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心書·第三輯:走齣強迫癥

知心書·第三輯:走齣強迫癥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 弗蘭剋·拉馬涅爾 著,解婷 譯
圖書標籤:
  • 強迫癥
  • 心理健康
  • 自助
  • 自我成長
  • 認知行為療法
  • 焦慮
  • 情緒管理
  • 心理治療
  • 知心書係列
  • 實用心理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求知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807682028
版次:1
商品编码:12251002
包装:精装
丛书名: 知心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10-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328
字数:19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編輯推薦

知心書係列第三輯,三聯生活書店原班人員引進推齣同係列經典《走齣強迫癥》。

知心書係列本身就是通識大眾心理書係,對於有自我意識、渴望突破心理睏境的現代讀者,可謂行之有效的心理自助讀本,集實用性、專業性、趣味性於一體。

明明是好事,卻可能變得糟糕。強迫癥將虔誠變為迷信,節儉化作囤積,追求完美的執念會將人逼入自責的怪圈。這不是本性中的原罪,隻是單純源於大腦的精神睏擾。這種小睏擾,就是強迫障礙。


內容簡介

許多執拗與偏頗,頑固與無奈,在作者的筆下變得有些可愛又可笑,強迫癥戴著一張似乎總也抓不住的淘氣小孩的麵具,私底下卻成為屢屢和自我天性解放作鬥爭的堂吉訶德。但隻要肯於坦然麵對和治療,它就不會是一座永遠無法攻剋的堡壘。

知心書之《走齣強迫癥》能在讓慌亂中的你,不再被情緒強迫,不再給自己加戲,而是鎮定、愉悅地接受不完美的自我。

當你閱讀本書時,也請你一定要以一種輕鬆的方式來進行,沒必要落入“需要全部讀到”的強迫癥裏哦!


作者簡介

弗蘭剋?拉馬涅爾(Franck Lamagnère)

法國強迫障礙領域知名專傢、精神科醫生,著有《走齣強迫癥》(Toc Ou Pas Toc?)、《怪癖、恐懼與執念》(Manies, peurs et idées fixes)等作品。他以豐富的醫學著作與個人經驗為依據,闡述瞭關於強迫障礙領域的諸多案例,並提供瞭諸多生動而又不失科學嚴謹性的治療方嚮,特彆是在認知行為療法方麵做齣瞭重要的貢獻。


目錄

第一部分 描述強迫癥的小百科全書

第一章 概論

第二章 宗教、道德、迷信主題

第三章 汙染與純潔主題

第四章 精確、秩序、對稱及完美主題

第五章 對於潛在危險和災難的保護主題

第六章 其他主題:無法歸類的強迫癥

第二部分 更好地理解和認識疾病

第七章 強迫癥之源

第八章 究竟是不是強迫癥:如何辨彆?

第九章 關於強迫癥的侵入感受或感覺

第十章 關於強迫性懷疑

第三部分 打敗強迫癥

第十一章 強迫癥的認知行為療法:正與誤

第十二章 強迫癥的藥物治療

第十三章 抗強迫藥物與認知行為療法間的關係

第十四章 通過相反習慣方法來治療拔毛癖

第十五章 頑固型強迫癥

第十六章 關於強迫癥,你嚮自己提齣的問題

第十七章 關於強迫癥的幾個奇異故事

結論

緻謝


精彩書摘

毒物強迫癥

滅鼠藥沙拉

P太太是一位約70歲的可愛女士,身材嬌小。她的強迫癥是老毛病瞭,始於她20歲時。她的病情起伏不定,但促使她來問診的最後一次發病是較為頑固的。她痛苦地忍受著她的強迫癥,並把它看作上帝的懲罰。為何而懲罰呢?我們不得而知。她記得的重大罪行僅有兩宗。當她還是小女孩的時候,她輕輕地掐過一個小嬰兒,想把他弄哭,這樣他母親就能讓她推童車瞭;第二宗反人類罪則讓她遭受神的處罰:在國土解放戰爭中,她擁抱過一個美國人,她不確定,但這或許讓她從中得到瞭愉悅。除瞭這兩樁“極壞的惡行” ,她並未犯過其他罪。

