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時尚江湖:時尚行業生存手冊 ()
定價:58.00元
作者:瘦馬
齣版社:中信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9-01
ISBN:978750862775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16開
商品重量:0.599kg
編輯推薦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瘦馬的地方就有時尚。中國男性的生活時尚推手。
——演員伊能靜
一直以為:時尚不僅僅是穿衣戴帽,也是所思所想。需要品位更需要能力——影響彆人的能力。瘦馬先生的“時尚江湖”是高手秘笈,但同時也可以成為初學者的遊戲指南。是的,對“活著而言,時尚不過是一場遊戲。
——主持人柯藍
所謂是時尚其實就是一種積極的不斷進取和學習的生活態度,也可以變成生活方式。瘦馬兄的個人做作業經曆很好地詮釋瞭這樣一個過程和態度。每次跟他聊天,都會感覺到這個時尚達人發自內心的熱忱和活力。相信他的這本書,也會給讀者同樣的感受和啓發。
——節目主持人、辦雜誌的後進黃健翔
瘦馬對時尚和媒體兩個行業都有多年的經驗,這本書可以作為時尚編輯的入門指南。書裏還且些深入細緻的觀察分析,以及雜誌的製作流程和細節,媒體人員可以拿來當作工作方法參考,專業技能方麵也能有所藉鑒。
——網易首席執行官丁磊
多年以來,瘦馬一直行走在時尚的前沿。深入時尚的本質,其實是一種樂觀、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正是這種嚴謹的態度,匯聚成為影響這個時代的力量,並改變著這個時代。“時尚江湖”正是這股力量的源泉。
——航美傳媒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郭曼
時尚是隻鳳凰,時尚是頭烏龜,時尚是遊戲,時尚也是修煉。讀讀本書,想想本人。
——零點研究谘詢集團董事長袁嶽
時尚的大門是敞開的,如同時尚人的激情與自豪感一樣,是尚的創造分享理念充滿誘惑。現在,瘦馬將其多年所得和盤托齣,但願他的思考,他的實踐,他的博采與精研,他的事例與分析,他認知的階梯以及前瞻的判斷,能夠迅速找到時尚的知音。
——時尚傳媒集團總裁劉江
內容提要
《時尚行業生存手冊》繼《時尚,幕後的策動》齣版5年之後,瘦馬以宏觀以及專業媒體人的視角,再次為我們解決時尚行業的緣起、現狀與發展趁勢。瘦馬時尚與傳媒行業二十多年,親身經曆瞭時尚行業的發展曆程,擁有豐富的經驗和見地。《時尚行業生存手冊》既是時尚編輯的入門指南,也有一些深入細緻的分析,也是專業媒體人的參考書籍。
目錄
章 名利的江湖
第2章 一個行業的快感
第3章 入錯行嫁錯郎
第4章 創刊中的X道謎題
第5章 你有什麼資格當主編
第6章 三種人不可小覷
第7章 什麼決定瞭雜誌的氣質
第8章 封麵爭奪戰
第9章 視覺體係的確立
0章 發行量:寶劍不能齣鞘
1章 迴到産品:雜誌
2章 什麼都可以賣掉雜誌莫不如此
3章 賣廣告還是賣品牌
4章 男性雜誌的價值觀
5章 網絡時代的雜誌生存
作者介紹
瘦馬,曾擔任《齣色CHIC》雜誌總策劃。2002年9月時尚傳媒集團,曆任《時尚健康》(與美國《Men‘sHealth》刊物版權閤作)主編,現任時尚傳媒集團齣版副總裁兼《羅博報告》執行齣版人。
1988年8月畢業於上海對外貿易學院經濟係,本科畢業。美國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2006-2007年度新聞研究生院訪問學者長江商學院EMBA在讀:中國“新派男性文化運動”的倡導者、瘦馬於2002年參與創辦瞭《時尚健康》(美國《Men’sHealth》雜誌中文版權閤作),他開宗明義地提齣“關愛男人”、“解放男人”。而他於2003年11月倡議申請的“國際男人節”則更進一步強調瞭男女平權的重要性,“男人節”目前已經成為每年一度的重要活動。
瘦馬於2004年創辦瞭《男人裝》(英國《FHM》雜誌中文版權閤作),他倡導非主流的價值觀,同時將流行於英美的“後雅皮”概念引入中國並構建瞭這個逐漸龐大的消費群體,傳達齣21世紀中國人們要求獲得話語權以及分享私生驗的渴望。《紐約時報》稱贊《男人裝》“對開放民間隱私權具有較高價值”。BBC將《男人裝》作為中國中産曾經迅速成長的案例之一進行分析。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男人裝》發展成為發行量*的男性雜誌,並引發瞭男性期刊的投資熱潮。不管是綫下報刊亭零售還是綫上電子雜誌、營銷,其受歡迎程度持續高漲,《男人裝》獲得諸如《新周刊》2005大盤點新銳雜誌等奬項。
2007年瘦馬創辦瞭《羅博報告》(美國《RobbReport》雜誌中文版權閤作),該刊為目前單價高、旨在培養提升富裕階層整體品鑒能力與品位水平的雜誌。因為《羅博報告》的齣爐,瘦馬受到《華爾街日報》《中國日報》等英文媒體的專訪。《羅博報告》也因此獲得由新聞齣版署頒發的2009年期刊創新年度。
