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讓澳大利亞醫生、科學傢及冥想研究者告訴我們
如何通過每日10分鍾的冥想練習,喚醒內在心智寜靜的力量,
發掘你在工作、運動、學習上的潛能!
澳大利亞醫生、教育者及研究者拉梅什·馬諾查博士(Dr.Ramesh Manoch)結閤個人經曆,運用現代醫學、腦科學實驗,讓你全方位瞭解 “冥想 ”到底是什麼迴事,提煉齣“冥想 ”過程中精華的部分。
冥想並不是修改、編校或放緩思維活動,而是完全停止你的雜念。冥想亦不是所謂的正念(mindfulness),而是心智的空靈(mindlessness)。與其說冥想是讓頭腦安靜下來,不如說是隨時隨地、依你所願的讓它自然恢復到靜默的狀態。在真正的冥想中,我們完全保持警覺和掌控,但頭腦裏卻沒有任何雜念。透過這種內在的靜默經驗,我們學會掌控自己的心智及其所製造的思維內容,而不讓思維役使我們。驅散瞭無謂的雜念,我們的意識將能以更豐富、更喜悅的方式去體驗自己、體驗世界。
內容簡介
《安靜吧,頭腦》介紹的是一種突破性的、有據可依的冥想方法及體驗——心智寜靜。它以作者的親身經曆為起點,敘述瞭他在多年來的醫療實踐和潛心研究中得齣對冥想的獨到發現。書中不僅呈現瞭重要的實驗測試結果,亦提供許多冥想者的個人經曆,證實“心智寜靜”的練習所帶來的顯著效果。它清晰地說明,如何通過每日10至20分鍾的練習,就可以製止那些心理活動的雜念,驅逐那些令人分心或壓抑的思緒,或擺脫頭腦的局限性,從而喚醒你在工作、運動、學習及創意方麵的內在潛力。
實驗證明,書中所述的心智寜靜體驗,對人們管理壓力、應對一些身心病癥具有正麵效果,能夠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發送人們的生活質量,甚至,心智寜靜體驗有助於改善青少年的麵臨的精神及心理挑戰,提高學習成績。
作者簡介
拉梅什·馬諾查( Ramesh Manocha )
澳大利亞醫學博士[MBBS BSc(Med)PhD],醫學教育傢和研究者,先後於新南威爾斯大學(UNSW)和利物浦醫院接受係統醫學訓練。在新南威爾斯大學和悉尼的皇傢婦女醫院完成心智寜靜和靜坐冥想的科學評價博士論文。
馬諾查醫生是GenerationNext社會企業的創辦人和會議召集人,該企業正推動一項有關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國傢衛生計劃。他目前現擔任悉尼大學精神科部門的高級講師,同時任多個專注於婦女和兒童健康的論壇會議的主席。
馬諾查醫生經常受邀上媒體,就各種健康、醫學話題(包括替代醫學及冥想)作齣評論,亦常受邀在社區、教育界、企業部門的活動中當主講嘉賓。
目錄
開始前
第一部分 我的故事
第1章 螞蟻的故事
第2章 通往研究之徑
第二部分 何謂冥想
第3章 冥想的定義
第4章 特定效應——瞭解證據
第三部分 冥想就是心智寜靜
第5章 心智寜靜——獨一無二的發現
第6章 古老的典範
第7章 一個以寜靜告終的思維實驗
實際練習: 如何開始進行冥想
實際練習: 使用標準肯定語句引導冥想
第四部分 心身健康與無念
第8章 壓力——頭腦中的噪音
第9章 超齣瞭心—身連接的範圍
實際練習: 增強你的冥想體驗
第五部分 幫助我們的青少年
第10章 年輕人的心靈
第11章 課堂中的冥想
實際練習: 兒童的冥想練習
第六部分 心流和最理想的存在
第12章 冥想與心流
第七部分 冥想中的大腦
第13章 大腦、思維與無念
實際練習: 常見問題
附錄(一) 米開朗基羅的密碼
附錄(二) 尾注
附錄(三) 參考資料
精彩書摘
開始前
請試問自己以下問題:
有多少次,因為不能停止思緒而無法入睡?
有多少次,走進房間找東西,卻忘瞭自己要找什麼?
在專注思考或做些事情時,無謂的思緒是否令我分心?
有多少次留意到,在心煩意亂、緊張或憤怒時,自己的思維活動變得更頻繁?在這樣的情況下,我的思維是否有所幫助,還是適得其反?會使狀況變好,還是變壞?
頭腦裏有著紛紜雜遝的思緒。這其中到底有多少是有用的、正麵的?有多少是對身心健康有益的,多少是無益的?
像背景噪音一樣纏繞不止的思緒,我是否能隨時隨意使它們停止?
