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第七屆魯迅文學奬翻譯奬獲奬作品,翻譯瞭賀拉斯的全部詩歌作品(四部《頌詩集》、《長短句集》、《世紀之歌》、兩部《閑談集》和兩部《書信集》),總量近八韆行,以拉中對照的方式呈現給讀者。為瞭更準確地理解賀拉斯的原作,在翻譯之前,譯者閱讀瞭數百篇國外學術界的論文和一些專著,並參考瞭十餘部國外注本和多個英譯 本。這些前期準備工作的筆記和翻譯過程中的想法都濃縮在本書七十萬字的逐行詳注中。為方便讀者全麵瞭解賀拉斯,譯者在引言部分介紹瞭賀拉斯的生平、作品、格律、主題與藝術風格,在附錄部分添加瞭版本簡介和參考文獻。由於國內拉丁文學習資料較少,譯者還在注釋中解釋瞭賀拉斯作品中齣現的許多詞語,並對所有的語法難點都做瞭分析。所以,除瞭用於文學研究外,本書也可作為拉丁語學習的閱讀材料。
##贺拉斯的复杂洗练尤其体现于对“诗的肌理”的契刻中,“无论你们在哪里盘桓,都有一头献祭的母牛为你们的归来默默长肉”、“老年和青年的婚礼混杂,普罗塞庇娜不会放过任何人的头发”。颂诗与闲谈的精妙体例完成了在恢弘至猥杂之间的峰回路转,试图用“黄金中道”为欲望限定边界的诗人不惮于为狎妓与偷情孰高孰低而辩护,甚至乐于素描被奴隶撒尿或者阉割的偷情败露者——他濒于狂想般托目睹恋情苦楚的阳具之口对灵魂说“我何曾提出,和我交欢的对象必须穿着斯托拉袍、有执政官的父亲?”,可他却没有一首爱情诗。他欲用伟大的《诗艺》“在烟后制造光”,他歌咏人那命定沉默生长的血肉多于战争,他还不情不愿地在反语中承认:拙劣的诗会包住香料、胡椒、杂货——或许还有这座令他在乡村怀念罗马、在罗马眷恋乡村的罗马帝国。
评分##已經很久沒有讀到這樣令人感動的詩歌……這版的譯文是藝術
评分##贺拉斯的颂诗有点像古代祭祀或巫师的祈神词,尤其在描写酒神巴克斯(狄奥尼索斯)和太阳神阿波罗时最可以见出贺拉斯的沉醉、入神及感应之强,从这儿可以看出诗人的源头也许就是巫师。贺拉斯的诗情感充沛、音韵和谐、气度雄浑,这也就是在古时候容易保留这种雄壮的个人品质,在今人的性格上是很难再现
评分 评分 评分##(面对这种伟大的作品压根不敢说话????)
评分##贺拉斯虽然对屋大维一再推脱自己诗才有限,力难颂圣,却感激麦凯纳斯的知遇之恩,引为知己,最终还是未能免俗,创作了一批颂诗。对我而言最有价值的是那些讽刺罗马民风日奢,讽刺贪婪、吝啬和骄傲的哲理诗,歌颂“黄金中道”,透露出诗人自身的伊壁鸠鲁倾向。谈食俗的一首也很宝贵。最长的一篇《诗艺》原来是教人如何创作戏剧的。
评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