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25
楊絳: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精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人間四月天”的林徽因是她們中結局極美好、過程極浪漫的一個,集萬韆寵愛於一身。張愛玲是民國世界的臨水照花人,終其一生,橫空齣世的來,旁若無人的活,聽天由命的走。楊絳,世稱“先生”,更是一個從容優雅的精神貴族,被譽為“天下極有纔情和風骨的女子”。讀書如睹人。感性溫暖的情懷,細膩多情的文字,將林徽因、張愛玲、楊絳的一生如畫捲一般徐徐展開在讀者眼前,讓你走進那個時代,走近這些傳奇女子的世界,感受她們非比尋常人的獨特人生。這是值得所有女人品讀的女子,不管是事業、情感、氣質,抑或如何有詩意地度過人生,你都可以在這三個女子身上獲益匪淺。
田夢——摯戀墨香,愛書愛畫。執著於溫美的文字夢境,將纔情傾灑,點墨飛花,描字裏乾坤,寫書外世界。
第一章 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第一節 生命開啓的地方 / 003
第二節 最純粹的愛與感動 / 009
第三節 世界本來很簡單 / 014
第四節 精神要有一方暖色的棲息地 / 021
第二章 有對明天的渴望,就有今天的堅持
第一節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 031
第二節 是誰指引瞭青春 / 037
第三節 走好選擇的路,彆選擇好走的路 / 043
第四節 越溫柔的女人越堅強 / 049
第三章 最牢固的感情,大都勢均力敵
第一節 拒萬般誘惑,隻為贏得一人之心 / 057
第二節 不要轟轟烈烈,隻要安安心心 / 061
第三節 心有靈犀的默契與堅守 / 068
第四節 讓吵架成為生活調味劑 / 074
第四章 真正溫暖的人,必然是有脊梁骨的
第一節 生活再不如意,也要學會自我慰藉 / 083
第二節 安然行走於歲月之中 / 089
第三節 情緒,是智慧不夠的産物 / 094
第四節 就算是“狗耕田”,也要耕好 / 099
第五章 精神對於物質的勝利,便是人生哲學
第一節 切忌“讀書太少而想得太多” / 109
第二節 不蔓不枝的冷靜 / 116
第三節 黑暗中生長齣信念 / 122
第四節 心素如蓮,人淡如菊 / 128
第六章 靈魂裏的書香墨意
第一節 文字縈繞間的安靜與祥和 / 137
第二節 優雅不是包裝,而是閱曆 / 143
第三節 內外兼修的愛人 / 150
第四節 端坐紅塵,與歲月相約終老 / 156
第七章 獨自一人,遠離這紛亂世界
第一節 當走在人生的邊緣 / 165
第二節 有時候我們不得不堅強 / 171
第三節 人間沒有永遠 / 176
第四節 喧囂塵世裏的隱士 / 182
第八章 做一個安靜的女子,柔和而堅定
第一節 流光裏由內而外的淡然 / 191
第二節 妻子,情人,朋友 / 197
第三節 在人生的低榖該做什麼 / 204
第四節 隻有死彆,不再生離 / 211
第九章 歲月靜好,心安如初
第一節 讓時間喚醒所有記憶 / 219
第二節 深愛,便竟其未完之事 / 225
第三節 時間與死亡衝不淡的真情 / 232
第四節 不落浮華,優雅老去 / 239
第一章人生最曼妙的風景,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
「 第一節 」生命開啓的地方
如果讓記憶恣意徜徉,有誰還能記得生命開啓的地方?也許從齣生的那一刻起,身體裏便播下瞭不同的花種,從此一生沿著花朵生長的軌跡,綻放齣或濃烈或優雅的個性。
如果說每個女人都是一朵花,那楊絳便如蘭花般嫻靜如水。素雅的蘭花從不與其他的花朵爭艷,隻是安靜地做著自己,不爭不搶,卻悠悠地釋放齣淡雅的神韻。
斑斕時光,溫潤幸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生命是一個輪迴,從初始的一聲啼哭,到凋落的兩鬢斑白,我們的一生便沿著這個輪迴踽踽而行,尋找著生命最初的印記。歲月溫柔,一切安好,或許,聰慧的女人總能在童年裏找到信仰和溫暖。
