸枯死,
  你的幻想隨風飄去……
  你的生命悄悄流逝,
  流嚮無名的荒野,
  那人跡罕至的土地,——
  在鞦天無邊的霧靄中,
  仿佛一朵薄雲,消失
  在黯淡而迷濛的天中。
  1848 或1849
  人的淚滴
  人的淚滴,哦,人的淚滴,
  你們流淌,流淌,無論晨昏……,
  匿形而來,悄沒聲息,
  無可計數,也永無窮盡,——
  流淌,仿佛在喑啞的深夜,
  淅瀝的鞦雨啊,綿綿不絕。
  1849
  夜的羅馬
  羅馬眠宿在蔚藍之夜的懷抱,
  月亮冉冉升起,籠罩這座睡城,
  灑滿瞭自己沉默的榮耀;
  城內杳無人煙,卻依然氣象恢弘,
  在月光下,羅馬睡得多麼甜蜜!
  羅馬永恒的遺跡與清輝多麼相似!
  仿佛月光的世界與沉睡之城
  融為一體,神奇,但已頹靡。
  1850
  涅瓦河上
  一顆星星又一次潛入
  涅瓦河漣漪輕泛的水流,
  而愛情也又一次信賴
  自己那艘秘密的小舟。
  在漣漪與那顆星星之間,
  小舟滑動宛如在夢境,
  兩個幽影被運載著,
  隨波逐流,嚮遠方漂行。
  莫非是懶散享樂的孩子
  在這裏虛度夜的寂寥?
  或者是兩個幸福的影子
  希望告彆俗世的塵囂?
  你,漫溢如海洋的微波,
  美麗地輕泛的漣漪,
  請在你自由寬廣的水域,
  收留卑微小舟的秘密!
  1850
  暑熱尚未完全消退
  暑熱尚未完全消退,
  七月的夜晚幽光閃耀,
  在混濁大地的上方,
  天空充滿雷雨的前兆,
  萬物都在電閃中顫栗……
  仿佛一對沉重的睫毛,
  衝著大地微微抬起,
  什麼人恐怖的眼睛,
  透過疾速的電閃,
  時而在前方熾熱燃燒……
  1850-1851
  夕光降臨,夜色臨近
  夕光降臨,夜色臨近,
  山峰的投影越來越長,
  雲彩在天空消隱……
  天已嚮晚,籠罩著夕光。
  隻要你,我奇妙的幽影,
  隻要你不會離開我,——
  我就不會懼怕夜的黑暗,
  也不惋惜白晝的憔悴!……
  請給我插上一對翅膀,
  安慰我內心的不安,
  對於著迷的靈魂而言,
  影子也會帶來美滿。
  你是誰?你來自何處?
  你來自天堂還是地心?
  或許,你是虛緲的存在,
  卻懷揣女性熾熱的靈魂。
  1851
  定數
  愛情,愛情——有人相傳——
  靈魂與靈魂之間的聯盟——
  它們閤而為一,相互交纏,
  一種命定的融閤,
  哦……命中注定的決鬥……
  在兩顆心不平等的鬥爭中,
  如果有一顆心稍顯溫柔,
  就會愈加忠誠,難逃厄運,
  痛苦地愛著,癡情不已,
  最終憔悴不堪,銷殞……
  1851
  孿生子
  有一對孿生子——對塵世生物而言,
  就是神性的創造——那就是死亡與幻夢,
  仿佛兄弟與姐妹之間的相像——
  死亡略加陰鬱,幻夢稍顯溫順。
  但還存在另外一對孿生的兄妹——
  世間再也沒有一對比它們更加美麗,
  並且再也沒有比它們的魅惑更加恐怖,
  它們讓迷醉的心靈不寒而栗……
  它們血脈相連,並非齣自偶然,
  唯有在命定凶險的時日,
  它們藉助不可猜解的秘密
  對我們施展神秘的魅力。
  有誰不曾體驗過剩的感覺,
  一旦血液開始沸騰,隨即冷卻,
  有誰不曾領略你們的誘惑——
  哦,死亡和愛情!
  1852
  你,我大海的波浪
  Mobile commt l’onde …
  你,我大海的波浪,
  乖僻任性的波浪,
  仿佛在安息,似乎嬉戲,
  你充滿神奇的活力!
  或者在陽光下微笑,
  倒映著天的穹窿,
  或者你騷動不安,
  拍擊狂野的深淵,——
  你安靜的絮語甜美,
  充滿瞭愛與溫情;
  我也能聽懂激烈的傾訴,
  你預言性的呻吟。
  在狂暴的自然力中,
  你時而陰鬱,時而澄明,
  但在你蔚藍的夜色中,
  要珍惜你的戰利品。
  對著你的漣漪,我投入
  並非定情的戒指,
  我埋藏在你內心的
  也不是斑斕的鑽石。
  不,在決定命運的時刻,
  為你神秘的魅力吸引,
  我把一顆活生生的靈魂
  埋進你幽邃的海底。
  1852
  ……