業界殊榮:鑒於瘦馬在社會文化領域的傑齣成就,美國加州於2005年特彆授予他“加州奬”。目前獲此殊榮的有藝術大師陳逸飛、京劇大師梅葆玖及音樂人三寶等。該奬奬項旨在奬勵在全球範圍內對人類文化與藝術做齣突齣貢獻的人鑒於瘦馬在傳媒業的影響力,《中國圖書商報》將他評選為:
●“1995-2005:中國齣版業10年人物榜之24人”
●“2007中國刊業10大新銳主編”
●入選《傳媒》“2007年度領軍人物”
●2009年底瘦馬獲得第五屆傳媒創新年會“2009-2010中國期刊創新年度人物”
著作齣版:《都是名氣惹的禍》、《齣位》、《死亡日記的見證》、《新海上花》、《時尚,幕後的策動》
文摘
序言
我最近在追蹤幾個關於全球供應鏈透明度的研討會,這本書的內容恰好提供瞭非常及時的視角。它沒有陷入那種宏大敘事中無法自拔,而是非常細緻地剖析瞭從原材料采購到最終産品上架的每一個環節中,那些看似微小卻具有決定性影響的博弈點。作者的敘述邏輯非常清晰,像是拆解一個復雜的機械裝置,先介紹整體結構,再深入到每一個齒輪的咬閤關係。我特彆欣賞他對“小眾市場崛起”那一章的分析,他不僅僅羅列瞭數據,更深入挖掘瞭背後的社會心理學動因——消費者對於身份認同的需求正在如何重塑品牌戰略。這種層層遞進的分析方法,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讀一本行業指南,而是在進行一場深入的商業案例研究,非常過癮,極大地拓寬瞭我對“市場驅動力”的理解邊界。
评分這本書的結構組織非常巧妙,它沒有按照時間綫或者品牌大小來劃分內容,而是以“權力轉移”為核心綫索展開。從早期的設計主導權,到後來的資本運作權,再到現在的用戶數據權,作者構建瞭一個清晰的權力更迭地圖。這種宏觀的架構設計,讓我在閱讀時能夠隨時定位到自己感興趣的議題,而又不至於脫離整體的脈絡。比如,當讀到關於虛擬現實技術對時裝秀影響的章節時,我能立刻迴溯到前麵關於“體驗經濟”的論述,將知識點串聯起來。這種非綫性的、主題化的內容組織方式,非常適閤那些已經對行業有一定基礎瞭解,但希望建立更係統化知識體係的讀者,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思考框架。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藝術品,封麵那種帶著微光澤的紙張質感,加上燙金的書名和那些充滿現代感的幾何圖形,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枯燥的行業分析報告,但翻開內頁,那種排版和字體選擇的用心程度讓我感到驚喜。每一頁的留白都恰到好處,閱讀起來非常舒適,完全沒有那種信息過載的壓迫感。特彆是章節之間的過渡頁,設計師似乎花瞭很多心思,用一些抽象的、與時尚元素相關的插畫來營造氛圍,讓閱讀過程變成瞭一種視覺享受。我喜歡那種深沉的藏藍和明亮的亮色對比,非常符閤我對“時尚”這個詞匯的想象,它不僅僅是關於內容,更是關於體驗。這本書的實體書拿在手裏,那種分量感和質感,讓人覺得它絕對是值得收藏的一件物品,擺在書架上都顯得格外有品味。
评分說實話,這本書的文字風格帶著一種冷峻的、近乎新聞調查的銳利感。它完全避開瞭那些浮誇的行業“秘訣”或“成功學”腔調,而是用一種非常剋製的語言,去解構那些光鮮亮麗背後的真實運作機製。我記得有一段描述新媒體公關戰役的篇幅,作者沒有過多渲染成功的喜悅,反而著重筆墨描繪瞭危機公關中的信息不對稱和時間窗口的殘酷性。這種寫實主義的手法,讓我覺得內容異常可靠和有分量。它不是在提供一個完美的模闆,而是在揭示這個行業快速更迭的本質——你必須時刻保持警惕,並且理解“變化”本身纔是唯一的常態。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行業內的“潛規則”有瞭更深一層的理解,這是一種基於事實而非傳聞的洞察力。
评分我過去讀過很多關於創意産業的書籍,往往側重於設計美學或者個體天纔的敘事。然而,這本書最讓我耳目一新的是它對於“組織效能”的關注。它似乎在強調,在當今這個高度協同的産業鏈條中,沒有一個環節可以孤軍奮戰。作者用瞭大量的篇幅來分析跨部門協作的痛點,以及如何利用敏捷開發的方法論來應對快速變化的設計周期。我尤其對其中提到的“去中心化決策模型”印象深刻,這在過去被認為是大型成熟企業難以實現的空中樓閣,但作者通過幾個具體案例展示瞭如何在保持品牌核心DNA的同時,實現內部流程的扁平化。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成功地將藝術想象力與嚴謹的管理學思維結閤瞭起來,提供瞭實實在在可操作的組織優化思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ushu.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求知書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