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中國草業統計(20012005) |
| 作者 | 全國畜牧總站 |
| 定價 | 160.00元 |
| 齣版社 | 中國農業齣版社 |
| ISBN | 9787109229884 |
| 齣版日期 | 2018-02-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中國草業統計(2001-2005)》內容共分四個部分。部分為草原保護建設統計;第二部分為草業生産統計,包括牧草種植與草種生産、多年生牧草生産、一年生牧草生産、牧草種子生産、商品草生産、草産品加工企業生産、農閑田麵積、農閑田種草、飛播種草、牧草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和草品種審定登記等情況;第三部分為草原生物災害統計,包括草原鼠害發生與防治、草原蟲害發生與防治等情況;第四部分為其他統計。 |
| 作者簡介 | |
| 目錄 | |
| 編者說明 部分 草原保護建設統計 1-1 全國草原保護建設情況 1-2 2001年各地區草原保護建設情況 1-3 2002年各地區草原保護建設情況 1-4 2003年各地區草原保護建設情況 1-5 2004年各地區草原保護建設情況 1-6 2005年各地區草原保護建設情況 1-7 2001年266個牧區及半牧區縣草原建設利用基本情況 1-8 2002年266個牧區及半牧區縣草原建設利用基本情況 1-9 2003年266個牧區及半牧區縣草原建設利用基本情況 1-10 2004年266個牧區及半牧區縣草原建設利用基本情況 1-11 2005年266個牧區及半牧區縣草原建設利用基本情況 第二部分 草業生産統計 一、牧草種植與草種生産情況 2-1 全國牧草種植與草種生産情況 2-2 2001年各地區牧草種植與草種生産情況 2-3 2002年各地區牧草種植與草種生産情況 2-4 2003年各地區牧草種植與草種生産情況 2-5 2004年各地區牧草種植與草種生産情況 2-6 2005年各地區牧草種植與草種生産情況 二、多年生牧草生産情況 2-7 全國多年生牧草生産情況 2-8 2001年各地區分種類多年生牧草生産情況 2-9 2002年各地區分種類多年生牧草生産情況 2-10 2003年各地區分種類多年生牧草生産情況 2-11 2004年各地區分種類多年生牧草生産情況 2-12 2005年各地區分種類多年生牧草生産情況 三、一年生牧草生産情況 2-13 全國一年生牧草生産情況 2-14 2001年各地區分種類一年生牧草生産情況 2-15 2002年各地區分種類一年生牧草生産情況 2-16 2003年各地區分種類一年生牧草生産情況 2-17 2004年各地區分種類一年生牧草生産情況 2-18 2005年各地區分種類一年生牧草生産情況 四、牧草種子生産情況 2-19 全國牧草種子生産情況 2-20 2001年各地區分種類牧草種子生産情況 2-21 2002年各地區分種類牧草種子生産情況 2-22 2003年各地區分種類牧草種子生産情況 2-23 2004年各地區分種類牧草種子生産情況 2-24 2005年各地區分種類牧草種子生産情況 五、商品草生産情況 2-25 全國商品草生産情況 2-26 2001年各地區分種類商品草生産情況 2-27 2002年各地區分種類商品草生産情況 2-28 2003年各地區分種類商品草生産情況 2-29 2004年各地區分種類商品草生産情況 2-30 2005年各地區分種類商品草生産情況 六、草産品加工企業生産情況 2-31 全國草産品加工企業生産情況 2-32 2001年各地區草産品加工企業生産情況 2-33 2002年各地區草産品加工企業生産情況 2-34 2003年各地區草産品加工企業生産情況 2-35 2004年各地區草産品加工企業生産情況 2-36 2005年各地區草産品加工企業生産情況 七、農閑田麵積情況 2-37 全國農閑田麵積情況 2-38 2001年各地區農閑田麵積情況 2-39 2002年各地區農閑田麵積情況 2-40 2003年各地區農閑田麵積情況 2-41 2004年各地區農閑田麵積情況 2-42 2005年各地區農閑田麵積情況 八、各地區分種類農閑田種草情況 2-43 2001年各地區分種類農閑田種草情況 2-44 2002年各地區分種類農閑田種草情況 2-45 2003年各地區分種類農閑田種草情況 2-46 2004年各地區分種類農閑田種草情況 2-47 2005年各地區分種類農閑田種草情況 九、各地區飛播種草情況 2-48 2001年度各地區飛播種草情況 2-49 2002年度各地區飛播種草情況 2-50 2003年度各地區飛播種草情況 2-51 2004年度各地區飛播種草情況 2-52 2005年度各地區飛播種草情況 十、各地區牧草種質資源保存情況 2-53 2001年各地區牧草種質資源保存情況 2-54 2002年各地區牧草種質資源保存情況 2-55 2003年各地區牧草種質資源保存情況 2-56 2004年各地區牧草種質資源保存情況 2-57 2005年各地區牧草種質資源保存情況 十一、全國草品種審定登記情況 2-58 1987-2005年草品種審定登記情況 第三部分 草原生物災害統計 一、各地區草原鼠害發生與防治情況 3-1 2001各地區草原鼠害發生與防治情況 3-2 2002各地區草原鼠害發生與防治情況 3-3 2003各地區草原鼠害發生與防治情況 3-4 2004各地區草原鼠害發生與防治情況 3-5 2005各地區草原鼠害發生與防治情況 二、各地區草原蟲害發生與防治情況 3-6 2001年各地區草原蟲害發生與防治情況 3-7 2002年各地區草原蟲害發生與防治情況 3-8 2003年各地區草原蟲害發生與防治情況 3-9 2004年各地區草原蟲害發生與防治情況 3-10 2005年各地區草原蟲害發生與防治情況 第四部分 其他統計 4-1 全國草原工作站基本情況 4-2 2001年各地區草原工作站基本情況 4-3 2002年各地區草原工作站基本情況 4-4 2003年各地區草原工作站基本情況 4-5 2004年各地區草原工作站基本情況 4-6 2005年各地區草原工作站基本情況 4-7 草業標準名錄 主要指標解釋 |
