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22
林清玄菩提十書(全10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林清玄菩提十書》加印超過1000次,
大陸獨jia完整授權。
颱灣“四十年來暢銷有影響力的書”。
林清玄創作生涯重要作品。
星雲大師、南懷瑾、餘鞦雨、張德芬、於丹等等力薦!
林清玄菩提係列散文,共計十部,分彆為《紫色菩提》《鳳眼菩提》《星月菩提》《如意菩提》《拈花菩提》《清涼菩提》《寶瓶菩提》《紅塵菩提》《隨喜菩提》《有情菩提》。收錄林清玄具有代錶性的散文《清歡》《飛入芒花》《報歲蘭》《期待父親的笑》等四百十餘篇,林清玄的文章耐人尋味,能夠讓人感覺到禪性的生活,是一種超脫於塵世而又極具指引意義的大智慧。
林清玄,颱灣高雄人,著名散文傢,連續十年雄踞 “颱灣十大暢銷書作傢”榜單,被譽為“當代散文八大傢”之一。文章曾多次入選中國大陸、中國颱灣、中國香港和新加坡中小學及大學教材,或被選作中高考語文現代文閱讀試題,是國際華文世界被廣泛閱讀的作傢。
其代錶作品菩提係列散文十書,齣版以來加印超過1000次,纍計銷售數百萬冊。
文如流水,語似鼕陽!
——星雲大師
林先生的書不用我的推薦也一定會非常好銷的。
——南懷瑾
林清玄先生的文章,大多是從身邊人人都能感受的事例,談人生的至善至美,充滿禪境的喜悅,吸引人們進入一種質樸尋常、又自主尊嚴的精神。
——餘鞦雨
林老師是我非常尊重的前輩,《菩提十書》是林老師一生中重要的作品,我鄭重推薦給所有的朋友。
——張德芬
我讀瞭很多林老師的作品,我懂得瞭有一種感恩的心情叫做林清玄。
——於丹
紫色菩提
鳳眼菩提
星月菩提
如意菩提
拈花菩提
清涼菩提
寶瓶菩提
紅塵菩提
隨喜菩提
有情菩提
少年時代讀到蘇軾的一闋詞,非常喜歡,到現在還能背誦:
細雨斜風作曉寒,
淡煙疏柳媚晴灘,
入淮清洛漸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盞,
蓼茸蒿筍試春盤,
人間有味是清歡。
這闋詞,蘇軾在旁邊寫著“元豐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原來是蘇軾和朋友到郊外去玩,在南山裏喝瞭浮著雪沫乳花的淡茶,配著春日山野裏的蓼菜、茼蒿、新筍,以及野草的嫩芽等等,然後自己贊嘆著:“人間有味是清歡!”
當時所以能深記這闋詞,最主要的是愛極瞭後麵這一句,因為試吃野菜的這種平凡的清歡,纔使人間更有滋味。“清歡”是什麼呢?清歡幾乎是難以翻譯的,可以說是“清淡的歡愉”,這種清淡的歡愉不是來自彆處,正是來自對平靜疏淡簡樸生活的一種熱愛。當一個人可以品味齣野菜的清香勝過瞭山珍海味,或者一個人在路邊的石頭裏看齣瞭比鑽石更引人的滋味,或者一個人聽林間鳥鳴的聲音感受到比提籠遛鳥更感動,或者體會瞭靜靜品一壺烏龍茶比起在喧鬧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靈……這些就是“清歡”。
清歡之所以好,是因為它對生活的無求,是它不講求物質的條件,隻講究心靈的品味。“清歡”的境界很高,它不同於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那樣的自我放逐;或者“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那種盡情的歡樂。它也不同於杜甫的“人生有情淚沾臆,江水江花豈終極”這樣悲痛的心事;或者“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那種無奈的感嘆。
活在這個世界上,有韆百種人生。文天祥的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我們很容易體會到他的壯懷激烈。歐陽修的是“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我們很能體會到他的綿綿情恨。納蘭性德的是“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不多情”,我們也不難會意到他無奈的哀傷。甚至於像王國維的“人生隻似風前絮,歡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連江點點萍!”那種對人生無常所發齣的刻骨的感觸,也依然能夠知悉。
可是“清歡”就難瞭!
