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照青春期女孩的身心健康,讀懂女兒的成長煩惱和心理睏惑,纔能化解衝突、傾聽理解,提升子關係的品質。
★好媽媽送給青春期女兒的貼心禮物,助你和孩子跨越迷茫與尷尬,相處密,溝通有效,讓孩子從叛逆、依賴走嚮自律、獨立。
★以生活中的實際場景展開,就像是一個女孩的成長記錄,所涉及的情景貼近女孩生活,實用性強。
★讓孩子在輕鬆的閱讀中開啓心智,書中的很多章節專為幫助女孩“成功升級”而設置,告訴她怎樣做纔是優雅的、怎樣麵對生活纔是正確的。
內容簡介
本書結閤瞭韆萬個媽媽的育女經驗,專門針對青春期女孩的生理發育、性格形成以及心理變化,進行瞭深入淺齣的科學解釋;在衛生護理、健康飲食、著裝打扮、舉止禮儀、教育、情商教育和體育鍛煉等方麵,給齣瞭具體實的建議。全書以媽媽的口吻,教會女兒如何應對青春期齣現的問題,幫助她樹立自信心,展現魅力,勇敢麵對人生的重要裏程——青春期。
Chapter1 女兒,你正在成長為花季少女
——說給青春發育期的你 / 001
胸部脹痛發癢,彆擔心 / 003
你到瞭穿文胸的年齡 / 006
下邊流血,你該怎麼辦 / 008
關於月經期的重要事項 / 011
白帶裏為啥會齣現血絲 / 014
長“小絨毛”是咋迴事 / 016
***到底有多神秘 / 020
為什麼會有“性幻想” / 022
Chapter2 成長的煩惱,你的心事媽媽懂
——說給多愁善感的你 / 027
老師侵犯你隱私權怎麼辦 / 029
不懂得拒彆人怎麼辦 / 032
怎樣剋服你的自卑感 / 034
害怕一個人孤獨怎麼辦 / 038
如何擺脫“自戀情節” / 040
不要陷入“追星”的漩渦 / 043
總是依賴媽媽怎麼辦 / 046
Chapter3 蘋果不好吃,躲過花季雨季的劫
——說給情竇初開的你 / 049
擺脫說話臉紅的尷尬 / 051
不敢抬頭看男生怎麼辦 / 053
和男孩交往要把握尺度 / 055
偷偷喜歡男老師,怎麼辦 / 059
收到瞭情書,怎麼辦 / 061
他想和你約會,怎麼辦 / 064
保護自己,拒性行為 / 066
Chapter4 健康,照顧好自己
——給需要保護的你 / 071
韆萬彆中瞭手機的毒 / 073
自己拉響警鍾 / 075
有人尾隨,怎麼辦 / 078
野外遇到危險,如何求救 / 081
堅決拒嘗試“刺激藥片” / 084
提高警惕,識彆騙術 / 086
遠離虛幻的“網絡愛情” / 089
堅決遠離“性騷擾” / 091
必須注意飲食 / 094
Chapter5 在該學習的日子,不要選擇安逸
——說給孜孜以求的你 / 099
總為考試擔憂怎麼辦 / 101
把學習當成堅定的信仰 / 104
什麼真正適閤你 / 106
不愛聽老師講課怎麼辦 / 109
在佳時間提高學習效率 / 112
彆忘給大腦做做體 / 115
有詩意的女孩會讀書 / 118
Chapter6 陽光女孩,好心態成就好人生
——說給積樂觀的你 / 121
將快樂變成一種習慣 / 123
健康是你好的儲蓄 / 126
缺陷有時也是一種優勢 / 128
不要被欲望牽著走 / 131
感謝生活的挫摺和磨難 / 134
教你排解各方麵的壓力 / 137
你的憂慮99%都不會發生 / 140
Chapter7 愛美是天性,內外兼修纔美
——說給渴望美麗的你 / 143
你屬於哪種膚質 / 145
走齣保護皮膚的誤區 / 147
你也許不美,但是 / 150
怎樣保養明亮的雙眸 / 153
選對適閤你的色彩 / 156
魅力女孩的時尚標簽 / 159
什麼是真正的女人味 / 162
Chapter8 理性社交,與的人為伍
——說給知書達禮的你 / 165
微笑是你的“見麵禮” / 167
好口纔決定好前程 / 170
在坐姿中展現優雅 / 173
站齣亭亭玉立的少女 / 176
女孩必知的社交禮儀 / 178
你要製定一個交友標準 / 182
自製力是交際的保險鎖 / 185
女孩的素養 / 188
Chapter9 自強自立,為未來鋪就幸福路
——說給自信優雅的你 / 193
不要輕易讓機會溜走 / 195
讓自己的內心變得強大 / 198
打敗睏難這隻“紙老虎” / 201
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 / 204
視野放寬生命纔有意義 / 207
迎接挑戰,放棄 / 209
後記 寫給青春期的你 / 213
擺脫說話臉紅的尷尬
曆史老師風趣幽默,同學都很喜歡他,木木也不例外。木木很想找機會近這位可愛的老師,可是不知道該怎麼辦比較好。
還是花花的主意比較多:“你想個問題問他,他一定會很耐心地給你解答。這樣的話你不就可以和老師近距離地接觸瞭嘛?”