P太太隻要做事,問題就會齣現。她隻有躺在床上時纔感覺良好。當我第一次見到她時,她幾乎什麼都不做瞭。如果她勉強去調配沙拉醋,就算她看瞭十遍“葵花子油、紅酒醋” ,她還是無法確認她拿的不是毒藥。有時候,當她調配完,懷疑是如此強烈,以至於她不得不倒瞭重新開始。一段時間以前,她尚能去超市采購。有一天,當她的小推車被裝滿時,侵入念頭便齣現瞭: “如果有人買瞭滅鼠藥並把它放到瞭這個推車裏……”於是小推車受到瞭汙染,進而汙染瞭她剛挑選的商品。由於她把她買的東西放到瞭提包裏,現在輪到她的提包受汙染瞭,於是她想扔瞭它。可是她那摩擦過提包的大衣也同樣被汙染瞭,必須把它送去洗衣店,隻不過把它送去清洗有可能會害死洗衣工人,應該把它扔掉。但是如何丟棄纔能確保不汙染他人呢?最好把它保存到一個袋子裏,再也不要碰。當然,她把所有買迴來的東西都先洗瞭一遍纔收瞭起來……

偶爾,在P太太的腦海裏,會猛然齣現“我沒碰過毒藥吧?”這樣的念頭。當然,她傢裏既沒有毒藥也沒有滅鼠藥,但齣於懷疑她得去洗手。動作完成後又會齣現這樣的想法“你確定洗過手瞭嗎?” ,齣於懷疑,她一遍遍地重新洗。她需要數數纔敢肯定。當她12歲的孫女娜塔莉來看望她時,簡直就是亂作一團。哪怕已經采取瞭所有的預防措施,她仍舊覺得有中毒的隱患。那幾天,她甚至會去舔冰箱的把手,如果她沒有死,那麼她的孫女碰到它也不會中毒。

P太太在過去已經嘗試過很多藥物治療瞭,可是沒有任何一種療效顯著。她定期去內剋爾醫療中心,在那裏,她接受瞭針對白天住院病人的集中認知行為治療。不幸的是,沒有配閤上適宜的藥物幫助,P太太在進行練習時十分艱難。她經曆著一些極度抑鬱的階段。在給她使用5 - 羥色胺再攝取抑製劑的治療中加入心境穩定劑後,抑鬱癥有瞭明顯改善。但很不幸,P太太找不迴歡樂無憂的生活瞭。


二噁英的含量

阿爾貝獨自住在離我診所不遠的一套漂亮公寓裏。他很聰明,但盡管上學時成績優異,也並沒有就業。他傢境殷實,就算不工作也能生活寬裕。他幾乎每天都在離傢不遠的埃迪亞爾美食精品店采購。他的傢裏堆著數韆本書,他對量子物理學、高等數學、哲學都感興趣。他有很多愛好,知識麵也廣。

他患上強迫癥的生活變得很復雜,目前的強迫癥是從意大利開始的。當時,有過一次嚴重的二噁英逸齣事故 — 賽維索化學汙染事故。然而阿爾貝和他的父母在那一時期剛好乘火車穿越瞭那個地區。從那之後,盡管已進行過瞭去汙染,阿爾貝仍然覺得公寓裏存在受到嚴重汙染的東西。

他的強迫思維創造齣瞭一個等級劃分。他劃分齣一些區域,尤其針對他的書堆,分為完全純淨未受汙染的、中度汙染的和重度汙染的。他的很多書都是同一冊兩本甚至三本。一方麵,是因為在這些有時會堆到天花闆的書山中間,他不知道他要找的那一本在哪裏;另一方麵,也是更重要的原因,他堅持一定要有一本是處於完美狀態的,不能有絲毫受到汙染的痕跡。這是在汙染強迫癥裏常見的案例,阿爾貝創造齣瞭兩個世界:一個“被汙染的世界”和一個“未被汙染的世界” 。存在被汙染的衣服和未被汙染的衣服。要從一個世界去往另一個世界,則需要進行無休止的清洗強迫儀式。

我已經不記得齣於何種原因,阿爾貝無法受益於閤適劑量的抗強迫藥物,這本該在他的練習中有所幫助的。因此,在來我的診所進行瞭初期治療,卻沒有一點兒療效後,我同阿爾貝達成瞭協議。他要在他的公寓裏選齣兩樣他認為汙染程度最高的東西,拿去測量二噁英的

含量。如果含量並未超過普通環境中的正常值,那麼他就要接受在他傢裏進行治療。目的在於逐漸“汙染一切”並生活在“汙染瞭的環境裏” 。含量測定的費用昂貴,且隻能在裏昂完成,但錢不是問題。當阿爾貝看到結果後(當然沒有一丁點兒二噁英) ,就無法阻止拉馬涅爾醫生去他傢瞭。起初,他的焦慮感強烈,而且這絕不是件樂事。這些置身於情境中的治療帶來瞭一些好轉,但還沒有完全治愈他的強迫癥。

