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蠶桑高新技術研究與進展 |
| 作者 | 魯興萌 |
| 定價 | 108.00元 |
| 齣版社 | 中國農業大學齣版社 |
| ISBN | 9787565504495 |
| 齣版日期 | 2012-02-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精裝 |
| 開本 | 大16開 |
| 商品重量 | 1.221Kg |
| 內容簡介 | |
隨著分子生物學等基礎科學的快速發展和轉基因等生物技術的日趨成熟,蠶桑高新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正在成為科技工作者高度關注的熱點。《蠶桑高新技術研究與進展》以蠶桑生産上亟待解決的問題為導嚮,生物技術的發展方嚮為,介紹利用組培與轉基因技術在桑樹品種培育中的應用研究;傢蠶轉基因載體、外源基因導入方法和轉基因遺傳新素材的培育研究;傢蠶的營養需求和人工飼料養蠶技術的研究;傢蠶激素在生長發育中的作用和産業上的應用技術研究;傢蠶防禦功能的利用、藥物開發和藥效評價研究;基於免疫學和分子生物學等技術的傢蠶病害診斷技術研究;傢蠶杆狀病毒錶達係統研究,及在蠶桑高新技術研發中的應用和錶達外源基因産物的研究;桑(葉、椹和枝等)、傢蠶(幼蟲和蛹等)及相關生物産物的深度開發研究等。《蠶桑高新技術研究與進展》可作為以蠶或桑為主要研究材料的科教人員,以及蠶學、昆蟲學、微生物學、植物學的研究生和高年級本科生的參考用書。本書由魯興萌主編。 |
| 作者簡介 | |
| 魯興萌,1984年畢業於浙江農業大學蠶桑係,獲農學學士學位,同年赴中國農科院蠶業研究所生理與病理學研究室工作:1989年畢業於浙江農業大學蠶學係,獲傢蠶病理學方嚮農學碩士學位,同年留校從事蠶病學的教學與科研:1991—1995年留學日本京都工藝縴維大學,獲生物機能學方嚮科學博士,同年迴國在浙江農業大學蠶學係從事博士後和教學科研工作至今。現為浙江大學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浙江大學蠶蜂研究所所長,傢蠶病理學與病害控製研究室教授,農業部現代農業産業技術體係崗位科學傢和浙江省“151”人纔工程層次培養人纔。主要從事傢蠶病理學與病害控製技術、病原微生物的基因功能和微生物資源利用等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以及現代農業技術推廣體係的研究與實踐。 |
| 目錄 | |
| 章 桑樹生物工程 1.1 桑樹組織培養技術 1.1.1 培養基 1.1.2 組織培養技術 1.1.3 桑樹組織培養實例 1.2 桑樹原生質體培養 1.2.1 原生質體的分離 1.2.2 原生質體的培養 1.2.3 桑樹體細胞雜交 1.2.4 桑樹原生質體培養實例 1.3 桑樹基因工程 1.3.l 植物基因工程研究概況 1.3.2 桑樹基因的剋隆與功能研究 1.3.3 桑樹轉基因技術的進展 1.3.4 桑樹基因工程的研究進展 1.4 桑樹DNA分子標記 1.4.1 桑樹RAPD分子標記技術的研究 1.4.2 桑樹AFLP分子標記技術的研究 1.4.3 桑樹SSR及ISSR分子標記技術的研究 1.4.4 桑樹SRAP分子標記技術的研究 1.4.5 桑樹核糖體基因內部轉錄間隔區(ITS)的研究 1.4.6 桑樹trnL基因內含子及trnL-F基因間隔區序列的研究 參考文獻第2章 傢蠶轉基因技術與應用探索 2.1 傢蠶轉基因研究主要曆程 2.1.1 轉基因早期探索 2.1.2 轉基因體係建立 2.1.3 轉基因體係發展 2.2 外源基因導人傢蠶的方法 2.2.1 顯微注射法 2.2.2 紮卵法 2.2.3 脈衝場電泳法 2.2.4 壓力滲透法 2.2.5 電穿孔法 2.2.6 基因槍噴射導入法 2.2.7 介導基因轉移法 2.2.8 重組病毒介導法 2.2.9 注射 2.3 傢蠶轉基因的載體 2.3.1 基於piggyBac轉座子的轉基因載體 2.3.2 基於minos轉座子的轉基因載體 2.3.3 基於mariner轉座子的轉基因載體 2.3.4 基因打靶載體 2.3.5 其他類型載體 2.4 轉基因傢蠶的篩選與鑒定 2.4.1 轉基因傢蠶的篩選方法 2.4.2 轉基因傢蠶的鑒定內容與技術 2.4.3 轉基因傢蠶中外源基因的穩定遺傳 2.5 基於轉座子轉基因技術研究傢蠶基因的功能 2.5.1 吐絲機理研究 2.5.2 發育調節研究 2.5.3 濃核病抗性基因的鑒定 2.5.4 發育調節研究 2.5.5 增強子、啓動子捕捉 2.5.6 注射鋅指核酸酶進行靶嚮突變 2.6 基於同源重組的傢蠶基因打靶技術探索 2.6.1 基於絲素輕鏈基因為同源臂的基因打靶 2.6.2 基於絲素重鏈基因為同源臂的基因打靶 2.6.3 其他打靶載體 2.7 傢蠶轉基因培育新遺傳素材 2.7.1 轉基因提高傢蠶對病毒病的抗性 2.7.2 轉基因改善蠶絲質特性 2.7.3 轉基因提高傢蠶的産絲量 ……第3章 傢蠶營養與人工飼料育第4章 傢蠶激素與生長發育調控第5章 傢蠶防禦功能與養蠶用藥物第6章 傢蠶病害診斷與檢測技術第7章 傢蠶杆狀病毒錶達係統與重組蛋白生産技術第8章 蠶桑資源利用技術 |
| 編輯推薦 | |
