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店POD版圖書均在書名下有明顯紅字標注,POD圖書屬於按需定製,您下單購買後我們纔開始印刷,故不可取消訂單。 我們一般會在您下單後的4-7個工作日內完成發貨,請謹慎下單!商品無質量問題不支持退貨,定價和裝幀可能會與原書不同,請以實物為準!詳情請谘詢客服 購買電子版圖書請與客服直接聯係,或搜索科學齣版社電子商務平颱購買 | 數學不瞭情 |
| | 定價 | 78.00 |
| 齣版社 | 科學齣版社 |
| 版次 | 1 |
| 齣版時間 | 2016年06月 |
| 開本 | 16 |
| 作者 | 談祥柏 |
| 裝幀 | 平裝 |
| 頁數 | 336 |
| 字數 | 300 |
| ISBN編碼 | 9787030268211 |
內容介紹
筆者以數十年潛心研究發現的數的奇妙性質公助同好,並以國外的一些學術價值很高而且非常暢銷的讀物中的核心素材充實本書。筆者以數十年潛心研究發現的數的奇妙性質公助同好,並以國外的一些學術價值很高而且非常暢銷的讀物中的核心素材充實本書。
目錄
總序
前言
第1章 智力加油站
1.1 有記性的數
1.2 推陳齣新,增加調料
1.3 無視直覺
1.4 試兩次就行
1.5 風行宇內
1.6 韆年名題話百雞
1.7 月相變化的乘法
1.8 用減法開平方
1.9 數點子求麵積
1.10 青硃齣入圖
第2章 靈機一動,苦盡甘來
2.1 齣奇製勝,以靜製動
2.2 根號裏套根號
2.3 炒股高手
2.4 打破思維定式
2.5 數字錄像
2.6 葛藤之長
2.7 獨立王國
2.8 靈感閃現,易如反掌
2.9 窮小子妙算,晾四座
2.10 菩提明鏡
2.11 梁羽生與數學
第3章 數字照妖鏡
3.1 金箍棒當釘耙
3.2 大款上當
3.2 數字照妖鏡
3.4 麵上無光
3.5 傷心骰子
3.6 打破“韆年一貫”製
3.7 六道輪迴
3.8 彆開生麵的密碼信
3.9 經書藏在哪裏
3.10 漏窗式密碼
第4章 自然數群英譜
4.1 續命金丹
4.2 無0就亂套
4.3 0作焊料
4.4 X號的平移
4.5 爭取100分
4.6 錦囊中的答案
4.7 十六字令
4.8 五代同堂的幻方
4.9 金鑲玉邊
4.10 泥沙俱下,魚龍混雜
4.11 天神的手筆
4.12 齣土文物
4.13 認祖歸宗
4.14 和諧的象徵;
4.15 暗室尋貓
4.16 香港的“伯樂”
4.17 十八羅漢之首
4.18 五環體現數學之美
4.19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4.20 視覺的盛宴
4.21 數學不瞭情
第5章 以造化為師
5.1 敲打羊皮
5.2 橫看成嶺側成峰
5.3 森德拉姆之篩
5.4 怪異的生蛋母雞
5.5 西方寶樹
5.6 楊輝三角形的分形性質
5.7 哈雷數
5.8 天體運動的啓示
5.9 高空對接
5.10 數學大玩傢劉卡
5.11 外星人的算術
5.12 圓通算法
5.13 不怕辣
5.14 天網恢恢
5.15 不可思議的巧閤
5.16 互補意味著幸福和完美
5.17 各領風騷的三角形
5.18 水仙花數,黑洞與振蕩
5.19 不動明王
第6章 近繁殖與遠緣雜交
6.1 西方的“誇父逐日”
6.2 欽佩“大唐文化”
6.3 風馬牛可相及
6.4 兩度元宵
6.5 美麗心靈
6.6 懷念金剋木
6.7 數學教授講的占星術故事
6.8 拆字奇談
6.9 熟語的字數
6.10 芳齡幾何
6.11 等號的延伸
6.12 走齣疑古時代
6.13 韆年等
6.14 怡紅夜宴圖
6.15 圓颱麵上的巡禮
6.16 八山疊翠
6.17 成語中的數學伏兵
6.18 藍羅裙子束縴腰
6.19 拗口令
6.20 嚮物理討救兵
第7章 無所不在的數學
7.1 擊鼓撞鍾
7.2 金香爐
7.3 囚衣的號碼
7.4 “大神”的姓氏
7.5 避諱趣話
7.6 遊山玩水
7.7 足球悖論
7.8 大雁的情報
7.9 五行取名
7.10 軸心國愛“偷打”
7.11 曆史老師陸先生
7.12 亂穿馬路找藉口
7.13 一場動人的速算錶演
7.14 數學與猜謎
7.15 數學與神話
7.16 數學與草書
7.17 名傢的失誤
參考文獻
後記 方地為輿,圓天為蓋。長劍耿介,倚天之外。
——宋玉《大言賦》
我們是獨*無二的嗎?這個問題已經睏擾瞭人類很多世代。也許我們的老祖宗在仰望夜空中浩瀚的天河群星時就在想:這些星星上會有人嗎?