(本文摘自弗蘭剋?拉馬涅爾作品《走齣強迫癥》,三聯生活書店2017年10月齣版。)



秩序強迫癥

後果悲慘的秩序

貢紮格患有典型的秩序強迫癥。他不再工作瞭。他賣掉瞭他的公司,經濟寬裕。他本可以跟他的妻子和小兒子幸福地生活。然而很不幸,他要花上幾個小時來仔細查看他的公寓,手裏拿著一把米尺,以確認傢具與牆麵間的距離是否閤適,是否有東西散亂著,每件物品是

否都在該在的地方瞭。就連他孩子的房間也必須絕對整潔,地上不能有任何玩具。

他不願意讓他妻子坐到沙發上,因為每當有人坐瞭下去,他就需要花上半個多小時來收拾靠墊。傢政服務人員來過之後,貢紮格就完全慌亂瞭……他要花上好幾個小時來重新將物品放迴它們的位置,誤差不超過一毫米,或是檢查它們是否在正確的位置。他甚至會去檢查櫃子裏的吸塵器是否按照應有的樣子放好瞭。貢紮格的強迫癥是一種患者本人難以意識到的強迫癥,很多這一類型的強迫癥都如此。在難以意識到這是強迫癥的情況下,患者都堅信自己的那些舉動很有用。他試圖將它們日常化,試圖證明他這樣做是對的。在他看來,彆人最好也做相同的事。這類強迫癥的治療睏難在於,社會是認可的:整潔有序總是好的。但每天花數小時來整理清潔,且不允許自己孩子房間的地上有玩具,那就確實是種病態瞭。

貢紮格清楚地意識到他的行為帶來瞭一些問題。他在批評他人與自我批評間搖擺,不幸的是,大部分時候,他采取的辯解態度都是:“斯特凡妮就是不愛整理。 ”事實上,在她的個人書桌上,時不時會堆放著正在處理的文件。當斯特凡妮不在時,貢紮格就忍不住去給他妻子的櫃子“來點兒秩序” 。晚上,她會發現她的鞋子被擺放得十分整齊,分毫不差,就如同進入瞭一傢奢侈品商店。她怒火中燒地爆發瞭,而貢紮格詛咒發誓說絕不是他乾的,肯定是清潔工做的。他對於趁妻子不在時去整理她的櫃子感到非常羞愧,所以選擇否認。難道他不是在對自己說謊嗎?他真的認為斯特凡妮好騙嗎?他的行為就如同喝醉瞭的人,一身酒氣,說話時發音睏難,有時甚至站不穩: “醫生,我很高興……呃……已經……唔……三星期……嗯……我沒喝過一滴酒瞭。 ”

多虧瞭藥物治療配閤認知行為療法,貢紮格從此能夠容許他兒子的房間白天有玩具瞭。他用來檢查一切是否整齊有序的時間在減少。盡管如此,夫妻關係已經無法迴頭,離婚已無法避免。


完美強迫癥

完美的地獄

為把事情做好而操心,可以說是一種品質。對工作非常用心,是件好事。相反,必須把一切做到完美,則是一種不幸。

這種完美傾嚮襲擊瞭雅剋。盡管他成績優異,智商大大高於平均水平,思維活躍且有一種過人的靈敏,他卻無法生活……僅僅是生存著。他有著宏大的野心,卻無法工作。一切都成問題:熨一件襯衣需要花半小時,颳鬍子需要45分鍾,更不用說洗碗瞭。當律師事務所與他解除閤同時,對於他工作的質量不吝溢美之詞,但還是不再用他瞭。彆人足以處理四份資料的時間,他僅能用來完美地處理一份,這可不太劃算。加之有時候,雅剋被強迫癥帶來的約束弄得筋疲力盡,他無法起床、洗漱、吃飯,一躺就是好幾天。此外,在強迫癥中,麵對有待完成的緊張任務時,常見患者采取迴避態度。把需要做的事情延後,也被稱為拖延癥。在雅剋身上,這一現象被發展到瞭極緻。他從不按時支付各類費用,因為於他而言,支付賬單可不像對於沒有此類強迫癥的我們來說那樣簡單:他需要確認沒有算錯,而且需要附上一封錶達準確、書寫工整、沒有塗改的信(然而這封信通常都會被處理文件的行政文員直接扔進紙簍裏) 。同樣地,雅剋會在被約束擾亂的整個白天裏,給他的動作在腦海裏排個完美順序。他需要不停地迴顧做過什麼,決定要做什麼,還有什麼沒做。這些就屬於精神強迫行為。例如,他必須對自己說: “我去看拉馬涅爾醫生,然後我迴來,我要熨明天要穿的天藍色襯衣,然後我再齣去購物,我要買兩片火腿、一些雞蛋、一點兒牛奶,之後迴傢,把買來的東西放進冰箱,洗碗,做飯,吃晚餐,處理 × 文件,明早我7點起床,10點的時候我應該到達剋雷泰伊的輕罪法庭……”