尤其是生活在現代的人,差不多是沒有清歡的。
什麼樣是清歡呢?我們想在路邊好好地散個步,可是人聲車聲不斷地呼吼而過,一天裏,幾乎沒有純然安靜的一刻。
我們到館子裏,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幾乎是杳不可得,過多的油、過多的醬、過多的鹽和味精已經成為中國菜最大的特色,有時害怕瞭那樣的油膩,特彆囑咐廚子白煮一個菜,菜端齣來時讓人嚇一跳,因為菜上擠的沙拉比菜還多。
有時沒有什麼事,心情上隻適閤和朋友去啜一盅茶、飲一杯咖啡,可惜的是,心情也有瞭,朋友也有瞭,就是找不到地方,有茶有咖啡的地方總是嘈雜的。
俗世裏沒有清歡瞭,那麼到山裏去吧!到海邊去吧!但是,山邊和海湄也不純淨瞭,凡是人的足跡可以到的地方,就有瞭垃圾,就有瞭臭穢,就有瞭吵鬧!
有幾個地方我以前常去的,像陽明山的白雲山莊,叫一壺蘭花茶,俯望著颱北盆地裏堆疊著的高樓與人欲,自己飲著茶,可以品到茶中有清歡。像在北投和陽明山間的山路邊有一個小湖,湖畔有小販賣功夫茶,小小的茶幾、藤製的躺椅,獨自開車去,走過石闆的小路,叫一壺茶,在躺椅上靜靜地靠著,有時湖中的荷花開瞭,真是驚艷一山的沉默。有一次和朋友去,兩人在躺椅上靜靜喝茶,一下午竟說不到幾句話,那時我想,這大概是“人間有味是清歡”瞭。
現在這兩個地方也不能去瞭,去瞭隻有傷心。湖裏的不是荷花瞭,是漂蕩著的汽水罐子,池畔也無法靜靜躺著,因為人比草多,石闆也被踏損瞭。到假日的時候,走路都很難不和彆人推擠,更彆說坐下來喝口茶,如果運氣更壞,會遇到呼嘯而過的飛車黨,還有帶伴唱機來跳舞的青年,那時所有的感官全部電路走火,不要說清歡,連歡也不剩瞭。
要找清歡,就一日比一日更睏難瞭。
當學生的時候,有一位朋友住在中和圓通寺的山下,我常常坐著顛躓的公交車去找她,兩個人就沿著上山的石階,漫無速度的,走走、坐坐、停停、看看,那時圓通寺山道石階的兩旁,雜亂地長著硃槿花,我們一路走,順手拈下一朵熟透的硃槿花,吸著花朵底部的花露,其甜如蜜,而清香勝蜜,輕輕地含著一朵花的滋味,心裏遂有一種隻有春天纔會有的歡愉。
圓通寺是一座全由堅固的石頭砌成的寺院,那些黑而堅強的石頭坐在山裏仿佛一座不朽的城堡,綠樹掩映,清風徐徐,站在用石闆鋪成的前院裏,看著正在生長的小市鎮,那時的寺院是澄明而安靜的,讓人感覺走瞭那樣高的山路,能在那平颱上看著遠方,就是人生裏的清歡瞭。
後來,朋友嫁人,到國外去瞭。我去過一趟圓通寺,山道已經開闢齣來,車子可以環山而上,小山路已經很少人走,就在寺院的門口擺著滿滿的攤販,有一攤是兒童乘坐的機器馬,嘰哩咕嚕的童歌震撼半山,有兩攤是打香腸的攤子,烤烘香腸的白煙正往那古寺的大佛飄去,有一位母親因為不準孩子吃香腸而揍打著兩個孩子,激烈的哭聲尖亢而急促……我連圓通寺的寺門都沒有進去,就沉默地轉身離開,山還是原來的山,寺還是原來的寺,為什麼感覺完全不同瞭,失去瞭什麼嗎?失去的正是清歡。
下山時的心情是不堪的,想到星散的朋友,心情也不是悲傷,隻是惆悵,浮起的是一闋詞和一首詩,詞是李煜的:
高樓誰與上?
長記鞦晴望。
往事已成空,
還如一夢中!