天文學是一切科學之中zui富有詩意的學科。有一幅世界名畫叫做“銀河的起源”,肇始於優美動人的希臘神話。星光閃爍,它們是遙遠的太陽,擁有一種不可抗拒的魅力,把萬物之靈的人類引嚮空間深處。黑洞,白洞,超弦,奇點,時空隧道……有著無窮無盡的宇宙奧秘。
宇宙的年齡有多大?天文學傢們估計,從“大爆炸”至今,大約已有150億到160億年的“高齡”瞭,而人類至今的曆史僅僅是區區40萬年左右。而高速電子計算機、核爆炸、互聯網等現代科技的齣現,則還不到100年。
早在1924年,天文學傢埃德溫。哈勃就證明瞭在我們的銀河係之外還有其他星係。
作者介紹
談祥柏,數學傢科普作傢,從事數學科普創作逾半個世紀,迄今為止正式齣版的創作與翻譯書籍已達50種之多,代錶作有《穩操勝券》、《數學加德納》、《趣味數學辭典》、《奇妙的幻方》、《綫性規劃與對策論》,以及《十萬個為什麼·數學分冊》等;發錶的科普文章超過1000篇.具有紮實的古文與淵博的文學知識,通曉多種語言,擅長矩陣、古今密碼編製與破譯、組閤數學,研究與攻堅能力迄今未衰。
張景中,多年從事幾何算法和定理機器證明研究,其成果曾獲國傢發明二等奬,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奬,國傢自然科學二等奬,熱心數學教育,提齣教育數學的思想,並從事中學教學改革和微積分教學改革的研究,熱愛科普事業,其所著《教育數學叢書》曾獲中國圖書奬,《數學傢的眼光》等科普作品曾獲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第六屆國傢圖書奬、“五個一”工程奬、全國科普創作一等奬,《好玩的數學》叢書獲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
關聯推薦
改造數學使之更適宜於教學和學習,是教育數學為自己提齣的任務。
把學數學比作吃核桃。核桃仁美味而富有營養,但要砸開纔能吃到它,數學教育要研究的,是如何砸核桃吃核桃,教育數學呢,則要研究改良核桃的品種,讓核桃更美味,更營養,更容易砸開吃淨。
翻翻這風格不同並且內容迥異的10本書,教育數學領域的現狀曆曆在目,這是一個開放求新的園地,一個蓬勃發展的領域,在這裏耕耘勞作的人們,想的是教育。做的是數學,為教育而研究數學,通過豐富發展數學而推進教育,提齣新定義新概念,建立新方法新體係,發掘新問題新技巧,尋求新思路新趣味,凡此種種,無不是為教育而做數學。
這樣的書,數學教師不可不讀,數學教育的研究者不可不讀。
把奇妙的對稱、均衡、和諧等美學要素注入高等代數與其他學科使較為冷漠的學科變得生龍活虎。書中大量生動活潑的素材,深刻哲理與無比激情兼而有之,作者繼承瞭數學科普大師馬丁?加德納的文風、加以有機融閤完成瞭素材的中國本土化,使之文采斐然,雅俗共賞。
在綫試讀
有人稱此算法為“本原算法”,這是非常有道理的,可說抓住瞭要害,看透瞭問題的本質,有人對此深錶懷疑,認為這樣一來勢必大大限製瞭應用範圍。實際上,這種顧慮完全沒有必要。被開方數既可為整數,也可為小數,或者是整數與小數兩者兼有的混閤多位數,我們隻要兩位一節地定好位置,即可易如反掌地得齣zui後的結果,總而言之,在運算過程中,一切數據都可以視為正整數,但這種數目是可大可小的,大到充滿六閤,小到隻有半粒米,作為孫悟空的運載工具,鑽進牛魔王的肚子裏去,現在設被開方數為34567,求它的平方根,要求準確到兩位小數。我們的被開方數完全是隨機取來的,按照數理統計原理,子樣雖小,但它完全與統計母體一緻,因而不失為一個代錶性的例題,具有普遍適用的意義,許多珠算高手都背得齣100以下的平方數,例如882=7744之類,由是容易看齣182=324,於是就有32400=1802,從而n:180,2n-1=359,讓我們求齣第*個餘數,即34567-32400:2167,根據上文所作的特彆交代,“吾道一以貫之”,下一個減數應該是361,即緊接著359的下一個奇數。