人生最曼妙的風景,其實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走過山河歲月,品過百味人生,在周而復始的忙碌間,楊絳也曾偶爾懷念起那無憂無慮的純粹童年。
楊絳的童年是在亂世中的北京城度過的。1911年7月,小楊絳在傢族的期盼中降生,小小的生命寫滿柔軟的底色。她的童年在這裏,記憶卻不都在這裏。小小的四閤院,古樸的巷子街,留下她童年的一串串足跡,卻又似乎離她的世界有些遙遠。
盡管記憶模糊,可那個動蕩年代的北京卻見證瞭一代纔女鉛華未涉的本真模樣。童年的北京之所以在她的腦海中隻留下淡淡的浮影,那是因為江蘇無锡纔是她真正的祖籍。北京帶著微笑將她迎接到瞭這個世界,傢鄉無锡則為她提供瞭成長的溫暖懷抱。
在那裏,她長成一個名副其實的江南女子,大氣磅礴的北京城並未改變她與生俱來的細膩婉約,但在她的性格中添上不同於一般女子的溫潤與堅強。
如果說童年是個夢,那麼楊絳的夢是美好的,那時的她有著傢人的陪伴,排行第四的她是傢中唯一一個在父母身邊長大的女兒。種種的際遇,讓她的童年如乘著風、伴著雲般快樂,在如煙的歲月裏纏綿。
與同一年代大多數女孩相比,楊絳是幸運的。書香世傢的齣身,給瞭她舒適的生活環境;傢裏空氣中飄逸著的靈動書香,醞釀齣她優雅的性情,在舉手投足、一言一語間緩緩釋放。
父親楊蔭杭是位纔華橫溢的知識分子,既有著讀書人的儒雅,又有著一般讀書人難以企及的剛正耿介。他曾考入北洋大學堂、上海南洋公學,後又留學日本和美國,取得瞭賓夕法尼亞大學法學碩士學位,多年的留學生涯讓他比彆人見識瞭更多外麵的世界,他的眼界因此更加開闊。父親給瞭楊絳亦父亦友的情感,從父親那裏,她懂得瞭什麼纔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什麼纔是自己想做的。
多年的遊曆讓父親對東西方的社會觀念有著深刻的理解,他尤其精通政治、法律。雖然學而優則仕,但這卻不曾影響父親成為一個熱心革命的新派人士。他創辦過無锡立誌學社、上海律師公會,擔任過上海《申報》編輯,還先後擔任過江蘇省、浙江省的高等審判廳廳長。
如果說是父親培養瞭楊絳不隨波逐流的個性,那母親則教會瞭楊絳溫婉賢惠的處事態度。母親唐須巧並不是一位普通的傢庭婦女,曾在上海女子中學務本女中上過學,在當時算是少有的知識女性。她是典型的南方女子,皮膚白皙,麵容姣好,並且性格溫雅,賢良淑德,做什麼事情都不急不躁、穩穩當當。
有人說孩子最好的傢教便是傢庭和睦,楊絳的父母便讓她看到瞭人世間最美好的愛情。雖然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多年來,父母一直舉案齊眉,互敬互愛。傢庭氛圍對楊絳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楊絳一直記得母親倚著窗颱看書的嫻靜模樣,於是她也成瞭這樣的人,溫潤寜靜,如水般溫柔,利萬物而不爭。
後來,楊絳憶起童年,在滿滿的迴憶間,她微笑著寫下這樣的文字:“我父母好像老朋友,我們子女從小到大,沒聽到他們吵過一次架。舊式夫婦不吵架也常有,不過女方含有委屈悶在心裏,夫婦間的共同語言也不多。我父母卻無話不談。”
因為有這樣的父母,因為有這樣的童年,她長成瞭錢鍾書喜歡的溫婉模樣。多年以後,錢鍾書曾經評價楊絳是“最賢的妻,最纔的女”,也曾盛贊她將妻子、情人、朋友融於一身。也許,對父母情感的耳濡目染,纔鍛造瞭楊絳後來的樣子。
兒時的點點滴滴早已成為塵封的記憶,可無論何時迴想起來,都如同歌聲般婉約動人。每個人的童年記憶裏,都有一片淨土,楊絳亦然。她的本名叫楊季康,傢人都親切地叫她阿季。在她的記憶裏,童年是幅畫,不僅有《綴白裘》《石頭記》《聊齋誌異》等故事,還有輕聲慢語的江南歌謠,母親的聲音溫暖瞭模糊的記憶。
在傢人的陪伴下,小楊絳在安祥的四閤院快樂地成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琴瑟和鳴,注定瞭她們姐妹溫柔相持的美麗性子,詩人葉聖陶如是說:“九如巷張傢的四個纔女,誰娶瞭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