前言/序言

  譯序:“沒有丘特切夫就不能生活”
  談及俄羅斯的詩歌,中國讀者不由自主地首先想到的通常會是普希金。誠然,普希金是俄羅斯文學史上絕對不可繞過的人物,堪稱俄羅斯的一張詩歌名片,其磅礴的纔情,傳奇的一生,以及在各文體中勤奮的勞作,留下瞭一筆豐富的精神遺産。可以說,普希金在俄羅斯的地位類似於中國的“詩仙”李白,他的創作所運用的語言,聲音和節奏,猶如天籟,幾乎是不可模仿的。但是,普希金並不是一個孤立的存在,與這顆太陽一起閃爍的還有另外一些令人炫目的星辰,其中光亮度與之最為相近的當屬丘特切夫。在我看來,丘特切夫或許稱得上是俄羅斯的“杜甫”,並且,正如中國“詩聖”在時間序列裏的沉浮,他的聲譽也是在身後愈益隆厚,終至被二十世紀初白銀時代和其後的詩歌書寫者目為重要的源頭性詩人之一。
  費多爾?伊萬諾維奇?丘特切夫於1803年11月23日(俄曆12月5日)齣生在奧爾洛夫省勃良斯基縣奧甫斯圖格莊園的一個世襲貴族傢庭。丘特切夫的早期教育是在自己的傢中接受的,傢庭教師拉伊奇是一名齣色的詩人、翻譯傢,十分推崇古希臘羅馬文學,對其産生瞭深刻的影響。他在十歲左右便開始瞭最初的詩歌練習。1821年,畢業於莫斯科大學語文係,鏇即進入外交部工作,隨後被派駐到慕尼黑、都靈等地任外交官。1828年,與德國詩人海涅、哲學傢謝林相識。丘特切夫曾將前者的作品翻譯成俄語,並寫過數首仿作,而後者,則對這位俄羅斯外交官的機智與幽默極為欣賞,認為他“是一個卓越的、最有教養的人”,與之來往“永遠給人以欣慰”。有意思的是,這兩位德國友人當時並不知道丘特切夫實際是一位齣色的俄語詩人。這種交往是愉快而有益的,海涅詩歌中的優美和纏綿與謝林哲學中的浪漫氣質和泛神主義思想都深刻地影響瞭詩人的世界觀和自我認知。
  1836年,經由茹科夫斯基和維雅澤姆斯基的推薦,普希金在自己主編的雜誌《現代人》以《寄自德國的詩章》為名刊登瞭丘特切夫的二十四首(另一說為十六首)詩歌,署名為Ф?Т(意思是費?丘)。這是丘特切夫的詩歌第一次在祖國得以發錶。這組詩歌讓他的同胞認識瞭一位新的天纔。此後,他的作品不斷發錶在《現代人》雜誌上。1844年,丘特切夫迴到俄羅斯。次年,重新進入外交部工作,很長一段時間曾擔任書報審查的工作。四十年代是丘特切夫詩歌創作上的沉寂期,但與他在文壇上一度“隱身”成為對照的卻是,他的詩歌在五十年代初引起瞭包括涅剋拉索夫和屠格涅夫等著名詩人和作傢的關注,他們紛紛撰文高度評價,前者為丘特切夫被歸入“二流詩人”而鳴不平,認為所謂的“二流”隻是在名聲上,而他實際擁有“第一流的詩纔”;後者不僅宣稱其“創造的語言是不朽的”,而且肯定瞭他的思想,認為它們“對於讀者從來不是赤裸的、抽象的,而總是和來自心靈或自然界的形象相融閤,不但深深浸透著形象,而且也不可分地、連續地貫穿在形象之中”。上述評價無疑擴大瞭丘特切夫的影響力,甚至引起瞭托爾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敘事文學大師的關注。據說,托爾斯泰可以背誦詩人的不少詩句,曾對自己的友人聲稱:“沒有丘特切夫就不能生活。”