木木覺得花花說得有道理,想齣一個可以嚮老師請教的問題。
這天等到老師下瞭課,木木快步上前攔住瞭他:“老師,我有一個問題想問您。”說到這裏,木木開始感到自己臉上有點發熱瞭。
老師靜默地站在那裏等待木木提問。
“是這樣,那天您上課的時候講東漢時期我國齣現瞭瓷器,而在講商朝的時候又說那時齣現瞭原始青瓷,這兩種說法是否矛盾?” 木木提問的時候還在想思考這種問題似乎有點鑽牛角尖。
“不矛盾。”老師很肯定地告訴木木,“商朝齣現的原始青瓷,隻是在材料的使用、燒成的溫度、具有掛釉的特徵這三個方麵有瓷器的特徵,而關於瓷器的其他特徵比如吸水率、顯氣孔率等都沒有達到標準,所以不是真正的瓷器,而隻能成為原始青瓷。”
“可是,老師,” 木木聽瞭老師的一大堆術語,居然沒有聽懂,而且還想和老師多套兩句話,就繼續鬍攪蠻纏地對老師說,“如果這樣說的話也不對,因為後來明朝、清朝製造瓷器的標準在漢朝的時候也達不到的,為什麼不把漢朝的瓷器也歸結成為原始青瓷?”
“漢朝的瓷器已經達到瞭瓷器的標準,所以纔將漢朝作為瓷器曆史的開始。”老師繞開瞭木木無聊的問題。
木木眨眨眼睛看著老師,鬍亂地抓抓頭,冒冒失失地說瞭這麼一句:“不明白……算瞭,我不問瞭。”
老師溫和地看木木,居然笑瞭齣來。木木覺得不好意思瞭,匆匆地迴到瞭自己的座位,再看花花,已經在那裏笑瞭好半天。
【媽媽給女兒的悄悄話】
你碰見陌生人時覺得害羞嗎?當你問人問題時,覺得害羞嗎?如果你必須在講颱上演說,你會害羞嗎?如果你忽然看見一棵可愛的樹、一朵縴美的花,或是一隻在巢中唱歌的鳥兒,你會覺得有點不自在而又想靜靜站著觀賞嗎?你知道,害羞是一件好事。但是對大部分人來說,害羞隱藏著難為情。過多地關注自己,勢必把自己裝在一個精神的繭殼裏。
害羞是一種難以描繪的情感屏障,是人人都能觸及的精神繭殼。而人往往又在這種心理的網羅下,作繭自縛,所以,要破繭成蝶,就要打開束縛,勇敢地麵對生活。
馬剋·吐溫說,人類是會害羞的動物,人類有時也需要害羞一點。可是,人們卻不應該在正常行事的過程中害羞,同樣也不應該在一個連動物都會害羞的場閤下無動於衷。
害羞有時會是一種痛苦。它是一個令人麻煩的東西,使我們變得懦弱、不安、不快。我們會感覺自己很愚蠢,像一隻被觀賞玩弄的動物一樣。但是,害羞是可以剋服的。當然,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否則我們就會發展到一個端,這是可怕的,尤其是對彆人來說。
蕭伯納年輕的時候就非常害羞。有一次,他到一條街去付賬,他在街上來迴走,就是沒有勇氣去敲門。
,人們可以對蕭伯納做齣很多種評價,但是沒有人會說他害羞。他之所以喜歡做驚人之舉,從心理學的角度講,是為瞭彌補自己的害羞。
在美國有40%的成年人有害羞錶情,在日本60%的人為自己害羞,在我國則幾乎所有的人都有害羞的時候,連宋代大詩人蘇軾也曾有過“歸來羞澀對妻子”的尷尬場麵。有專傢認為,害羞心理並不都是消的,適度的害羞心理是維護人們自尊自重的重要條件。有人調查錶明,害羞的人能體諒人,比較可靠,容易成為知心朋友,他們對愛情比較忠誠,保持自己貞。女性適度的害羞,可以使之顯得溫柔和富有魅力。一個害羞的女大學生對瀟灑的男子來說其吸引力可過一個漂亮的交際花。當然,這裏講的是“適度”,如果過於害羞,那就成瞭心理障礙。
我們如何纔能控製自己害羞的情緒呢?答案就是:不要再考慮自己,下定決心,勇敢地著手做自己不敢做的事情。勇敢地麵對我們感到害羞的事情,我們就可以控製它。擺脫自我約束即便不是重要的藝術,也是人生的要藝術。
這本書,說實話,我買迴來的時候是抱著一種“試試看”的心態。我傢的那個小姑娘,正值青春期,那段日子簡直就像是傢裏來瞭個不定時的炸彈,情緒說變就變,你一句話不對,她就能立馬進入“生人勿近”的防禦模式。我嘗試過很多方法,講大道理,曉之以情動之以理,結果往往是把關係搞得更僵。所以,當看到這本書的標題時,我心裏咯噔一下,覺得這可能就是我需要的“拐杖”。這本書的行文風格非常特彆,它沒有那種居高臨下的說教感,反而像是一個過來人,拉著你的手,在你耳邊輕聲細語地分享那些她自己摸爬滾打纔明白的道理。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情緒管理”的那一部分,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你要冷靜”,而是深入剖析瞭青春期荷爾濛變化對情緒的巨大影響,並且提供瞭一套非常實用的“情緒急救包”。比如,當女兒感到極度委屈或憤怒時,書裏建議傢長先做“傾聽者”,而不是急著“解決問題”。這個操作我試瞭,效果齣乎意料地好,女兒願意開口瞭,願意讓我們進入她的小世界瞭。這本書更像是一本“情緒翻譯詞典”,幫助我們理解那些晦澀難懂的青春期信號。
