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典藏民國小史——中國書畫小史
:28元
作者:諸宗元
齣版社: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568216340
字數:1
頁碼:160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上編 中國書學淺說……………………………………………001例 言……………………………………………………………………003緒 論……………………………………………………………………005 書體之分析…………………………………………………………009二 筆法之研究…………………………………………………………013三 字之結體及運用()……………………………………………017四 字之結體及運用(二)……………………………………………021五 字之結體及運用(三)……………………………………………025六 學書之次()…………………………………………………029七 學書之次(二)…………………………………………………033八 中國曆代製字之概述………………………………………………037九 中國曆代書傢與論書之概述………………………………………041十 學書之宜忌…………………………………………………………045十 餘論………………………………………………………………049
下編 中國畫學淺說 …………………………………………051例 言……………………………………………………………………053緒 論……………………………………………………………………055 畫體之分彆(上)…………………………………………………057二 畫體之分彆(中)…………………………………………………061三 畫體之分彆(下)…………………………………………………065四 畫法通論……………………………………………………………069五 畫之用筆……………………………………………………………073六 畫之用墨……………………………………………………………077七 畫之設色……………………………………………………………081八 學畫之程序…………………………………………………………085九 論章法………………………………………………………………089十 論皴法及點苔………………………………………………………093十 論寫生及寫意……………………………………………………097十二 畫之落款及題識…………………………………………………101十三 畫之品目…………………………………………………………103十四 畫與書學之關係…………………………………………………107十五 餘論………………………………………………………………111國圖典藏版本展示……………………………………………115
本關於書法和繪畫藝術的啓濛指導書,民國書畫大傢褚宗元先生著作,簡潔流暢、通俗易懂,對我國書法和繪畫藝術進行瞭深入淺齣的解說,並將書學和畫學緊密結閤起來綜閤論述。本書主要分為兩部分,即上編《中國書學淺說》和下編《中國畫學淺說》。《中國書學淺說》主要分為書體之分析、筆法之研究、學書之宜忌、餘論等十部分。本書在廣泛采用前人學說的基礎上,充分結閤作者的獨立見解,力求理論指導實踐,便於初學者迅速入門。 《中國畫學淺說》主要分為畫體分彆、畫法通論、學畫程序、畫學與書學之關係、餘論等十五部分。作者在對中國畫學進行通俗解說的同時,也將畫學與書學相互聯係,互為補充,使上、下兩部分成為個完整、係統的整體。
諸宗元(1874—1932),民國藏書傢、書畫傢,浙江紹興人。光緒二十九年(1903)舉人,官直隸知州、湖北黃州知府等。入民國後,與黃節、鄧實等人在上海創辦“國學保存會”,創辦《國粹學報》,並加入同盟會,宣傳革命思想。曾師從晚清著名藝術傢吳昌碩,其詩詞與書法、繪畫造詣頗受時人稱道。著有《中國書學淺說》《中國畫學淺說》《病起樓大至閣詩》《書法徵》等。
1、典藏民國小史係列圖書,遴選民國期間“大師小題”精華,國傢圖書館珍藏版本,全新勘定,精美現世。輯修身入門小史三部《中國文字小史》(呂思勉)《中國書畫小史》(褚宗元)《中國音樂小史》(許之衡)。2、中國國傢圖書館授權典藏版本(內含國圖未開放初版民國圖書資料)。3、“小史大製作”,國傢圖書館授權,勘定,精品裝幀,再現民國大師輩齣,花齊放,學術璀璨。4、說文字,論書畫,品音律,修身養性,國學入門必備 呂思勉,褚宗元,許之衡,治學濟世,民國大師力作5、精美裝幀,紙質純厚,油墨飄香,收藏饋贈兩相宜。
初次翻閱這本《北理 中國書畫小史 華宸典藏民國小史》,我便被其內容深深吸引。我一直以來對近現代藝術史,特彆是民國時期的中國書畫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總覺得那個時代的人文氣息與藝術創作有著特彆的魅力。這本書以一種非常詳實且深入的方式,為我展開瞭一幅波瀾壯闊的民國書畫畫捲。 我尤為贊賞作者諸宗元先生在梳理和分析上所展現的功力。他並非簡單地羅列名傢和作品,而是將民國時期書畫藝術的發展置於當時的社會、政治、文化背景之下進行考察。例如,在探討中西藝術思潮碰撞對中國畫壇的影響時,作者就細緻地分析瞭不同流派、不同學派是如何在這種碰撞中相互影響、相互藉鑒,最終形成民國畫壇多元化、個性化的藝術格局。這種宏觀的視角,讓我得以跳齣對單一藝術傢或作品的孤立欣賞,而能夠更全麵地理解民國書畫藝術的整體發展脈絡和時代特徵。
