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愛孩子就是好好說話:子溝通的18個神奇方法
定價:39.80元
作者:林玟瑩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111566786
字數:
頁碼:221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標識:jd12212710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3-12歲孩子的傢長
1.訓斥和責罵可以使孩子屈服,卻不可能讓孩子信服。而有效的溝通不僅意味著充分地錶達,同樣需要真誠地傾聽。本書通過分情景、分步驟的18個子溝通技巧以及帶動式溝通和引導式對話,旨在幫助傢長走齣與孩子溝通的誤區,讓自己成為孩子信賴的人,讓孩子在和諧的子關係中擁有一生受益的幸福力!
2.高情商的孩子都有一個好好說話的媽媽
話不是用來傷人的,聆聽孩子的心聲,說齣*愛,而不是傷害帶動式溝通和引導式對話,讓你任何時候都和孩子聊得來
內容提要
訓斥和責罵可以使孩子屈服,卻不可能讓孩子信服。而有效的溝通不僅意味著充分地錶達,同樣需要真誠地傾聽。本書通過分情景、分步驟的18個子溝通技巧以及帶動式溝通和引導式對話,讓父母成為孩子信賴的人,讓孩子和父母更貼心,旨在幫助傢長在與孩子的溝通中走齣誤區,讓孩子在和諧的子關係中擁有一生受益的幸福力!
目錄
自序溝通之前的重要心態:請確信語言的力量
前言
一、搞清楚子溝通的目的
1.目的一:瞭解孩子的想法、感受與需要
2.目的二:讓孩子瞭解你的想法、感受與需要
3.目的三:知道接下來應該怎麼做
4.目的四:督促自己把接下來應該做的事完成
二、學會成熟型的溝通方式
1.傢長與孩子溝通的三種常見類型
2.成熟型的溝通與錶達
三、避免溝通中錯誤的語言模式和問題
1.子溝通中六種錯誤的語言模式
2.子溝通中的三大問題
四、做好子溝通的五大基本動作
1.眼到
2.耳到
3.口到
4.心到
5.肢體到
五、做好有效溝通的三大關鍵
1.質量比次數和時間都更重要
2.感覺比道理更重要
3.彆把焦點全放在孩子身上
六、把握子溝通的首要原則與時機
1.子溝通的首要原則:接受
2.子溝通的五大時機
七、神奇的帶動式溝通
1.步驟一:先分享
2.步驟二:後詢問
3.步驟三:再比較
4.步驟四:再詢問
5.3∶1原則
八、善用溝通中的三大潤滑劑
1.潤滑劑之一:尊重
2.潤滑劑之二:贊美
3.潤滑劑之三:肯定
九、讓孩子傾吐心聲的八大神奇招數
1.慎用批評
2.創造機會
3.正嚮迴應
4.肯定誠實
5.尊重隱私
6.保守秘密
7.選擇時間
8.重視感受
十、避免說孩子怕聽到的話
1.傢長常對孩子說的話
2.孩子想對傢長說的話
十一、批評孩子時的十個禁忌
1.不要翻舊賬
2.不要在公開場閤批評孩子
3.不要說“你每次都這樣”
4.避免用說教的方式
5.避免經常批評孩子
6.父母不要聯手批評孩子
7.不要傷害孩子的自尊
8.不要大吼大叫
9.不要連帶批評其他事情
10.不要在內重復批評同一件事
十二、鼓勵孩子的七種方法
1.鼓勵孩子的大膽想象
2.嚮孩子求助
3.與孩子商量
4.讓孩子試試看
5.讓孩子來教你
6.讓孩子自己做決定
7.讓孩子當傢做主
十三、這樣鼓勵,孩子纔會充滿勇氣
1.要不要試試看?
2.這麼難的事情都做得到!你好棒啊!
3.要自己做決定哦!
4.爸爸媽媽會一直支持你!
5.加油!勇敢地迎接挑戰!
6.覺得害怕時就要更大聲地說話!
7.對於不懂的事提齣質疑,也是一種勇氣!
8.我覺得你好瞭不起!
9.充滿愛的人都有一顆勇敢的心!
10.想起來就會笑的時候來囉!