這些精神上的概要既非做不可又讓人筋疲力盡。不幸的是,在雅剋的狀況中,存在兩個很大的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他在批判自己的完美主義時,存在某種矛盾情緒。當然,他看得到他的完美強迫癥帶來的不幸後果。但他有點兒類似那些酒鬼,想要戒酒卻一直在喝。事實上,雅剋也想更快速地做事,但隻要可能就要把它們做得完美。我倒很希望他能夠以名譽擔保求快不求好地去做事。哪怕是這樣,也已經能夠比我們這些不完美卻也沒有強迫癥的人中的大多數完成得好瞭。第二個問題是他抗拒抗強迫的藥物治療。因為他換過好幾次城市(他

搬瞭傢) 。他谘詢過很多心理醫生,其中不乏強迫癥領域的傑齣專傢。他幾乎嘗試過所有有效的抗強迫藥物,但卻始終無果。他再也不想聽見藥物治療這幾個字瞭。

此外他還較為絕望,並常常批判我們一起做的事,因為他還沒有預見到這是唯一可以走的路。認知行為療法旨在抗擊完美主義。 “要做好”是有待擊潰的敵人。每次雅剋感到某一個動作被很好地完成,那麼就是情況惡化瞭,甚至是災難。而每次當事情被草率完成或者沒有做好,他感覺不快時,他正朝著勝利和治愈前進。當我把他的襯衣握進拳頭揉皺時,他對我怒目而視。當我們寫一些很簡單的信去支付賬單,並且禁止他從頭到尾重讀錶格,也不允許對同一文件夾裏已經滯納的其他23份賬單進行摘要時,我感覺到他已經極度緊綳,而不僅僅是憤怒瞭。他還沒意識到隨著大量地做這件事,他終將可以一個人來完成。此外,就好像該由他來對自己的強迫癥負責,求助於某個專傢讓他很不舒服。當我們在診所進行“馬虎工作”的練習時,他仍舊有強烈的不適感,所以目前他還無法獨自在傢做同樣的事情。

他太過驕傲(放錯瞭位置的驕傲) ,以至於無法讓一位朋友或者女朋友(當他有女朋友的時候)幫助他在傢完成這些治療作業。由於他堅決不接受,所以沒有任何助手能夠幫助他戰鬥。這很遺憾,因為這本可以加速進步。他反駁說他應該自己做到。這種想要自己走齣來的意願在強迫癥患者中間很常見。確實,想要控製一切、掌握一切的願望正符閤他們的障礙。而這一障礙往往導緻這些人從得到診斷到去找專業人士就診的時間間隔會很長。

幾個月後,雅剋身上發生瞭根本的轉變。他終於放棄瞭他能繼續把一切都做得完美的念頭,轉而追求速度。他理解完美是他的敵人,也終於接受由他女朋友來幫助他。他錶現得溫和瞭些。他不再花費整個治療過程來批判我們做的事。他不再斷言說,並不是一周跟我做幾次練習就能夠“改變他的人生” 。他積極勇敢地投入我們在診所進行的“馬虎工作”練習當中。

漸漸地,雅剋可以獨自在傢更快地做事瞭。再也沒有滯納的賬單。這些進步都很鼓舞人心,他正循著正確的軌跡嚮前走。


這些完美強迫癥會導緻很多迴避行為。事實上,在強迫癥中,迴避程度與有待完成任務的緊迫性構成比例關係。幾年前,我跟過一位信息工程師的案例。當他來看我時,他洗澡需要花四個小時。在他看來,要洗乾淨就要花四小時。他下班迴傢時,會對自己說: “我不立刻洗澡,因為我需要四小時。 ”到瞭午夜,他又想: “我現在也不洗瞭,因為我要洗到淩晨4點。 ”他是很愛乾淨,每半個月要洗一次時間足夠長也足夠完美的澡。

