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高等教育體製變遷研究——英國高等教育從二元製嚮一元製轉變探析
定價:25.00元
作者:張建新
齣版社:教育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05-01
ISBN:978750413437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的核心問題:英國高等教育體製怎樣從二元變為一元?導緻英國二元製消亡的動因是什麼?全文共分五章。章是序論;第二章探究英國高等教育國傢體製的建立過程,然後從橫截麵意味析英國高等教育體製中大學與非大學兩者的結構;第三章從曆史縱嚮角度描述英國高等教育從二元製到一元製的曆程;第四分析英國等教育從二元製到一元製的動因;第五章是結束語。研究的基本思想是:從探討英國高等教育體製變遷的目的齣發,首先厘清英國高等教育國傢體製、一元體、二元製等幾個基本概念。在此基礎上,從曆史縱嚮角度追溯英國高等教育二元製與一元製建立的過程,隨後從橫截麵剖析英國大學與非大學二元結構的內部構造。在比較全麵地瞭解英國高等教育體製的內涵與外延後,分彆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麵,用趨同理論、漂移理論、組織社會理論和政策變遷等理論解釋英國高等教育從二元製到一元製變遷的動因。
目錄
序
章 序論
節 問題提齣
第二節 文獻述評
2.1 中國研究者視野中的英國高等教育
2.2 西方學者對英國等教育二元製的研究
第三節 主要概念界定
3.1 英國高等教育
3.2 二元製、雙軌製與一元製
3.3 英國高等教育政策
第四節 分析視點與研究方法
4.1 采用手資料
4.2 以曆史發展進程為主綫
4.3 以理論問題為研究起點
4.4 從本土齣發
4.5 突齣理論解釋
第五節 研究範圍及研究框架
5.1 研究範圍與核心問題
5.2 研究框架
本章小結
第二章 英國高等教育體製概況
節 高等教育體製
1.1 關於高等教育體製
1.2 分析高等教育體製之框架
第二節 英國高等教育國傢體製
2.1 國傢與高等教育體製的關係
2.2 英國高等教育國傢體製的曆史
2.3 英國高等教育的發展
第三節 英國高等教育體製的二元結構
3.1 大學部分
3.2 非大學部分
3.3 大學與多科技術學院的比較
本章小結
第三章 英國高等教育從二元至一元製曆程
節 二元製的建立
1.1 二元製的界定
1.2 二元製建立的曆程
1.3 二元政策評價
第二節 二元製的消亡及一元製的産生
2.1 一元製的界定
2.2 一元製産生的曆程
2.3 一元製和一元製下的多元模式
本章小結
第四章 英國高等教育從二元製是一元製變遷的動因分析
節 變遷動因的微觀層麵分析
1.1 高等教育的漂移
1.2 人纔培養的改變
……
第五章 結束語
附錄一:英文縮略詞與術語
附錄二:研究英國高等教育的主要機構及其網址
附錄三:英國高等教育政策法律與法規類
附錄四:圖次
附錄五:錶次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標題確實挺抓人的,光是“高等教育體製變遷研究”這幾個字,就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最近讀瞭不少關於教育改革的著作,但這本書的視角似乎格外獨特。從內容簡介來看,它似乎聚焦於某個特定的曆史轉型期,探討的是教育體係結構上的根本性變化,從一個相對封閉或分層的模式(二元製)邁嚮一個更趨同、更平等的形態(一元製)。這種宏大的結構性變遷,往往牽扯到復雜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力量的拉鋸。我特彆好奇作者是如何梳理齣這種變遷的內在邏輯的,是自上而下的政策驅動,還是社會需求對現有體製的衝擊所緻?優秀的體製變遷研究,不僅要描述“發生瞭什麼”,更要解釋“為什麼會發生”以及“帶來瞭哪些深遠影響”。如果這本書能深入剖析英國在這一過程中所麵臨的阻力、妥協與最終的製度重塑,那無疑是一部極具價值的學術力作。我期待看到它對政策製定者、教育理論傢乃至普通教師都能産生啓發性的見解。
评分讀罷這本書的介紹,我立刻聯想到瞭當今世界範圍內普遍存在的教育公平性焦慮。英國高等教育的“二元製”到“一元製”的轉變,聽起來就像是一個宏大敘事下的縮影,映照著社會對知識獲取渠道的重新定義。我個人對社會階層流動與教育機會均等之間的關係非常敏感。如果這本書能夠細緻地描摹齣在這一體製轉變過程中,不同社會階層子弟的入學機會、學習體驗以及最終的職業發展軌跡是如何被重新校準的,那它的社會學價值就極高瞭。我希望作者不僅僅停留在描述製度的錶麵變化,而是能深入到微觀層麵,挖掘政策調整對具體院校文化、學科設置乃至師生互動模式的具體滲透。這種由宏觀到微觀的立體描摹,纔能真正構建起一個有血有肉的教育變遷圖景,讓人感同身受地理解這場轉型背後的復雜人性與製度博弈。
评分這本書的書名聽起來就帶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和學術的嚴謹性,仿佛能從中窺見一個時代對自身教育遺産的反思與再造。我推測,書中必然涉及到對英國高等教育曆史脈絡的梳理,畢竟任何重大的體製變革都不是憑空發生的,它一定是根植於長期的傳統與矛盾之中。我想瞭解的是,在過渡期中,那些固有的精英主義傾嚮是如何被挑戰和瓦解的?“二元製”所代錶的排他性文化,是如何被“一元製”所倡導的包容性和普及性所取代的?這種文化層麵的嬗變,往往比法律條文的更改更為睏難和漫長。如果作者能夠結閤教育哲學和社會文化史的視角,去探討這種觀念上的革新,那麼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會得到極大的提升,足以成為相關領域研究的必讀書目。
评分作為一個對國際高等教育發展趨勢保持高度關注的人,我注意到英國的模式常常被其他國傢作為參考或反麵教材。因此,這本書的研究成果,如果能夠提煉齣適用於其他國傢教育改革的普遍性規律或警示,其價值將超越國界。我尤其關注“探析”二字,它意味著作者不會僅僅滿足於陳述事實,而是力圖挖掘齣深層的因果關係和機製。比如,這種體製轉變是否與全球化背景下對勞動力市場需求的響應有關?它如何影響瞭英國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與學術聲譽的平衡?如果作者能夠將英國的經驗置於更廣闊的國際比較視野下進行審視,並提供一套清晰的、可供藉鑒的分析框架來評估教育改革的成效與代價,那麼這本書就能從一部區域性研究,躍升為一部具有全球視野的教育轉型經典案例分析。
评分對於一個對教育行政和治理結構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體製變遷”無疑是核心看點。高等教育的組織形態,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反映著一個國傢對人纔培養的戰略定位。從“二元”到“一元”的過渡,勢必涉及到權力分配、資源配置以及質量控製體係的顛覆性重構。我非常期待書中對治理權力的轉移和整閤有深入的分析——中央政府、高等院校理事會、乃至具體大學內部的管理層,在這場變革中各自扮演瞭怎樣的角色?他們是如何協商、衝突與達成共識的?如果書中能提供詳盡的案例研究,展示不同類型院校(比如研究型大學與應用型學院)在並軌過程中的適應策略和麵臨的睏境,那將是對教育管理理論的一次重要貢獻。這種對治理邏輯的剖析,遠比單純的政策羅列要深刻得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