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友蘭先生是20世紀中國最有建樹的哲學傢,也是最有影響力的知識分子之一。他一生雖從未脫離校園,卻一直處在社會的中心地帶,在他的身上印刻著時代的種種波詭雲譎。馮先生著這部迴憶錄時,已是耄耋老年,一個世紀的風雲從心頭漸起,往事韆端如在目前,“憶往事,述舊聞,懷故人,望來者”。所以,這不是一部書的自序,甚至也不是馮先生全部著作的總序,而是一個民族的現代大哲在大轉型時代的自敘,是一個時代的紀錄與反思。本書自問世以來,深受海內外學界的高度好評。
##看完后冯先生的哲学史后,意犹未尽又读完了这本,对文字的驾驭能力真好。能挺过大磨难的,必心中有大义,读到最后一句,已是泪目。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评分##看完后冯先生的哲学史后,意犹未尽又读完了这本,对文字的驾驭能力真好。能挺过大磨难的,必心中有大义,读到最后一句,已是泪目。 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领风骚数百年。
评分##2017年12月3日读,2017-355。
评分##文风的断裂(可能是我的想象)是这本回忆录很突出的一个特点。大部分地方还是经典的前辈文人的体式,但偶尔异军突起出一段马克思主义的评论,、类似于“进一步暴露了法西斯的凶恶面目”、“王者之师”那一段的马屁策略一类时代特点极其鲜明的话;有的地方对自己的道路坚定自信,有些地方有几乎让人怀疑是把十年大健身时候的检讨书的段落搬上来了。读完对冯友兰老师的印象是一个忠厚的、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安身立命之地的老实人,也唯其如此,让他的经历和暧昧的态度十分有厚度。他以自己的裂缝弥漫的世界观(钱穆+张春桥)经历的世界同样充满了矛盾的拼合:慕洋和排外并存的殖民地城市、征诛和揖让并存的革命、虔诚而亵渎的科举……其中“神仙、老虎、狗”的大字报而非封建主义请示-批复式的大学真是令人神往。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的态度说得挺好。
评分##哲学部分的回忆最有价值。
评分##隐藏的再深,逻辑再好,也掩藏不了你的味道不是我喜欢的味道。没道理,不解释
评分##喜欢看大学时期的部分,这么多年总算弄懂了北大和清华的历史问题。结合《觉醒年代》看还是有点意思的。有些zz问题就不喜欢了。
评分###2237# 作者的自传,出身是官宦书香大家,接受了非常好的教育,个人也是万里挑一的学霸,一路都是最优成绩从各个名校毕业,然后美国学成回北大清华西南联大。看的还是很触动,名副其实的一代大家,中国哲学史的顶尖人物。
评分##在经历相似的学者中,冯先生活的最长,不是没有道理。中道,中道,不左不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