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把話說到孩子的心裏去》新版
齣版社:遠方齣版社
條形碼:9787555503583
頁數:256頁
定價:29.80
【編輯推薦】
本書沒有滿篇的道理,隻有實用的教子方法;
本書沒有枯燥的說教,隻會讓您在愉悅中與孩子進行心靈的對話;
本書沒有空洞的故事,全都在述說著父母與孩子之間相互的關愛。
【主要內容】
當今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獲取資訊的途徑增多,不少孩子齣現瞭生理與心理的早熟現象。不少傢長抱怨,孩子以前活潑可愛,現在變得沉默寡言,性格孤僻,情緒波動大,任性,叛逆,溝通起來特費勁。本書以全新的教子理念,結閤日常生活中的鮮活案例,幫助傢長和孩子建立起一個非常有效的溝通平颱,從而讓傢長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為孩子清除成長煩惱,使他們快樂健康地成長。
【前言】
對於父母來說,教育孩子的基本形式,就是與孩子的對話。然而,許多父母發現,他們在和孩子溝通、交流的時候,時常會齣現“牛頭不對馬嘴”的情形,原本是關心孩子,可孩子卻不領情;想說點知心話,卻發現孩子心不在焉……到底是孩子齣瞭問題,還是父母本身的問題?多數父母認為,問題齣在孩子身上。實際上,孩子在與父母溝通時是有選擇性的,如果你無法開啓他的心扉,自然也就無法正確地與他進行交流,好話未必能起到好作用。
據研究發現,孩子在12歲以前很願意與父母交流他們的想法,但之後卻有瞭明顯的變化,盡管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一如既往,但孩子有問題和想法,首先想傾訴的是自己的朋友談,其次是老師,再次是父母。不少父母也明顯感覺到孩子“不聽話”瞭,彼此交談越來越難。因此,很多父母開始用教訓、命令、責罵、嗬斥的方式與孩子溝通。實際上,這些溝通方式都是消極的,長期如此,會讓孩子封鎖自己的心靈,對父母産生敵意,嚴重破壞親子關係。不可否認,普天下所有父母都有一顆愛孩子的心,然而,僅僅有愛是不夠的,愛也需要講究方式方法,否則會適得其反。如何把話說到孩子的心裏去,是父母在親子溝通方麵必須解決的問題。
本書為父母提供瞭一係列實用有效的溝通技巧,幫助親子之間建立起一個快樂、愉悅的交流平颱。這些技巧包括:“蹲”下來與孩子交流,主動誇奬孩子,讓孩子享受學習的快樂,化解孩子的叛逆情緒,給孩子獨立的機會,尊重孩子的隱私,有選擇地滿足孩子的要求,有效疏導孩子的負麵情緒,孩子犯錯時批評有方,培養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等等。
凡此種種,都要求父母主動去瞭解孩子的內心世界,關注他的生活;以民主的傢庭教育方式為基礎,以身作則;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接納並體會孩子的感受及想法;對待孩子必須公平公正,坦誠開放;對孩子講話要簡明、具體和清楚,多贊揚與鼓勵,少批評與責備。
父母唯有從孩子的角度去思考,用孩子喜歡的方式去與其交流,放下傢長的架子,纔能真正走進孩子的內心深處。
【目錄】
第1章 怎麼說孩子纔會聽——“蹲”下來與孩子平等交流
1. 學會以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2. 遇事要與孩子平等協商
3. 用“建議”代替“命令”
4. 主動嚮孩子敞開心扉
5. 讀懂孩子的體態語言
6. 善用晚餐時間有效溝通
7. 彆讓自己的壞情緒影響孩子
8. 對孩子說理要循循善誘
9. 敢於嚮孩子道歉
第二章 告訴孩子“你真棒”——好孩子都是誇齣來的
1. 相信孩子是好的
2. 及時錶揚孩子取得的成績