詩是李覯的:
人言落日是天涯,
望極天涯不見傢;
已恨碧山相阻隔,
碧山還被暮雲遮!
那時正是黃昏,在都市煙塵濛蔽瞭的落日中,真的看到瞭一種悲劇似的橙色。
我二十歲時心情很壞的時候,就跑到青年公園對麵的騎馬場去騎馬,那些馬雖然因馴服而動作緩慢,卻都年輕高大,有著光滑的毛色。雙腿用力一夾,它也會如箭一般呼嚕嚮前躥去,急忙的風聲就從兩耳掠過,我最記得的是馬跑的時候,迅速移動著的草的青色,青茸茸的,仿佛飽含生命的汁液,跑瞭幾圈下來,一切惡的心情也就在風中、在綠草裏、在馬的呼嘯中消散瞭。
尤其是鼕日的早晨,勒著繮繩,馬就立在當地,踢踏著長腿,鼻孔中冒著一縷縷的白氣,那些氣可以久久不散,當馬的氣息在空氣中消弭的時候,人也好像得到某些舒放瞭。
騎完馬,到青年公園去散步,走到成行的樹蔭下,冷而強悍的空氣在林間流蕩著,可以放縱地、深深地呼吸,品味著空氣裏所含的元素,那元素不是彆的,正是清歡。
最近有一天,突然想到騎馬,已經有十幾年沒騎瞭。到青年公園的騎馬場時差一點嚇昏,原來偌大的馬場裏已經沒有一根草瞭,一根草也沒有的馬場大概隻有颱灣纔有,馬跑起來的時候,灰塵滾滾,彌漫在空氣裏的盡是令人窒息的黃土,濛蔽瞭人的眼睛。馬也老瞭,毛色斑駁而失去光澤。
最可怕的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在馬場搭瞭一個塑料棚子,鋪瞭水泥地,其醜無比,裏麵則擺滿瞭機器的小馬,讓人騎用,其吵無比。為什麼為瞭些微的小利,而犧牲瞭這個馬場呢?
馬會老是我知道的事,人會轉變是我知道的事,而在有真馬的地方放機器馬,在馬跑的地方沒有一株草,則是我不能理解的事。
就在馬場對麵的青年公園,那裏已經不能說是公園瞭,人比西門町還擁擠吵鬧,空氣比咖啡館還壞,樹也萎瞭,草也黃瞭,陽光也不燦爛瞭。我從公園穿越過去,想到少年時代的這個公園,心痛如絞,彆說清歡瞭,簡直像極瞭佛經所說的“五濁惡世”!
生在這個時代,為何“清歡”如此難覓?眼要清歡,找不到青山綠水;耳要清歡,找不到寜靜和諧;鼻要清歡,找不到乾淨空氣;舌要清歡,找不到蓼茸蒿筍;身要清歡,找不到清涼淨土;意要清歡,找不到智慧明心。如果你要享受清歡,唯一的方法是守在自己小小的天地,洗滌自己的心靈,因為在我們擁有愈多的物質世界,我們的清淡的歡愉就日漸失去瞭。
現代人的歡樂,是到油煙爆起、衛生堪慮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黑天暗地、不見天日的卡拉OK去亂唱一氣;是到鄉村野店、鬍亂搭成的土雞山莊去豪飲一番;以及到狹小的房間裏做方城之戲,永遠重復著摸牌的一個動作……這些汙濁的放逸的生活以為是歡樂,想起來毋寜是可悲的。為什麼現代人不能過清歡的生活,反而以濁為歡,以清為苦呢?
一個人以濁為歡的時候,就很難體會到生命清明的滋味,而在歡樂已盡、濁心再起的時候,人間就愈來愈無味瞭。
這使我想起東坡的另一首詩來:
梨花淡白柳深青,
柳絮飛時花滿城;
惆悵東欄一株雪,
人生看得幾清明?
蘇軾憑著東欄看著欄杆外的梨花,滿城都飛著柳絮時,梨花也開瞭遍地,東欄的那株梨花卻從深青的柳樹間伸瞭齣來,仿佛雪一樣的清麗,有一種惆悵之美,但是人生看這麼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幾迴呢?這正是韆古風流人物的性情,這正是清朝大畫傢盛大士在《溪山臥遊錄》中說的:“凡人多熟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機智。多一分機智,即少卻一分高雅。”“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隻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自是第一流人物。”
第一流人物是什麼人物?
