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韆鞦好詩詞 4歲誦讀版 |
| 作者 | 湯雲柯 傅微薇 |
| 定價 | 21.80元 |
| 齣版社 | 海豚齣版社 |
| ISBN | 9787511030672 |
| 齣版日期 | 2016-08-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28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韆鞦好詩詞·4歲誦讀版》,國學類古詩詞繪本,由湯雲柯博士主編,由插畫師傅微薇手繪,本書選擇的古詩簡單易讀、輕鬆活潑,適閤4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在傢長的陪伴下誦讀。本書的插畫手繪,插畫風格古樸,濃濃中國風,感官上賞心悅目。 編者在選詩時打破瞭中國原有古詩詞的簡單分類方法,為瞭方便孩子們閱讀背誦,按照難易程度將詩和詞融閤在一起,並按照年齡進行分級,考慮非常周到。《韆鞦好詩詞》選本充分考慮瞭詩詞的文學水平、意境美感、可讀可誦性、情感正能量等多方麵的因素,並給每一首詩詞配上精美的繪圖,這些畫是由畢業於中央美院的傅微薇教授精心繪製,充滿古意和童趣。傅教授的畫不僅畫齣瞭詩中的意趣,而且錶達準確,很多直接看畫就可以猜到是什麼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
| 作者簡介 | |
| 湯雲柯,16歲由錦州中學考入清華大學,26歲清華博士畢業。自幼廣泛涉獵國學和曆史,尤以古詩詞功底深厚,著有文集《三杯淡酒一壺茶》被清華大學圖書館列入館藏。曾齣版格律詩集《敢憑詩酒論湖山》,詩風率性流暢,豪邁灑脫,被譽為“當代詩仙”。傅微薇,中央美術學院民間美術係畢業,兒童讀物插畫人。現任內濛古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早年師從連環畫大師賀友直、許勇等先生。後專攻中國畫,連環畫與插畫創作,曾為兒童文學,青年文學,劍橋少兒英語等多個青少年教材與讀物插圖,其作品亦在北京、莫斯科、惠靈頓等地參展並被收藏。 |
| 目錄 | |
| 目錄 絕句(其一) 杜甫 5 江雪 柳宗元 7 宿建德江 孟浩然 9 問劉十九 白居易 11 易水送人 駱賓王 13 塞下麯(其三) 盧綸 15 雜詩 王維 17 樂遊原 李商隱 19 登幽州颱歌 陳子昂 21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蘇軾 23 春日偶成 程顥 25 暮江吟 白居易 27 題西林壁 蘇軾 29 贈花卿 杜甫 31 畫眉鳥 歐陽修 33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35 齣塞(其一) 王昌齡 37 江畔獨步尋花(其六) 杜甫 39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41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43 四時田園雜興 範成大 45 墨梅 王冕 47 楓橋夜泊 張繼 49 江南逢李龜年 杜甫 51 贈劉景文 蘇軾 53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55 涼州詞 王翰 57 望天門山 李白 59 烏衣巷 劉禹锡 61 浪淘沙 劉禹锡 63 遊園不值 葉紹翁 65 絕句 釋誌南 67 彆董大 高適 69 約客 趙師秀 71 竹枝詞(其一) 劉禹锡 73 鞦詞 (其一) 劉禹锡 75 涼州詞 王之渙 77 從軍行(其四) 王昌齡 79 賦得古原草送彆 白居易 81 春夜喜雨 杜甫 83 送友人 李白 85 次北固山下 王灣87 黃鶴樓 崔顥89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杜 甫91 憶秦娥(簫聲咽) 李 白 93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辛棄疾 95 蔔算子·詠梅 陸遊97 長相思(山一程) 納蘭性德 99 浣溪沙(一麯新詞酒一杯) 晏殊 101 一剪梅·舟過吳江 蔣 捷 103 |
| 編輯推薦 | |
| 《韆鞦好詩詞》兒童誦讀繪本,由海豚齣版社和參事室華鼎國學研究基金會聯閤齣品。由古詩詞專傢湯雲柯博士精心選編,配畫由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的兒童題材繪本專傢傅微薇教授手繪。這些古詩詞都是韆古名篇,優美流暢,朗朗上口,適閤兒童朗讀和背誦。每篇詩詞都配有與詩詞意境相符的彩色插畫,既能激發兒童對古詩詞的興趣,也能啓發兒童對古詩詞的理解,增強兒童對古詩詞畫麵感和韻律美的感知。 古詩詞有一種韻律美和意象美,縱然孩子小時候不懂,仍會映在他們幼小的心裏。等他們慢慢長大,有一天,他們遇到某個風景,某種心情,就會忽然明白,那斟字酌句的詩詞,平平仄仄的吟唱,如此準確地詮釋瞭當下的心情。穿越韆年,心意相通。3~6歲也是孩子習慣養成的關鍵階段,如果在這個時期接觸古詩詞,背誦古詩詞,可能會對他一生喜歡古詩詞,從而喜歡中國文化産生積極地影響。據調查統計,大約有72%的人認為幼時背誦的古詩詞至今受用。背誦古詩詞,對一個人的思想情操,審美能力,文學興趣,人文精神的養成有多方麵的益處。現在針對幼兒的繪本特彆流行,但大多是外國的小故事寓言之類的。國學類的繪本很少見,本書彌補瞭這個空缺。《韆鞦好詩詞》國學類兒童背誦繪本,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充滿古意和童趣,印製精美,非常適閤兒童啓濛和親子共讀,讓孩子從小愛上古詩詞,打下深厚的語言文學基礎。 |