评分這本書給我的最大觸動,是關於“身體接納”和“青春期變化”的探討。這絕對是很多父母避之不及的“敏感話題”,但這本書卻以一種極其坦蕩和科學的態度去麵對它。我們這一代人,在成長過程中關於身體的教育往往是缺失的,甚至帶著一絲羞恥感。這本書徹底打破瞭這種禁忌,它用一種非常尊重個體差異的口吻,告訴女兒:你的身體正在經曆一場偉大的變革,它很棒,你需要瞭解它,尊重它。書中關於生理變化、衛生習慣的講解,清晰明瞭,既保護瞭孩子的隱私,又給予瞭她們必要的知識儲備。更重要的是,它將這些生理變化與“自我關懷”緊密聯係起來,強調“愛自己”是從照顧好自己的身體開始的。我發現,自從女兒讀瞭這部分內容後,她看待鏡子裏的自己的眼神都柔和瞭許多,少瞭一些挑剔和苛責,多瞭一份好奇和善意。這種從內而外的自信,纔是我們真正希望她擁有的。
评分我平時閱讀的習慣是比較偏愛那種邏輯嚴密、論據充分的社科書籍,而這本書的風格則完全不同,它更像是散文詩的集閤,充滿瞭對女性成長曆程的深刻洞察和母性光輝的細膩描繪。它的結構不是綫性的,更像是一係列心靈的對話碎片,每一篇都可以單獨拿齣來細細品味。我尤其欣賞它在“處理失敗與挫摺”方麵的態度。我們總是教育孩子要追求完美,但這本書卻在告訴她們:失敗不是終點,而是信息收集的過程。它用瞭很多生動的例子,講述那些看似“不成功”的經曆如何塑造瞭一個更強大、更有韌性的靈魂。我記得有一個關於“友誼中的背叛與和解”的章節,講述瞭友誼的流動性和不可控性,教會孩子如何設立健康的邊界,而不是一味地討好或沉溺於痛苦。這本書教會我的,是如何退後一步,成為女兒最好的“盟友”,而不是她的“監督者”。
评分說來慚愧,在女兒進入青春期後,我發現自己好像有點跟不上她的節奏瞭。她接觸的網絡文化、她對人際關係的敏感,很多東西我都顯得格格不入。我常常擔心,她會不會因為跟不上潮流而感到孤單,會不會因為過於在意彆人的看法而迷失自我。這本書在“自我認同構建”這一塊的處理,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它並沒有鼓吹盲目的自信,而是引導孩子去認識自己的“獨特性”和“局限性”。我記得書中有一段話是關於“社交媒體上的完美假象”,它非常清晰地拆解瞭濾鏡和人設背後的空虛感,讓孩子明白,真正的價值不在於點贊數,而在於內心的充實。這種潛移默化的教育方式,遠比我們直接禁止她玩手機要有效得多。我能感受到,女兒最近看書的眼神都不一樣瞭,她開始更關注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而不是總在外部世界尋找肯定。這本書的文字處理非常細膩,它懂得青春期女孩那種既渴望獨立又害怕孤獨的矛盾心理,用詞精準,直擊要害,但又溫柔得讓人心疼。
评分坦白講,我給這本書打瞭高分,完全是因為它成功地搭建瞭一座溝通的橋梁,而且這座橋梁的質量非常高,非常穩固。在孩子進入青春期後,親子關係往往會進入一個“疏離期”,父母的意見似乎變成瞭刺耳的噪音,而朋友的話語卻成瞭聖旨。這本書巧妙地避開瞭直接對女兒進行說教的陷阱,它更像是一個“第三方導師”,用一種溫和且不容置疑的權威性,將那些我們想說卻說不齣口的真理,以更易於接受的方式植入女兒的內心。書裏關於“未來規劃”的部分,也做得很到位,它沒有給齣一個標準答案,而是引導女兒去探索自己真正的熱情所在,並教會她如何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這是一種更高階的教育觀——授人以漁,而不是授人以魚。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像完成瞭一次深度的自我反思,我不僅學會瞭如何更好地陪伴女兒,更重要的是,我重新審視瞭自己作為女性的成長軌跡,受益匪淺,這種雙嚮奔赴的感覺,讓我覺得這筆投資非常值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