| 《蠶桑高新技術研究與進展》分為8章,多數作者是從事蠶桑産業30多年,現仍在蠶桑教學和科研工作一綫的蠶桑科教工作者。他們在長年的學術研究中,積纍瞭豐富的科研成果和係統的學術思想,為本書的編寫奠定瞭良好的基礎。本書由魯興萌主編。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倒是挺吸引人的,封麵上那幾片桑葉的紋理和色彩搭配,讓人一下子就聯想到那份清雅和生機。翻開目錄,裏麵的章節標題也很有意思,雖然我不是這個領域的專業人士,但光是看標題,就覺得內容應該涵蓋得相當廣。我比較好奇的是,這本書在講到“高新技術”的時候,具體會涉及哪些方麵?是更偏嚮於生物技術在蠶桑養殖中的應用,比如基因改良、疾病防治,還是會涉及到更宏觀的産業化升級,比如智能化養殖設備、電子商務平颱等等? 我個人對科技如何賦能傳統産業一直很感興趣,所以如果這本書能在這方麵提供一些前瞻性的視角和案例,那將是非常有價值的。再者,對於“研究與進展”這個部分,我期待能看到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及這些成果在實際生産中是如何應用的。畢竟,理論研究隻有轉化為實際生産力,纔有真正的意義。希望書中能有對這些轉化過程的深入剖析,而不是僅僅羅列一些枯燥的數據和圖錶。如果能配上一些生動的案例分析,那就更好瞭。
评分我平時喜歡閱讀一些關於農業科技和産業升級的書籍,這本書的書名讓我覺得耳目一新。“蠶桑”這個詞本身就帶有一種傳統的、樸實的韻味,而“高新技術研究與進展”則充滿瞭現代、前沿的氣息。我很好奇,這本書是如何將這兩者融閤在一起的? 它是否在探討如何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來優化蠶桑的種植和養殖過程? 比如說,能否通過智能監測係統來精確控製溫濕度,從而提高蠶的成活率和繭絲質量? 我也對“研究與進展”部分很感興趣,不知道書中會介紹哪些具體的科研項目或者技術突破。 是不是會有關於新型桑樹品種的培育,或者是對蠶的基因進行改良,以提高其抗病性和産絲能力? 我還想知道,這本書的寫作風格是怎樣的? 是側重於技術細節的講解,還是更偏嚮於宏觀的産業分析? 如果能有一些實際案例的介紹,比如某個地區通過引入新技術,成功帶動瞭蠶桑産業的發展,那一定會非常吸引人。
评分我是一位長期關注鄉村振興和特色産業發展的研究者,這本書的書名正好擊中瞭我關注的幾個關鍵點。“蠶桑”作為一種曆史悠久的農業經濟作物,其發展潛力一直備受關注。而“高新技術研究與進展”的提法則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如何運用現代科技手段,突破當前蠶桑産業發展中麵臨的瓶頸,例如如何提高蠶繭産量和質量、如何降低養殖成本、如何應對病蟲害等。 同時,我也關注技術創新如何能夠促進蠶桑産品的多元化發展,比如在生物醫藥、化妝品、功能性材料等領域的應用。 “進展”這個詞暗示瞭書中可能包含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産業實踐,我非常希望能從中學習到一些前沿的理論和技術,以及它們在實際應用中的成功案例。 如果書中能對這些技術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進行評估,那就更具參考價值瞭。
评分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手工藝和與之相關的産業文化很感興趣,蠶桑文化無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這本書的書名《蠶桑高新技術研究與進展》讓我覺得,它可能會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來解讀這個古老的産業。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不僅僅停留在對傳統蠶桑養殖技術的介紹,而是能夠深入挖掘如何將現代科學技術融入其中,使其煥發新的生命力。例如,在桑樹種植方麵,是否會有關於土壤改良、病蟲害防治等方麵的技術革新? 在養蠶方麵,是否會介紹更加科學、高效的養殖模式,比如智能化養殖設備的應用,或者對蠶的生長周期和生理特點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從而優化養殖環境? 我對“進展”這個詞也充滿瞭期待,希望書中能有一些關於蠶絲蛋白的生物活性研究,或者關於蠶絲在紡織、醫藥、美容等領域的創新應用。 如果這本書能夠結閤曆史傳承和未來發展,講述一個關於蠶桑産業轉型升級的精彩故事,那將是一本非常有價值的書籍。
评分我最近在尋找一些關於可持續農業發展的資料,偶然看到瞭這本書的推薦。雖然書名聽起來比較專業,但“蠶桑”這個主題本身就帶有很強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蘊,我一直覺得它蘊含著很多被忽視的價值。我特彆想知道,這本書是如何將“高新技術”與“蠶桑”這樣一種相對傳統的産業結閤起來的。是不是在講如何通過技術手段,讓傳統的蠶桑養殖變得更加環保、高效,同時又能保持其原有的生態優勢? 我對“進展”這個詞也很有期待,希望它能展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技術突破,比如在桑葉的利用、蠶絲的深加工、或者相關生物資源的開發等方麵,是否有什麼革命性的進展? 我也很好奇,這本書在論述這些進展時,會采用什麼樣的風格?是偏嚮於學術性的嚴謹論述,還是更具科普性和通俗易懂的講解? 如果能有一些圖片或者圖解來輔助說明,那就更好瞭,畢竟對於非專業讀者來說,直觀的視覺信息往往比純文字描述更能幫助理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