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華傳統飲食民俗/漫話中華民俗叢書》從民俗的角度漫談中國的傳統飲食文化,分《民以食為天》《無酒不成席》《茶好客常來》三部分進行講述。
《民以食為天》主要從人生禮儀、傳統節日、二十四節氣等角度講述瞭中國傳統的食文化。
《無酒不成席》注重從酒的起源及發展過程中的奇聞趣事講述中國的酒文化。
《茶好客常來》注重從茶的起源入手談中國的茶文化。文中穿插瞭各種典故和飲食故事,充滿瞭趣味性,能夠讓人們輕鬆地瞭解並傳承中華傳統飲食民俗的精華。
作者簡介
王作楫,著名民俗專傢。1939年3月生於北京,自1956年6月起,跟隨“北京通”金受申先生學習京味兒民俗文化。常年擔任北京電視颱民俗類節目的專傢,並在多傢圖書館擔任民俗講座的主講。現任北京市門頭溝區文聯主席、北京民協民俗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黃金協會黃金文化專傢、中國鄉土藝術協會理事會理事、北京老捨茶館民俗顧問、新版電視劇“紅樓夢”民俗顧問等。主要著作有:《中國居傢保護神》《中國行業祖師爺》《京都香會話春鞦》《說年道節》《過講究的中國生活》《傳統禮儀民俗萬年曆》等。
王臻,1977年生於北京,自幼熱忱中華傳統文化,隨父王作楫研習民俗文化十餘載,緻力於斯,求享磨礪。
薑波,王作楫的徒弟,多年緻力於飲食文化的研究,著名美食傢。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民以食為天
一、廚行祖師爺的由來
二、傢常便飯
“四菜一湯”的由來
“粗食淡飯”的起源
三、餐桌禮儀
座次禮儀
點菜禮儀
用餐禮儀
四、年節美食
臘八粥
年夜飯
餃子、年糕慶大年
正月十五搖元宵,二月二品
“龍食”
清明話寒食
端午說吃
中鞦美食
菊花酒·重陽糕
五、節氣飲食養生談
立春
雨水
驚蟄
春分
榖雨
立夏
小滿
芒種
夏至
小暑
大暑
立鞦
處暑
白露
鞦分
寒露
霜降
立鼕
小雪
大雪
鼕至
小寒
大寒
六、婚宴習俗
席麵上的講究
便席
火鍋席
“四到底”席
花樣“四到底”席
“四到底”素席
“四到底”燕翅席
七、生日壽宴
過生日的由來
古人如何過生日
一碗壽麵的情懷
壽宴上的吉祥文化
八、地方美食
北京美食
黑龍江美食
吉林美食
遼寜名菜
天津美食
河北風味
內濛古關食
山東魯菜
新疆關食
西藏美食
甘肅美食
青海美食
陝西美食
山西美食
河南美食
安徽關食
廣東關食
第二章 無酒不成席
一、造酒業的祖師爺——杜康
二、五行八作中的酒作坊
三、酒文化的根在民間
貫穿在百姓生活中的酒文化
劃拳行令交友促人緣
“大酒缸”與“二葷鋪”
四、老北京的名酒
五、中國古代的醉駕
第三章 茶好客常來
一、茶的由來和傳說
二、茶的傳承和發展
三、老北京的六大類茶館
大茶館——連喝帶吃
書茶館——喝茶又聽書
清茶館——下裏巴人的好去處
茶酒館——酒茶不分傢
清音社——聽麯藝
野茶館——鄉土氣息濃
四、從茶俗到茶禮
五、禪茶一味——茶的最高境界
六、禪茶的文化體悟及十八道程序
七、茶的分類
前言/序言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五韆年的農耕文化悠久豐富,自神農識五榖、嘗百草以來,解決瞭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吃喝問題,同時也開創瞭中國飲食文化的先河。
林語堂先生在《中國人》一書中這樣形容中國人的飲食:“如果說還有什麼事情要我們認真對待,那麼,這樣的事情既不是宗教也不是學識,而是‘吃’。”美食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圍繞中國人對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用具體人物故事串聯的方式講述瞭中國各地的美食生態,傳達齣幾韆年來中國人在勞動中所産生的思考以及味覺審美。此片播映時火爆異常,街頭巷尾都在討論片中的美食,創下收視率新高。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能夠把吃提升到藝術高度的民族,中華民族無疑是當之無愧。
飲食是窺察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飲食文化又稱“餐飲文化”,餐就是吃,即為“食文化”;飲就是喝,包括“茶文化”和“酒文化”。所以說中國的飲食文化是由食、茶、酒三大文化組成的,這裏恰恰蘊藏著極為豐富的中華文化精髓。本書重點介紹食文化,茶文化和酒文化略述。
中華民族曆來就是愛吃、重吃的民族。都說中國人講吃講喝,愛吃愛喝,說起來似乎有點俗,看上去略顯淺薄,其實,在中國特有的飲食習慣中,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廣泛的文化內涵,一些傳統的飲食是中華民族獨有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遺憾的是,長期以來,這些文化有的丟失瞭,有的甚至被遺棄,造成瞭如今飲食文化的斷裂,使人們隻知道形式上的吃吃喝喝,忽略瞭其所包含的文化。是以今天我們更應該來搶救、挖掘、整理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使其於傳承和發展的過程中,始終浸潤在民族文化悠遠醇香的氣息裏。
當然我們也不要忘記,吃喝是有原則的,中國自古從天子到百姓,曆來就反對大吃大喝、鬍吃海塞等鋪張浪費行為,艱苦樸素、勤儉持傢的生活作風我們還是要堅持的。
中華傳統飲食民俗/漫話中華民俗叢書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