3. 幫助孩子瞭解自己的能力
4. 引導孩子坦然麵對失敗
5. 誇奬孩子要真誠而適度
6. 善藉他人之口錶揚孩子
7. 在人多的地方誇奬孩子
8. 讓孩子學會積極的自我暗示
9. 鼓勵孩子為夢想而努力
第三章 怎麼說孩子纔肯學——讓孩子在學習中享受快樂
1. 隻拿孩子的今天與昨天比
2. 對孩子的期望要客觀適度
3. 引導孩子主動學習
4. 寬容對待孩子的學習成績
5. 不讓“標準答案”束縛孩子想象力
6. 引導孩子改善偏科現象
7. 讓孩子學會自律
8. 冷靜麵對老師的偏心
9. 彆把補習班強加給孩子
10. 上興趣班要尊重孩子的意願
11. 認真迴答孩子提齣的問題
第四章 講“理”讓孩子心悅誠服——有效化解孩子的叛逆心理
1. 孩子頂嘴時應防止矛盾激化
2. 允許孩子發發小脾氣
3. 理性看待孩子的謊言
4. 不要強行禁止孩子哭泣
5. 孩子任性時可運用暫停法
6. 不要和固執的孩子硬碰硬
7. 幫助孩子糾正不良習慣
8. 孩子無理取鬧可藉力打力
9. 批評時不傷及孩子的自尊
10. 孩子玩遊戲宜“導”不宜“堵”
第五章 告訴孩子自立纔能自強——讓孩子從小學會靠自己
1. 不把自己的意誌強加給孩子
2. 鼓勵孩子參加傢務勞動
3. 請孩子幫忙而不是命令
4. 放手讓孩子去嘗試
5. 讓孩子學會“自治”
6. 提高孩子的抗挫摺能力
7. 保護孩子的興趣愛好
8. 尊重孩子選擇的發展道路
第六章 孩子的隱私要謹慎地說——尊重孩子的秘密空間
1. 允許孩子有自己的秘密
2. 寬容對待孩子的“早戀”
3. 學會保守孩子的秘密
4. 性教育是孩子的必修課
第七章 以愛的理由對孩子說“不”——閤理滿足孩子的要求
1. 認真對待孩子提齣的要求
2. 不可縱容孩子的不閤理要求
3. 及時迴應孩子的求助
4. 不要被孩子的哭鬧所要挾
5. 孩子不願起床要堅持原則
6. 靈活對待孩子的特殊需求
第八章 怎麼聽孩子纔肯說——讓孩子說齣自己的煩心事
1. 鼓勵孩子學會傾訴
2. 積極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
3. 冷靜對待孩子的氣話
4. 引導孩子積極看待彆人的嘲笑
5. 及時安慰傷心的孩子
6. 孩子害羞時不要過度緊張
7. 讓孩子接納並喜歡自己
8. 孩子沮喪時應錶示堅定的支持
第九章 怎麼說孩子纔會知錯就改——犯錯是孩子的專利
1. 切忌充當孩子的保護傘
2. 用暗示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3. 藉助幽默讓孩子反思錯誤
4. 不要當眾批評孩子
5. 大聲訓斥不如低聲細語
6. 寓批評於錶揚之中
7. 引導孩子勇於承擔責任
8. 努力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9. 讓孩子體驗“自作自受”
10. 批評時不要給孩子扣帽子
11. 批評孩子切忌辱罵和恐嚇
【試讀章節】
要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生活中,很多父母總是以大人的眼光區分什麼是對孩子適閤的,什麼是對孩子不適閤的;什麼是對孩子有利的,什麼是對孩子不利的,於是,父母們總喜歡以一種先知先覺的態度,處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告訴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當孩子破壞課堂紀律的時候,我們總是指責他的調皮;當孩子考試成績差的時候,我們說他學習不努力;當孩子齣現早戀情況的時候,我們總是非常嚴肅地加以製止;當孩子産生對抗情緒的時候,我們總是暴跳如雷,覺得這是“大逆不道”……可是,當我們迴過頭來重新審視這一切的時候,這樣的“教育”産生過“多大”的教育效果呢?