十四、這樣安慰,孩子纔會安心
1.沒關係的
2.可以用你自己的方法去做
3.明天還會有好事哦!
4.主動齣擊,總會有解決的辦法
5.相信自己一定可以達成目標
6.沒有人一開始就有自信
7.好好睡一覺,醒來討厭的事就不見瞭
8.不管有什麼睏難,爸爸媽媽都會幫你的!
9.彆怕犯錯,就算犯錯也還有解決的方法
10.要期待美好事情的來臨哦!
十五、這樣錶達,孩子纔會情緒開朗
1.太好瞭!
2.我相信你!
3.真是太棒瞭!
4.這是你的優點!
5.看起來好好玩哦!
6.變成小大人囉!
7.是不是發生瞭什麼好事呀?
8.你的朋友真有趣!
9.你笑起來好好看哦!
10.讓我們好好聊一聊吧!
十六、這樣引導,孩子纔會正確做事
1.要多用自己的眼睛觀察
2.如果遇到同樣的狀況,你會怎麼想?
3.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
4.隻要能堅持到底,就會有進步與成長!
5.如果這是規定,就應該好好遵守
6.不可以拿彆人的長相和身體缺陷開玩笑,也不要嘲笑彆人的失敗
7.做錯事就應該馬上道歉
8.說謊並不能讓你真正快樂,甚至會讓你更痛苦!
9.自私自利的人,碰到睏難時就不會有人幫助他
10.話不是用來傷害人的
十七、不同年齡的不同溝通方式
1.0~9個月:態度比語言傳遞著更多信息
2.9~18個月:好奇當道,時有創舉
3.1.5~2.5歲:自我意識萌芽
4.2.5~4歲:問題成堆,模仿為樂
5.4~5歲:世界更大瞭,話也更多瞭
6.6~7歲:小學一年級,全新的團隊生活體驗
7.7~8歲:小學二年級,自我意識當道
8.8~9歲:小學三年級,睏擾多元的開啓
9.9~10歲:小學四年級,身心變化,不安加大
10.10~11歲:小學五年級,自控、競爭、有崇拜
11.11~12歲:小學六年級,開啓青春,抵觸差異
12.12~13歲:初中一年級,幼稚與成熟並存
13.13~14歲:初中二年級,青春期的煩惱
14.14~15歲:初中三年級,擬*化
15.15~16歲:高中一年級,與父母脫離的開始
16.16~17歲:高中二年級,茫然與
作者介紹
林玟瑩,子教育專傢,現任中國國際幸福學研究院院長、愛加幸福學研究院院長、慧纔幼教商學院院長,是幸福學六大係統工程及子幸福學創始人暨首席導師。作者從事教育輔導工作超過24年,對於兒童、青少年、大學生行為及心態有著深入且專業的研究,舉辦超過5000場次授課,深受廣大傢長及學員的歡迎。數度被評為中國百強講師、中國子教育十強講師、十大受學員歡迎培訓課程主講導師。
文摘
暫無
媒體推薦
暫無
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種天天對著自傢“小祖宗”抓狂的傢長量身定做的!我承認,我以前是個“吼媽”的典型代錶,孩子一不聽話,我就習慣性地提高音量,結果往往是雞飛狗跳,兩敗俱傷。這本書的理念很新穎,它不是那種空洞的說教,而是實實在在地教你如何“落地執行”。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積極傾聽”的部分,以前我總覺得聽孩子說話是在浪費時間,現在纔明白,那纔是建立信任的基石。我試著用書裏提到的技巧,比如在孩子說話時放下手機,蹲下來與他平視,並用重復和確認的方式迴應,效果立竿見影。原本一小時的爭吵,現在可能十分鍾就能平靜解決。這不僅僅是溝通技巧的提升,更是對親子關係的一次深度修復。它讓我意識到,孩子不是需要被“管教”的物件,而是需要被“理解”的個體。這本書的文字很溫暖,讀起來毫無壓力,更像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朋友在分享她的獨門秘籍,而不是一本冷冰冰的理論教材。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在育兒路上感到迷茫,渴望與孩子建立更深層次連接的父母們。它真的能幫你打破舊有的溝通壁壘。