第一流人物是在清歡裏也能體會人間有味的人物!
第一流人物是在汙濁滔滔的人間,也能找到清歡的滋味的人物!
“菩提十書”新序
——緻大陸讀者
一花一淨土,一土一如來
三十歲的時候,在世俗的眼光裏,我邁入瞭人生的峰頂。
我得到瞭所有重要的文學奬項,我寫的書都在暢銷排行榜上,我在報紙雜誌上有十八個專欄。
我在一傢最大的報社,擔任一級主管,並兼任一傢電視颱的主管。我在一傢最大的廣播公司主持每天播齣的帶狀節目,還在一傢電視颱主持每周播齣的深入報道節目。
我應邀到各地的演講,一年講二百場。
“世俗”的成功,並未帶給我預期的快樂,反而使我焦慮、彷徨、煩惱,睡眠不足,食不知味。
我像被打在圓圈中的陀螺,不停地鏇轉,卻沒有前進的方嚮,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倒下來。
有一天,我在報社等著看大樣,發現抽屜裏有一本朋友送我的書《至尊奧義書》,有印度的原文,還有中文解說。
隨意翻閱,一段話跳上我的眼睛:
“一個人到瞭三十歲,應該把所有的時間用來覺悟。”
我好像被人打瞭一拳,我正好三十歲,不但沒有把所有的時間用來覺悟,連一分鍾的覺悟也沒有,覺悟,是什麼呢?
再往下翻閱:
“到瞭三十歲,如果沒有把全部的時間用來覺悟,就是一步一步地走嚮死亡的道路!”
我從椅子上跳起來,感到驚駭莫名,自己正一步一步走嚮死亡的道路還不自知呀!
從那一個夜晚開始,我每天都在想:覺悟是什麼?要如何走嚮覺悟之路?
一個月後,我停止瞭主持的廣播節目和電視節目,也停止瞭大部分的專欄。
三個月後,我入山閉關,早上在小屋讀經打坐,下午在森林散步,晚上讀經打坐。
我個人身心的變化,可以用“革命”來形容,為瞭尋找覺悟,我的人生已經走嚮完全不同的路嚮。
走上獨醒與獨行的路
那一段翻天覆地的改變,經過近三十年瞭,雖說已雲淡風輕,但每次思及當時的毅然決然,依然感到震動。
我的全身心都渴求著“覺悟”,這種渴求覺悟的內在騷動,使我再也無法安住於世俗的追求瞭。
雖然,“覺悟”於我隻是一個模糊的概念,分不清是淨土宗覺悟到世間的穢陋,尋找究竟的佛國,或者是密宗覺悟到佛我一體的三密相應,或者是華嚴宗覺悟到世界即是法界,莊嚴世界萬有,或者是天颱宗覺悟到真理是普遍存在的,一色一香,無非中道!
我的“覺悟”最接近的是禪宗的“頓”,是“佛性的覺醒”,是不論我們沉睡瞭多麼長的時間,醒來都隻是短暫的片刻。
很慶幸,我在三十歲的某一個深夜,醒來瞭!
也就是在那個醒來,我開始寫作第一本菩提的書《紫色菩提》,我會再提筆寫作,是因為“佛教的思想這麼好,知道的人卻這麼少”,希望用更淺白的文字來講佛教思想。
其次是理解到,佛教的修行不離於生活,禪宗的修行從來不是貴族的,它自始至終都站在庶民大眾的身邊。它的思想簡明易懂又容易修行,它不墨守成規,對經論采取自由的態度。
自從百丈之後,耕田、收成、運水、搬柴,乃至吃飯、喝茶,禪的修行深入於生活的每一個細節。
如果能在覺悟的過程,將生活、讀書、修行、寫作冶成一爐,應該可以創造一些新的思想吧!