  顯然,丘特切夫的詩歌有著一種直抵人心的魅力。他創作的幾個關鍵詞是人、愛情、自然、生與死、信仰等,都是一些永恒的主題。然而,詩人善於在特殊的時間和空間中予以處理,讓平常的景物或經驗獲得不平常的體現,在一粒沙中洞開一個世界,在一朵花瓣裏嗅到春天的氣息,由此揭開錶象的遮蔽層,讓生命的真義以樸素、本然的麵貌呈現齣來。
  丘特切夫有過數段情史和三次婚姻。他的初戀對象是一位鄉村姑娘,卡鞦莎?剋魯格麗科娃,後來因身份懸殊太大而遭到父母的反對,這段感情無疾而終,也不曾在詩人的寫作中留下痕跡。丘特切夫産生情感的第二個對象是阿瑪麗婭?馮?萊恩菲爾德。她是普魯士王子弗裏德裏希-維爾格爾瑪三世與多恩?塔西斯公爵夫人的私生女。他倆墜入情網後,丘特切夫曾嚮阿瑪麗婭求婚,但這次倒是似乎“顯得”詩人“高攀”瞭,也遭到瞭對方父母的拒絕。阿瑪麗婭後來嫁給瞭剋留德涅爾男爵。這段失敗的戀愛令詩人終生難忘,他為之寫下瞭數首感情真摯的作品,其中有《緻Н》《我依然記得那黃金時代》和《К?Б》等,均是傳世的名篇。丘特切夫第一位妻子名叫艾麗奧諾拉?彼得鬆,美麗而賢淑,他倆幾乎都是一見鍾情。婚後,艾麗奧諾拉悉心相夫教子,料理傢務,免除瞭詩人不少後顧之憂。不幸的是,她在37歲時因病去世。她的離世對丘特切夫打擊很大,事後,詩人寫下瞭《經常有這樣的時刻》,迴憶他們過往的幸福生活。丘特切夫的第二位妻子也是一位德國女子——艾爾涅斯季娜?喬恩貝爾剋。艾爾涅斯季娜年輕、活潑、可愛,與詩人性情十分投閤,詩人為她寫下瞭《我的朋友,我愛你的眼眸》。在丘特切夫為數眾多且質地普遍很高的愛情詩中,有一組名為“傑尼西耶娃組詩”的作品最為深摯動人,它們也是丘特切夫整個創作中最重要的收獲。1850年7月,詩人結識瞭女兒的同學,年僅二十四歲的葉蓮娜?亞曆山德羅夫娜?傑尼西耶娃。相識不久,兩個忘年的男女就陷入瞭熱戀,並且保持瞭長達十四年的密切關係。這段感情激發瞭丘特切夫噴泉式的靈感,令他寫下瞭總共二十二首詩歌,堪稱一部抒情心理小說,詩人將它稱之為“最後的愛情”,他在詩中如是吟唱:
  哦,在我們人生的下坡路上,
  我們相愛得更加溫柔,更加迷信……
  閃耀吧,閃耀,告彆的光輝
  來自黃昏的晚霞,最後的愛情!
  …………
  哪怕脈管中的血液日益乾涸,
  但心中的溫柔卻永不會枯竭……
  哦,你,最後的愛情!
  你既是至福,又是絕望。
  當時,丘特切夫已年近五旬,亦即“人生的下坡路”。與少年人的魯莽、輕率,甚至粗暴不同的是,詩人已是飽曆滄桑,對人生有瞭百味的品嘗,卻依然被一種莫可名狀的力量所左右,以至衝破瞭理性的規訓,勇敢地去領受一份非常的情感。這就注定瞭可能是一份被痛苦、憂愁百般纏繞的幸福。詩中的“溫柔”自是常人可以理解的狀態,但“迷信”一詞的齣現,說齣瞭作者特殊的認識,對愛情如宗教式的膜拜,詩中“黃昏的晚霞”作為“告彆的光輝”,實際也意指的是“最後的愛情”。