完美強迫癥可以涉及口頭錶達。有一位我在多年前在內剋爾醫院看過的男病人,在每組詞之間會停頓30秒或60秒(這很長) 。他懷著一種慌亂的恐懼,生怕選用的詞沒有完美地錶達其思想。我們都認識一些人,在自己無意識的情況下會有明顯的強迫癥,害怕說的事情不夠完全準確: “我們到達的時候是13點30分……而不是13點32分。 ” “他當時坐在我右邊……而不是左邊。 ”在敘述過程中,無論是13點30分還是13點32分到達,是坐在左邊還是右邊肯定都改變不瞭什麼,而敘述人會隱約有一種不誠實、不完美、不完整、虛假的罪惡感。強迫癥命令他: “你應該更正。 ”於是他重新說。

在這類強迫癥中,往往需要說盡每一個細枝末節。完美也可以錶現為對詳盡、沒有任何遺漏的追求。有位男病人,看電視時會不停地用遙控器後退,病態地懷疑自己沒有完全聽到、理解和記住。有一位女病人是《世界報》的忠實讀者。在那個時代,報紙還是很“豐盛”的。她受製於強迫癥,必須從第一行到最後一行一字不漏地閱讀。有時候,她會對我說: “我已經有五期《世界報》沒讀瞭。新聞已經變得不那麼新瞭!”在其他一些情況下,她總是需要確認對話者完全明白瞭剛纔自己所說的話。

書籍的閱讀也可能齣現同樣的問題。某些人感到必須將書中的信息全部讀到(包括英文的參考書目) ,甚至包括版權信息: “印刷完成於2014年2月14日,版權……”

完美強迫癥也可能涉及寫作 — 永遠無法完成的博士論文或碩士論文!我目前正在治療的一位女藥劑師十年前就讀完瞭課程,但她始終無法撰寫她的博士論文。於是她有一段時間一直無法就業,跟父母生活在一起。此前,還有一位學政治科學的女大學生來內剋爾醫院找我治療,當時已經是她撰寫博士論文的第六年瞭……

有時候,這種完美強迫還會涉及選擇或者決定。對於一位女病人來說,給自己買件衣服成瞭一種真正的苦難。它得是完美的衣服:質量好、時尚、穿著舒服且價格不貴。在經過幾個整天的尋找之後,她纔終於下瞭決心買瞭一件。剛迴到傢,強迫癥懷疑就又發作瞭。衣服不完美,要把它退瞭。就這樣,她在數量可觀的服裝商店裏都開瞭藉據。我的另一個病人有同樣的想法,他休瞭15天假纔買到瞭一件自行車運動衫:他必須逛完那個地區所有賣運動衣的商店,在每一個商店裏,他都仔細檢查每一件運動衫,他需要絕對確定買到瞭所有商店裏最完美的那件。

(本文摘自弗蘭剋?拉馬涅爾作品《走齣強迫癥》,三聯生活書店2017年10月齣版。)


囤積,堆積、收集、無法丟棄強迫癥

在這一組當中,有一些我們容易想象到的強迫癥。我們不把收藏者視為病人。我們十分理解人們傾嚮於保存某些東西的行為,在他們看來,這些東西有朝一日會派上用場。即使收藏主義本身是帶有強迫性質的,但並非所有的收藏者都患有強迫癥。然而,其他一些收藏則會超乎想象。我的老師伊夫?佩利西耶教授講述過一位男病人的案例,此人將自己幾個月甚至幾年的糞便存在很多的小塑料袋裏。他的收藏占據瞭整個房間,且散發齣惡臭……


“這會有用的”先生

沙利是信息工程師。強迫癥把他驅逐齣瞭自己的傢。他堆積瞭很多雜誌、紙張、各種物品。他的公寓被這些東西填滿瞭 — 他的床上、桌上、每個角落直至天花闆。於是他隻能暫住在父母傢。這下輪到他父母的公寓開始被一切與沙利有關的東西入侵。這零亂的“雜物堆放處”讓他父母既不安又不快。他們決定租兩個車庫,一來,可以把他們兒子的公寓騰空,好讓他重新住進去;二來,也好把他們“親愛的兒子”堆積在他們傢裏的東西搬過去。然而三個月後,卻並未發生任何變化,隻不過多瞭兩個滿到快炸瞭的車庫。


纍積記憶的義務

保羅是大學老師。他選擇在距離巴黎較遠的鄉下生活。多虧有高速火車,距離並不是什麼大問題。除瞭每周兩天去位於巴黎的學院外,保羅主要在傢工作。他的強迫癥與他的一個兒子安托萬有關。我們並不知曉其中原因,但是保羅需要保存著和這個孩子有關的所有東西:

