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孩子交給爸媽帶
定價:26.00元
售價:12.0元,便宜14.0元,摺扣46
作者:蔔偉欣
齣版社:藍天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2-01
ISBN:978750940347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59kg
編輯推薦
隔代教育之優勢VS劣勢 正方 孩子交給祖輩帶,不僅能緩解他們晚年的孤寂,還讓他們盡享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 年輕父母沒有時間也沒有精力去照顧孩子,隔代傢長的齣現,及時解決瞭年輕父母在育兒、工作上的後顧之憂,可以使他們放開手腳,專心緻力於事業。 祖輩在撫養和教育寶寶方麵有著豐富的經驗,他們對寶寶成長的各階段中遇到的問題能應付自如,他們不僅是孩子生活上的**保姆,還是年輕爸育兒高參。 反方 祖輩們的觀念陳舊,思想固執,不太接受新鮮的事物,對科學的育兒觀念也不夠瞭解,仍沿用老觀念要求孩子、教育孩子,不利於孩子將來適應社會能力的培養。老人往往溺愛孩子,而這種過分的溺愛和遷就容易使孩子産生“自我中心”意識。形成自我、任性等不良個性。 孩子和老人在一塊,已經習慣瞭祖輩們的袒護和遷就,當父母看到孩子的缺點並對他提齣嚴格的要求時,孩子便很難接受,以至容易形成親子之間的感情隔閡和情緒抵觸。 隔代教育全攻略,如何記隔代教育福係三代?《孩子交給爸媽帶:隔代教育全攻略》全麵解決隔代教育中存在的同,十大憋端,六大障礙。 經濟、時間、精力 孩子交給爸媽帶是無奈之舉也是**選擇。 土方子、老經驗、過度溺愛 老爸老媽教育孩子的憋端如何教育。 經驗VS科學,主角VS配角,隔代親VS親子情
內容提要
目前越來越多的城市年輕爸媽,沒有時間自己帶孩子,又不放心交給保姆,便把孩子交給瞭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省心又經濟,還滿足瞭老一代的奉獻之心。但又有點不放心,擔心老一代溺愛孩子,方法科學等等。本書就是教年輕的爸媽要注意的事情,既保證年幼一代受到良好的教育,又滿足各方麵的和諧美滿。
目錄
章 隔代教育究竟是對還是錯
1.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2.隔代教育解除年輕父母多少後顧之憂
3.隔代傢長不僅僅是孩子好的“保姆”
4.三代同堂是皆大歡喜還是暗潮湧動
5.隔代撫養造就新一代“小王子”和“小公主”
6.隔代教育是年輕父母心中難掩的痛
7.隔代教育讓祖輩們欲說還休
8.“我要的是愛,很多很多的愛
9.兩代傢長的溝通障礙究竟在哪裏
第二章 隔代教育VS親子教育
1.彆讓隔代親“隔”斷瞭親子之情
2.不要當麵指責祖輩的育兒之道
3.任何時候都要維護父親的地位
4.切忌在孩子麵前展開口水戰
5.“土方法”,有時候真的很有道理
6.媽媽是教育孩子的CEO
7.奶奶是照顧孩子生活的老師
8.孩子是潤滑劑還是
9.尊重和賞識,成就孩子自信之路
第三章 如何發揮好主角和配角的作用
1.彆讓爺爺成為孩子的“避難所”
2.彆讓奶奶的“愛”變成“礙”
3.隔代教育代替不瞭親子教育
4.爸爸媽媽不要做“甩手掌櫃”
5.不可忽視祖輩的配角作用
6.祖輩不該乾涉父母教育孩子
7.父母應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8.兩代傢長怎樣化“代溝”為“代橋”
第四章 聰明爸媽告訴祖輩的育兒妙方
1.大愛,要懂得放手
2.爺爺奶奶也需要說“不”
3.做孩子的監護人,而不是代理人
4.不要給孩子準備“菜”
5.土方法不“百試百靈”
6.孩子為什麼不聽話
7.男孩窮養,女孩富養
8.擁抱比臭罵和耳光更有力量
9.溝通和引導有效
10.請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第五章 祖輩養育孫子女新語
1.不良的老習慣,爺爺奶奶要改改
2.不該說的話,爺爺奶奶不要說
3.“孔融讓梨”永遠不會過時
4.祖輩切忌踏入隔代教育中的“雷區”
5.再富也不能富孩子
6.不可用模闆束縛孩子的個性發展
7.做孩子成長的梯子,不做拐杖
8.閤格的隔代傢長的條件
9.要注意觀察孩子肢體語言的錶達
10.不妨試一試嚮孩子“示弱”
第六章 剋服隔代教育弊端的途徑
1.你喜歡包辦,我來放手
2.祖輩“拉迴來”,父母“推齣去”
3.你溺愛縱容,我理智大愛
4.你靠經驗.我堅持科學理念
5.你簡單代替,我看重閃光點
6.選擇孩子更愛聽的故事
7.培養孩子責任心關鍵的一步
8.父母應成為傢庭教育的主導
9.告訴祖輩,他們是孩子心中的偶像
10.年輕父母應對祖輩經常說的幾句話
附錄:隔代教育應瞭解的幾個心理學實驗
作者介紹
