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3-6歲寶寶健康成長的100個細節
定價:25.00元
售價:17.5元,便宜7.5元,摺扣70
作者:程雲芝
齣版社:中國發展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5-12-01
ISBN:9787800879005
字數:170000
頁碼:24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300kg
父母給予瞭寶寶生命,更應該給予他科學的教育。作為母親隻有不斷提高自己的素養,纔能讓愛的臂膀更加堅強有力!母親是寶寶的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你瞭解你的孩子嗎?你對自己的孩子滿意嗎?你懂孩子的心理嗎?你懂孩子的舉動嗎?你瞭解孩子的需求嗎?本書將告訴你如何用科學的方式愛孩子,給孩子健康的思想,健康的心理,健康的身體,讓孩子健康地成長。本書也將為你解讀如何早些讀懂寶寶,瞭解他們,理解他們,真正把童年,童心還給他們,並與他們一同成長。
程雲芝,女,1948年生,黑龍江省雞西市人。哈爾濱師範大學畢業,現為雞西大學教授。著有《女孩就這樣長大》、《健康權力》等書。
這本封麵設計得清新明快,光是看著就讓人心情愉悅,特彆是那些色彩柔和的插圖,簡直是為我們傢那個活潑好動的“小魔豆”量身定做的。我原本以為市麵上關於育兒的書籍都大同小異,無非就是強調“科學喂養”和“規律作息”,但翻開這本書的目錄,我立刻被吸引住瞭。它沒有那種居高臨下的說教感,反而像是一位經驗豐富、又極其溫柔的鄰傢阿姨在跟你分享她帶孩子的“獨門秘籍”。尤其是其中關於“如何引導孩子自己穿鞋”的那一小節,作者用瞭一種近乎童話故事的口吻描述瞭如何將穿鞋變成一場“尋找小動物的探險”,我迴傢一試,效果立竿見影,我傢那位原本一到穿鞋就“癱瘓”的小傢夥,竟然興緻勃勃地自己動手瞭。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它把那些宏大的育兒理論,巧妙地拆解成瞭無數個微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但對孩子日常習慣養成至關重要的小動作、小瞬間。它讓我明白,真正的“健康成長”,絕不僅僅是身高體重達標那麼簡單,更多的是體現在孩子對日常細節的掌控力和對周圍環境的敏感度上。那種潛移默化的引導方式,真是讓人拍案叫絕。
评分我通常閱讀育兒書籍,會在某一兩個章節感受到共鳴,但這本書幾乎每一頁都有讓我停下來,反復閱讀並做筆記的衝動。它對“傢庭儀式感”的解讀尤為精妙。這些細節並非宏大的慶祝活動,而是那些日復一日、微不足道的小慣例。比如,書中提齣瞭一個“睡前十分鍾的‘今日最佳’分享時間”,要求父母和孩子都必須說齣當天發生的一件“最好的事”,而且重點是,分享者必須用肢體動作來強調這個“最佳”的程度。我發現,這個小小的環節,極大地提升瞭我們傢庭成員間的溝通質量,也讓孩子學會瞭主動捕捉生活中的積極麵。更讓我感到驚喜的是,書中關於“衛生習慣的趣味化”的描述。它沒有采用枯燥的口令,而是將“飯後漱口”描述成“把嘴巴裏的‘小怪獸’趕走的遊戲”,這種童趣盎然的錶述方式,讓原本需要反復拉鋸的日常小事,變得皆大歡喜。這本書絕對不是一本工具書,它更像是一本充滿生活哲學的指南,指導我們如何把平凡的日常,過成孩子記憶中最閃光的片段。
评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簡直是一股清流,完全沒有傳統育兒書籍那種嚴肅刻闆的術語堆砌,讀起來輕鬆得像是在看一本高質量的繪本導讀。作者的文筆裏透露著一種對兒童心理的深刻洞察和由衷的喜愛,那種喜愛是裝不齣來的。印象最深的是關於“餐桌禮儀”的處理方式。傳統上,我們總是強調“坐好”、“彆亂動”,但這本書提齣瞭一種“環境誘導法”。比如,她建議在孩子餐盤旁邊放置一個“安靜計時器”的小沙漏,孩子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有多少時間可以慢慢品嘗食物,而不是被大人的催促聲所打斷。這個小小的道具,瞬間將“規矩”的壓力轉化成瞭“自我管理”的遊戲。而且,書中對不同季節的細節關注也做得非常到位,比如春天如何引導孩子觀察植物發芽的細微變化,鼕天如何正確處理被雪打濕的手套,每一個小建議背後都蘊含著對自然規律的尊重和對生活美學的追求。它讓我覺得,育兒不是一項任務,而是一場和孩子共同探索世界的奇妙旅程。
评分我不得不承認,在接觸這本書之前,我對“健康成長”的定義過於狹隘瞭,總覺得隻要不生病、學習跟得上,就萬事大吉。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用非常細緻的篇幅討論瞭“如何培養孩子對‘無用’之物的興趣”。這聽起來可能很奇怪,但作者解釋說,三到六歲的孩子對那些看似沒有直接學習價值的東西——比如收集一塊漂亮的石頭、觀察螞蟻搬傢——正是他們創造力和專注力野蠻生長的溫床。書中給齣的建議是,當孩子沉浸在這些“無用”的專注中時,傢長要做的是“隱形的守護者”,而不是“提問者”。我以前總是忍不住問:“你撿石頭乾什麼呀?”現在我學會瞭,隻是默默地遞給他一個更好的小口袋。這種“退後一步”的智慧,對於我們這些習慣於事事插手的父母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這本書教會我的,是如何有意識地為孩子的自由探索創造空間,而不是用成年人的效率標準去衡量他們的每一步。
评分說實話,我一開始對“細節”這個詞有點不以為然,覺得無非就是洗手要認真點、吃飯不要吧唧嘴這些基礎要求。但深入閱讀後,我纔意識到自己錯得有多離譜。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聚焦於那些我們成人世界裏早已習以為常,卻恰恰是三到六歲孩子認知發展中的“知識盲點”。比如,書中詳細闡述瞭“為什麼孩子在戶外玩耍時要嘗試不同質地的地麵”,我從來沒想過,赤腳踩在沙灘和草地上的觸覺反饋,對他們本體感覺的發展有多麼關鍵。更讓我震撼的是關於“情緒的微小錶達”那一章,作者細緻地分析瞭孩子在感到委屈、失望時,身體上會錶現齣哪些不易察覺的微錶情,並提供瞭即時、非語言的安撫方法。這比市麵上大多數隻教你“深呼吸,冷靜”的書籍要實用得多。它不是告訴你“該怎麼做”,而是幫你“看見”瞭孩子正在經曆什麼,這種共情的能力培養,纔是對孩子未來心理健康最深遠的投資。讀完這些章節,我感覺自己像升級瞭一個版本的“育兒軟件”,觀察力和處理突發狀況的能力都得到瞭質的飛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