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將焦點放在國內未有收錄的盧卡奇前馬剋思主義時期的著作上,著眼於梳理齣盧卡奇戲劇思想的發展脈絡。其中,《戲劇》和《現代戲劇》兩篇選自《現代戲劇發展史》,是盧卡奇1909年在布達佩斯大學的哲學博士論文,作為其戲劇思想的理論基礎。《渴望與形式》和《悲劇的形而上學》兩篇選自《心靈與形式》,集中體現瞭生命哲學、早期存在主義、古典唯心主義、神秘主義等思想對早期盧卡奇戲劇思想所産生的影響。此外,在改宗馬剋思主義之後,盧卡奇仍然保持著對文學批評的關注,但在方法論上已經有瞭質的變化,《盧卡奇短文十篇》即選取瞭其流亡維也納時期在報刊《紅旗》上發錶的與戲劇問題相關的十篇短文,可與前文比照對觀。
##考博的时候读了,现在标记一下
评分##卢卡奇将戏剧看作是群体性的,因而需要诉诸于普遍的感性和象征性要素。戏剧的普遍性是由形式构成的,卢卡奇所谓的形式代表着戏剧中的时间的因果和等级秩序,以及由形式所塑造的世界观。因此,戏剧在卢卡奇看来存在一种悖论:使用感性和具体的方式表现抽象和辩证法。我觉得他对小剧场的解释有点意思,戏剧与剧场的分离在书斋剧中显示,书本通过智行取代感性,使得戏剧放弃对大众的直接普遍作用,而是追求一种个体化,小剧场就是对这种智性兴起的表达。
评分 评分 评分##卢卡奇将戏剧看作是群体性的,因而需要诉诸于普遍的感性和象征性要素。戏剧的普遍性是由形式构成的,卢卡奇所谓的形式代表着戏剧中的时间的因果和等级秩序,以及由形式所塑造的世界观。因此,戏剧在卢卡奇看来存在一种悖论:使用感性和具体的方式表现抽象和辩证法。我觉得他对小剧场的解释有点意思,戏剧与剧场的分离在书斋剧中显示,书本通过智行取代感性,使得戏剧放弃对大众的直接普遍作用,而是追求一种个体化,小剧场就是对这种智性兴起的表达。
评分##考博的时候读了,现在标记一下
评分##《悲剧形而上学》一文十分重要,走的其实是克尔凯郭尔的存在主义的路子,可与尼采生命哲学的《悲剧的诞生》相比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