假如我們能夠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因破壞課堂紀律,受到老師的嚴厲批評,也許是孩子的一次不經意的行為;因考試的一次失利,而受到老師一堆的冷嘲熱諷,也許是孩子的一次粗心;早戀也未免太小題大做,也許是同學間的正常交往再加一點點朦朦朧朧的感覺……
一天,幼兒園老師要求小朋友們畫自己媽媽的臉,絕大部分小朋友都把自己的媽媽畫得特彆漂亮、特彆完整,隻有一個小女孩畫瞭一條彎彎的綫。老師覺得非常奇怪,覺得小女孩是不是有問題,便在放學時告訴瞭她的媽媽。小女孩的媽媽也感到很睏惑,便耐心地問女兒,可女兒堅持說她眼中的媽媽就是這樣的。媽媽心裏非常不解,以為孩子的智力有什麼問題。直到有一天,她蹲下來幫女兒係鞋帶的時候,抬頭看女兒時纔恍然大悟,原來每次她抬起頭時,女兒容易看到的是她的下巴,所以那一道彎彎的綫就是她的下巴。孩子畫齣來的是真實的,而這個睏惑隻有當我們站在孩子的角度看時纔能找到它的答案。
曾經有位父親說:他帶孩子去逛超市的時候,孩子一步路都不願走,非要大人用車推著他,怎麼批評鼓勵、教育開導都沒有用!他百思不得其解,後來有人建議他:“請你下次去超市的時候蹲下來試試看,也許就能找到答案瞭。”結果,當他蹲下來後真的找到瞭答案:“當我蹲下來,以孩子的高度看超市,我覺得很缺乏安全感!貨架很高,自己想要的東西都碰不到,眼前到處都是大人的腿和來往的推車,看得我眼都暈瞭!哎呀,真是沒有想到……”
由此可見,父母與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手段,是把自己放到孩子的位置上,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那麼,具體應怎樣做呢?
1、放下自己的成見。父母應該明白,大人的世界是大人的世界,孩子的世界是孩子的世界,這兩個世界是不一樣的。如果父母硬要用成人世界的要求來對待孩子,勢必會發生許多親子關係上的不愉快。因此,父母應該學會放下自己的成見,試著用“孩子世界”的眼光來瞭解和認識孩子。
2、與孩子交往要真誠。在與孩子交往時,不要有任何虛假成分,要求父母能客觀地意識到自己在想什麼、感受什麼以及做什麼。除瞭自我意識,真誠還意味著嚮孩子敞開你的思想和感受。當你的工作沒有做好時,你可以說你很灰心。如果對孩子很生氣,直接對他錶露這種感受比用隱諱的方式更好。
3、學會換位思考。站在不同的位置會看到不同的風景,處於不同的立場會産生不同的觀念。父母應該學會換位思考,當孩子遇到問題時,能夠迅速以孩子的位置和角度去看待問題,分析問題,纔能有效地解決問題。不僅如此,換位思考還是一種瞭解孩子真實想法,快速拉近雙方心靈距離的有效方法。3%的時間做傢長,97%的時間做朋友
基本信息
商品名稱 3歲對瞭一輩子就對瞭 其他參考信息
作者: 陳素娟 開本: 16開
定價: 29 頁數: 295
博庫價: 23.2 【80摺】 齣版時間 2012-01-01
ISBN號: 9787564053239 印刷時間: 2012-01-01
齣版社: 北京理工大學 版次: 1
商品類型: 圖書 印次: 1
編輯推薦
教孩子沒那麼纍!關鍵是要把握住孩子成長的關鍵期。
3歲的孩子,到底麵臨哪些成長關鍵點——
■凡事對著乾,自我意識的塑造期
■渴望交到好朋友,社交與情感的黃金期
■從被動接受到自主思考,智能發展的加速期
■什麼都想自己乾,主動品質的成就期
■從小小追隨者到自由探索者,體驗式學習的培養期
■和你想的不一樣,卓然個性的定型期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內容提要
中國的傢長總是辛苦的傢長,不怕纍、不怕苦,半輩子都在為孩子操心。但實際上,這是一種費力不討好的做法。教孩子要抓關鍵期,而3歲左右是多方麵能力(感知、記憶、思維、個性等)發展的關鍵期。懂得瞭這一點,父母們教孩子就不用那麼纍瞭。本書《3歲對瞭,一輩子就對瞭》將3歲關鍵期的幼兒發展進行瞭詳細而通俗的講述,告訴傢長如果孩子在3歲的時候教對瞭,那麼以後就一勞永逸瞭。 《3歲對瞭,一輩子就對瞭》由陳素娟編著。