本書的全部內容(特彆是實際練習的部分)將改變你對以上關鍵問題的答復。
《安靜吧,頭腦》與你所讀過的冥想書籍截然不同。本書將讓你擺脫對這種古老技法的常見誤解、謬傳和陳腔濫調。冥想不僅用於減輕壓力,也能幫我們實現最佳的身心健康和高效率的工作錶現。無論讀者的年紀為何,有無靈性或宗教信仰,這本書將證實一個重點: 每個人都能從冥想練習中獲益良多。你不需跑到一個特定房間或僻靜的場所,在任何地方都可進行冥想: 每日隻需10至20分鍾的練習,就足以讓你感受到靜坐的益處。
本書所描述的冥想方法能讓你擺脫頭腦在思考中的局限性,帶領你體驗一種稱為“無思慮的覺知”(thoughtless awareness)或“心智寜靜”(mental silence)的無念狀態。你將從這一冥想方法中得到一些簡單、實用的工具,以挑戰自己去實現你所有的潛能。
冥想並不是修改、編校或放緩思維活動,而是完全停止你的雜念。冥想亦不是所謂的正念(mindfulness),而是心智的空靈(mindlessness)。與其說冥想是讓頭腦安靜下來,不如說是隨時隨地、依你所願地讓它自然恢復到靜默的狀態。在真正的冥想中,我們完全保持警覺和掌控,但頭腦裏卻沒有任何雜念。透過這種內在的靜默經驗,我們學會掌控自己的心智及其所製造的思維內容,而不讓思維役使我們。驅散瞭無謂的雜念,我們的意識將能以更豐富、更喜悅的方式去體驗自己、體驗世界。
武術傢稱這種無思慮的狀態為“無心”(日語: 無心の心),頂尖運動員、音樂傢、藝術傢則稱之為“在領域中”(the zone)或“心流”(flow)。這是最理想的存在狀態,不僅是我們坐著練習冥想時的感受,也應該是一種全天候伴隨著我們的生活經驗,使生命的每一刻都大放異彩,讓我們積極地投入生活中。
源於印度的《薄伽梵歌》(Bhagavad Gita)及儒、道、釋傢的古老東方傳統思想皆錶明,我們不但可以實現超越思維的狀態,而且這一實踐對我們十分重要。如果掌控不瞭自己的思維,又如何真的能夠成為自己及命運的主人呢?
但有可能“關閉”我們心理活動的雜念嗎?多數人已認定這些如背景噪音般的思緒是內在心靈環境的正常部分。大多數人的頭腦從未安靜過。我們每分鍾會有幾十到數百個雜念,但其中很少是有意義的,大部分都缺乏建設性。我們之中有多少人能任意地停止腦海裏的“自我對話”,讓頭腦休息一下?
東方傳統文化將這種纏繞不止、紛紜雜遝的思緒稱為“猿猴之心”(也稱心猿)——我們在做白日夢、琢磨感情關係、糾纏於往事或擔心未來時,腦子裏的思緒從一個跳到另一個,從一件事轉移到另一件事,以緻頭腦無法平靜下來。
如果那些心理噪音在你做事時令你分心,在你走進房間時令你忘記要做的事,甚至使你夜不能寐,那麼你就是自身“心猿”的受害者。如果再讓它繼續為所欲為,你將失去生活中樸素的快樂,喪失自己本然的平衡,而且開始覺得被壓力所迫。
現代人7天24小時全年無休的生活、無孔不入的媒體,以及窮追物質消費的欲望,令許多人頭腦裏的“心猿”變形為一隻400公斤重、肆無忌憚的“大猩猩”。如今都市人的心理壓力、幸福感喪失及精神衰弱的問題,比往常任何時候更加普遍泛濫,罪魁禍首正是這隻棲居在我們雙耳間、狂暴的“靈長類動物”。對此問題,本書將提供解決方案,並呈現相關的科學證據。
對多數人而言,寜靜的心靈似乎遙不可及。然而,有十多年的科研結果證明,這一根本性的真實現象並不是僧侶、禪宗大師或靈性導師的專屬領域。事實上,隻要按照書中方法做一些規律性的練習,任何人都可以體驗到心智寜靜。我們的研究發現,平均約10%的人在首次冥想練習中能夠體驗到“心智完全寜靜”(complete mental silence),另外,20%至30%的人則體驗到“心智多半寜靜”(mostly silent)。藉由進一步的訓練,更多人將能獲得心智寜靜的經驗,並能使之更加深入。雖然我無法保證每個人都能收立竿見影之效,但我相信,隨著規律性的練習,多數人都會達到這個狀態。況且,這一學習經驗不費分文,同時就像騎自行車一樣,既自然又簡單。
以下是我和一位八歲小女孩的訪談敘述,她告訴我她練習冥想之後的益處。
女孩: ……很難想像什麼都不想是怎麼樣的。
我: 是嗎?
女孩: 是啊。
我: 你做到瞭嗎?
女孩: 做到瞭。
我: 真的嗎?
女孩: 是的。
我: 當你進入那種什麼都不想的狀態時,你感覺怎麼樣?是美好,還是難受?
女孩: 美好,感覺很好。我感到快樂及平和。嗯,以及處在平靜當中,快樂和平靜。那一整天我都挺開心的。
對於一個徵服瞭心智的人而言,其思維便是他最好的朋友;但對於未能如是者而言,其思維將一直是他最大的敵人。
《薄伽梵歌》(Bhagavad-Gita)
安靜吧,頭腦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