這份情感蘊含著恐懼、不安,對時光易逝的感慨,可能還有青春的記憶。詩末的“絕望”一詞將這首詩推嚮瞭高潮,意味著那是可以與死亡相提並論的愛情。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即便在愛情詩中,丘特切夫依然體現著對人生的洞察和哲理性思考,因而使這部分作品讓讀者體驗到人類可能達到的情感強度以外,更有對生命和宇宙的感悟。這種特徵在他那些詠嘆自然和時間的作品中則有更顯著的呈現,詩人也享有瞭“抒情的哲學傢”之美譽。對此,批評傢阿剋薩科夫有這樣一個評價:“活著——就意味著思索。”丘特切夫認為,真正的不朽隻存在於自然之中,他善於將人生觀和宇宙觀寄寓於風景的素描中,而從情感的抒發中追問生命的意義,我們在他的作品中隨處可以遇見人格化的自然和自然物的人性。這讓他的作品不僅愉悅瞭讀者的聽覺與視覺,而且還刺激瞭他們的大腦。且看他筆下的春天:
  年幼的樹葉開始泛綠,
  你看,白樺樹傲然挺立,
  它們紛披著蔥綠的葉片,
  那種薄如蟬翼的新綠,
  近乎透明,猶如輕煙……
  詩歌從樹葉泛齣綠色開始,把讀者的目光吸引到挺立的白樺樹那裏,然後展示瞭作者細緻的觀察和齣色的想象,描摹初春的樹葉獨特的形態,它“近乎透明”,“猶如輕煙”,春意隨之便躍然紙上。接著筆鋒一轉,迴到瞭鼕天的夢,反襯瞭春天的明媚與鮮活。最後,詩人告訴我們,“在漫山遍野的綠叢中,你找不到一片枯死的葉子”,再一次強調瞭春天所蘊含的蓬勃生機。這種對風景的敏感使得詩人擁有瞭自然代言人這一最恰切的身份,如《夏日黃昏》一詩無論在意象的營造和節奏的安排上,都顯示瞭極具匠心的藝術功力,全詩貫穿瞭一種泛神主義的氣息:
  太陽這顆灼燙的火球,
  從大地的頭頂滑落,
  海洋的波濤吞噬瞭
  黃昏那場平靜的大火。
  明亮的星星已經升起,
  用濕漉漉的頭顱
  在我們的上空竭力
  托起瞭天的穹廬。
  “太陽”、“大地”、“海洋”和“星星”仿佛都秉有瞭一種特殊的感知和運轉能力,景物也仿佛被安裝瞭神經係統,與人類有著相似的感應和語言。正是有瞭這樣的鋪墊,讀者的眼底閃過“一陣甜蜜的顫栗,如水流,湧動於大自然的脈管”這樣的句子,斷不會感到有什麼突兀,更是為其中的“陌生化”審美傳達而滋生閱讀的快感。
  誠然,丘特切夫絕非對政治、對社會漠不關心的人。就政治觀點而言,他屬於保守的斯拉夫主義陣營,相信東正教是人類的歸宿,俄羅斯則是被上帝選中的民族,承擔著拯救萬民的重任。(在這一點上,他似乎與忠於皇權的杜甫也十分接近。)毋庸諱言,詩人對當時席捲歐洲的“大革命”思潮是存有懷疑的,盡管他目睹瞭現實的鄙俗和不公,但也無法接受激進主義者所鼓吹的暴力革命和政權更替中的血腥,其整體的世界觀和意識仍然傾嚮於“博愛”、“良知”和“公義”等普泛的價值。因此,在丘特切夫的心目中,他似乎更贊同一個詩化的現實和美拯救世界的模式。《煙》是對屠格涅夫的同名長篇小說的一個聲援。他認為,隻要驅除那“令人不快”、“無限”的第五元素——“煙”,世界就會重歸真實,亦即“我們的森林將重新煥發新綠,森林還會那樣神奇、迷人。”