蔔偉欣,知名教育雜誌編輯,情感專欄作傢。長期從事傢庭教育的調查和研究,很多見解獨到的文章發錶轉載於各大報紙、雜誌、網站,廣受人們追捧。齣版有《孩子睡前的N個溫馨故事》、《二十歲決定一生》、《會說話比會做事重要》等作品。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在於其對“父母自我成長”的強調。很多育兒書都把焦點放在孩子身上,而這本書則花瞭相當大的篇幅去探討父母自身的“內在工作”。作者深刻地指齣,孩子的問題往往是父母內心未解決衝突的外化錶現。這迫使我開始審視自己童年的經曆,以及這些經曆是如何無意識地影響我現在的育兒決策的。書中探討的“情緒容器”理論,對我觸動尤為深刻,它讓我明白瞭,隻有先穩住自己的情緒“地基”,纔能真正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情緒環境。我開始有意識地練習在孩子提齣要求前,先暫停一下,問問自己,我此刻的反應是基於孩子的需求,還是我自身未滿足的期望?這種內觀的過程是痛苦但極其有價值的。這本書沒有提供快速見效的“靈丹妙藥”,而是提供瞭一套持續精進的“心法”,讓我明白,成為一個好父母,首先要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
评分從閱讀的整體感受來看,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一個普通育兒讀物的範疇,它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建立健康親密關係的哲學論著。作者的思考深度和廣度令人印象深刻,她不僅僅停留在技巧層麵,而是將親子關係置於傢庭係統、乃至社會文化的大背景下去考察。我特彆欣賞其中關於“放手與支持的平衡點”的論述,這是一個所有望子成龍的父母都會麵臨的難題。作者提齣的“給予孩子解決問題的權力,而不是直接解決問題”的觀點,讓我對“愛”的錶達有瞭更成熟的理解——愛不是包辦一切,而是提供資源,然後退後一步,給予信任。整本書的論述層層遞進,邏輯嚴密,但文字卻始終保持著一種溫暖的、充滿希望的基調,讓人在學習新知的同時,內心也獲得瞭極大的慰藉和力量。這本書,我會毫不猶豫地推薦給所有正在經曆或即將步入親子關係挑戰的朋友們,它提供的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多得多。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著實抓人眼球,那種色彩的搭配和字體選擇,一下就讓人感受到一種溫暖而堅定的力量。我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接觸到這本書的,當時我正處於一個育兒的迷茫期,市麵上各種育兒理論讓人眼花繚亂,反而不知道該聽誰的。這本書的齣現,就像在喧囂中突然齣現的一股清流,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更多的是一種平實的,仿佛鄰傢好友在跟你分享她多年積纍下來的心得體會。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敘述中展現齣的那種細膩的情感,她似乎能精準地捕捉到為人父母在麵對孩子成長中的每一個細微情緒波動。讀下去的時候,我常常會停下來,迴想自己和孩子的相處點滴,很多以前覺得是“小事”的瞬間,在作者的筆下被賦予瞭新的意義和深度。這種閱讀體驗,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育兒指南,更像是一麵鏡子,照齣瞭我在親子關係中的盲區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它那種潤物細無聲的引導方式,比那些生硬的規則和口號有效得多,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對自己的育兒方式産生瞭更深層次的反思和調整。
评分這本書的行文風格極其流暢自然,一點也不拖泥帶水,但信息密度卻非常高。我尤其喜歡作者對“邊界感”的探討,這在很多育兒書中是被簡單帶過的概念,但在這本書裏卻被掰開瞭揉碎瞭講透瞭。作者似乎非常擅長用生活中的小故事來闡釋復雜的心理學原理,使得即便是對理論不甚瞭解的父母,也能立刻明白其中的精髓。比如,她描述孩子初次反抗父母權威時的那種微妙心理變化,簡直是神還原瞭我傢老大的某些行為。讀到這些段落時,我甚至會忍不住笑齣聲來,因為那份“感同身受”太過真實瞭。而且,作者的文字裏透露著一種對孩子生命個體尊重的態度,這一點非常打動我。她強調的不是“馴服”孩子,而是“引導”和“陪伴”,這與我一直以來希望建立的親子關係模型不謀而閤,極大地增強瞭我的信心。可以說,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全新的視角,去看待孩子成長中那些看似棘手的問題,讓“管教”不再是權力鬥爭,而是一場雙嚮奔赴的成長之旅。
评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巧妙,它不像傳統的教科書那樣按年齡階段來劃分,而是根據父母在親子關係中常遇到的核心睏境來組織章節,這種模塊化的設計讓閱讀的針對性極強。我發現自己可以非常精準地跳到我當下最需要解決的問題部分進行深入研讀,而不會被其他不相關的內容分散注意力。例如,關於“如何處理孩子在公共場閤的情緒爆發”那一章,作者提供的方法論非常實用且具有操作性,她不僅告訴我們“該怎麼做”,更重要的是解釋瞭“為什麼這樣做最有效”,這種底層邏輯的剖析,讓我在應用時能夠更靈活地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再者,這本書的語言選擇上,充滿瞭智慧和幽默感,讀起來毫無壓力,甚至充滿瞭樂趣。它成功地避免瞭將育兒過程描述得過於沉重和理想化,而是非常接地氣地承認瞭父母也會犯錯,也會疲憊,這種坦誠反而更能拉近與讀者的距離,讓人覺得“原來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