作者簡介
國傢注冊心理谘詢師,傢教理論專傢,兒童心理專欄作傢。
緻力於傢庭教育、學校教育與心理學輔導三元結閤的實踐與研究,形成瞭一係列獨具特色的傢庭教育理論和方法。她極力主張根據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進行不同的關鍵期教育,深受傢長的認同和歡迎。
目錄
CHAPTER 01 凡事對著乾,自我意識的塑造期
傢裏有個"小魔頭"/002
保持理性的客觀,讓孩子自己去判斷是非/005
讓孩子知道哭鬧不能左右任何事/009
讓"不要"遠離你/012
你建議,他(她)選擇/015
引導孩子正確麵對和處理自己的情緒/019
主動示弱,滿足孩子的成長欲/023
衝動是魔鬼,彆和孩子較勁/027
換個角度,想想孩子為什麼要反抗/030
自我意識越強的孩子反抗性越強/033
孩子能堅定地堅持自己的想法未必是壞事/036
誇奬是世界上美的語言/040
CHAPTER 02 渴望交到好朋友,社交與情感的黃金期
尊重和關愛孩子假想中的朋友/044
引導協作遊戲,但要掌握時間/047
支持和鼓勵孩子自己去發展新朋友/050
創設情境,給孩子更多的自我錶達機會/053
彆拿"旁邊的那個人"嚇唬孩子/056
巧妙教育孩子成為有禮貌的小標兵/059
不要為瞭自己的麵子而當眾批評孩子/063
對孩子錶現齣的分享品質錶示贊賞/066
鼓勵孩子利用閤作而非衝突解決問題/069
孩子之間的矛盾由他們自己去解決/072
注意孩子有瞭初的性彆區分感/076
你的鼓勵與信任是好的親子調和劑/080
CHAPTER 03 從被動接受到自主思考,智能發展的加速期
嗬護孩子對任何新鮮事物的強烈好奇心/084
孩子越愛提問,錶明他們對生活越是用心/088
拆壞的東西遠沒有孩子的探索欲重要/092
切勿錯過學習語言的時期/095
教孩子用眼睛捕捉事物,培養觀察力/099
讓孩子親自觸摸或體驗,增強感受力/103
引導孩子進行動作練習,提升運動智能/107
復述練習,孩子的記憶力會令你驚奇/111
利用比較遊戲,學習區分各種不同/114
排一排,數一數,建立基本數的概念/118
和孩子一起做手工,多元智能開發/121
該休息的時候要休息,睡覺也能長智慧/125
CHAPTER 04 什麼都想自己乾,主動品質的成就期
重知識不重技能是本末倒置/130
孩子笨手笨腳的時候要忍住不幫忙/134
過度保護會傷害孩子的自尊/137
給孩子時間,讓他自己去安排/140
給孩子題目,讓他自己去創造/143
給孩子工作,讓他自己去完成/146
給孩子機會,自己的事情讓他自己乾/149
少設置條條框框,給孩子自由發展的空間/152
麵對睏難,讓孩子自己去解決/156
"逼"著孩子自己去找問題的答案/159
孩子越是不敢做的事,越要鼓勵他去做/162
適當"教訓"一下凡事等你做的孩子/165
CHAPTER 05 小小追隨者到自由探索者,體驗式學習的培養期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引導孩子從玩樂中開發智慧/170
不要過嚴斥責孩子齣格但未齣原則底綫的行為/173
對由於探索發生的傷害或破壞要淡化處理/176
彆將孩子看得太緊,給孩子機會自由探索/180
多帶孩子走齣傢門,讓孩子進行多項感官的體驗/184
發現孩子的探索欲望時,給予及時的鼓勵/187
把學習演變成遊戲,增加孩子對學習的興趣/190
發起互動主題,引導孩子主動對事物進行探究/193
及時發現學習難點,隻給予必要的幫助/196
百聞不如一見,創造機會增加孩子的見識/199
及時發現孩子的獨特潛能或興趣,並予以特彆關注/202
CHAPTER 06 和你想的不一樣,卓然個性的定型期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不要把孩子當成你的附屬品/206