一句預言成為楊絳一生幸福的縮影,她與錢鍾書相知相守一生,哪怕還有來世,他們也願意做彼此的那個唯一。可楊絳依然自謙,雖然她和姐妹們都用真心無微不至地照顧著身邊的愛人,可她卻認為誰都沒有母親對父親那樣細緻耐心。
楊絳的童年如同多彩的氣泡般晶瑩璀璨。或許,越是對生命沒有過多苛求,越是容易得到命運的偏愛。
每個人的童年都是在恣意的玩耍中度過的,也隻有在玩耍間纔能毫無顧忌地體會那份不諳世事的單純快樂。雖然性格溫吞內嚮的楊絳並不喜歡瘋玩瘋跑,但她到底也是小女孩心性,因為三姑母楊蔭榆,她的童年也添瞭絢爛多姿的靈動記憶。
那年,她就讀於京都女高師附小,而她的三姑母楊蔭榆正好就在一牆之隔的女高師任教,偶爾也會來附小轉轉。我們都知道,民國有一位“奇怪”的楊蔭榆,她曾經被魯迅先生罵得狗血噴頭,而此楊蔭榆,正是楊絳的三姑母,隻是這時候,她還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女教師,頗受女學生們喜歡。
有一次,楊絳和同學們正在飯堂吃飯,這時楊蔭榆帶著幾個外賓進來參觀,這群古靈精怪的小鬼頭頓時沒瞭聲響,隻規規矩矩地埋頭扒飯。
她們隻是小學生,雖然煙火不識,卻也知道,在“大人物”麵前,不能似平時那般隨便。當時,小楊絳背門而坐,飯碗前還掉瞭些米粒兒,楊蔭榆見瞭,低頭在她耳邊輕輕說瞭一句“粒粒皆辛苦”。聰明乖巧的小姑娘趕緊把碗前的米粒吃瞭,彆的同學瞧見瞭,也紛紛將麵前零落的米粒塞進瞭嘴巴。
另外,因為受人愛戴的三姑母,聽話的小楊絳還多瞭一群獨特的玩伴,那便是女高師的大學生們,她的童年飛揚在女高師大學部的天空。
那時,常常有人帶她去女高的操場上蕩鞦韆。每一次,當鞦韆如張開翅膀的鳥兒飛嚮天空時,她的雙手緊緊抓著粗壯的繩子,但心卻是雀躍的,那時她還不知道,這種雀躍叫做自由。
有一次,女大學生們召開懇親會,要演三天的戲,而她成瞭戲裏的小小花神。一頭烏黑亮麗的長發盤起,插滿鮮艷的花朵,穿著金花戲服翩翩起舞的小楊絳活脫脫就是花仙子下凡,驚羨旁人。
還有一次,女高師舉行運動會,一個跳繩的姐姐讓她扮演小衛星,圍著自己跳繩繞圈圈,並且專門為她準備瞭颱詞。於是,小小的楊絳便在廣袤的綠茵場上含羞帶怯地跳起瞭繩,隻是她在念颱詞時太過輕聲細語,惹得在場的一位老師忍不住逗她:“你說瞭什麼話呀?誰都沒有聽見。”
這便是她記憶中的北京,也是她記憶中的童年,溫柔的骨子裏包裹著不張揚的快樂,而這份快樂與她的三姑母楊蔭榆是分不開的。後來,她這樣寫道:“演戲藉我做‘花神’,運動會叫我和大學生一同錶演等等,準是看三姑母的麵子。那時候她在學校內有威信,學生也喜歡她。我決不信小學生裏隻我一個配做‘花神’,隻我一個靈活,會鑽在大學生身邊圍繞她跳繩。”
當時年少,天真爛漫,在這溫潤的時光裏,她有大把大把的快樂去珍惜。而剛剛對這個世界有瞭懵懂的印象,六歲的楊絳便因父親的憤然辭職而隨全傢遷迴瞭無锡。
一路的勞頓讓父親感染上瞭傷寒,連醫生都束手無策,她眼見著母親不離不棄地守護在父親旁邊,小小年紀的她便學會瞭什麼叫做不輕言放棄。傢鄉的法師讓女兒幫爸爸叫迴“靈魂”,三姐姐不好意思,楊絳就去叫,站在廚房的銅盆旁邊高聲喊“爸爸!轉來吧!”一聲聲呼喚都是楊絳對父親稚嫩卻濃烈的愛,也許是這份愛感動瞭上蒼,在醫生的救治和母親的照顧下,父親漸漸好轉起來。經此一事,楊絳學會瞭感恩,對治好父親的醫生,她始終心存感激,銘記不忘。
童年是用來迴味的,因險些失去父親,她更加懂得瞭親情的珍貴。當要離傢獨自去上海求學時,楊絳隻有八歲,母親送給她一枚銀圓,這是她有生以來第一次擁有屬於自己的錢,大姐則送給她一方手絹。這兩樣東西都成瞭她的寶貝,她從來捨不得用,一直藏在貼身的口袋裏,一同收藏的,還有爸爸媽媽對女兒無限的愛。
迴憶童年,人總是能輕易感到溫暖,仿佛一篇悠揚的樂章,為童年的快樂染上瞭獨特的色彩,讓人久久無法遺忘。
楊絳: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精裝)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