要知道一切,要永遠保留一絲痕跡。他每天為他拍一張照。這讓人想起畫傢奧帕爾卡(Opalka)那些非常具有強迫癥色彩的作品。他有條理地將很多數字成列地畫在很大的畫布上,並每天拍下一張照片。安托萬做剪貼畫時,保羅不僅留下他剪齣來的東西,還同樣保留掉落的碎紙、剪裁後的垃圾。安托萬吃糖時,他要留存糖紙。安托萬使用舒德爾瑪(Sterimar)噴霧器,他父親則保存下所有空瓶子。在花園的盡頭,他有一處儲藏棚,整個貢獻給瞭這些有步驟地分好類並貼上標簽的“珍貴紀念品” 。保羅稱之為記憶的義務,而這正是其強迫癥的體現。為什麼這記憶的義務不涉及他的另一個兒子皮埃爾(他同樣愛著他)?或是他的妻子安妮-夏洛特?

事實上,保羅來找我並非完全因為他的囤積強迫癥,畢竟他整理得很好,留齣足夠的空間,並未妨礙任何人。反而是他的妻子安妮-夏洛特給他下瞭最後通牒。由於保羅在囤積強迫癥之外還有“渴望知道”強迫癥,且該強迫癥匯入到他的“記憶義務”中,一起作用到兒子安托萬身上。為此,妻子以離婚相威脅。

安托萬每周去學校離開傢的那兩天,保羅會變得慌亂。因為在外省(巴黎以外的地區均被稱為外省) ,安托萬生活的細枝末節都逃不過他的眼睛。他總是跟兒子共處一室。他能夠這樣做,因為他要麼寫文章,要麼指導學生的博士、碩士或學士論文。他送安托萬去學校,知道兒子穿哪些衣服、吃什麼、幾點從學校迴來,走哪一道門,等等。每一個細節對於保羅來說都至關重要。如果他錯過瞭關於安托萬的某個細節,就會焦慮起來。他不僅保留著兒子留下的物品或痕跡,還有一本記錄其一切生活細節的傳記。在這個必要的信息收集中,不能有任何遺漏,盡管它們既無價值也無作用。當保羅在學校裏度過兩天從巴黎迴來時,會不自禁去提上韆個關於安托萬的糾纏不休的問題。他過去兩天穿瞭什麼衣服、在公交車上坐瞭哪

個位置、吃瞭什麼……所有這些強迫性問題均屬於“渴望知道”強迫癥的強迫行為。

我們決定首先處理這些威脅到夫妻關係的強迫性問題,隨後再解決囤積強迫癥。作為開始,保羅需要給安妮-夏洛特寫如下一封信:

安妮 - 夏洛特 :

通過與拉馬涅爾醫生溝通,我決定將我關於安托萬的問題的提問限製到以下時間段 : 18 點到 19 點。我會努力不在這個時間段以外的時間提齣問題。如果我還是剋製不住要提問的話,請不要迴答我。我需要你的溫柔與堅定,因為迴答我的問題隻會加重我的病情。

謝謝你。

保羅

我們逐步將時間段限製得更緊:第二天幾點到幾點之間,然後每隔一天,再然後一周三次,後來是每半個月一次,最後就完全沒有瞭。對於提問的絕對需求變得模糊不清,直至消失。

隨後我們開始治療囤積強迫癥。保羅必須帶來安托萬的珍貴紀念品(糖紙、聖誕木材型蛋糕的包裝……) 。他開始丟棄。最艱難的部分完成瞭:他的收藏有瞭缺失,再也不可能完整。然而現在你知道瞭強迫癥一分為二的思維:要麼全部,要麼完全不。收藏要麼完美,要麼毀滅。而在這裏,是毀滅!

保羅痊愈瞭。


棄置恐懼

剋裏斯泰勒在保險公司工作。她無法丟棄任何東西,並非像典型的囤積強迫癥那樣需要存東西,而是害怕扔掉瞭某個重要的或者機密的東西。她有兩類“垃圾” :生活垃圾在她母親的幫助下是可以丟棄的(幸虧母親住得離她不遠) ;而她絕對無法丟棄所有紙張、報紙、雜誌、信封、廣告。

除瞭囤積強迫癥,剋裏斯泰勒也錶現齣瞭其他強迫癥,尤其與她的倉鼠有關時。養它的時候,她必須要反復查看她給它投放的食物數量;在長時間地洗手之後,給它反復清洗盛水的容器。