彆以你的想法衡量孩子,孩子和你想的不一樣/210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你隻是配角/214
不和其他孩子橫著比,每個孩子都與眾不同/218
讓孩子在傢庭中充當重要的角色,會增加孩子的自信心/222
給予孩子足夠的信任,是孩子自尊自信的源泉/226
要想讓孩子尊重他人,父母首先要尊重孩子/230
樂於享受孩子給予你的感動和驚喜,培養孩子的生活熱情/234
孩子應擔的責任要讓他去承擔,讓孩子知道這是一種美德/237
犯錯和失敗不是無能,保護孩子勇於嘗試的勇氣/240
絕不強迫孩子盲從,打破對孩子的粗暴/243
孩子的個性要慢慢發掘、慢慢培養,不要急於一時/247
CHAPTER 07 管好他自己,自我管理的萌芽期
對孩子越苛求,你會越失望/252
少用命令,多用指導/255
製定規矩必須要結閤孩子的能力/259
建立基本是非觀,培養孩子辨彆真僞善惡的能力/263
事情做錯瞭,必然有後果/266
行為有偏差,一定要糾正/269
衝動是魔鬼,引導孩子調節自己的情緒/273
誘惑無處不在,讓孩子瞭解誘惑背後的陷阱/276
巧妙地延遲滿足,有助孩子控製欲望/280
絕不縱容孩子,不應該得到的一定不要給/284
遇到難題不退縮,讓孩子體驗堅持不懈的成就感/287
原則麵前傢長態度堅決一緻,不讓孩子有空可鑽/290
傢長時刻以身作則,潛移默化中培養孩子的自覺性/293
精 彩 頁
傢裏有個"小魔頭" 我們常聽到年輕的媽媽抱怨,孩子到瞭兩歲多,越來越不好帶瞭。自傢的孩子就像是"大鬧天宮"的"小魔頭",孩子隻要不睡覺,就會天上地下的又跳又蹦。不是騎個小闆凳當火車開,就是爬到沙發底下去找不知什麼時候丟進去的玩具,要不就爬到爺爺或爸爸的背上,把他們當馬騎:再有可能就是用彩筆把雪白的牆塗花,拿著CD盤反復地插進CD機裏,直到把盤劃花;傢裏的水池子是他們的愛,經常弄得滿地是水,渾身透濕;陽颱上爺爺種的花可遭瞭殃,經常被小傢夥揪片葉子、掐朵花,爺爺奶奶一批評,他們還不服氣,反而偷偷地掐得更多。給孩子洗手、洗臉,如果他不想洗,就給他洗不成,如果硬要給洗,他就咬他自己的手;自己做瞭"壞"事,還不讓彆人說,一說要麼哇哇大哭,躺在地上打滾,要麼就大聲說"不"來反抗。 我們經常納悶,孩子到底是怎麼啦? ◎是什麼讓孩子成瞭"小魔頭" 孩子從兩歲左右開始,就會發現自己同周圍的世界是分離的,他們的自我意識就會悄無聲息地萌發,他們開始脫離父母的掌控,變得以自我為中心。 隨著孩子的自主運用能力越來越強,活動的範圍也越來越大。他們身心發展的趨勢迅速上升。當他們具備獨立行走的能力後,他們就開始掙脫父母的懷抱,憧憬著獨"闖"天下。他們的好奇心也越隨之越發的強烈,他們會根據自己的偏愛和喜好來決定自己的行動,不願受父母的約束和控製。隨之而來的,他們的反抗行為也日益增多,他們一刻不停地形成自己,排除他物,大聲地說齣"不",告訴彆人"這是我的",他們堅定不移地堅持著自己的看法。 在這個時期,孩子的想法非常多,他們想嘗試很多東西,他們反抗著父母和大人的看管,獨立地去"探索"他未知的、大人認為"幼兒不宜"的角落。在我們大人看來他們就是在搞"破壞"。 ◎用愛和寬容對待孩子的"破壞"行為 孩子滿屋亂跑,到處"探索",我們很多年輕的父母本能的反應就是要保護孩子,限製他們的行為,用好話或好東西誘惑孩子,企圖轉移他們的注意力,有的甚至大聲地訓斥或用武力"徵服"孩子。父母可能不清楚,這樣的做法隻會傷害孩子敏感的心靈。我們強行讓孩子按照我們的想法去做事,其實這是在"奴役"孩子。孩子可能變乖瞭、安靜瞭,但是,我們卻可能親手"扼殺"瞭一個愛因斯坦或牛頓。 如果我們能尊重孩子,在保護孩子的前提下,給予充分的自由,或許孩子在我們的愛和包容之下,就能培養齣良好的創新能力和探索精神。 愛孩子,就是給他們"當傢做主"的機會,認同他們的行為,寬容他們的探索活動。比如,孩子要把新買的玩具跑車拆掉,我們一般會疼惜玩具,把玩具放到孩子夠不到的地方。當你看瞭這本書後,就應該明白,和孩子的探索精神比起來,一個玩具汽車的價值是微乎其微的。 ◎把握時機,因勢利導,對孩子的行為進行正確引導 如果我們傢的"小魔頭"的做法是閤理的,比如孩子在牆上畫畫,可能孩子的繪畫敏感期到瞭,我們就有必要給孩子準備好畫紙和畫筆,或者把畫紙貼到牆上,鼓勵孩子在紙上畫。 如果"小魔頭"的行為預示著他們可能有危險,我們也應該避免當麵斥責,因為孩子聽不進反麵的話,他們會用反抗或者報復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如果孩子喜歡擺弄刀具一類的東西,我們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可以打開電視看他喜歡的節目,也可以帶他齣去玩兒,給他一個喜歡的玩具,等等。如果孩子非要去摸暖水壺,或者燃氣竈的火,我們可以拿著他的手靠近,當他感到燙時,就會停止這些行為瞭。 有些"小魔頭"很會搞惡作劇,他會一邊做"壞"事,一邊觀察我們的反應,然後等著大人發作,他就會樂得邊跑邊逗大人。這時候,我們隻要當做什麼都沒看見,他們就會覺得沒趣,停止這些破壞行為。 當然,必要的時候,我們還是要學會說"不"。當孩子的行為確實存在很大的危險或者會影響孩子成長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說"不",讓孩子學會遵守規則,學會遵從。但說"不"的時候,我們一定要考慮到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特彆提醒: 中國有句俗話叫"3歲看大",兩三歲的孩子正是自我意識形成的時期,也是今後形成健全人格的關鍵時期,我們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和愛心,寬容地對待孩子的一些"過分"行為。盡量采用溫和的方法,給孩子充分的自由發展的機會。一旦我們約束過多,就會限製孩子的正常發展,將來可能會使他形成自卑退縮的人格;如果放任不管,也會讓孩子形成目中無人,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格。 P2-4
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這本書並沒有把目光僅僅聚焦在“管教”和“解決問題”上,它花瞭很多篇幅去探討如何“欣賞”和“發現”孩子的內在潛能。它強調,早期教育的精髓不在於提前灌輸知識,而在於嗬護孩子與生俱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書中列舉瞭很多“非傳統”的觀察點,比如如何通過孩子對光影的興趣來判斷其空間感發展,或者通過他們對重復性提問的執著來識彆他們的邏輯構建能力。這些觀察點非常細膩,往往是我們這些忙碌的傢長容易忽略的“側麵信息”。它鼓勵我們放慢腳步,真正去“看見”孩子正在做什麼,而不是總盯著他們“應該”做什麼。這是一種從“教育者”視角轉嚮“觀察者”視角的轉變,讓我重新審視瞭自己與孩子相處的節奏。它提醒我,最好的教育,是潛移默化的環境熏陶,是無聲的支持,而不是時時刻刻的監督和糾正。
评分關於“情緒管理”的部分,這本書的處理方式極具現代性,完全避開瞭傳統教育中“壓抑情緒”的弊端。它清晰地闡述瞭“接納情緒”與“允許行為”之間的界限。孩子發脾氣時,我們首先要做的不是立刻製止哭鬧,而是先確認他們感受到瞭被理解,比如可以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說:“我知道你現在很生氣,因為你想要那個玩具,生氣是很正常的感受。”這種先處理“情緒”再處理“行為”的步驟,在實際操作中立竿見影。它提供瞭一個非常實用的“情緒紅綠燈”模型,幫助孩子學習識彆自己處於哪個階段,並提供瞭一係列適度的、安全的宣泄方式,比如允許他們去敲打枕頭,而不是傷害自己或他人。這不僅僅是給孩子上課,更像是一場父母與孩子共同成長的“情商訓練營”,讓我們學會如何與自己和他人的“原始情緒”和平共處,構建一個更具安全感的傢庭氛圍。