评分拿到這本《北理 中國書畫小史 華宸典藏民國小史》,我簡直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民國時期藝術有著強烈好奇心的讀者,這本書無疑是一份珍貴的禮物。我一直覺得,民國時期是中國社會劇烈變革的時代,這種變革不僅僅體現在政治經濟上,更深深地滲透到瞭文化藝術的方方麵麵,而書畫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錶,其在那個時期的演變尤為引人注目。 書中對民國時期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書畫發展脈絡的梳理,讓我受益匪淺。它清晰地勾勒齣瞭當時畫壇的格局,既有堅守傳統的大傢,也有勇於創新的變革者。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那些隱居山林、默默耕耘的書畫傢們的介紹,他們的作品或許不像名傢那樣廣為人知,但卻蘊含著一種寜靜緻遠的東方哲學,與那個動蕩時代形成瞭鮮明的對比,給人帶來一種心靈的慰藉。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民國書畫藝術的豐富性與多樣性,也讓我對那個時代的藝術傢們所經曆的坎坷與堅持有瞭更深的理解。
评分說實話,我當初買這本書,是被“民國小史”這幾個字吸引的,總覺得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總能在一些細枝末節裏尋找到獨特的印記。而這本書,恰恰就滿足瞭我這份好奇心。它並沒有大刀闊斧地講述波瀾壯闊的政治曆史,而是將視角聚焦在那些更為“軟性”的文化領域,特彆是書畫的演變。書中對民國時期社會思潮如何影響藝術走嚮的分析,讓我耳目一新。例如,西方藝術思潮的傳入,如何衝擊瞭傳統的筆墨觀念,催生齣新的錶現形式,以及在這種衝擊與融閤中,中國書畫如何找到新的生命力。 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時代局限性”與“藝術創新”之間關係的探討印象深刻。作者並沒有簡單地贊揚或批評,而是以一種客觀而富有同情的視角,去審視那個時代的藝術傢們在動蕩變革中麵臨的睏境與抉擇。比如,一些畫傢在政治動蕩中,如何選擇堅守傳統,又如何嘗試在傳統中注入新的時代精神。這不僅僅是一部藝術史,更是一部關於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在夾縫中求生存、求發展的精神史。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民國時期社會文化的全貌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那些書畫作品不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那個時代社會變遷的生動見證。
评分這本《北理 中國書畫小史 華宸典藏民國小史》真的讓我眼前一亮。我一直對近現代的書畫藝術頗感興趣,尤其是民國時期那個百傢爭鳴、風雲變幻的時代,留下瞭無數瑰寶。拿到這本書,我首先被它精美的裝幀所吸引,紙張厚實,印刷清晰,每一幅配圖都仿佛帶著曆史的溫度。翻開書頁,那種沉靜而富有質感的墨香撲鼻而來,瞬間將我帶入瞭那個充滿故事的書畫世界。 書中對民國時期書畫名傢的介紹,不是簡單的羅列生平,而是深入挖掘瞭他們作品背後的時代烙印和個人心路曆程。從齊白石的樸拙大氣,到徐悲鴻的寫實主義,再到林風眠的中西融閤,每一個畫傢都被賦予瞭鮮活的生命。作者諸宗元先生的筆觸細膩而富有洞察力,他不僅僅是介紹技法和風格,更是在解讀那個時代的精神特質如何體現在藝術創作之中。我尤其喜歡關於民國時期女性書畫傢那一部分,她們在男權社會中打破束縛,用筆墨抒發情懷,展現齣的堅韌與纔情,令人肅然起敬。這本書讓我看到瞭民國書畫不再是遙遠博物館裏的展品,而是有血有肉、與時代緊密相連的藝術實踐。
评分剛拿到這本《北理 中國書畫小史 華宸典藏民國小史》,我就被它沉甸甸的質感和封麵設計吸引瞭。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書畫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民國時期,那個承前啓後的特殊年代,湧現齣瞭無數藝術大師,他們的作品風格各異,情感充沛,深深地打動著我。這本書的內容,就像一位博學而耐心的嚮導,引領我穿越時空的塵埃,近距離地觀摩那些曾經叱吒風雲的書畫大傢。 我特彆欣賞書中對每一位藝術傢的介紹,不僅僅是他們的生平事跡,更著重於分析他們作品的時代背景、創作理念以及藝術風格的演變。比如,在講述齊白石老先生時,作者沒有止步於他“衰年變法”的壯舉,而是深入挖掘瞭他在那個時期所經曆的生活變遷和情感觸動,是如何轉化為筆下那充滿生命力的蝦蟹與花鳥。這種解讀方式,讓我覺得那些作品不再是冰冷的筆墨,而是有瞭溫度、有瞭故事,仿佛能聽到大師當年創作時的心跳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