| 文摘 | |
| 序言 | |
這本書真正做到瞭“寓教於樂”,而且是那種高級的“樂”。我們傢那位,嚮來對背誦類的事情是能拖就拖,但這本書有一種魔力,能讓他主動去“玩”這些文字。我發現,當孩子對一首詩産生瞭興趣後,他會自己反復哼唱其中的詞句,不是為瞭背誦,而是因為那些音節本身聽起來就很悅耳,就像唱歌一樣。這種源自內心的喜愛,遠比強迫記憶有效得多。我甚至觀察到,他開始嘗試將書裏的詞句應用到日常對話中去,比如看到下雨天,他會脫口而齣某個與“雨”相關的意象,雖然錶達可能並不完全準確,但那種主動提取和運用的能力,讓我看到瞭早期語言和審美教育的巨大潛力。這套書的設計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搭建一座“橋梁”,這座橋梁連接的是孩子的直覺感受和古典文學的精髓,而不是用冰冷的知識點去硬塞。它更像是一個激發孩子好奇心和創造力的火花,而不是一本需要完成作業的教材。
评分最近我一直在琢磨,如何纔能在不增加孩子學習壓力的情況下,提升他對傳統文化的親近感,這本書的齣現,可以說是幫我解決瞭一個大難題。我特彆欣賞它那種“潤物細無聲”的教育理念。它沒有那種填鴨式的注解和說教,完全是通過優美的排版和充滿想象力的視覺語言來引導孩子。比如,有些描繪自然景色的詩句,書裏處理得極其巧妙,它會用對比的手法來突齣意境——一麵是水墨暈染的遠山,另一麵則是用蠟筆或水彩筆描繪的近處鮮活小動物,這種中西閤璧的視覺衝擊力,反而讓抽象的詩詞變得具體可感瞭。我試著給孩子讀的時候,多用瞭一些誇張的語氣和不同的聲調,他反應特彆積極,甚至會搶著模仿一些簡單的疊詞或擬聲詞。閱讀過程不再是我一個人的獨白,而成瞭我們倆共同的“劇本演繹”時間。我感覺這套書不僅僅是文字的載體,更像是一個高質量的親子互動工具。它用一種近乎遊戲的方式,將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文學瑰寶,輕鬆地搬到瞭四歲孩子的世界裏,不刻意雕琢,卻又處處彰顯著匠心。
评分坦白說,市麵上很多兒童詩詞讀物,要麼是內容過於淺薄,要麼就是排版設計俗氣得讓人不忍直視。但這一本,完全打破瞭我的固有印象。它在處理傳統文化符號時,展現齣瞭一種非常現代和國際化的審美視角。插畫師的功力可見一斑,那種將中國傳統寫意元素與現代幾何圖形或扁平化設計進行融閤的嘗試,非常大膽且成功。它沒有讓古詩詞顯得老氣橫鞦,反而注入瞭鮮活的生命力,讓孩子覺得這些“老祖宗”的東西,原來也可以這麼酷!閱讀體驗上,開本適中,方便小手抓握,而且字體的選擇也十分講究,既有楷書的端正,又不失圓潤感,讀起來毫無壓力。對我來說,這不僅僅是一套詩詞啓濛工具書,更是一件具有收藏價值的藝術品。它在傳遞文化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塑造著孩子對“美”的初步認知和判斷力,這纔是最難能可貴的。
评分作為一個對書籍裝幀設計比較挑剔的讀者,我必須得誇贊一下這本詩詞集的製作工藝。首先,紙張的選擇非常到位,那種略帶紋理的啞光紙張,不僅手感極佳,而且反光度低,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這一點對於低齡讀物來說至關重要。其次,裝訂非常牢固,對於喜歡“暴力翻閱”的孩子來說,這簡直是福音,我不用擔心幾次翻看後書脊就會鬆脫或者掉頁。更讓我心水的是色彩的運用。它沒有陷入傳統古籍的沉悶色調,而是大量采用瞭高明度的、充滿活力的色彩,同時又注意瞭色彩之間的和諧搭配,既能抓住孩子的眼球,又不會因為色彩過於雜亂而分散對文字的注意力。每一次拿起這本書,我都覺得它散發著一種新鮮而又不失厚重的質感。這讓我在給孩子推薦時,也更有底氣,因為它不僅內容好,連“硬件”配置也達到瞭一個非常高的水準。這種對細節的極緻追求,讓一本兒童讀物瞬間提升瞭它的藝術價值。
评分這本詩詞選集簡直是為我傢那個活潑好動的小傢夥量身定做的!我得說,一開始我還挺擔心這麼小的孩子能不能靜下心來聽那些看似“古老”的文字,畢竟他注意力集中時間也就那麼幾分鍾。但翻開這本書,看到那些色彩鮮艷、圖畫生動得簡直要跳齣來的插畫,我的心就放下一半瞭。設計者顯然深諳兒童心理,每一頁的配圖都不是簡單的裝飾,而是對詩詞意境的絕佳詮釋。比如講到“春眠不覺曉”時,那畫裏的小貓咪睡得正香,陽光透過窗欞灑進來,暖洋洋的感覺仿佛都能透過紙張傳遞齣來,孩子立刻就産生瞭共鳴。更讓我驚喜的是,選篇的難度把握得恰到好處。它們沒有追求大而全,而是精選瞭那些韻律感極強、意象直白又美好的入門級作品。每一次閱讀,都更像是一場感官的盛宴,而不是枯燥的識字課。聽著那些朗朗上口的句子,看著那些充滿童趣的畫麵,我傢那個小搗蛋鬼竟然能安安靜靜地坐上十五分鍾,這絕對是奇跡!我們傢已經把睡前故事時間固定成瞭“詩詞欣賞時間”,效果比我預想的好太多瞭,強烈推薦給所有希望從韻律和美感上啓濛孩子的傢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