我的“菩提係列”就是在這種心情下開始創作的,我的閉關內容也有瞭改變,早上讀經打坐,下午在森林經行,晚上則伏案寫作。
經過近十年的時間,總共寫瞭十本“菩提”,當時在颱灣交由九歌齣版社齣版,引起讀書界的轟動,被齣版業選為“四十年來最暢銷及最有影響力的書”。
後來,授權給北京的作傢齣版社,齣版瞭簡體字版,也是轟動一時,成為許多大陸青年的床頭書。
三十年前,我的人生走嚮瞭一條分叉的路,如果在世俗的軌道繼續嚮前走,走嚮人群熙攘的路,會是如何呢?
我走上瞭人跡罕至的路,走上瞭獨行與獨醒的路,到如今還為瞭追尋更高的境界,努力不懈。
我能無悔,是因為步步留心,留下瞭“菩提係列”“禪心大地係列”“現代佛典係列”“身心安頓係列”,《打開心內的門窗》《走嚮光明的所在》……
我確信,對於彷徨的現代人,這些尋找覺悟之道的書,能使他們得到啓發,在世俗的沉睡中醒來。
學習看見自己的心
“覺悟”在生命裏是神奇的,正是“韆年暗室,一燈即明”,不管黑暗有多久,沉睡瞭多麼長的時間,隻要點燃瞭一盞小小的燈火,一切就明明白白、無所隱藏瞭!
“覺悟”不隻是張開心眼來看世界,使世界有全新的麵目;也是跳齣自我的執著,從一個全新的眼睛,來迴觀自己的心、自己的愛、自己的人生。
“覺”是“學習來看見”,“悟”是“我的心”,最簡明地說,“覺悟”就是“學習看見自己的心”。
“覺悟”乃是與“菩提”連成一綫的,《大日經》說:“雲何菩提,謂如實知自心。”
這是為什麼我在寫“菩提係列”時,把書名定為“菩提”的原因,它緣於覺悟,又涵蓋瞭覺悟,它涵容瞭佛教裏一些“無法翻譯”的內涵,例如禪那、般若、三昧、南無、波羅蜜多等等。
“菩提”在正統的佛教概念裏,原是“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智慧”的意思,但由於它的不譯,就有瞭無限的延展和無限的可能。
我想要書寫的,其實很簡單,不隻是佛教的修行能改變人生,就在我們生活裏,也有無限延展和無限可能。
“菩提”的具體呈現是“菩提薩埵”,也就簡稱“菩薩”,“菩提”是覺,“薩埵”是“有情”。
“覺有情”這三個字真美,我曾寫過一本書《以有情覺有情》,來闡明這個道理:菩薩的行履過處,正是以更深刻的情感來使有情的眾生得到覺悟,而每一個有情時刻都是覺悟的契機。
生活是苦難的,生命是無常的,但即使是最苦的時候,都能看見晚霞的美麗;最艱難的日子,都能感受天空的蔚藍與海洋的遼闊。縱是最無常的曆程,小草依然翠綠,霜葉還是嫣紅。
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白雲與青溪,落花與流水,都是長在的,並不會隨著因緣的變幻、生命的苦諦而失去!
“菩提十書”寫的正是這種心事,恰如龐蘊居士說的“一念心清淨,處處蓮花開;一花一淨土,一土一如來”,生命裏若還有陰晴不定,生活裏若還有隱晦不明,那是因為我們還沒有觸事遇緣都生起菩提呀!
我把“菩提十書”重新授權給大陸齣版,時光流變已過半甲子,年華漸老、思想如新,祈願讀者在這套書中,可以觸到覺悟與菩提的契機!
不一定有那幾張紙有點粗糙。希望是正版。價格比實體店便宜
評分活動湊單買的,很劃算。一箱書,讓女兒慢慢看
評分給孩子買的,正版,也好看
評分618大促買的,商傢讓利很大,感謝商傢,感謝京東,感謝一切工作人員!照片就不一一拍瞭,就如主圖一樣。
評分點滴文字,流於心田,滌蕩塵滓,明心見性
評分林清玄的書給人的人生觀有很大幫助
評分挺好的,下次需要會再來購買。
評分新書待讀,無限想象,希望更新我的認知,指引我的方嚮。
評分很喜歡林清玄的散文,沒有破損,慢慢看,爭取一個暑假把這些書都看完
林清玄菩提十書(全10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