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商品名稱: | 孕産婦飲食宜忌隨手查/食療小手冊 | 開本: | 16開 |
| 作者: | 編者:鬍維勤 | 頁數: | |
| 定價: | 19.8 | 齣版時間: | 2017-06-01 |
| ISBN號: | 9787538891409 | 印刷時間: | 2017-06-01 |
| 齣版社: | 黑龍江科技 | 版次: | 1 |
| 商品類型: | 圖書 | 印次: | 1 |
目錄:**章 孕婦所需的營養素
1.糖類——胎兒的熱能站
2.脂肪——生命的動力
3.蛋白質——降低流産風險
4.膳食縴維——腸道清道夫
5.維生素A——打造漂亮胎兒
6.維生素B1——神經係統發育的助手
7.維生素B2——促進胎兒發育
8.維生素B6——緩解孕吐的好幫手
9.鈣一母胎骨骼發育的“密碼”
10.葉酸——預防胎兒神經管缺陷
11.DHA——胎兒的“腦黃金”
第二章 備孕期飲食宜忌
備孕期的營養準備
1.孕前3個月補充葉酸
2.備孕媽媽先排毒再懷孕
3.備孕媽媽備孕時可多吃暖宮藥膳
4.備孕爸爸儲備營養,提高受孕率
草莓
草莓塔
優格土豆銅鑼燒
南瓜
紅棗蒸南瓜
蘆筍
什錦蘆筍
牛肉
洋蔥牛肉絲
白蘿蔔燉牛肉
蝦
玉米鮮蝦仁
蔬菜海鮮湯
三文魚
豆腐蒸三文魚
天麻歸杞魚頭湯
酸菜、泡菜
豬腰
花椒
濃茶
咖啡
酒
第三章 孕早期飲食宜忌
孕早期飲食須知
1.孕媽媽要繼續補充葉酸
2.孕媽媽一定要吃早餐
3.要謹防被汙染的食物
4.調整飲食緩解孕吐癥狀
蘋果
蘋果青提汁
蘋果菠蘿桃汁
牛奶
蘋果鬍蘿蔔牛奶粥
牛奶紅棗粳米粥
小米
小米粥
小米紅棗粥
口蘑
口蘑山雞湯
豆腐
豆腐魚頭湯
西藍花
素拌西藍花
什錦西藍花
西紅柿
西紅柿炒雞蛋
西紅柿豆腐湯
豬骨
芋頭排骨湯
玉米闆栗排骨湯
菠菜
山楂
桂圓
螃蟹
咖啡
蜜餞
第四章 孕中期飲食宜忌
孕中期飲食須知
1.孕中期的貼心飲食建議
2.孕媽媽飲食不能過成
3.孕媽媽不能盲目節食
4.孕媽媽不宜進食過多
火龍果
火龍果汁
火龍果芭蕉蘿蔔汁
腰果
腰果炒西芹
腰果蝦仁
茶樹菇
茶樹菇鴨湯
茶樹菇紅棗烏雞湯
雞肉
鬆仁雞肉炒玉米
雞塊多味煲
雞蛋
鬍蘿蔔炒蛋
雙色蒸水蛋
銀魚
銀魚煎蛋
銀魚枸杞苦瓜湯
荔枝
羊肉
田雞
火鍋
糖精
蜂王漿
第五章 孕晚期飲食宜忌
孕晚期飲食須知
1.攝入充足的維生素
2.添加零食和夜餐
3.孕晚期孕媽媽宜多吃魚
4.忌食過鹹、過甜或油膩的食物
5.忌食刺激性食物
6.臨産時應吃高能量易消化食物
孕晚期孕媽媽宜少食多餐
酸奶
甜瓜酸奶汁
紅豆香蕉酸奶
核桃
核桃仁拌韭菜
花生核桃豬骨湯
鬍蘿蔔
鬍蘿蔔玉米排骨湯
鬍蘿蔔豆腐湯
茼蒿
蒜蓉茼蒿
素炒茼蒿
鱸魚
五爪龍鱸魚湯
鱸魚西藍花粥
乾貝
鮑魚老雞乾貝煲
乾貝蒸水蛋
薏米
臘腸
成鴨蛋
人參
鹿茸
豆腐乳
第六章 産褥期飲食宜與忌
産褥期飲食須知
1.産後正確的進食順序
2.剖腹産媽媽月子飲食五要點
3.産後催奶飲食的選擇要因人而異
木瓜
木瓜鱸魚湯
木瓜燉雪蛤
蓮子
桂圓蓮子羹
燕麥
燕麥枸杞粥
荷蘭豆
荷蘭豆炒鯪魚片
荷蘭豆炒墨魚
萵筍
萵筍豬蹄湯
花菇炒萵筍
豬蹄
花生豬蹄湯
百閤豬蹄湯
杏
柿子
烏梅
韭菜
田螺
巧剋力
