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萊希特的劇論和文論在德語世界和英語世界已有一套7捲本《布萊希特劇論全集》,並收入30捲本的《布萊希特全集》中,在西方文論界影響很大,是研究文藝理論的常備案頭書,然而,在中國卻僅有一本選本《布萊希特論戲劇》。本套布萊希特作品係列即以30捲本《布萊希特全集》中的劇論和文論部分為原本,每段時期選取其最知名的文章作為書名,邀請布萊希特研究領域的兩位領軍人物張黎和丁揚忠擔任主編,邀請中國社科院外文所、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係、北京外國語學院德語係、上海外國語大學德語係的老師擔任譯者,並邀請本領域專傢為每本書撰寫序言或選取其關於本書最經典的研究論文代序,為中國讀者展現一個不一樣的布萊希特。
1935年,布萊希特在莫斯科觀看瞭錶演藝術大師梅蘭芳的演齣,提齣瞭其最重要的理論之一——陌生化效果(間離效果),並將中國戲麯與德國戲劇進行比照對觀,得齣德國史詩劇不僅通過演員産生陌生化效果,而且通過音樂和布景達到陌生化效果,以期使被錶現的事件曆史化的結論。本書中,布萊希特還對中國傳統戲劇形式、間離效果的産生方式等問題進行瞭深度思考。
##很有趣的是,在一本著者名为布莱希特的作品集里,标题、作品简介和版权页只字不提罗兰·巴特,然而后者的文章占据了全书一半以上的篇幅。为何这套“布莱希特作品系列”整体评分都不太好,由此可见。但不得不说,书中收录的部分布莱希特短文(关于间离方法、陌生化效果、史诗剧和中国戏剧)和罗兰·巴特论布莱希特的文章(关于间离、震颤、符号学和话语)相当精彩,值得一读。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中国戏曲演员在表演时,除了围绕他的三堵墙之外,并不存在第四堵墙。他使人得到这样一种印象,他的表演在被人观看。这种表演立即背离了欧洲舞台上的一种特定的幻觉。观众作为观察者对舞台上实际发生的事情不可能产生视而不见的幻觉。欧洲舞台上已经发展起来的一系列丰富的技巧,把演员隐藏在四堵墙中,而各种场面安排又让观众看清楚,这种技巧就显得多余了。中国戏曲演员总是选择一个最能向观众表现自己的位置,就像卖艺人一般。”
评分##罗兰巴特写得也太好了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