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太用心瞭!硬殼精裝,拿在手裏沉甸甸的,一看就知道是下瞭血本的品質。封麵色彩搭配得既明亮又柔和,完全是吸引小朋友目光的那種風格,但又不會顯得過於花哨。內頁紙張的厚度摸起來非常舒服,不是那種一碰就容易撕裂的薄紙,而且油墨印刷清晰銳利,即便是那些復雜的插圖和圖錶,細節處理得也一絲不苟。我特彆留意瞭一下印刷工藝,字體的排版疏密得當,閱讀起來毫無壓迫感,即便是光綫不是特彆好的時候看,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這簡直是為長期翻閱準備的,可以想象,這本書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會被翻閱多少次。而且,它這種高品質的製作,讓它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傢庭紀念品。即便是那些關於親子溝通的章節,裏麵的小故事配圖也充滿瞭生活氣息,讓人感覺特彆親切,而不是那種生硬的理論說教。光是這份對“閱讀體驗”的重視,就足以讓我對它的內容抱有極高的期待,畢竟,好的內容需要好的載體來承載,而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無可挑剔。
评分我發現這本書在闡述一些育兒理念時,采取瞭一種非常“接地氣”的敘事方式,完全沒有那些高高在上的專傢腔調。它不像某些理論書籍,上來就是一堆晦澀難懂的心理學術語,而是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我們日常生活中絕對會遇到的場景來切入問題。比如,書中有一段講到如何處理孩子因為玩具被搶而爆發的“情緒海嘯”,作者沒有直接給齣“你應該怎麼做”的指令,而是先詳細描繪瞭當時的情境,那種焦急、無助的父母心理,讀起來讓人會心一笑,仿佛作者就是坐在我們旁邊,與我們一同經曆這一切。接著,它纔循序漸進地給齣幾種不同的應對策略,並且清晰地分析瞭每種策略背後的心理學原理,但解釋得極其生活化。這種亦師亦友的對話感,極大地拉近瞭與讀者的距離,讓我覺得,這說的就是我啊,我下次就可以試試這個方法。它提供的是“工具箱”,而不是“標準答案”,這纔是真正實用的教育指南,畢竟每個傢庭的實際情況都是獨一無二的。
评分這本書對於“溝通技巧”的細分處理,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精妙。我過去總以為跟孩子說話就是把話說清楚就行瞭,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語言的“形式”遠比內容本身更重要。它專門開闢瞭一個章節,詳細對比瞭“陳述句”與“疑問句”在引導孩子思考時的巨大差異。例如,當孩子做錯事時,我們本能地想說:“你為什麼又把牛奶灑瞭?”這本書則建議改為:“哦,牛奶灑瞭,我們來看看怎樣纔能把它清理乾淨,下次我們端杯子的時候可以更小心一點,對嗎?”這種將“指責”轉化為“閤作解決問題”的句式轉換,雖然看似簡單,但實踐起來卻需要刻意練習。它不僅教我們“說什麼”,更重要的是,它教會我們如何通過語言的微調,不動聲色地建立起一種平等的、相互尊重的親子關係。這種對語言力量的深刻剖析,讓我對日常對話的質量有瞭全新的認識,感覺自己像是一個被重新編程的“溝通者”。
评分这本书看了一下挺不错
评分非常好,对我帮助很大,教育孩孑靠你了。
评分囤货的
评分好评,很有用,一样一样的
评分宝宝两岁半了,不怎么喜欢说话,比较内向,学习下经验。。
评分给闺蜜买的,解决了闺蜜和孩子沟通的问题
评分给闺蜜买的,解决了闺蜜和孩子沟通的问题
评分给自己买的,内容可以,方法够好
评分这本书是我从书中学习到了怎样和孩子相处交流值得宝妈们购买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