針對她的強迫癥,給她服用瞭文拉法辛(見第十二章“強迫癥的藥物治療” ) ,同時我們開始嘗試預設瞭迴應的情境療法。她來治療時,帶來一些裝滿紙張和報紙的袋子。治療的目的是幫助她正常地扔東西。在治療初期,她感到自己必須一頁頁地檢查每一份雜誌。或許兩頁之間會夾著鈔票、銀行賬單或其他她視為秘密的紙張。後來她可以在扔之前越來越少地去檢查瞭。信封先被平整地放著,以便非常確定裏麵沒有遺留任何東西,隨後被撕得粉碎。漸漸地,剋裏斯泰勒能夠越來越快,也越來越正常地扔東西瞭。後來她可以獨自正常地倒垃圾瞭。最後,我在她其他強迫癥的治療中也同樣獲得瞭成功。

不幸的是,幾年後,她養的一個小動物死掉時,她又陷入瞭另一種模式的強迫癥。

(本文摘自弗蘭剋?拉馬涅爾作品《走齣強迫癥》,三聯生活書店2017年10月齣版。)

前言/序言

引 言

強迫障礙涉及很大一部分人(約50人中就有一名強迫障礙患者) 。因此,要麼是你患上瞭這一疾病,要麼是你認識的人備受其摺磨。

這一障礙往往是隱藏的、潛在的,被患者錯誤地看作有罪又令人羞恥的秘密。如果說這一認知源自障礙本身,那麼不瞭解,乃至忽視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長瞭這一認知。所幸的是,情況正在發生改變。硃迪茜?瑞坡坡特(Judith Rappaport)的著作《不能停止洗手的男孩》(TheBoy Who Couldn’t Stop Washing)被譯成法文,再加上我於1994年齣版的第一本關於強迫癥的書《怪癖、恐懼與執念》(Manies, peurs et idées fixes),以及後來陸續齣版的其他書,都對這一疾病起到瞭重要宣傳作用,並使更多人認識瞭它。從此之後,很多文章、廣播或電視節目也常常談到強迫癥。在這一方麵,記者做瞭大量有用的工作:很多現已治愈的病人是在某期節目裏發現自己生病的;他們也藉此得知瞭這類疾病需要治療,且得到瞭療效甚好的救治。

這本關於強迫癥的新書,揭示瞭該疾病不為人知的狀態,闡述有效的治療方法,幫助病人走齣孤立無援的境地。病人會發現,他們所經曆的糾纏不休且不自主的精神現象 (念頭、精神畫麵、衝動、恐懼、反復憂慮) ,他們被囚禁其中的那個強迫的世界 (重復某些動作、觸摸、通過好的念頭打消壞的、檢查、知曉、說話、懺悔、迴憶、反復閱讀、重寫字母、清洗、消毒、數數、整理、排列、扔東西、存東西……)有一個名字:強迫障礙,這是一種可以被治愈的障礙,他們並不是唯一的患者。

患上此病的人,錯誤地擔心那些纏繞他們的念頭、畫麵或令人不快的恐懼揭示瞭某些與他們相關的事,如無意識狀態或是他們的真實本性。然而事實上,他們會有這些念頭、畫麵、恐懼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大腦齣現瞭可逆性的機能障礙,這與“強迫癥軟件”有關,而這往往是他們從基因上遺傳來的。

精神病專傢斯坦利?拉赫曼(Stanley Rachman)曾清楚地解釋過,並不是病人腦海裏不自主齣現的侵入念頭帶來瞭如此多的問題,而是錯誤的解讀、詮釋造成瞭這一後果: “我瘋瞭” “我是壞人” “我是個危險的人” —在英文中簡稱為“瘋壞險” (MBD) ,即瘋瞭、壞蛋或危險。有一位女病人就被這樣一種感覺縈繞著,她覺得她會砍自己深愛的配偶一刀,她認為自己瘋瞭,自己是壞人或危險的人;另一位女病人則被褻瀆宗教的畫麵、與性相關的畫麵或對上帝不自主的侮辱所糾纏:她看到自己很壞,身體裏住著魔鬼,她需要懺悔;還有一位女病人感覺自己必須要做齣些舉動來避免噩運:她認為自己瘋瞭。

這並沒有什麼關係,他們齣現的這些念想、畫麵、衝動、侮辱和必須要做的事絕對不意味著這和經曆這些的人的“真實本性”相關,患者隻是單純患上瞭強迫癥。得知這一點,是一種很大的寬慰。得知自己並不該對這些不自主的精神現象負責,是一種解脫。病人就該像看待信號不良的電視屏幕上齣現的乾擾那般去看待這些精神現象。他不會再認為齣現乾擾是自己的責任。事實上,這些侵入念頭也不是他的責任。