第七章 孕産妯常見癥狀飲食宜與忌
孕期嘔吐
花菜炒西紅柿
橙汁山藥
檸檬雞塊
孕期便秘
鬆仁玉米
醬燒春筍
玉米筍炒芹菜
妊娠高血壓
香菇燒山藥
西芹雞柳
口蘑靈芝鴨子湯
産後缺乳
黨參生魚湯
......
精 彩 頁: 1 糖類——胎兒的熱能站 糖類是人類從食物中取得能量*經濟和*主要的來源。食物中的糖類分成兩類:人可以吸收利用的有效糖類如單糖、雙糖、多糖和人不能消化的無效糖類。糖類是一切生物體維持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它不僅是營養物質,而且有些還具有特殊的生理活性。例如,肝髒中的肝素有抗凝血作用。
糖類的功效 糖類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它具有維持心髒和正常活動、節省蛋白質、維持腦細胞正常功能、為機體提供熱能及保肝解毒等作用。
糖類缺乏的影響 如果孕媽媽缺乏糖類,會導緻全身無力、疲乏,産生頭暈、心悸、腦功能障礙、低血糖昏迷等,同時也會引起胎兒血糖過低,影響正常生長發育。
建議攝取量 糖類一般不容易缺乏,但由於孕早期妊娠反應緻使能量消耗較大,故應適量攝入,以免缺乏。每日攝入量為500剋左右。
2 脂肪——生命的動力 孕媽媽身體內部的消化、新陳代謝要有能量的支持纔能得以完成。這個能量的供應者就是脂肪。脂肪是構成組織的重要營養物質,在大腦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脂肪主要供給人體以熱能,是人類膳食中不可缺少的營養素。而脂肪酸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兩大類。亞麻油酸、次亞麻油酸、花生四烯酸等均屬在人體內不能的不飽和脂肪酸,隻能由食物供給,又稱作必需脂肪酸。必需脂肪酸主要貯藏植物油中,在動物油脂中含量較少。
脂肪的功效 脂肪具有為人體儲存並供給能量,保持體溫恒定及緩衝外界壓力,保護內髒,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等作用,是身體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
脂肪缺乏的影響 胎兒所需的必需脂肪酸是由母體通過胎盤供應的,所以孕媽媽需要在孕期為胎兒發育儲備足夠的脂肪。如果缺乏脂肪,孕媽媽可能發生脂溶性維生素缺乏癥,引起腎髒、肝髒、神經和視覺等多種疾病,並可影響胎兒心血管和神經係統的發育和成熟。
建議攝取量 因為脂肪可以被人體儲存,所以孕媽媽不需要刻意增加攝入量,隻需要按平常的量一每日大約為60剋攝取即可。
3 蛋白質——降低流産風險 蛋白質是組體的重要成分之一,約占人體重量的18%。食物蛋白質中的各種必需氨基酸的比例越接近人體蛋白質的組成成分,越易被人體消化吸收,說明其營養價值就越高。一般來說,動物性蛋白質在各種必需氨基酸組成的相互比例上接近人體蛋白質,屬於優質蛋白質。
蛋白質的功效 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是機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體組織*新和修補的主要原料。人體的每個組織一毛發、皮膚、肌肉、骨骼、內髒、大腦、血液、神經、內分泌等都是由蛋白質組成的,所以說蛋白質對人的生長發育**重要。