评分說實話,我之前買瞭很多關於如何“正麵管教”的書,但總是因為實踐起來太睏難而放棄。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在於,它把那些高大上的理論都“翻譯”成瞭日常生活中最簡單、最容易被模仿的語言和動作。我特彆欣賞作者那種“我們都是在學習中成長的”的謙遜態度。它沒有把父母塑造成必須完美的聖人,而是承認我們都會犯錯,關鍵在於如何“修正性溝通”。書中那些關於如何化解孩子“小謊言”或者如何處理“公共場閤發脾氣”的場景模擬,簡直就像是提前播放瞭我的“未來劇本”,讓我胸有成竹。我最喜歡的一個小技巧是“三明治反饋法”——先肯定,再指齣需要改進的地方,最後再次給予積極的期望。這個方法不僅對孩子有效,我發現用在和伴侶的溝通中,效果也齣奇地好。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的工具箱是通用且高效的,能夠全方位地提升傢庭成員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和書名,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那種軟綿綿、過度強調“愛與原諒”的育兒讀物。但深入閱讀後,我發現它內核非常“硬核”,它關注的是權力結構、錶達需求和有效傾聽的底層邏輯。它提供的方法論,與其說是“愛孩子”,不如說是“高效地管理溝通資源”。我發現,當我真正做到“好好說話”時,我自己的焦慮水平也在同步下降。因為不再需要花大量精力在重復的爭吵和無效的對抗上,我終於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真正有質量的親子互動中。書中對“非暴力溝通”的精煉運用,讓我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以為在錶達憤怒,實際上隻是在錶達失望和恐懼。通過學習如何清晰地陳述事實、錶達感受、提齣需求,我成功地讓孩子從被動的接受者,轉變成瞭主動的參與者。這本書帶來的改變是結構性的,它改變的不僅僅是孩子的外在行為,更是父母與孩子之間互動的底層“協議”。它真的像一把鑰匙,打開瞭通往更和諧親子關係的大門。
评分我是一個非常注重邏輯和效率的人,所以很多關於情感錶達的書籍對我來說過於飄渺。但《好好說話》這本書卻以一種近乎“工程學”的嚴謹性,來拆解親子溝通中的復雜變量。它沒有使用太多煽情或虛無縹緲的語言,而是用清晰的步驟和案例分析來支撐每一個“神奇方法”。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關於“設定界限”的那一章。我一直擔心直接說“不”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但這本書提供瞭一種既堅定又不失尊重的錶達方式,它強調瞭“你可以拒絕行為,但不能拒絕感受”。這種區分讓我找到瞭平衡點。我嘗試運用其中關於“後果預告與執行”的技巧,比如在孩子做齣破壞性行為前,明確告知後果,並在必要時溫和但堅決地執行,結果傢庭氛圍的混亂度明顯下降瞭。這本書不是教你如何讓孩子完全順從,而是教你如何建立一個穩定、可預測、充滿尊重的傢庭秩序。它讓我從一個疲於奔命的“救火隊員”,轉變成一個有計劃的“關係設計師”。
评分拿到這本“神奇方法”的書,我原本是抱著將信將疑的態度,畢竟市麵上關於育兒溝通的書籍多如牛毛,大多都是換湯不換藥的陳詞濫調。然而,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實操性”和“心理學深度”的完美結閤。它沒有過度美化育兒的艱辛,而是非常坦誠地剖析瞭成年人在溝通中的“慣性思維陷阱”。比如,書中對“預設立場”這種常見錯誤的分析,讓我一下子驚覺自己在很多次衝突中是如何草率地下結論的。我過去總認為孩子是故意搗亂,現在我明白瞭,很多“不聽話”的行為背後,其實是未被滿足的需求或情緒的錶達。書中提供的那套“情緒命名與接納”的工具,簡直是我的救星。它教會我如何先處理情緒的“錶層”,再觸及行為的“核心”。我的孩子從前麵對我的批評總是采取“石化”或“反擊”的態度,現在,當我試著用更具同理心的方式去描述他的感受時,他明顯放鬆瞭許多,願意開口講述事情的經過。這套方法體係非常完整,從基礎的心態調整到具體的場景應對,邏輯清晰,循序漸進,讓人感覺自己正在穩步升級一位“溝通高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