為數眾多的精神病科醫生和心理醫生很長時間以來都錯誤地將他們的工作重心放到瞭對這些侵入念頭的“解讀”上。針對這些強迫癥的精神現象,能夠在“無意識”中尋得些許原因的思路將病人引嚮瞭錯誤的方嚮。因為這或多或少會讓人理解為這些不自主現象的內容與個人的“真實本性”相關,所以需要“解讀” 。最近的研究錶明,這一態度不僅不閤適,有時甚至是有害的。相反,對於病人來說,得知所有他們並不想要的、不自主的念頭不過是一種機能障礙的結果,這是何等的解脫。誠然,這些念頭來自他們的大腦,但它們並不是病人自己的念頭 — 有人說這些念頭是異我的 1 ,即與本人的思維係統相悖。為瞭闡明在強迫癥治療中,去解讀、分析、尋找侵入念頭的意義這一態度多麼有害,以至於有可能將病人置於完全的慌亂中,我在這裏要講述我一位患者的案例。

那是一位憲兵,軍銜較高,在他做完腰椎間盤突齣的外科手術後不久,頭腦中開始被他正在掐住自己孩子的畫麵所纏繞, “勒死人者”這個詞占據瞭他的思維。盡管軍人通常傾嚮於不重視這些精神現象,而更偏嚮於試圖“自己走齣來” ,但他在忍受瞭幾周或者幾個月的“強迫”苦難之後,還是決定去看心理醫生。

這位醫生沒有說話,示意他坐下。憲兵開始講述自己遇到瞭什麼,並且他不理解這些現象 — 這是正常的,因為本來就沒有什麼需要理解的。心理醫生中立的、令人睏惑的傾聽促使我們這位憲兵去領會自己的無意識狀態,進而對自己身上發生的事進行瞭猜想。 “如果我有這樣的想法,應該是因為我不愛我的孩子們。 ”他繼續著,而我們這位心理醫生也繼續保持緘默。很不幸,醫生的中立使他丟掉瞭他經典的仁慈個性。可憐的病人認為他自己“完全猜對瞭” (沉默即同意) ,便立刻消沉下去:哭泣、對事物失去興趣、睡眠齣現障礙,甚至有瞭自殺的念頭。

幸運的是,他谘詢瞭彆的醫生,通過恰當的治療,他的抑鬱癥和強迫癥均得到瞭治愈。

我想要為處於慌亂中的病人和他們的親人寫這本新書。

我希望糾正對於強迫癥的錯誤看法,這也是我剛剛開始去做的事,將患者以及他們周圍親近的人 — 尤其是有時會被指為這些障礙的責任人的父母,從負罪感中解救齣來。我也渴望將我治療強迫癥患者近30年的經驗分享齣來。我不敢不切實際地奢望能夠詳盡無遺,但我想要描寫很多的強迫癥案例以便讀者 — 你 — 能夠認識到你的親人、朋友正在受此摺磨,或者你能夠意識到你一直忍受的某種現象是一種強迫癥。

很多病人跟我說: “可是人們從不談論我的強迫癥!”我會竭盡全力去扭轉這種不公正。最後我想要給患者以及他們的親人、朋友,甚至給某些治療師一些建議。這些建議是關於針對這一障礙,目前存在的療法、應該采取的做法和認知行為療法。如果接下來的內容能夠讓哪怕隻是幾個病人認識這一疾病、學著自我治療,從而能自由地生活,我便心滿意足。

我希望你能夠以多種方式來喜愛這本書:可以是傳統方式,從第一頁閱讀到最後一頁,也可以隨意閱讀。為此,目錄是一個帶有關鍵詞的索引,你可以通過它定位到你最感興趣的某個特殊主題。可是,無論你采取什麼樣的閱讀方式,請你一定要以一種輕鬆的、不須盡善盡美的、不強迫的方式來進行。韆萬不要落入“需要全部讀到”的強迫癥裏!



用户评价

评分

很有价值的书,值得收藏慢慢看

评分

还没读。

评分

很好很好非常好

评分

很好,药物介绍较多

评分

不喜欢徐锦江潮男潮女吃你家你开车你从哪。那你吃那些年从你家

评分

还没看。物流很快。

评分

质量好,物美价廉,尤其是退换货服务绝对是一流的当然好评!!希望服务上能再接再厉,也希望这个网络平台越办越好!!

评分

感觉非常好的一本书,刚开始读,满意。

评分

不错,很喜欢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