圖書簡介:《時空交織:古典物理學與現代宇宙的邊界》 一、 宏大敘事與思想溯源:從牛頓的蘋果到愛因斯坦的時空觀 本書《時空交織:古典物理學與現代宇宙的邊界》是一部深度剖析物理學兩大支柱——經典力學與相對論——發展脈絡的學術專著。它並非簡單地羅列公式和定律,而是緻力於描繪齣人類認知邊界是如何一步步被拓展、被顛覆的曆史進程。 第一部分:堅實的基石——牛頓力學的輝煌與局限 我們將從伽利略的斜麵實驗和開普勒的行星運動定律講起,構建起牛頓經典力學體係的理論框架。詳細闡述牛頓三大定律、萬有引力定律的數學錶述及其在宏觀低速世界中的無上成功。本部分深入探討瞭能量守恒、動量守恒等基本概念的哲學意義,它們如何塑造瞭啓濛時代對世界確定性的信心。 然而,本書的重點並非止步於歌頌。我們將細緻剖析經典物理學在以下領域的“失效”或“不完備性”: 1. 對微觀世界的描述睏境: 經典電磁學在解釋黑體輻射和光電效應時的理論矛盾。 2. 對高速運動的無力: 對邁剋爾遜-莫雷實驗結果的經典解釋的失敗。 3. 絕對時空的哲學枷鎖: 對“以太”這一中介物假設的深入批判性審視。 通過這種對比,讀者將清晰地認識到,任何看似完美無缺的理論體係,都內含著其自身的瓦解的種子,而這些“種子”,正是通往新物理學的階梯。 二、 概念的革命:相對論對絕對時空觀的顛覆 本書的第二部分是關於愛因斯坦革命的深度解讀。我們首先從狹義相對論入手,詳細推導瞭洛倫茲變換,揭示瞭光速不變原理如何迫使我們接受時間膨脹和長度收縮的非直覺結論。我們將著重分析“同時性的相對性”這一核心概念,並探討其對傳統哲學中時間觀的衝擊。 緊接著,本書進入更深層次的討論:廣義相對論。我們力求以最清晰的方式闡釋“引力即時空彎麯”的幾何化思想。 測地綫與物質的相互作用: 闡述愛因斯坦場方程的物理內涵,並探討其在弱場近似下如何退化為牛頓引力定律。 水星近日點進動與引力紅移: 通過具體的實驗觀測,驗證廣義相對論的預言。 黑洞的誕生與事件視界: 深入探討史瓦西解的物理意義,以及黑洞作為時空極端扭麯區域的存在,如何挑戰我們對“存在”的傳統理解。 三、 邊界的衝突與融閤:從古典到量子的過渡地帶 物理學的曆史並非一次平穩的過渡,而是一係列劇烈的“相變”。本書的第三部分聚焦於兩種理論的交界區域,即“量子引力”的初步探索。 我們探討普朗剋常量的引入如何標誌著能量的“量子化”,以及玻爾的原子模型如何嘗試調和經典軌道概念與新的量子規則。本部分將重點分析“互補性原理”的哲學意義,即在微觀世界中,我們觀察到的現象(如波或粒子)依賴於我們提問的方式,這與經典物理中客觀實在性的信念形成瞭尖銳的對比。 四、 結構與應用:現代宇宙學的支撐 在理解瞭經典與相對論的基礎上,本書的第四部分將這些概念應用到宇宙學的宏大尺度: 1. 宇宙的膨脹: 闡述哈勃定律的發現及其與弗裏德曼方程(基於廣義相對論)的聯係,解釋宇宙學原理。 2. 大爆炸模型的證據鏈: 詳細介紹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的物理起源,將其視為早期宇宙“熱寂”留下的餘溫,而非單純的電磁波。 3. 暗物質與暗能量的挑戰: 討論現代觀測數據(如星係鏇轉麯綫和Ia型超新星觀測)如何暗示我們現有的物質和能量模型(基於標準粒子物理學)尚不完備,迫使我們重新審視時空結構本身可能包含我們尚未理解的組分。 五、 總結與展望:未竟的探索 本書的結論部分將總結經典物理學作為近似理論的地位,以及現代物理學所麵臨的根本性問題——如何將廣義相對論的宏觀幾何描述與量子力學的微觀概率描述統一起來。我們探討弦論、圈量子引力等前沿理論的初步構想,旨在引導讀者認識到物理學的探索永無止境,我們當前對時空本質的理解,可能僅僅是未來更深刻理論的雛形。 目標讀者: 本書適閤對物理學史、哲學有濃厚興趣的愛好者,以及大學物理、工程學、天文學等專業背景的學生。它要求讀者具備一定的代數基礎和邏輯思維能力,但注重啓發性而非純粹的數學推導的繁復性。通過閱讀此書,讀者將獲得對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世界及其時空背景的全新、立體的理解。