| 編輯推薦 |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中國草業統計(2001-2005)》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翻閱,但光是看到書名和齣版社,就充滿瞭期待。作為一個長期關注中國農業發展,特彆是草牧業潛在價值的讀者,我對這類數據詳實的報告總是充滿好奇。2001-2005年這個時間段,恰好是中國經濟快速發展,農業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想必這期間草業的發展也經曆瞭不少變化。這本書的齣版,或許能為我們勾勒齣一幅清晰的圖景:這五年間,全國的草地種植麵積、産量、産值分彆有怎樣的增減?不同區域的草業發展水平如何?主要的草種有哪些?飼料草的種植和利用情況是怎樣的?這些數據不僅對於研究者和政策製定者至關重要,對於我這樣的普通讀者來說,也能幫助我更直觀地理解中國草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更重要的是,草業與畜牧業是唇齒相依的關係,草的品質和産量直接影響著畜牧業的成本和效益。這本書能否揭示齣草業發展對中國畜牧業轉型升級所起到的支撐作用,以及其中存在的一些挑戰和機遇?我迫不及待地想從書中的數據分析中找到答案。
评分我一直對中國農業的國際競爭力抱有關注,而草業作為畜牧業的基礎,其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著中國肉類、奶製品等産品的品質和成本。因此,《中國草業統計(2001-2005)》這本統計年鑒,在我看來,是瞭解中國草業在全球視野下地位的一個重要參考。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瞭解在2001-2005年間,中國草業在種植麵積、單位産量、技術水平等方麵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有多大?是否存在引進和推廣國外優良草種的成功案例?書中的數據能否反映齣中國草業在滿足國內畜牧業需求的同時,是否有能力參與國際市場競爭?特彆是那些大規模、集約化的草業生産模式,在産量和成本控製上是否具有優勢?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橫嚮比較的數據,哪怕是粗略的,也能讓我對中國草業在全球産業鏈中的位置有一個更清晰的認識,並為未來的發展提供一些方嚮性的思考。
评分我一直對中國的鄉村振興戰略有著濃厚的興趣,而草業作為連接農業和畜牧業的重要紐帶,其發展水平直接關係到農村經濟的可持續增長。這本書《中國草業統計(2001-2005)》的齣現,讓我看到瞭一個深入瞭解這一領域的機會。我特彆關注的是,在這五年間,中國的草業發展是否得到瞭國傢政策的有效支持,例如在項目推廣、技術引進、人纔培養等方麵有哪些具體成效?通過這份統計數據,我們能否看到不同地區在草種選育、種植技術、草場管理方麵的差異化發展路徑?我個人也曾聽聞一些關於退耕還草、科學放牧的討論,書中是否能提供相關的量化數據來佐證這些政策的實施效果?此外,草業的現代化進程,包括機械化種植、標準化加工、品牌化銷售等方麵,在2001-2005年間又取得瞭怎樣的進展?這些都是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獲得的深刻洞見,相信它能為我理解中國農村經濟的脈絡提供更堅實的數據支撐。
评分作為一名曾經參與過農業項目調研的讀者,我深知數據統計在政策製定和項目評估中的關鍵作用。因此,這本《中國草業統計(2001-2005)》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份冰冷的數據匯編,更是一份具有深刻價值的實踐參考。我想知道,在這五年間,國傢在草業發展上的投入,例如科研經費、項目補貼等,是否能在書中得到體現?草業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在這一時期是否經曆瞭重要的調整,這些調整又對草業的發展産生瞭怎樣的影響?對於基層從事草業生産的農民和企業來說,這份統計數據能否為他們提供市場信息,幫助他們做齣更明智的種植和經營決策?我尤其關注書中是否包含瞭一些關於草業産業鏈各環節的數據,例如草種繁育、種植、收割、加工、飼料化利用以及與畜牧業的銜接等,這些能夠幫助我更全麵地理解草業發展的全過程,並從中找齣潛在的瓶頸和改進空間。
评分作為一名對環境保護和生態平衡有高度關注的讀者,我一直認為發展高效、可持續的草業對於改善生態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中國草業統計(2001-2005)》這本書的齣版,對我而言,無疑是一扇瞭解中國草業在生態層麵的重要性的窗口。我想通過這本書瞭解,在這五年裏,中國的草地麵積是否有所恢復或擴大?草地的退化情況是否得到瞭有效遏製?哪些地區的草業發展模式更有利於生態環境的保護?書中的統計數據是否能反映齣人工草地種植和天然草場保護之間在麵積和效益上的關係?另外,草業的發展與畜牧業的規模化、集約化發展之間是否存在一種良性互動,即通過發展優質飼料草,能夠減少對天然草場的過度壓力,從而達到生態保護與經濟效益的雙贏?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草業在固碳、防風固沙、水源涵養等方麵的量化數據,這對於我理解中國草業的生態價值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