  晚年的丘特切夫,在遭受子女、兄長和母親接二連三去世等多重打擊後,意誌更為消沉和沮喪,從而對死亡有瞭更為深入的思考。他在《這裏,曾經有過多少狂放的生命》一詩中流露瞭強烈的人生無常和世相虛無的觀念:
  大自然對於過往的事情全然不知,
  它也不瞭解我們幻影似的時光,
  在它麵前,我們迷糊地意識到,
  我們自己——隻是它的一個幻象。
  1873年1月,丘特切夫患瞭腦溢血,此後就一直臥病在床。7月15日,丘特切夫在皇村溘然長逝,三天後,被安葬於彼得堡新聖女修道院旁邊的公墓。普希金的逝世,曾被稱之為“俄羅斯的太陽隕落瞭”,同樣,丘特切夫的離世也被看作北鬥峁星團在夜空中的消隱。不過,他們的光芒都不曾真正消失,其詩歌之火星依然可以“燎原”,並隨著時間的流動愈加燦爛。
  最後,值得重申的是,如同杜甫的“轉益多師”乃至“集大成”和“開詩世界”,丘特切夫不僅是一個璀璨的存在,更是後人可以學習的一位精於詞語組閤的語言巨匠,他對詩歌藝術的鑽研與奉獻,堪稱“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其對生命的體悟,關於世事的洞察,與自然的親近,還有溢於言辭的憂患意識、宇宙意識和生態意識,愈來愈被讀者所認可,並愈益發揮著巨大的影響。眾所周知,與李白那種抒情、鋪張、躍動的特徵相比,杜甫在總體上是嚴謹、節製、內斂和沉思的。類似的風格特徵似乎也同樣在普希金與丘特切夫身上分彆予以顯現。兩位詩人堪稱俄羅斯詩歌史上的雙璧,各自劃齣並延展瞭不同的方嚮,催生瞭俄羅斯的“豪放派”與“婉約派”。與普希金相比,丘特切夫在錶現社會與生活的廣度和開闊性上或許稍遜一籌,但在揭示人性的縱深與豐富性上,恐怕有過之而無不及。在一定程度上,我們甚至可以認為,丘特切夫是一名比普希金更為復雜、更為神秘,也更為深刻的詩人。
  2017年6月17日育新花園

用户评价

评分

诗歌与人生,艺术间的关系

评分

没活动先买几本,建议还是等大促吧

评分

我买的第二个译本,以前买过丘特切夫诗全集

评分

期待阅读

评分

好!!!!!!!!!!!!!!!!!!!!!!!!!!!!!!

评分

被托尔斯泰誉为“没有丘特切夫就不能生活”

评分

好!!!!!!!!!!!!!!!!!!!!!!!!!!!!!!

评分

被托尔斯泰誉为“没有丘特切夫就不能生活”

评分

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评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评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