蛋白質缺乏的影響 孕媽媽缺乏蛋白質容易導緻流産,並可影響胎兒腦細胞發育,使腦細胞分裂減緩,數目減少,並可對中樞神經係統的發育産生不良影響,使胎兒齣生後發育遲緩,體重過輕,甚至影響胎兒智力。
建議攝取量 孕媽媽在孕早期(1~3月)對蛋白質的需要量為每日75~80剋,孕中期(4~7個月)為每日80~85剋,孕晚期(8~10個月)為90~95剋。
4 膳食縴維——腸道清道夫 膳食縴維一般是不易被消化的食物營養素,主要來自於植物的細胞壁,包含縴維素、半縴維素、樹脂、果膠及木質素等。膳食縴維是人們健康飲食不可缺少的物質,縴維在保持消化係統健康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同時攝取足夠的縴維也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癌癥、糖尿病以及其他疾病。
膳食縴維的功效 膳食縴維有增加腸道蠕動、減少有害物質對腸道壁的侵害、促進大便的通暢、減少便秘及其他腸道疾病的發生和增強食欲的作用,同時膳食縴維還能降低膽固醇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阻礙糖類被快速吸收以減緩血糖竄升的作用。
膳食縴維缺乏的影響 缺乏膳食縴維,會使孕媽媽發生便秘,且不利於腸道排齣食物中的油脂,間接使身體吸收過多熱量,使孕媽媽超重,容易引發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高血壓疾病。
P2-3 內容提要:
......
作者簡介:
科學喂養,健康成長:嬰幼兒營養與輔食精進指南 一、 啓濛篇:科學認識嬰幼兒營養需求 1. 黃金生長期的能量與宏量營養素 嬰幼兒時期是生命體生長發育最迅速的階段,對營養素的需求與成人有顯著不同。本指南將深入剖析0至3歲嬰幼兒在不同月齡階段對能量、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閤物的精準需求量。我們不再僅僅停留在“多吃點”的粗放觀念上,而是結閤最新的兒科營養學研究,提供清晰的每日熱量攝入區間和營養素配比建議。 能量的動態平衡: 探討快速生長、活動量增加如何影響熱量消耗,並提供判斷寶寶是否“吃夠瞭”或“吃多瞭”的實用指標,如體重增長速率、精神狀態等。 蛋白質的質量與數量: 闡述乳清蛋白與酪蛋白的消化吸收差異,推薦優質蛋白來源(如母乳、配方奶、蛋黃、魚肉),並警示過量攝入對腎髒的潛在負擔。 脂肪:大腦發育的燃料: 重點解析必需脂肪酸(DHA、ARA)在神經係統和視網膜發育中的關鍵作用。指導傢長如何選擇富含健康脂肪的食物,而非簡單地追求低脂飲食。 碳水化閤物:持續的能量供給: 區分簡單糖與復雜碳水化閤物,強調全榖物在提供膳食縴維和穩定血糖中的重要性。 2. 微量元素與維生素:生命活動的精密調節器 微量營養素雖需求量小,卻是維持免疫、骨骼、造血等生理功能的關鍵。本手冊詳述瞭嬰幼兒對鐵、鈣、維生素D、維生素A、維生素C及B族維生素的特殊需求。 鐵缺乏的預防與乾預: 詳細介紹鐵在血紅蛋白閤成中的作用,提供從4-6個月開始科學補鐵的食物清單和吸收率提升技巧。 