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经解经,以史解经,以诸子解经,与从训诂、义理入手者较,别开一路。有的地方甚是精到,如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引吕氏春秋语:“诸侯之德能自为取师者王”,窃以为近乎孔氏原意。然杨先生毕竟是旧派学人,于论语之解释,未能脱传统窠臼。上海古籍此版,疑似直接影印自旧版,字形复杂者糊涂成一团,殊难辨认;另于每章之划分,标示不明,不便阅读。
评分##讀過此書,印象深刻。以經解經,開創性研究方法,與海德格爾之「在通向語言的途中」相契⋯⋯
评分##讀過此書,印象深刻。以經解經,開創性研究方法,與海德格爾之「在通向語言的途中」相契⋯⋯
评分##见2017版评价
评分##引先秦两汉文献+按语,时有一家之言,简洁。
评分##151,大乘。“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71,子皮:“善哉!微子之言,吾不知也。”曹孟德:“微足下之相难,所失多矣。”子曰:“微禹,吾其鱼乎?”;“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评分##读了第一章,学而。疏证,引左传,史记,汉书,法言,大戴礼记,春秋繁露诸书证言之,如今观之,以古诠古,真意亘古,时间徜徉。
评分##前有陈寅恪序。近人注经 不让古人者 此为代表。另,钱穆的新解 杨伯峻的译注 李泽厚的今读 都一般 不过各有所长。南怀瑾别裁 徒有虚名…三联前两年重版的孙钦善的本解 做入门更好一些
评分##学习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