維生素D:骨骼健康的基石: 強調日曬的局限性,提供準確的維生素D補充劑量建議,避免因缺乏導緻佝僂病。 鈣質的吸收與利用: 不僅關注鈣的攝入量,更強調維生素D和鎂等協同因子的重要性,確保鈣能有效沉積於骨骼。 二、 進階篇:從奶到飯的無縫過渡——輔食添加藝術 輔食添加是寶寶營養攝入結構發生根本性轉變的關鍵時期。本部分提供瞭一套循序漸進、科學嚴謹的輔食添加時間錶和操作流程。 1. 啓動信號與時機把握(4-6個月) 判斷“準備就緒”的標誌: 詳細列齣寶寶的生理和行為信號(如能穩當地坐著、對成人食物錶現齣興趣、伸舌反射消失等),幫助傢長準確判斷最佳啓動時機。 “第一口”的選擇與原則: 推薦初始輔食的質地(泥狀)、溫度和種類(如強化鐵米粉、單一口味的蔬菜泥),強調“少量、單一口味、觀察反應”的原則。 2. 結構化輔食的構建(7-12個月) 此階段是寶寶接觸食物多樣性的黃金窗口期。 食物種類的拓展: 詳細指導如何逐步引入榖物、蔬菜、水果、肉類、蛋類、豆製品。針對每種食物,提供處理、烹飪、儲存的最佳實踐。 質地的變化與口腔發育: 隨著月齡增長,輔食應從細膩的泥狀過渡到顆粒狀,再到碎末狀,以刺激寶寶的咀嚼和吞咽能力。圖文並茂展示不同月齡下食物的推薦形態。 餐次與量的管理: 建立初步的三餐兩點結構,並提供不同月齡下每餐的閤理進食量參考,避免過度喂養。 3. 幼兒期的膳食管理(1歲以上) 1歲後,寶寶的飲食應基本與傢庭成員同步,但仍需注意營養密度。 “少食多餐”到規律三餐: 幫助傢長順利過渡到三餐兩點模式,管理零食的健康選擇。 傢庭餐桌的營養優化: 教導傢長如何在傢庭烹飪中,通過健康的烹飪方式(蒸、煮、燉),確保全傢人的營養均衡,並為幼兒提供適閤的食物份量。 三、 疑難解答與特殊情況處理 本指南針對嬰幼兒喂養中常見的睏惑和挑戰,提供基於證據的解決方案。 拒絕輔食與偏食的應對: 分析寶寶不愛吃新食物的原因,提供積極的食物暴露策略和應對“食物挑剔期”的心理技巧。 過敏原的引入與管理: 詳細解讀常見食物過敏原(如牛奶、雞蛋、花生、海鮮)的引入時間錶和方法,以及如何識彆和處理輕微的過敏反應。 自製輔食的衛生與安全: 講解食材采購、清洗、製作流程中的衛生控製要點,如何安全儲存自製輔食,避免細菌汙染和營養流失。 飲水與添加糖的禁忌: 明確指齣嬰幼兒添加水、果汁及任何形式的添加糖的時機和限製,維護味蕾的健康發展。 四、 營養自查與評估工具 提供簡單易行的工具,幫助傢長定期評估寶寶的營養攝入是否達標,包括: 生長麯綫解讀: 如何利用世界衛生組織(WHO)或國傢推薦的生長標準,判斷寶寶的身高、體重和頭圍發育是否在正常範圍內。 喂養日誌模闆: 方便傢長記錄每日的食物種類、量以及寶寶的反應,便於發現問題或與兒科醫生溝通。 本書特點: 本書內容嚴謹,完全基於國內外權威兒科學術機構的最新指南編寫,語言通俗易懂,操作性極強。它是一本集理論知識、實踐步驟、常見問題解答於一體的實用工具書,旨在幫助每一位傢長科學、自信地管理寶寶的生長發育關鍵期,為孩子打下堅實的健康基石。 --- (注:本書內容聚焦於0-3歲嬰幼兒的營養、輔食添加、生長發育支持,不包含孕期或産婦的特定膳食指導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